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汾河流域12个气象站1961—2012年降水资料,采用统计、线性倾向估计和Morlet子波分析等方法,对流域自然降水量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2年间,汾河流域降水量在波动中不断减少,1990年代后,减少速率加快,自然水资源短缺现象趋于严重,且变差系数大,表明流域年降水量年际变化大,降水匮乏,水资源利用价值较低。流域降水量的周期表现出多尺度特征,2010年代后开始进入丰水期。流域年和季节降水量的突变点及变化趋势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气候特点。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作为汾河流域的重要供水水源,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维系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汾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现状、存在问题等方面的分析论述,从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对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地下水涵养、岩溶泉水资源、流域水质等方面提出了积极可行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气候变化引起流域降水量时空分布改变的大背景下,研究汾河流域气象干旱现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文中研究结合汾河流域1957-2012年降水量资料,选用P_a指数分析汾河流域干旱情况,并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分析了汾河流域的P_a指数变化趋势,对汾河流域的气象干旱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汾河流域境内,交城区域的气象干旱加重程度最为明显,交城与洪洞区域的气象干旱加重最为迅速,未来需要对汾河流域境内交城及洪洞区域进行气象干旱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汾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水生态足迹模型,结合水生态赤字、万元GDP水生态足迹、水生态压力与水资源可持续指数等指标,分析2006-2016年汾河流域水生态足迹变化趋势指数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结果表明,11年间,汾河流域水生态足迹总体呈上升趋势,而且水生态承载力远小于水生态足迹,导致水资源生态匮乏,出现生态赤字,汾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但是根据万元GDP等指标的计算结果来看,流域水资源的不可持续发展正在改善。  相似文献   

5.
合理的汛期分期是水库调度运行的基础,现阶段,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趋势下,流域的降水量时空分布已经发生了改变,研究气候变化对汛期分期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文中以汾河水库为研究对象,以1957—2014年汾河流域13个气象站降水量资料为基础,采用泰森多边形加权法得到汾河水库流域面雨量资料,采用Mann-Kendall检验得到了汾河流域降水量突变年,以此突变年为分界点,对汾河水库流域的汛期进行分期。研究结果表明:检测到汾河水库流域降水量突变发生在1978与1982年,取两个突变年的中间时刻1980年为降水量突变年,对汾河流域进行汛期分期,结果表明突变年后汛期延长了15 d。  相似文献   

6.
利用汾河流域1956-2013年的月、年降水量资料,分析了汾河流域降水量时空分布特点,年际、季和月降水量演变趋势。结果表明:汾河流域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上下游降水量同丰同枯出现的频率较高,在60%以上,其中同丰出现频率29.3%,同枯出现的频率为32.8%。汾河流域年降水量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但21世纪以来降水量呈现明显的回升态势,尤其是近5年来,平均降水量高出多年平均值44.8 mm,与降水量丰沛的20世纪50、60年代相当。季降水量、月降水量呈现不同的增减态势,春季、夏季呈现减少的趋势,秋季、冬季则呈现增加的趋势;1、2、9、12月等4个月呈现明显的增加态势,3、4、7、8月等4个月呈现明显的减少态势。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气候变化引起流域降水量时空分布改变的大背景下,以汾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研究流域降水量时空分布的改变。以1957—2014年汾河流域13个气象站降水量资料为基础,采用Mann-Kenda检验方法、与Yamamoto法检测突变点,研究突变年前后汾河流域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变化。结果表明:汾河流域降水量突变发生在1982年,突变年后多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减少,且晋南地区降水量减少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环境逐渐恶化,严重影响水文过程。通过数理统计、对比分析和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半拉江流域降水量情况进行研究,得出半拉江流域降雨量总体减少的变化规律,研究影响流域内防洪及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因素,根据半拉江流域降水量规律可对水资源进行管理,指导该流域的防洪减灾、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汾河流域面临的典型水资源与水生态问题,提出运用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综合治理汾河流域系统的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恢复流域内河流水系的原有形态,推动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水环境与生态系统的改善,使汾河流域成为带动山西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建设的核心区,带动山西全省以及其他流域的生态保护、修复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振兴 《山西水利》2005,21(6):58-59
汾河上游河道全长81km,是汾河水库的输水来源,也是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唯一一段采用天然河道输水的路线。但是其流域水土流失、水污染严重等问题的存在,已影响到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解决汾河上游水资源问题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
剖析了在高强度人类活动背景下,当前汾河水库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实行水资源优化配置、城镇中水回用和开展节水农业等措施,促进流域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与经济方式的转变,从而满足汾河中下游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降水量是水资源量主要来源,降水量的特性决定着水资源利用方式和手段。为了满足水资源管理者需求,文中利用1949-2012年降水资料,选用代表站,采用滑动平均法,按区域和典型流域对降水量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得出不同区域和典型流域建国以来年降水量丰枯变化及变化率。  相似文献   

13.
以汾河流域118处雨量站1956—2013年降水资料为基础,利用线性回归法和Mann-Kendall法,研究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汾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54.8 mm,空间分布上南部偏多,北中部偏小;流域降水量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夏季最多占60.1%;1956—2013年,夏季降水倾向率变幅为-7.2 mm/10年,是导致年均降水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研究成果与降水量变化实际基本相符,可为制定流域生态修复措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汾河流域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带,水资源短缺是汾河流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合理分配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变得尤为重要。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合理预测工业需水是河道外需水预测中的重中之重。采用定额法、趋势法和弹性系数法三种方法对工业需水进行了预测和合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汾河是山西省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随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增长,汾河流域面临着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和污染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建立市场与公众参与下的汾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是解决汾河流域水资源不足、水环境恶化问题的有效途径。1问题的实质山西经济在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收集的漳河流域降水量实测资料,对该流域水文水资源变化特征从时间演变上进行了分析,并用降水资料代替径流资料对漳河枯水期径流变差倾向率(LRR)、径流年际变差倾向率(AVR)两个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漳河流域年际降水总体呈递增趋势,漳河流域年内降水量分配极不均匀;7—9月为汛期,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流域水情趋势演变分析可为科学高效利用有限水资源和防洪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李振兴 《山西水利》2004,20(4):32-33
汾河上游干流水资源质量的优劣,决定着汾河水库及其上游干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太原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汾河上游干流5个监测站的实际资料,对汾河干流水资源质量进行了评价,并利用其多年的污染物浓度、输送率及流量的变化,对汾河干流水资源质量进行了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分析流域降水特征及变化规律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流域暴雨洪水成因及水资源年际、年内分配情况。利用流域内降水代表站历年降水资料,分别从流域降水量的地域分布、年际、年内变化情况等方面,采用数理统计法分析了流域降水量的变化特征、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经统计分析,流域年降水量地域分布差异显著,年际、年内分配相差悬殊,年降水量近年呈...  相似文献   

19.
汾河泥沙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汾河流域实测泥沙资料,认为汾河水流的泥沙含量是比较大的,统计证明汾河流域水量和沙量同步减少,而且沙量的减少远远大于水量的减少。原因是降水量减少、水库拦沙、水土保持措施、河道淤积等多方面影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20.
变化环境下海河流域水文循环及时空演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海河流域水文循环过程产生影响。通过对降水量过程、径流量过程和入海水量等进行分析,降水量呈递减趋势,导致径流量和入海水量也呈递减趋势。递减原因除降水量减少因素外,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及水资源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对环境变化下海河流域水文循环时空分布影响分析,为今后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提供参考依据,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