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及扫描电镜对钴蓝颜料元素种类及含量、结晶性能、颜料粒子形貌及分布的研究,了解两种钴蓝颜料的微观差异;将两种钴蓝颜料应用于色母粒,采用积分球式测色仪、显微镜和熔体流动速率仪,分析了色母粒及其着色制品的着色力、分散性能、遮盖性能及色母粒的加工流动性能差异。结果表明,恰当的钴铝含量可以使钴蓝颜料在制品中有良好的着色效果;颜料表面元素中碳含量高有利于颜料在塑料中的分散,制备的色母粒加工流动性能更好;原生粒子小的钴蓝颜料充分分散后其着色效果比原生粒子大的更好;而对于40%钴蓝颜料含量的色母粒,采用5%的蜡作为分散剂,可以达到很好的分散效果。  相似文献   

2.
赵秀英  胡伟康 《中国塑料》2000,14(12):32-37
对国内外生产的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的常规物性、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就其对色母粒的流变性能和颜料的分散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国产与进口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的应用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陈逢刚  乔辉  吴立峰 《塑料》2006,35(2):90-92
采用国产颜料制备色母粒,并测试其分散性能,找到了聚乙烯蜡含量为8%的最优配方,针对该性能优异的色母粒,测试其表观黏度、非牛顿指数等流变参数,并重点讨论了其流变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色母粒共混物熔体的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非牛顿指数小于1,符合假塑性流体流动规律,色母粒共混物熔体是假塑性流体.这些影响色母粒应用性能的流变数据可为色母粒配方设计和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聚乙烯蜡、硬脂酸锌和硅烷偶联剂对酞菁蓝颜料分散性能的影响,并对色母粒的耐候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聚乙烯蜡用量为颜料用量的0.5倍时,分散效果较好,耐候老化前后颜色色差变化小,耐候性能较好;加入硬脂酸锌进一步改善了颜料的分散效果,但硬脂酸锌用量增加,色差变化大,耐候性变差;采用硅烷偶联剂对酞菁蓝颜料颗粒进行表面处理,改善了颜料的分散性,其中长链硅烷效果较好,而且色母粒的耐候性和草丝断裂拉力有显著改善。草丝的拉伸断面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硅烷偶联剂对酞菁蓝颜料的分散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霞  华幼卿  乔辉  吴立峰 《塑料》2006,35(3):49-55
通过TG、DSC、高精度测色仪及SEM测试分析,确定了FEP色母粒中载体树脂、颜料和分散助剂的成分及三者的配比,FEP色母粒的加工设备和工艺条件,并将色母粒法与直接着色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为FEP色母粒中,载体树脂为熔体指数在4.5~8.5g/10min的FEP粉料,颜料为可耐380℃以上高温的无机颜料,分散助剂为分散剂D(Tm=204℃,Td=427℃);为满足FEP着色成品介电性能要求,颜料含量不可过高,且分散要好,进而确定了颜料与分散剂D的最佳添加量;双螺杆挤出机加工FEP色母粒较单螺杆挤出机的剪切及塑化更充分,利于颜料进一步分散.实验表明颜料在FEP着色成品中分散效果,色母粒法远优于直接着色法.  相似文献   

6.
对不同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的同种聚乙烯树脂在色母粒应用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载体树脂MFR的差别对色母粒的质量、加工性能和应用影响较大;高MFR树脂制备的色母粒,加工性能较好,颜料在色母粒中的分散程度较高,但对其他树脂进行着色的效果不理想。因此,应该从色母粒中颜料的分散和色母粒与着色树脂的相容性两个方面进行新型色母粒用载体树脂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及扫描电镜对铜铬黑颜料元素种类及含量、结晶性能、颜料粒子形貌及分布进行研究,了解3种铜铬黑颜料的微观差异;并将3种颜料应用于色母粒,采用了积分球式测色仪、显微镜,分析了色母粒及其着色制品的着色力、分散性能和遮盖性能差异.结果表明:恰当的铜铬含量、粒度合适且均匀、结晶性能好可以使铜铬黑颜料在制品中呈现良好的着色性能、分散性能.当制备40%色母粒时,3种铜铬黑颜料若要达到最佳分散性能,其分散剂需要不同质量分数,颜料A需要7%、颜料B需要3%、颜料C需要1%.3种颜料均处于最佳分散性能时,铜铬黑A着色薄膜黑度值最大,样板明度值最小,表明颜料A着色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8.
介绍ABS色母粒的制造工艺与应用。ABS色母粒主要由树脂载体、着色剂及各种助剂构成。着色剂含量高达40%,用于ABS色母粒的着色剂包括各种染料、有机及无机颜料。载体树脂主要有抗冲ADS或AS/ABS掺混物,AS的加入有利于破碎和造粒。讨论了影响着色剂在色母粒中分散的因素,认为颜料微粒化,控制在0.3μm左右是分散均匀的关键,分散剂和表面活性剂的加入有利于颜料的分散和稳定。与通常采用的色粉着色和色浆着色相比,ABS色母粒着色可降低成本,改善劳动条件,制取色正的制品。  相似文献   

9.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亚硫酸氢钠为链转移剂,木质素磺酸钠(SL)、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烯丙基聚乙二醇(APEG)为单体合成共聚物SL-AA-MA-APEG。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下SL-AA-MA-APEG对水性油墨颜料分散性能的影响。SL-AA-MA-APEG最优工艺条件为:m(SL)∶m(AA)∶m(AM)∶m(APEG)=1∶4∶4∶1;过硫酸铵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3.5%;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4.5 h。通过FTIR证明木质素成功接枝改性。Zeta电位/纳米粒度、紫外光谱、SEM和流变分析,对SL-AA-MA-APEG的分散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SL-AAMA-APEG用量为颜料质量的2.5%时,对水性油墨颜料的分散效果最好,粒径最小为190.1 nm。且与市售分散剂WP-A10相比,自制分散剂与市售WP-A10分散剂的抗颜料沉降性能相当,颜料分散均匀性优于市售分散剂。  相似文献   

10.
以高熔体流动速率的线形低密度聚乙烯(PE-LLD)与低密度聚乙烯(PE-LD)混合作为载体,不添加任何分散剂制成不同颜料浓度的蓝色母粒。研究了该体系的加工流变性能、母粒的着色性能以及分散性能,并与以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蜡作为分散剂的PE-LD色母粒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颜料浓度为30 %(质量分数,下同)时,以PE-LLD/PE-LD作为载体,不用添加任何分散剂,制品的力学性能和色彩性能都可达到使用要求;但当颜料浓度达到40 %及以上时,以PE-LLD/PE-LD为载体和添加聚乙烯蜡2种加工方法都不能得到合格的制品。  相似文献   

11.
选用石墨、碳纳米管作为着色剂,利用原液着色技术制备了纺丝用的特黑色母粒。通过对着色剂及分散剂种类、用量及复配工艺的研究,探讨了母粒的最佳制备工艺。制备的母粒性能良好、适合纺丝,且达到了特黑色的效果。该技术解决了纤维染黑色不深和染色牢度差的问题,实现了色彩与环保的高度融合,节约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分散剂YY–5023及其与聚乙烯(PE)蜡复配对色母粒中酞青蓝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分散剂用量的增加,色母粒的熔体流动速率(MFR)增大,平衡扭矩降低,达到最大扭矩所需时间延长;当YY–5023用量为2%和4%时,平衡扭矩分别为5.3 N·m和4.4 N·m,比未添加分散剂时的平衡扭矩分别下降28.4%和40.5%,达到最大扭矩的时间分别为53.5 s和57.3 s;复合分散剂(YY-5023与PE蜡配比为1∶1)用量为2%和4%时,平衡扭矩分别为5.7 N·m和5.1 N·m,比未添加分散剂时的平衡扭矩分别下降23.0%和31.1%,达到最大扭矩的时间分别为48.5 s和52.3 s。当复合分散剂用量为2%时,色母粒中酞青蓝的分散效果最好,L*值、a*值、b*值分别为34.19,-9.82,-31.82,低密度聚乙烯薄膜表面的色点和晶点数目小于3个。  相似文献   

13.
刘鹏 《中国塑料》2014,28(7):82-85
研究了色母粒中分散剂、阻燃剂和载体树脂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燃烧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散剂会加快ABS树脂的燃烧,而阻燃剂、载体氯化聚乙烯(CPE)能够减缓ABS树脂的燃烧。通过优化配方,研制出一种ABS缓燃级色母粒,其应用于ABS制品,能够达到UL 94 HB级燃烧标准,且制品表面颜色均匀,无色点、色纹、黑点等缺陷,制品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保留率在90 %以上。  相似文献   

14.
纳米硫酸钡对高浓度聚烯烃色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纳米BaSO4加入到颜料的浆料中进行充分搅拌、干燥,制备成高浓度聚烯烃色母粒。利用测色仪测定色母粒制成的薄膜和样板制品的着色力和遮盖力,研究其对色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改变被着色制品色彩性能的前提下,纳米BaSO4可以替代部分颜料,替代最大比例可达到30%。在色母粒浓度为50%时,纳米BaSO4替代颜料的效果最好。当纳米BaSO4替代比例为20%时,所得制品的色彩性能与纯PB15:3蓝颜料色母粒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15.
通过筛选颜料、分散剂和载体,采用两步法工艺路线制备出无规共聚聚丙烯(PP—R)树脂专用色母粒,并详细讨论了色母粒的性能指标以及色母粒对PP—R管材专用树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研制出的色母粒与PP—R树脂兼容性较好,提高了PP—R管材专用树脂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透明聚丙烯专用色母粒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载体树脂、颜料和分散剂的筛选,探讨了不同载体树脂、颜料和分散剂对着色制品透光率及其流变性、耐候性的影响,研制出了性能优良的透明聚丙烯专用色母粒。开发出的色母粒不仅加工简单、使用方便,而且具有较强的着色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它几乎不影响体系的透光率。  相似文献   

17.
王霞  华幼卿  乔辉  吴立峰 《塑料》2005,34(6):60-62
对聚全氟乙丙烯的着色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先制备聚全氟乙丙烯色母粒再得到彩色树脂的方法优于直接着色,可使颜料在基体中获得更好的分散。重点讨论了制备聚全氟乙丙烯色母粒用载体树脂、颜料、分散剂及加工设备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用纳米BaSO4和纳米CaCO3分别替代不同比例的颜料应用于聚烯烃色母粒中,利用测色仪测定色母粒所制薄膜和样板的着色力和遮盖力,研究两者对色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不改变被着色制品色彩性能的前提下,纳米CaCO3和纳米BaSO4均可以替代部分颜料,塑料制品的着色效果不会下降,甚至有所提高,而且体系的分散性也得到改善;纳米BaSO4在聚烯烃色母粒中的应用效果比纳米CaCO3要好.  相似文献   

19.
涤纶直纺色母粒添加控制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色母粒添加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洚纶直纺生产中的应用。重点探讨了色母粒和熔体混合的比值控制,失重称的工作原理及防沉积冲刷程序的应用该系统的应用解决了涤纶直纺色母粒添加混料的均匀性和色母粒残留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纳米CaCO_3对高浓度聚烯烃色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纳米CaCO3加入到有机蓝颜料的浆料中经充分搅拌、干燥制备高浓度聚烯烃色母粒。利用测色仪测定用色母粒制成的薄膜和样板的着色力和遮盖力,研究纳米CaCO3对色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改变被着色制品色彩性能的前提下,纳米CaCO3可以替代部分颜料,最大替代比例可达到30%。在色母粒浓度为50%时,纳米CaCO3替代颜料的效果较好。当纳米CaCO3替代比例为15%时,所得制品的色彩性能与纯有机蓝颜料色母粒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