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深井矿压强烈,沿空巷道围岩控制相当困难,在综放工作面掘进过程中常留一定数量的窄煤柱。通过了解沿空窄煤柱巷道围岩的破坏变形特征和锚杆与围岩相互作用机理,选择合适的锚杆支护理论和技术,可大大提高围岩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沿空掘巷大、小结构的稳定性原理,分析了关键块体在掘巷前后应力分布规律及窄煤柱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制,认为沿空掘巷围岩控制的关键是保证窄煤柱具有一定的稳定极限核区,支护结构和围岩形成的承载体要在适应大结构变形的特征下保持一定的稳定性,着重阐述了高预紧力、高延伸率锚索在沿空掘巷中的作用。基于此,针对具体工程情况提出了高预应力锚杆索联合强力让压支护方案,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3.
东峰煤矿采用了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为解决沿空留巷复用巷道的围岩稳定问题,确保3202综放工作面及后续工作面沿空留巷围岩的稳定,对3202进风顺槽留巷复用段进行钻孔窥视探测,分析总结沿空留巷变形规律。研究结果为东峰煤矿提供了系统的基础实测数据,为3202综放工作面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和支护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张喜 《能源与节能》2022,(3):1-6,11
针对特厚煤层工作面煤柱应力分布进行研究,对山西晋北地区煤矿煤柱留设以及沿空留巷进行调研,提出采用高压水弱化顶板卸压技术干扰围岩应力分布,并且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分析优化锚杆(索)支护参数.分析得出特厚煤层工作面煤柱留设的最佳参数,提高了煤炭回收率,为巷道围岩控制技术实施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基于唐安孤岛工作面沿空掘巷支护难题,为了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煤矿开采效益,确定唐安煤矿孤岛工作面沿空掘巷小煤柱的合理尺寸,采用极限平衡理论进行公式计算和相似模拟理论进行巷道矿压规律研究,确定出合理的煤柱尺寸和相应的巷道稳定控制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针对沿空掘进巷道难以维护的情况,通过对小煤柱采用注浆锚索进行锚注一体化支扩,增强围岩整体强度,防止采空区漏风,控制巷道顶帮变形,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7.
简要分析了在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大斗沟煤业有限公司采用无煤柱开采技术后沿空留巷的情况,通过对山2#煤层8306工作面过8301切眼位置的现场观测,阐述了巷道变形的特征,以及超前支护围岩破坏形式与被破坏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采取加强支护后,巷道规格趋于稳定,保证了无煤柱工作面的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小煤柱沿空掘巷围岩变形控制难的问题,以山西方山金晖凯川煤业有限公司5110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理论分析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煤柱宽度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发现随着煤柱宽度的增加,煤柱受到的垂直应力及水平应力均逐步增大,随距煤帮距离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针对王村矿11510轨道巷进行支护设计,分析其巷道维护的特点和难点。总结了留小煤柱沿空掘巷确定煤柱宽度的原则:能够实施安设锚杆的原则,相对有利的应力环境的原则,保证锚杆具有良好锚固性能的原则,预留巷道围岩变形的原则,有利于小煤柱自身稳定的原则。采出率高的原则;分析了不同掘巷位置的优缺点,最终确定开巷位置和煤柱宽度,并针对其巷道维护特点进行支护参数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无煤柱开采是煤矿开采的发展趋势。为了实现无煤柱开采,可采用沿空留巷和沿空掘巷两种方式。考虑到沿空留巷的应用效果差,很多煤矿已经研发出了柔模混凝土巷旁支护技术来进行沿空掘巷,并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分析了柔模混凝土巷旁支护技术的设计,并探讨了其施工工艺,可为实现无煤柱开采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采高综采面围岩控制困难,顶板变形量大,工作面帮内移动量大,给矿井综采效率和综采安全带来严重不利影响的情况,对大采高综采面小煤柱留设及巷道支护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实际分析表明,当大采高综采面小煤柱留设宽度为6 m时围岩承载能力最强,变形量最小。通过对巷道支护方案的优化,能将巷道支护效率提升11.4%,将巷道围岩变形量降低60%以上,综采效率提升了6.4%,显著提升了井下巷道的稳定性和支护效率。  相似文献   

12.
从某矿采企业综放开采实际工程情况入手,根据窄煤柱巷道围岩的变形特点确定了综放开采沿空窄煤柱巷道支护的基本思路,对其实际支护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做好这一工作在兼顾安全生产与矿采经济效益获取的过程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地下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采场和围岩压力显现规律及控制是采矿领域最重要的课题之一。结合华胜煤业实际地质条件对工作面回采围岩稳定性进行理论分析,研究巷道和煤柱受力位移变形机理,并应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煤柱在开采过程中应力分布及水平位移情况,以期为同类型围岩煤矿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郑剑飞 《能源与节能》2021,(4):176-177,180
古书院矿二盘区煤柱工作面在应力集中和地质构造的影响下,顶板及煤体破碎,采面回采过程中存在漏顶、片帮等问题,制约煤炭回采安全。提出采用注浆加固方式对孤岛工作面围岩进行控制,通过高压注浆方式充分发挥水泥浆、马丽散注浆浆液性能来提升围岩加固效果。加固完成后,采面液压支架工作阻力由5 MPa提升至25 MPa,顶梁与顶板接触密实,采面在回采过程中未再出现片帮、漏顶等问题,同时提出的注浆方式不会占用煤炭回采时间,可为古书院矿二盘区煤柱工作面高效回采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煤矿井下防隔水煤柱作为防止透水事故发生的设施,对确保煤矿井下的综采作业安全,保证综采作业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有的防隔水煤柱留设宽度在设计时过多地考虑了井下作业过程中防隔水煤柱受到的矿山矿压波动、综采扰动等因素影响,导致防隔水煤柱预设宽度偏小,极大地影响了井下综采作业效率和综采经济性。在综合考虑井下多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防隔水煤柱宽度设计方案。实际应用表明,优化后防隔水煤柱预留宽度比优化前增大了2.31倍,提升了井下综采作业效率和综采安全性,带给煤炭生产企业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斜沟煤矿13#煤层综放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和提高顶煤回收率的问题,通过测试煤层及顶板围岩物理力学参数,基于工程类比法确定顶层巷外错式布置巷道支护方案,运用FLAC^3D数值软件对顶层巷外错式布置围岩稳定性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顶层巷外错布置有效解决了上隅角瓦斯积聚,提高了顶煤回收率。  相似文献   

17.
复杂地质条件下,确定近距离煤层下层煤开采时合理的停采线位置难度比较大。结合工程实际,运用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了工作面支撑压力分布和煤柱变形特征,深入研究了采动影响下的巷道围岩应力分布特征,以确定最佳的停采线位置。模拟得到,最佳停采线位置为76 m,此时对采区其他巷道或硐室影响最小,回采安全性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传统宽煤柱开采回采率低、煤炭资源被浪费等问题,以3045工作面为例,在分析其地质、煤层以及岩层等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工作面采用小煤柱开采的可行性。同时,基于理论计算得出最佳留设宽度为5.2 m,基于数值模拟对不同留设宽度对应煤柱的应力和变形情况进行对比,得出最佳留设宽度为5 m,最终通过权衡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手段确定最佳煤柱留设宽度为5.2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