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征宇 《今日电子》2010,(10):51-53,56
随着高清电视显示技术的发展,液晶电视作为目前最优的显示终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从液晶电视屏接口电路构成的角度来介绍液晶电视屏接口电路的应用设计,包括时序控制接口电路的设计和背光接口电路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LT3599的LCD LED背光驱动控制电路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液晶显示器的LED背光驱动控制设计方案,对电路的整体控制、各项功能的实现、各性能参数的详细计算方法以及电路的具体设计等一一进行了阐述,并给出了相关的控制框图和时序图,配合灵活的FPGA的软件编程以及恰当的LED灯组布局,可以实现良好的LED背光驱动控制。  相似文献   

3.
液晶材料与3D显示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介绍了3D显示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目前3D显示的主流技术类型,包含了眼镜式3D技术以及裸眼式3D技术,其中眼镜式3D技术包含色差式3D技术、偏光式3D技术和主动快门式3D技术;裸眼式3D技术包含视差屏障式3D技术、柱状透镜式3D技术、指向光源式3D技术和多层显示式3D技术。阐述了各种3D显示技术的基本实现原理和应用领域、并对涉及液晶显示的几种3D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结合液晶材料的特点与3D液晶显示的实际要求,阐述了3D液晶面板对液晶材料快速响应方面的要求,以及液晶透镜对液晶材料光学各向异性参数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文章提出一种眼镜式3D电视系统的设计,详细阐述了系统的原理、软硬件以及关键技术实现。系统基于高集成度TV SoC芯片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可快速应用于偏光式3D和快门式3D电视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助视3D显示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助视3D显示是指需要借助于3D眼镜等助视设备才能观看到3D图像的显示方式,它包括分色3D显示、偏振光3D显示和液晶快门3D显示。助视3D显示是目前最成熟的3D显示方式,近几年其相关技术及器件的性能得到了改进和提高。本文将介绍这三种助视3D显示技术。  相似文献   

6.
快门眼镜式3D液晶显示3D效果优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杰  刘卫东  乔明胜 《现代显示》2011,(8):16-19,51
文章研究了快门眼镜式3D液晶显示3D效果的调试原理,提出了一种3D效果优化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120Hz及更高帧频的3D液晶显示。  相似文献   

7.
黄健  范晖  董三锋  胡文斌 《电视技术》2015,39(24):50-53
液晶(LCD)电视已经相当普及,液晶显示需要背光。当前主要采用LED背光,在该背光控制中用一个MCU控制LED驱动以产生背光。随着技术的发展,3D电视在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在3D电视中,也需要一个MCU来发射3D眼镜同步信号。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一颗高性能单片机MSP430G2553实现3D电视的背光扫描和3D眼镜同步信号控制方法,3D眼镜同步信号产生采用红外发射来产生,该设计方案具有低功耗、成本低、性能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TCLL46V8200-3D是V8200系列中的型号,称为超级智能3D互联网电视。采用了侧入式LED背光源,拥有超薄的机身厚度。TCLL46V8200-3D是一款主动快门式3D电视,随机配送两幅主动快门式3D眼镜,并采用了内置安装的3D发射器。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现有的快门眼镜式3D图像显示技术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插灰帧提高3D图像显示质量的解决方案。方案对原始3D图像帧序列进行倍频及插入灰帧处理后,将处理后的3D图像帧序列通过LVDS线发送至液晶显示屏,并同步打开或关闭快门3D眼镜和液晶显示屏背光,呈现3D显示。在图像帧序列中插入灰帧降低了左右眼图像间的3D串扰,同时使液晶面板中像素电容器进行了预充电、缩短了液晶分子的响应时间、改善了图像模糊,提升了3D图像显示质量。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DSP高速信号处理器控制实现LCD液晶显示的方案,介绍了DSP芯片TMS320F2812和液晶模块SO12864的功能特点,给出了TMS320F2812与液晶模块之间的接口设计。通过分析液晶模块的时序,阐述了在DSP中用软件编程模拟时序的方法,也即通过软件编程的方法解决了高速DSP处理器与慢速液晶模块之间时序不兼容的问题。通过在液晶上显示汉字,表明该系统显示效果良好,实现了对液晶模块SO12864的控制,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改进了现有的快门眼镜式3D电视系统,解除了眼镜式3D电视只能观看两个视点图像的限制.系统在电视屏幕上交替显示多个视点的3D图像,借助快门眼镜与屏幕显示的精确配合,使观众在屏幕前的不同位置看到不同视角的3D图像.以4视点系统为例,对系统构成、功能机制、工作流程、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电子质量》2011,(2):39-39
利亚德公司近日宣布推出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以LED为显示面板的电视机。该LED电视拥有多项核心技术。比如采用具有LEYARD自主知识产权的LEDSHOW3G显示控制芯片,使LED电视的刷新速率达到960赫兹,是目前LCD(液晶)电视机(刷新速率为240赫兹)的四倍;  相似文献   

13.
固态体积式真三维显示系统的视频显示核心器件为数字微镜D4100投影系统,文章基于D4100的视频驱动特点及接口要求,以FPGA为核心设计了由DVI的数据接收处理至D4100投影显示系统,包括DVI视频解码、视频输出处理、时序控制以及LVDS发送模块,并实际设计电路板,与D4100联合调试,实现1024×768的图像投影显示。  相似文献   

14.
文章研究了快门眼镜式3D液晶显示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液晶寻址方式,该方式在未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有效改善了3D效果,适用于120Hz 3D液晶显示.  相似文献   

15.
介绍以德州仪器(TI)半导体公司的MCU(Micro Control Unit)芯片为核心,设计了快门式3D液晶电视眼镜系统方案,详细介绍该快门式3D液晶电视眼镜系统方案的整体结构,各个模块电路的工作原理,方案关键元器件的选型,以及整体系统方案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6.
陈兆林 《电视技术》2012,36(16):29-32,53
首先介绍了快门式3D电视的显示原理,然后详细分析了快门式3D液晶电视产生图像重影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消除图像重影的4种具体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快门式3D电视的重影问题。最后,给出了用于检测3D电视重影性能的专用测试卡,并说明了该测试卡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LED显示屏已被广泛应用于户外大型显示,将3D显示技术应用到LED显示上已经成为LED显示的新的热点和方向。针对LED显示屏上各个LED显示单元之间上下左右出现倾斜、歪曲,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等现象,导致传统的光栅很难精确对齐、3D串扰很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面光栅。其中,后光栅用于保证组成LED显示屏的每个LED子像素的发光中心点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保持一致,前光栅则用于立体分光。同时,还设计了LED三维立体显示系统,以ARM作为视频控制系统,FPGA实现3D像素预处理和显示屏控制,通过在LED屏前放置双面光栅,系统最终可以实现较好的3D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中型光立方体系统硬件设计的繁杂性和显示控制效果因缺少模型难以验证的问题,基于平行投影原理和Proteus软件的建模技术,提出并设计了光立方体虚拟仿真模型及其通用驱动组件模型。以3D8光立方体为例进行建模,并对驱动时序和字符图案显示进行了系统仿真验证。同时,根据该建模方法设计了3D16、3D32和3D64光立方体及驱动组件,仿真验证了汉字、点云模型的显示效果。结果证明:该建模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光立方体系统的软硬件工作原理,为光立方系统设计验证提供了准三维虚拟可视化方法,为大中型光立方体的多样化显示、扩展以及三维立体显示器的研究和工程应用设计等提供了模型参考。  相似文献   

19.
将LED显示屏的特点和自由立体显示的视觉效果相结合,采用特殊的LED立体显示屏,利用片上系统(SoC)和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的设计方法,提出立体LED显示屏控制系统的完整设计方案.在LED时序发生器的设计中利用直接内存存取(DMA)传输技术,生成队画面数据,用改进型的D/T转换技术控制所有像素点的亮度.结果表明,本设计借用了立体液晶显示的解决方法,在LED显示屏上实现了自由立体显示,保证了屏幕的刷新速率,同时还降低了立体真彩显示系统的复杂性.该设计方案能够保证画面有效实时显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周鹏  李园园 《电子质量》2014,(11):34-36
为了提高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同参数的可读性及显示的实时性,提出一种采用FPGA器件来实现LCD液晶动态显示的控制方法。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完成了显示系统的硬件设计,同时也实现了液晶动态显示驱动程序的设计。驱动程序主要包括A/D转换控制模块和LCD动态显示输出控制模块,利用Quartus II软件内嵌的Signal Tap II Logic Analyzer逻辑分析模块对液晶动态显示驱动程序进行了实时测试,结果比较准确;同时也对现场的模拟电压值进行了实际硬件系统的测试,并通过LCD1602读取到了较为准确的电压数据,因此该动态显示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