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结合当前我国传统住宅建造模式所造成的"能效劣"、"寿命短"、"性能低"、"质量差"等住宅课题,分析了住宅工业化建造模式和住宅建筑体系的基本特征。探讨了借鉴SI住宅的工业化住宅建筑体系及其建造设计方法来创建发展我国新型工业化住宅建筑体系的创新之路,并系统阐述了示范工程的集成技术研发和设计方法。本文提出,我国住宅工业化发展应积极推动全寿命周期的长寿化住宅的建设,走新型工业化住宅建筑体系的发展道路,才能转变粗放型的住宅建造生产方式,以实现住宅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31)
我国的住宅建设处于高速的发展时期,一方面每年有大量的住宅需要设计和建造,另一方面关于住宅建设新的研究和应用也日益增多。传统的住宅建造方式在新的形势下日益暴露出自身的不足,工业化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方法在住宅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近年来基于对SI住宅的研究,提出了CSI住宅的概念,希望以住宅产业化的方式在不远的未来使中国的住宅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本文通过分析CSI住宅之于传统住宅的优势和发展面临的困境,对CSI住宅的发展前景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1)
随着建筑产业化、标准化的发展,装配式住宅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装配式住宅室内设计的产业化也随之发展。目前,装配式住宅室内设计还处于起步阶段,要想实现与建筑一体化、内装工业化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该文通过分析装配式室内设计的发展、特点和优缺点,探讨装配式住宅室内设计个性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住宅建设目前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其生产方式正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这就要求住宅建设事业向住宅产业化模式发展。钢结构住宅是住宅产业现代化的较理想的住宅建筑体系,是符合住宅产业化内涵和住宅产业化核心模式“(节约型住宅”)要求的。本文将重点分析钢结构住宅的特点,探究它是如何符合住宅产业化发展的,以探索适合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建筑体系及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刘群星 《住宅科技》2011,31(2):39-43
工业化住宅是住宅建设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与传统的建设方式相比,工业化住宅在节约有限资源、提高生产效率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分析了我国工业化住宅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工业化住宅主要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CSI工业化住宅建筑体系是针对当前我国住宅建设方式造成的住宅寿命短、耗能大、质量通病严重和二次装修浪费等问题,在吸收支撑体和开放建筑理论特点的基础上,借鉴日本KSI住宅和欧美住宅建设发展经验,确立的一种新型的具有中国住宅产业化特色的住宅建筑体系.  相似文献   

7.
住宅产业化是对传统建筑生产方式的突破性变革,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助推作用。随着近年来我国住宅建设力度的加大,我省也进入了住宅产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各级政府部门日益重视住宅产业化工作。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瓶颈。本文分析了我省在住宅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借鉴国内外的发展思路和模式,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8.
刘东卫  薛磊 《住宅产业》2009,(11):31-34
(三)1999年至今:住宅工业化及技术的转变期 20世纪末,我国住房制度和供给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住宅商品化对住宅工业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全社会资源环境意识的加强促进了住宅建设从观念到技术各方面的巨变。本阶段住宅工业化及技术以住宅产业化为发展目标,重点转向由传统建造方式向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开放建筑理论作为住宅工业化发展的第一理论基础,是涉及设计理念、体系构建、技术集成等方面的综合性研究体系。简述了国际开放建筑发展历程和工业化建造理论,论述了其对我国建筑产业化和装配式住宅发展的重要意义。针对当前我国建筑产业化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装配式住宅建设发展的新模式,结合北京雅世合金公寓、北京光合原筑和上海崴廉公馆项目的整体解决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0.
我国村镇的住宅建设已从重视数量到关注质量和环境,为村镇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落后的村镇住宅产业化严重阻碍了村镇住宅建设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村镇住宅产业化存在的问题,提出村镇住宅产业化的目标,探讨加快村镇住宅产业化应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有:加强政府管理,提高村镇住宅规划设计水平,转变村镇住宅建设模式,实施房地产综合开发,构建完善的村镇住宅产业化体系,结合实际开发推广绿色墙材,推进建筑节能,发展绿色能源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住宅的性能、质量、自然环境甚至周边的人文环境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传统住宅建设方式与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的现状已不相适应,在这一特殊国情下,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是一剂良药,不仅能满足绿色施工和绿色建筑的要求,而且符合绿色经济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需要,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以此为背景介绍在建筑工业化以及住宅产业化大环境下钢结构住宅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中国建设信息》2013,(23):35-37
建筑产业化(包括量大面广的住宅产业化)利用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式施工和信息化管理等方法来建造、使用和管理建筑,是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建筑业的深刻变革。建筑产业化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转变城镇化建设模式、全面提升建筑品质,是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的有效途径。一是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友好。据测算。与传统方式比较,建筑产业化可分别减少建造用水量60%以上、木材近80%、材料浪费20%以上、建造垃圾约80%、建造综合能耗70%以上;据香港房屋署在15年内对473栋产业化住宅的统计数据,可降低建筑后续维护费用95%左右;  相似文献   

13.
工业化住宅建筑的可维护更新性质,对于推进"中国百年住宅计划",改善广大居民居住条件具有重大意义。文章由此阐述了住宅维护更新面临的巨大社会需求,其产业化运作规模将较大程度地改变先前住宅建设产业链,对我国住宅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工业化建设已初具规模,并具有领先的建造技术和装配化施工技术,充分说明我国工业化住宅建筑的维护更新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正在住宅产业化中结构工业化和装修一体化大力推进的今天,具有现代工业化特征的制造业大举进入住宅建设领域成为一种必然,并逐步取代传统的住宅生产工艺,将住宅建设由"土建"的粗放概念,转变为"制造"的精细概念。本文结合建和社SI体系专用地面架空系统在装修产业化中的应用,介绍了其应用技术,并通过工程实践验证了其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5.
住宅产业化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推进低碳、绿色安全工程,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是住宅建设发展的趋势。为发挥行业协会优势,大力推进我国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进程,作为2011中国混凝土周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  相似文献   

16.
仇保兴 《建筑》2014,(5):26-26
<正>住宅产业化没有在中国发展起来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低成本的劳动力。传统住宅建设模式适应低成本和低技术技能劳动力,企业没有转变住宅生产方式的动力。1980年以来,我国住宅供给机制实现全面市场化,政府有计划的住宅建设统筹越来越少。传统住宅建设模式迎合了住宅市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也对原有住宅工业化生产方式形成较大冲击。分散的建造模式,开发商投资、施工企业建房,内装公司装修,物业维护,没有任何一方为业主提供全责服务,  相似文献   

17.
结合我国住宅建设与房地产业面临的亟待解决的转型发展课题,提出面向未来的我国住宅可持续建设发展模式,回顾中国百年住宅建设背景和重要意义,结合其发展历程的研究与实践,阐述其理论方法、建设模式、建筑标准、设计建造通用体系与集成技术,并对百年住宅示范项目的建筑长寿化、居住适应性、S I工业化相关建筑设计方法与建造技术、及其技术推广与实践创新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依托现代设计集团开展的“工业化住宅标准体系研究”课题调研成果,通过对国内外工业化住宅标准体系的梳理,提出了工业化住宅的定义;梳理当前国内工业化住宅的不同结构体系,以及当前住宅建设“从建造到制造”转变的3种不同模式,并结合上海地区工业化住宅发展需求,提出实现工业化住宅的"社会化、市场化、工厂化、标准化"技术特征及建议技术路线,可以对上海地区工业化住宅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依托现代设计集团开展的“工业化住宅标准体系研究”课题调研成果,通过对国内外工业化住宅标准体系的梳理,提出了工业化住宅的定义,梳理当前国内工业化住宅的不同结构体系,以及当前住宅建设“从建造到制造”转变的三种不同模式,并结合上海地区工业化住宅发展需求提出实现工业化住宅的“社会化、市场化、工厂化、标准化”技术特征及建议技术路线,可以对上海地区工业化住宅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住宅产业》2014,(12):11-11
本刊讯为贯彻落实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建设省地环保型住宅和绿色建筑,总结交流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建设经验,扩大示范工程在转变住宅建设模式与促进节能减排中的示范带动作用,2014国家康居示范工程技术创新暨中国住宅产业化联盟成立大会日前在天津召开。会议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和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办,天津住宅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