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运用托马斯.R.戴伊《理解公共政策》中的思想观点,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对城市规划的绩效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城市规划作用机制中的不利因素,以使合理的规划得以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
论城市规划公共政策中的"协调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城市规划理论发展与实践中蕴涵的"协调原则"的背景及其现实意义,通过对城市规划公共政策的核心目标--公共利益的界定,以及对协调的公平性、协调的基本准则、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的分析研究,提出城市规划公共利益实现与增进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城市规划:公共利益、公众参与和权利救济——兼论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公共利益,必须杜绝私益介入。对于具体规划如何确定为公共利益以及解决与公民权利的冲突,最重要的途径是存在一个公众参与的正当程序,这也是保护公民合法权利、监督行政权运行所必需的,但是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对此几乎一片空白。另外,该法对于违法城市规划以及实施城市规划的违法具体行政行为,也没有规定救济途径.这也使得人们当前在讨论修订《城市规划法》时不能不对此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4.
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解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先从概念、基本特征、价值取向三个方面对公共政策的内涵进行了解析,论证城市规划本质上属于一种公共政策,并依此对城市规划进行了重新定义.再通过与其它公共政策的多方面对比,对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进行了系统剖析,指出城市规划是一种具有综合目标、以空间为载体、过程开放、衍生效应极强、刚柔并济的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的价值取向也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内容.城市规划作为政府公共政策的一部分,其核心价值取向就是社会资源配置的公正与公平.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存在的合法性危机,本质上是公共利益缺失和公正与公平难于实现的危机.化解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通过公众的参与,保障公共利益和公平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深刻的转型过程中,城市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也日益从以工具理性为导向转向以价值理性为导向,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特征日益凸显.城市规划是典型的城市公共政策,具有公共政策的一般特征,同时城市规划具有作为公共政策的独特属性,如不可逆转、技术性、艺术性、独特的政策形式等. 相似文献
7.
城市规划是科学、法律和公共政策的多元组合,但自1990年以来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才得到关注,并伴随物权法的制定、城市转型、规划执行阻滞、城乡规划统筹等方面的变化而趋于增强.不过城市规划并不是完全转为公共政策,而是要增强其公共政策属性,应当从给予规划编制较充足的时间,增强规划编制人员专业的多样性,设定程序并确保程序公正,建立并逐步完善社区规划师制度等四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8.
城市规划是科学、法律和公共政策的多元组合,但自1990年以来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才得到关注,并伴随物权法的制定、城市转型、规划执行阻滞、城乡规划统筹等方面的变化而趋于增强。不过城市规划并不是完全转为公共政策,而是要增强其公共政策属性,应当从给予规划编制较充足的时间,增强规划编制人员专业的多样性,设定程序并确保程序公正,建立并逐步完善社区规划师制度等四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9.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伦理意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城市规划是人类的一项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它不仅是技术的或工具的,也是伦理的或规范的。作为政府公共政策的一部分,城市规划合法性的社会基础只能来自于公众对城市规划的参与与支持。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存在的合法性危机本质上是公共利益缺失的危机和公正原则难于实现的危机。化解这种合法性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重建合法性的社会基础——公众对城市规划的参与。 相似文献
10.
11.
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中的公共政策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于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学科属性由技术性向公共政策性转变的大背景,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改革实践为案例,探讨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育中,如何结合低年级学生特点,在专业基础课的不同教学环节中,科学、巧妙地引入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属性的初步内容,培养学生的公共政策素质,增强学生对城市规划学科认识的全面性,使专业人才的培养向城市规划的本质回归。 相似文献
12.
GIS在城市规划公众参与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介绍当前公众参与GIS应用的理论方法和典型实例的基础上 ,提出了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经验将GIS技术逐步应用于我国的公众参与工作 ,具体可在确定发展目标和规划方案优选两个阶段应用。 相似文献
13.
论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导向与依法行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讨论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导向与依法行政的关系。宏观层面的、战略性阶段的规划,要突出政策性,清晰表述具体的政策目标和要求;实施性的规划,其主要属性应是“地方性法规”或“公共契约”。另一方面,城市规划施行与公共行政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在城市规划的行政管理层面,要使既定的公共政策“制度化”,从而为“依法行政”提供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4.
城市规划的“公共利益”之辩——《物权法》实施的影响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权法》的颁布和实施,使得"公共利益"成为讨论的热点。城市规划长期以来自诩为"公共利益的代言人",然而城市规划行为究竟能否代表公共利益需要从法律角度进行检验。本文介绍了公共利益的内涵和特性,并通过几个较具影响的案例的分析,探讨了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问题。文章的最后,提出了通过立法部分界定公共利益、借助正当程序和经济手段形成公共利益、仰仗司法体系救济公共利益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法学思考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市场经济的发展,依法行政的真正实现都要求在公众关心和有关公众切身利益的活动中有公众的参与。公众对城市规划的参与权是宪法赋予的。本文通过中外对比指出公众参与是《城市规划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必须完善我国城市规划法规当中有关公众参与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公共政策视角下城市规划评估模式与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时期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特征日益得到强化,城市规划评估工作也逐渐受到重视。然而在城规划评估领域存在着概念认知上的模糊性、实践活动上的技术褊狭性和理论研究上的模式整合困境。有必要在公共政策的视角下,重新审视城市规划评估的政策纬度,理顺规划方案技术评估、规划主体价值评估、规划过程实施评估和规划结果绩效评估之间的关系,建构一种将规划目标与手段、事实与价值整合的全过程评估模式和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7.
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公众参与的体系构建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初步分析了我国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公众参与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并据此初步构想了全面覆盖规划许可、规划执法和规划评估三大环节的城市规划实施过程公众参与体系,对各环节内公众参与的内容、程序、方法等也做了分阶段的探讨和设计。期望通过这样的基础性工作,推动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公众参与的法制建设,使公众参与的程序具有严格、明确、刚性的制度规定。 相似文献
18.
城市规划的社会化与公众参与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城市规划的实施管理问题已成为我国城市规划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阻碍规划实施的因素中 ,某些因素是规划工作本身无法控制的 ,必须通过社会化过程来提高规划实施的有效性。分析了城市规划实施的阻力因素 ,指出实施公众参与是实现城市规划社会化的根本途径 ,并论述了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9.
周期性经济变化与城市发展策略密切相关,这是由市场经济资本再生产的过程决定的。欧美国家的城市复兴实践活动亦证明了这种内在规律。论文分析了转型期中国城市发展方式的特征性转变,解读了城市设计体系中"空间规划"和"公共政策"两个维度的关系。提出我国的城市设计应围绕技术理性、经济理性与社会理性3个方面,充分发挥调控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的作用。城市设计是一个通过空间的变化影响各种社会关系的有力工具,通过引导投资去向、调动民间资本的经济策略,以及建构决策组织机构、保障公众参与的社会规制,城市设计学科有可能在转型期城市变革中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