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肖权益  池茂儒  梁树林 《机械》2021,48(10):59-65
为使地铁车辆转向架在保证良好蛇形稳定性的基础上改善其曲线通过性,阐述了径向转向架的导向原理,并基于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建立了传统、自导向以及迫导向三种地铁车辆动力学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转向架的动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地铁车辆采用径向转向架能显著改善冲角以及轮轨磨耗,但自导向转向架在极小半径曲线径向效果不佳;为提高车辆直线稳定性,自导向转向架径向机构需要匹配大阻尼减振器,迫导向转向架需要通过悬挂参数匹配以防车辆低锥度失稳.  相似文献   

2.
分析轻量化技术在副构架式转向架中的应用,并通过30t轴重轻量化副构架式转向架开展系统研究,实现了副构架式转向架轻量化和动力学性能友好匹配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简要阐述了当前我国副构架径向转向架轮对径向机构的结构特点;为适应我国既有集成制动装置的安装,开展了下置式副构架径向转向架总体技术方案设计,完成了关键零部件结构强度仿真分析、试验验证及转向架样机试制。研究结果表明:下置式副构架径向转向架结构可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4.
基于澳大利亚AS7509.2(2013版)《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第二部分:货车》的标准,分析了眉山公司为其设计的副构架式径向转向架对比以往控制型转向架的优点。及能否满足其标准的考核。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针对转向架构架加工工艺进行全面分析研究,从构架结构的分类以及制造工艺入手,对206型车型为代表的导柱式构架、地铁车辆为代表的结合型架构、动车组作为代表的转臂式构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转臂式构架典型部位加工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针对特种货物的运输要求,提出了特种铁道车辆转向架的选型原则,通过对转K6型、209T型和转26G型三种成熟结构转向架动力学性能计算,分析了在不同速度等级下,装用三种转向架的车辆动力学性能指标满足GB/T5599-1985《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及试验鉴定规范》的情况,并对特种铁道车辆的动力学平稳性指标评价标准提出了建议的考核要求。  相似文献   

7.
减少转向架振动有利于控制铁路列车车体平稳,延长结构寿命,对动力包构架的减振研究工作有重要意义。基于颗粒阻尼对某型内燃动力总成(简称动力包)转向架构架进行减振研究,结合有限元方法和模态试验,分析转向架构架的动力学特性,确定颗粒阻尼器安装位置。建立颗粒系统—转向架构架的离散元模型,计算不同阻尼颗粒参数对应的能量耗散值,得出在给定工况下转向架构架最优阻尼颗粒参数。按照计算所得的最优参数,设计、制造、安装颗粒阻尼器,在动力包试验台架上对比分析各工况下转向架构架减振前后测点振动加速度。结果表明,在目标工况下,转向架构架振动幅值在垂向上减少60.7%;在其他档位时,转向架构架振动加速度幅值有15.5%到67.4%不等的减振效果,平均减振效果为49.33%,为转向架构架以及列车其他部件的减振提供了新方法和设计准则。  相似文献   

8.
高速和重载是中国铁路发展的两个重要方向,铁道车辆的轻量化设计理念也被普遍采用。但轻量化设计却导致许多部件弹性变形比较明显,影响车辆动力学性能。以往将车辆各部件全部考虑成刚体的刚体动力学得出的结论与实际差距较大。因此,将弹性变形比较明显的部件考虑成柔性体,建立刚柔耦合的多体动力学模型来仿真是目前铁道车辆动力学的发展方向之一。以转K7转向架为例,详细分析介绍利用ANSYS和SIMPACK软件建立柔性副构架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的建模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轨道列车转向架构架的动态特性影响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运用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建立列车转向架构架参数化有限元分析模型,对转向架构架进行参数化模态分析,得到转向架构架的前10阶固有频率与模态振型.分析转向架构架模态振型特点,得到对列车平稳、安全行驶影响较大的振型为转向架构架(7~10)阶模态;采用灵敏度分...  相似文献   

10.
转向架作为轨道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牵引行走和制动等重要作用,是决定列车运行安全和动力学性能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利用CATIA软件建立了新转向架构架的三维模型;利用HyperWorks软件建立了新转向架构架的有限元模型。结合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构架典型受力工况,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新转向架构架进行尺寸优化详细设计、静强度分析和模态分析。优化分析结果显示,新转向架构架在满足结构强度刚度要求的同时也达到了轻量化的效果,同时构架的动态特性比较好。  相似文献   

11.
针对转K2货车转向架,采用三维建模软件Pro/E和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Rail建立了转向架动力学模型,并对其模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该转向架的主要动力学指标,满足国标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述了评价铁路货车轮轨动力作用的主要指标,研究了配装转K7型、DZ3型转向架时车辆轮轨动低动力作用情况。其次,阐述了配装DZ3型转向架车辆线路动力学试验的部分轮轨动力作用试验结果。结果表明,H.H.Jenkins简化模型、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结果相近;车辆各轮轨低动力作用指标均与车辆运行速度呈近线性、正比例关系;与25t轴重转向架相比,在重载铁路运输中DZ3型转向架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转K7型转向架结构的工艺分析,并结合转向架生产过程中的制造难点和公司实际生产情况,设计合理的组装工艺方案及制定关键工艺控制措施,保证了转向架的组装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以上海地铁8号线(杨浦线)C型动车转向架构架为例,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在静强度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转向架的构架结构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找出构架结构中的薄弱环节,为国内的转向架的设计生产提供经验及数据。  相似文献   

15.
以广州市轨道交通4、5号线引进的直线电机BM3000型车辆为原型,利用ADAMS/Rail软件建立起完整的直线电机、车辆、轨道动力学模型,同时,构建了无导向、自导向和迫导向等不同型式的导向机构模型。通过对配置有不同型式导向机构的直线电机转向架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进行分析,阐述了各种型式导向机构对直线电机转向架车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SIMPACK中的柔性体动力学仿真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通过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和多体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SIMPACK的结合,在SIMPACK软件中进行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分析的柔性体处理方法,并以铁道货车转K6型转向架为实例,研究了在SIMPACK软件中采用刚柔耦合方法进行铁道车辆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奉友勤 《机械》2012,39(11):58-60,67
转向架是铁道机车车辆重要组成部分,对机车运行安全性能和动力性能起着重要作用,而传统的外侧悬挂式转向架在质量轻量化方向已经没有潜力。对160 km/h内侧悬挂式客车转向架构架进行结构设计与有限元强度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构架在满足强度的同时,车轴长度减短,两侧梁间距减小,构架整体尺寸减小,从而减小了簧间质量和簧下质量,其质量比传统的外侧悬挂式转向架要小得多,实现了轻量化设计的目的;同时减小了轮轨作用力和轮轨磨耗,改善了车辆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转向架的曲线通过过程,根据蠕滑理论推导出轮对曲线通过方程,发现制约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提高的主要因素是传统转向架一系定位刚度较大,限制轮对相对于构架的摇头自由度,影响轮对自导向能力的发挥。动力学仿真发现相对于锥形踏面,磨耗型踏面可以提供轮对通过半径为300 m曲线所需的轮径差。传统三轴转向架由于一系定位刚度较大,导向轮对在曲线半径1 100 m以下均发生轮缘接触,而后端轮对具有较好的导向性能,具有较小冲角。径向转向架通过耦合轮对摇头运动保证转向架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径向机构,轮对实现牵引和导向功能的分离。采用较小的定位刚度和反相耦合端轴轮对摇头运动,可以互相促进轮对导向,减小轮对冲角。径向转向架能够实现无轮缘接触通过半径为450 m以上曲线。  相似文献   

19.
以现代三维建模方法为基础,运用Pro/E软件,实现了转K2型转向架实体建模,并进行了运动仿真,为转K2型转向架的动态性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某型地铁车辆转向架构架为研究对象,根据结构模态综合法基本原理,通过有限元模态分析对构架进行主自由度缩减,得到构架模态中性文件。建立地铁车辆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得到不同工况下构架关键部位的应力时间历程变化趋势。最后采用惯性释放法对构架关键部位进行准静态应力分析,依据车辆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得到转向架构架关键部位的边界载荷,结合材料的S-N曲线,最后通过虚拟疲劳仿真的方法预测构架关键部位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