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了氢氧化铝复合阻燃剂在CPE电缆料上的应用效果,讨论了阻燃剂含量对材料的阻燃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其阻燃性能达到难燃材料FV-0级,而且其力学性能基本不下降。  相似文献   

2.
采用3种无卤无硫绿色阻燃剂,制备了聚乙烯(PE)基屏蔽材料,研究了阻燃剂种类和用量对PE基屏蔽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通过均匀试验设计方法确立了最佳阻燃剂配方,研究了屏蔽功能材料种类和用量对PE基屏蔽材料极限氧指数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阻燃剂中,膨胀型无卤阻燃剂对PE基屏蔽材料极限氧指数的提升作用最大;增加屏蔽功能材料用量有利于阻燃层的形成和稳定,进而改善PE基屏蔽材料的阻燃性能,提升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氮系阻燃剂——三聚氰胺的阻燃机理及其在各类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现状和阻燃效果,尤其针对三聚氰胺类阻燃剂与高分子材料基体相容性差,严重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等不足,对近年来国内外三聚氰胺基阻燃剂的改性研究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4.
用埃洛石、三聚氰胺作为阻燃剂,制备了无卤阻燃聚丙烯(PP)复合材料。通过氧指数(OI)、垂直燃烧、万能力学仪、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埃洛石复配阻燃剂对PP阻燃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埃洛石复配阻燃剂可使PP复合材料通过UL94燃烧性能测试,在提高材料OI的同时,保持了其优良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硅树脂对三嗪系膨胀阻燃剂(IFR)进行表面包覆改性,并通过静态接触角测试对其进行了润湿性能表征。然后将改性前后的IFR分别添加到聚丙烯(PP)中制备了阻燃PP材料,并测试研究了该材料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及耐水性。结果表明:当硅树脂的包覆量为5%时,改性IFR的接触角由改性前的0°上升到了151.3°,表现出超疏水性能。与未改性IFR阻燃的PP材料相比,由改性IFR得到的阻燃PP材料,其阻燃性能略有降低,但阻燃剂与聚合物的相容性以及阻燃PP的力学性能有所改善;同时阻燃PP的耐水性能显著提高,其阻燃剂的水抽出率大大降低。当阻燃剂添加量为20%时,未改性IFR阻燃的PP材料,其阻燃剂抽出率为3.71%,且耐水性测试后材料的阻燃性能明显下降;而改性IFR阻燃的PP材料,其阻燃剂抽出率仅为0.38%,且耐水性测试后材料的阻燃性能基本保持不变,表现出优良的耐水性能。  相似文献   

6.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聚氨酯复合阻燃聚甲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代义  刘渊  王琪 《塑料工业》2006,34(4):17-19
采用三聚氰胺氰尿酸盐/聚氨酯复合阻燃剂阻燃聚甲醛,阻燃剂粒子超细均匀分散于分散相聚氨酯中,解决了非复合阻燃剂与聚甲醛直接共混相容性差、材料性能劣化的难题.获得了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优良的阻燃聚甲醛材料,并通过热失重和气质联用分析研究了其阻燃机理。  相似文献   

7.
选用热塑性聚氨酯(TPU)作为基材,通过添加无卤阻燃剂、润滑剂熔融共混制备高耐磨无卤阻燃TPU护套材料。采用力学性能测试、UL94垂直燃烧测试、极限氧指数测试、熔融指数测试、耐磨耗测试等研究了无卤阻燃TPU护套材料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与耐刮磨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单纯氮系阻燃剂,磷氮复配阻燃剂在实现较高力学性能基础上提高了材料的阻燃性能;添加硅酮、羟基硅油均能改善阻燃TPU材料的磨耗性能,羟基硅油因其反应性在改善材料耐磨性能的同时也提高了力学性能。采用磷氮复配阻燃剂、羟基硅油作为润滑剂制备的阻燃TPU护套材料制备的拖链线缆通过VW-1阻燃、刮磨等测试,达到了高速拖链线缆用高耐磨无卤阻燃TPU护套材料开发要求。  相似文献   

8.
不饱和聚酯(UPR)是迄今为止热固性树脂中用量最大的材料。其发展与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诸多领域上都要求了其需要有较高的阻燃性,因此,本实验就其阻燃性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了阻燃剂对其阻燃性的提高与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过程是以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乙二醇合成不饱和聚酯,对其进行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阻燃性的研究,然后再在不饱和聚酯中加入四溴苯酐或聚磷酸铵,研究其对不饱和聚酯的阻燃性与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影响,并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加入反应型阻燃剂四溴苯酐或聚磷酸铵都能提高不饱和聚酯的阻燃性,对于不饱和聚酯的力学性能来说,加入反应型阻燃剂四溴苯酐的不饱和聚酯的力学性能要高于加入聚磷酸铵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选用可膨胀石墨(EG)作为阻燃剂制备了阻燃聚氨酯泡沫塑料,考察了EG的用量及其表面处理对材料的阻燃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EG作为阻燃剂可以有效提高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性能;随着EG用量的增加,材料的阻燃性能提高,当EG用量为30%时,其氧指数(LOI)可达27%,但力学性能明显下降;采用聚乙烯醇或钛酸酯101对EG进行表面处理后,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改善,且聚乙烯醇优于钛酸酯。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PP)为基体树脂,分别加入无卤膨胀型阻燃剂FR-1420、FP2200和HS20制备了阻燃PP复合材料,考察了三种阻燃剂及其含量对材料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及加工性的影响,通过热重分析(TG)研究了材料的热分解行为。结果表明,三种阻燃剂均能提高PP的阻燃性能,当阻燃剂质量分数达到20%时,阻燃PP复合材料垂直燃烧等级均可达到V-0级;随阻燃剂含量的增加,阻燃PP复合材料的阻燃性不断提高,拉伸强度、冲击强度、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下降;阻燃剂对阻燃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熔体流动速率及加工性有较大影响,阻燃剂FR-1420和FP2200效果较好,且其加工温度可达250℃,阻燃剂HS20效果较差,其加工温度仅为200℃;TG分析表明,加入阻燃剂使阻燃PP复合材料初始分解温度提前,残炭率增加,有利于提高PP材料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1.
Para‐allyl ether phenol derivative of cyclophosphazene (PACP) was prepared and used as a filler to modify the flame‐retardant properties of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by melting‐blending. The mechanism of flame‐retardant was discussed and the influences of flame‐retardant contents to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incorporation of only 5 phpp PACP (0.37 wt % phosphorus containing) into PET matrix can distinctly increase the flame retardancy of PET/PACP composition, and it has a little effect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ET. The high flame‐retardant performance of PET/PACP composite was attributed to the combination of condensed‐phase flame retardant and gas‐phase flame retardant. © 2015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2015 , 132, 42711.  相似文献   

12.
将Mg(OH)2、弹性体接枝物、抗氧剂与尼龙6(PA6)共混制得阻燃PA6/Mg(OH)2复合材料,探讨了两种弹性体接枝物对PA6/Mg(OH)2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弹性体接枝物A比加入钛酸酯偶联剂可以明显提高PA6/Mg(OH)2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某些力学性能。Mg(OH)2用量为20%时,加入弹性体接枝物A的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可达到38.4%;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比加入钛酸酯偶联剂时分别提高了64.6%和172.4%。  相似文献   

13.
Mg(OH)2/包覆红磷对阻燃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Mg(OH)2和Mg(OH)/包覆红磷复配阻燃聚丙烯的性能及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对阻燃聚丙烯进行力学性能测试、阻燃性测试.用扫描电镜二次电子成像分析试样的拉伸断口。结果表明:Mg(OH)/包覆红磷复配物比Mg(OH)2阻燃的聚丙烯的阻燃效果要好,但阻燃聚丙烯力学性能下降幅度大。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Al(OH)3,Mg(OH)2包覆红磷(10份)对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聚苯乙烯(PS)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OH)2用量为80份时阻燃级别达V-2,氧指数达到29%,但力学性能较差;AI(OH)3用量为80份时阻燃效果不很理想,但对力学性能影响较小;Mg(OH)2/Al(OH)3/包覆红磷体系中Mg(OH)2用量大于Al(OH)3时综合阻燃效果最好.阻燃体系的热释放速率降低,有效燃烧热出现峰值延后.  相似文献   

15.
含PEPA/纳米Al(OH)3的膨胀型阻燃聚丙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磷酰基季戊四醇(PEPA)替代传统的季戊四醇作为炭源,与APP、三聚氰胺复合组成膨胀型阻燃剂(IFR),制备了膨胀型阻燃聚丙烯(IFR-PP)。讨论了阻燃剂对IFR-PP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的影响,以反纳米Al(OH)3对该阻燃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PEPA在阻燃效果上优于季戊四醇,且PEPA对IFR-PP力学性能的影响小于季戊四醇,当PEPR用量为5份,纳米Al(OH)3用量为15份时,阻燃级别达UL-94 V-0级。同时,纳米Al(OH)3的添加使IFR-PP体系阻燃效果得到提高,且对材料的热稳定性反力学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HDPE/Br-Sb/Mg(OH)_2低卤阻燃电缆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由超微细Mg(OH)2和Br Sb卤素阻燃剂组成的复合阻燃体系以及两组分之间最佳的配比关系,通过采用氢氧化镁阻燃剂和复合阻燃剂对HDPE阻燃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复合阻燃剂对HDPE热解性能、阻燃性能、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都优于氢氧化镁阻燃剂。  相似文献   

17.
Al(OH)3和Mg(OH)2阻燃EVA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形貌、粒径尺寸及分布相近的两种无机阻燃剂氢氧化铝(Al(OH)3)和氢氧化镁(Mg(OH)2),研究了二者用量对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了添加红磷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研究表明:Al(OH)3和Mg(OH)2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比较相似,随着阻燃剂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提高,拉伸强度增加,但断裂伸长率下降;通过锥形量热仪数据看出:Al(OH),的点燃时间短,最大热释放速率和平均热释放速率低,火行为指数大,阻燃效果比Mg(OH)2好;红磷的加入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不大,而对阻燃性能影响较大。Mg(OH)2与红磷复配能提高复合材料的氧指数,但是,从水平和垂直燃烧角度考虑,Al(OH)3与红磷之间的阻燃协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超微细Mg(OH)2复合阻燃改性PP-R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制了超微细Mg(OH)2和少量的十溴联苯醚复配阻燃剂与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的填充共混复合材料,研究了复配阻燃剂的用量和硅烷偶联剂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阻燃剂用量的增加对材料拉伸强度有较明显的影响,用量在10份左右时缺口冲击强度达到最大;用硅烷偶联剂处理的填料可改善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复配阻燃剂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在用量为15份时,氧指数达到27%;用量超过20份,垂直燃烧性为FV-1级。微量发烟。  相似文献   

19.
以异氰脲酸(CA)和三溴苯酚(TBP)为原料,用SO42-/MxOy型固体酸作催化剂合成三(三溴苯氧基)异氰脲酸酯(TTBPC)。利用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TG)对其结构及热稳定性、热分解行为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添加该阻燃剂的聚氨酯脲(PUU)的力学性能与阻燃性能,结果表明此阻燃剂能够增加PUU的力学性能,且能阻止其燃烧。  相似文献   

20.
应用混料设计实验方法研究了邻苯二胺基环三磷腈(HACTP)和聚磷酸铵(APP)、蒙脱土(MMT)复配阻燃剂对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材料阻燃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锥形量热仪及电子扫描显微镜研究了不同配方下阻燃EVA的热释放性能和燃烧后膨胀炭层的微观形貌,探讨阻燃机理.结果 表明:在HACTP质量分数为3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