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τ-p变换不仅能够应用于叠前地震剖面的偏移,也能够应用于叠后地震剖面的偏移。本文从F-K域偏移公式出发,系统地导出了叠后地震(时间和伪深度)剖面波动理论的τ-p域偏移公式。τ-p域偏移和F-K域偏移是完全等价的,同属于常规时间偏移方法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盆地塔北MS工区奥陶系目的层呈现的严重采集脚印缘于过大的炮检线距和目的层的低信噪比。为此,提出在数据处理阶段压制采集脚印的两种策略: 基于常规数据规则化+四维去噪+叠后去噪技术组合,将采集脚印的压制从叠后提到叠前,但难以根除采集脚印; 基于OVT域五维插值的内插炮检线技术+OVT域偏移技术,将采集脚印的压制回溯到观测系统设计阶段,即模拟炮检线距减半的现场数据采集,消除了采集脚印产生的根源,用处理技术使得采集阶段形成的脚印最小化,达到“源头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地面微地震监测资料中噪声特点,根据实际有效事件同相轴不规则、静校正难度大的情况,从有效事件角度出发,研究了地面微地震资料τ-p变换去噪方法,以微地震有效事件作为识别目标,在τ-p域进行识别、分析、提取。针对常规τ-p变换存在的计算效率低、分辨率低的缺陷,应用了高分辨率τ-p变换方法;为了适应τ-p变换特性,提出了有效事件时差校正法,并采用邻近事件进行约束。最后用模型以及实际资料进行验证,改善了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去噪方法能够有效地压制微地震实际监测中的噪声,特别是线性相关噪声,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增强了地面微地震事件的辩识度。  相似文献   

4.
张亚斌  江谋勇  郑祝堂 《石油物探》2012,51(4):408-413,318
ZD地区地表地震条件复杂,地下断层发育,构造较复杂,目的层地震反射信号弱,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低,常规的地震成像方法难以满足勘探开发的需要。为了改善该地区东部丘陵地带中深层反射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对静校正、叠前多域去噪、地表一致性处理、高精度偏移速度场建模与叠前时间偏移等技术手段进行了研究。通过多种静校正方法的试验与应用,解决了静校正问题;采用多域去噪技术进行叠前多域去噪,压制各种干扰,突出有效反射;利用地表一致性处理技术消除各种非一致性因素的影响;通过高精度偏移速度场建模与叠前时间偏移技术提高偏移成像效果。最终时间偏移剖面上的波组特征清楚,中深层信噪比有较大提高,连续性增强,断点、断面清晰可靠,成像精度比老剖面有明显提高。通过综合解释,对该区构造取得了新的认识,发现了一批新圈闭,经钻探见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  相似文献   

5.
哈7三维是塔里木油田采集的第-块全方位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主要目的是进-步提高碳酸盐岩缝洞体成像和裂缝预测精度。然而,应用现行的窄方位处理技术对全方位地震资料的优势未能充分挖掘和利用。作为面向宽方位地震资料的处理方法,炮检距向量片(OVT)技术可提供-个现今最精确、最有效的数据域来做常规处理。本文分四个步骤阐述OVT技术的实施过程:数据准备、OVT域处理、OVT域叠前时间偏移、OVG(炮检距向量道集)处理。应用结果表明,OVT技术具有稀疏不连续性(减弱采集脚印)、全局去噪和分方位插值、保留方位角和裂缝检测、更适合宽方位处理等特点和优势,可望在复杂地震成像和储层描述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春光探区石炭系主要由火山岩组成,岩性主要为凝灰岩,非均质性强,地震有效反射能力弱。为提高石炭系内幕成像精度,在常规三维处理技术(叠前相对保幅去噪技术、自适应振幅均衡、多域多次波压制技术、共反射面元(CRS)叠加)的基础上采用OVT域叠前时间偏移,可以保留偏移距和方位角信息。通过方位各向异性校正处理,可消除方位各向异性带来的影响,能提高石炭系断裂和裂缝的成像精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拉冬变换的基本概念入手,简单介绍了拉冬变换去噪技术、即将t-x域的数据沿线性、抛物线或双曲线的轨迹转换到τ-p 域。然后在τ-p域中分离相干噪声(包括多次波、线性噪声等),冉将它们转换到t-x域,并从原始地震信号中减去相干噪声(主要是一个减法的去噪过程),即可达到去除噪声、提高信噪比的目的。本文利用拉冬变换去噪技术对多次波比较发育的A工区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去除多次波是较理想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地震资料复杂的特点,探究并形成了叠前保真去噪、OVT处理、速度建模及叠前深度偏移等适用处理技术。将上述处理技术应用于鄂尔多斯盆地五个区块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得到了高品质的叠加、偏移及分方位角成果数据,为后续的叠前反演、构造解释、裂缝预测等提供了可靠资料。该套处理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其他区块也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辽河盆地深层地震资料反射不清,信噪比及偏移成像精度低的情况,采用振幅补偿、叠前去噪、剩余静校 正、多次波压制及叠后去噪等技术提高信噪比;采用DMO、偏移速度场平滑、叠前深度偏移等技术提高偏移成像精度。使 信噪比及偏移成像精度均有明显提高,极大地提高了深层地震资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沙漠地区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曾庆才  李琛 《石油物探》2003,42(3):406-409
针对焉耆盆地南部沙山和塔中沙漠地区地表条件异常复杂,原始资料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突出的特点,首先在表层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静校正方法的研究,采用两次浮动基准面、沙丘曲线法、折射静校正以及分偏移距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等技术,解决静校正问题;然后采用叠前多域去噪、优化迭代叠加、改进的f-x域预测去噪等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11.
双τ—p变换2D叠前偏移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本文提出的二维叠前双τ-p偏移方法是先对不同的CMP道集进行τ-p正变换,得到共中心点的τ-p数据体;然后抽成共p值剖面,并作τ-p偏移、叠加,得到最终仍移剖面。该法不受速度横向变化的限制。经模型和实际资料检验,表明该法能同时突出强、弱同相轴,提高剖面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对向斜、断层均能准确成像,无边界反射干扰。为了消除端点和假频影响,文中采用了双曲线速度滤波法和相似系数法。  相似文献   

12.
以辽河西部二界沟地区新采集三维地震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叠前时间偏移技术进行深入研究。针对叠前道集中各种噪声、中深层信噪比低的特点,研究了随机噪声衰减技术,多域组合去多次波技术,总结出叠前道集提高信噪比的技术思路。为了提高深层的能量,应用了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技术,在偏移成像方面,对偏移算法进行了细致研究,对偏移速度场构建过程形成较完整的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基岩成像质量和基岩潜山裂缝预测精度,吉林油田在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实施了宽方位地震数据的采集、处理。采用GeoEast处理系统,除了静校正、去噪、振幅补偿、反褶积、剩余静校正等常规处理以外,还利用其特色的OVT域宽方位处理技术,获取了成像效果更好、具有方位角信息的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成果。OVT处理成果分析表明,该成果为后续裂缝预测和储层反演提供了更精确的方位各向异性信息及更高质量的偏移道集,实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前,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油气田的地震勘探资料处理中,影响叠前时间偏移成像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数据品质。四川盆地东部地区由于地表条件复杂,资料噪声较重,野外采集通常采用变化的观测系统施工,部分地段炮检距分布非常不均匀,造成资料品质不能满足叠前时间偏移的需要。通过对川东地区一条二维测线叠前时间偏移成像效果的试处理分析,总结出一套提高叠前时间偏移成像质量的技术方法,即利用偏移前道集去噪技术,提高道集资料信噪比;运用道内插技术,改变由于野外施工造成数据分布不均的现象。最终使得数据品质能够满足叠前偏移处理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基于常规叠后地震数据提取的曲率、相干等属性只是对较大的断裂进行刻画,对裂缝预测精度不高。本文通过分析Y工区叠前OVT域道集方位各向异性,应用多维解释技术对裂缝进行表征。理论分析及在柴达木盆地Y工区的实例效果均表明,基于叠前OVT域偏移处理道集的裂缝检测技术对裂缝预测精度高于常规叠后裂缝预测,裂缝预测结果结合构造岩性解释,对Y工区井位的勘探部署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6.
霍玛吐背斜带下组合构造圈闭的落实程度是该区勘探突破的关键。以往地震资料由于受到表层复杂地震地质条件影响,干扰波极为发育,静校正问题严重,制约着地震资料在时间域和深度域的准确成像。地震成果在构造的主体部位波场复杂、资料信噪比较低,断裂解释存在多解性,圈闭特征及高点位置难以准确落实。为此,针对南缘高陡构造地区复杂剧变的近地表结构特点,在野外调查点资料的约束下,结合GeoEast处理系统的折射波野外静校正与井控初至波剩余静校正技术,基本解决了山前剧变地区复杂的静校正问题,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在时间域提高复杂高陡地区资料信噪比的技术流程。面对复杂多样的各类干扰波,利用GeoEast处理系统的叠前四维去噪等特色技术中的叠前分频多域去噪模块,在时间域大幅度提高了叠前道集资料信噪比,并为在该区开展叠前深度偏移精细速度建模提供了高品质的基础资料,提高了深度域成像精度。  相似文献   

17.
塔中沙漠区地震资料静校正和去噪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塔中沙漠地区地表条件复杂,原始资料品质差,必须进行静校正和噪声压制处理。采用沙丘曲线法、交互折射静校正法以及分偏移距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等技术,较好地解决了静校正问题。然后采用叠前多域去噪剔除面波,去除线性干扰,衰减随机噪声,并综合使用叠后去噪、多项式拟合和径向预测滤波等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18.
OVT域宽方位叠前地震属性分析是宽方位高密度地震勘探的配套技术.以方位各向异性分析为核心的OVT域叠前地震属性分析,充分利用叠前地震资料蕴含的地质信息和流体信息,可更有效地进行储层预测.本文以OVT域地震解释技术为主线,首先简要介绍OVT技术及其发展历程,探讨OVT技术对常规地震资料解释带来的革新及在OVT域进行地震资料解释的必要性;然后对基于方位角-炮检距叠加模板的OVT道集动态分析与叠加、OVT道集多尺度(多入射角)和多方位分析、OVT域AVO分析和OVT域方位各向异性分析等四种面向OVT域叠前地震属性分析与解释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理论分析及在碳酸盐岩(裂缝)储层预测中的应用实例效果均表明,本文提出/倡导的OVT域叠前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突破了常规叠后地震资料解释技术的局限性,基于OVT道集可实现高精度各向异性分析,显著提高了地震资料解释和裂缝预测的精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工区处于博格达山前地带上,地表及地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受地表因素、采集环境和地下复杂构造引起的线性干扰、随机噪音、面波、断面波等因素影响,地震资料信噪比很低。不同类型的噪声在不同频带宽度和不同域的表现特征均不相同。常规噪音压制手段对道集的信噪比提升幅度有限,不能满足后续速度分析等处理环节的要求。基于叠前分频多域去噪的原理,在常规噪音压制道集的基础上应用叠前四维噪音压制技术,大幅提高了叠前道集资料信噪比,为该区开展叠前深度偏移精细速度建模提供了高品质的基础资料,有效提高了叠前偏移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20.
倾斜叠加三维叠前波动方程偏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提出的倾斜叠加三维叠前波动方程偏移的理论和方法,是对不同的共中心点三维地震数据进行τ-p变换,形成共中心点的三维τ-p数据体;从不同的共中心点三维τ-p数据体中抽选出共P值的三维数据体,并对各个共P值三维数据在F-K域中进行偏移延拓;然后,将偏移后不同P值的三维数据进行叠加,即得倾斜叠前三维偏移的三维数据体。通过点脉冲响应试验和点绕射偏移试验,说明了本理论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