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现代大型水面舰艇大多采用多层舱室、复合装甲甲板、侧舷等技术,提高抗打击能力,这就要求半穿甲反舰导弹战斗部需要有更大的侵彻能力,才能有效对海上大型水面舰艇实施有效的打击。采用环形切割器作为高效毁伤战斗部的前级,可大大提高战斗部的威力。本文利用LS-DYNA建立了数值仿真模型,分析了射流形态、射流速度、起爆方式等影响环形切割器破甲的因素。仿真结果表明:药型罩开口直径6cm,可以有效切割5cm厚靶板。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导弹的毁伤能力,拟在战斗部前端加装环形切割器。通过数值模拟对环形切割器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靶场试验对环形切割器的毁伤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优化设计的环形切割器对80mm厚靶板切割效果显著,环形切割器在30°攻角下对40mm靶板具有很强的切割效果。研究结论为新型串联战斗部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导弹的毁伤能力,拟在战斗部前端加装环形切割器.通过数值模拟对环形切割器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靶场试验对环形切割器的毁伤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优化设计的环形切割器对80mm厚靶板切割效果显著,环形切割器在30°攻角下对40mm靶板具有很强的切割效果.研究结论为新型串联战斗部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串联战斗部前级装药对后级随进战斗部的影响,验证在现有导弹战斗部前端加装环形聚能装药的可行性,利用ANSYS/LS-DYNA软件进行了柱锥体环形切割器壳体飞散的数值仿真,得到了在其后级随进战斗部之前的空气域中的飞散路径,获得了这部分空气域内的爆炸响应冲击波的时间-压力历程。仿真结果表明,柱锥体环形切割器壳体破裂后,以壳体端部和壳体内侧上部对后级随进战斗部的影响为主,而内侧上部壳体受爆轰波影响形成聚能侵彻体对后级随进战斗部的影响最大,这为串联战斗部中对后级随进战斗部的隔爆设计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串联战斗部前级装药对后级随进战斗部的影响,验证在现有导弹战斗部前端加装环形聚能装药的可行性,利用ANSYS/LS-DYNA软件进行了柱锥体环形切割器壳体飞散的数值仿真,得到了在其后级随进战斗部之前的空气域中的飞散路径,获得了这部分空气域内的爆炸响应冲击波的时间-压力历程。仿真结果表明,柱锥体环形切割器壳体破裂后,以壳体端部和壳体内侧上部对后级随进战斗部的影响为主,而内侧上部壳体受爆轰波影响形成聚能侵彻体对后级随进战斗部的影响最大,这为串联战斗部中对后级随进战斗部的隔爆设计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一种销毁哑弹的聚能射流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哑弹销毁机理,探讨了聚能射流设计的核心因素.针对某型哑弹,采用经验公式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一种线型聚能射流切割器.实践证明,该切割器可以有效销毁哑弹,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谢兴博  钟明寿  宋歌  纪冲  吴建宇 《爆破》2018,35(1):130-136
借助ANSYS/LS-DYNA程序,对线型聚能切割器在水下切割钢板的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通过试验对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对比,重点分析了水下聚能切割器空气内炸高和水外炸高对射流侵彻靶板的特性影响。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表明:聚能槽内的水介质会阻碍射流的形成,严重影响切割性能,设置适量的空气内炸高并减小水外炸高,可以提供射流形成的空间,大幅提高射流的侵彻能力;空气内炸高越小,射流的形成越不充分,形成射流的速度和动能越小,侵彻能力越弱。  相似文献   

8.
为了得到一种前级战斗部射流穿透导引头起爆反应装甲的准确可行计算方法.首先采用ALE方法计算了射流形成以及穿透导引头干扰的过程.然后提出SPH模型重构方法,把穿透导引头干扰后的头部射流转化为三维SPH计算模型,采用SPH方法对前级战斗部穿透导引头引爆反应装甲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引爆爆炸反应装甲试验验证了仿真方法的可行性.结...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截面呈弧锥结合形状的变壁厚环形药型罩结构,应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完成了爆炸载荷下弧锥结合罩形成环形切割器的数值模拟。对16种不同参数组合下的环形切割器成型情况进行了仿真,并基于灰色理论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灰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合理调节药型罩壁厚能有效地降低内外罩径向速度差,获得竖直向下的环形EFP;影响环形切割器侵彻性能的最主要因素是圆弧曲率半径和锥角。  相似文献   

10.
半正方形罩线型切割器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半正方形药型罩也可以看作两个楔角90°楔形药型罩相对排列在一起而演化出的一种线型聚能装药结构。应用LS-DYNA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完成了爆炸载荷下半正方形罩线性切割器形成射流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半正方形罩线性切割器能形成一股片状扇形聚能射流;半正方形罩线型切割器形成射流存在一个初始射流二次汇聚的过程,二次汇聚形成的射流速度比一次汇聚射流速度提高了33%以上;半正方形罩线型切割器形成射流速度要明显高于普通线型切割器;随药型罩厚度的增加,半正方形罩线型切割器形成射流速度降低。  相似文献   

11.
海军舰艇物资包装建设需求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海军舰艇物资包装建设需求与对策。方法针对海军使命任务多样化、物资补给规模化、海上作战体系化要求,通过分析总结舰艇物资包装特点和包装需求,研究提出海军舰艇物资包装需求和发展建设应采取的有效措施。结果在海军舰艇物资包装建设中,必须加强包装标准化建设,加速实现舰艇物资集装化,加大包装新技术的应用,推进深度军民融合。结论舰艇物资包装作为提高物资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必须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提高物资包装水平,加强物资包装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为全面评价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性能,以导弹武器毁伤能力和舰艇抗毁伤能力为考核指标,根据舰艇目标易损性提出爆炸场毁伤效果动态参数测试方法。测试系统(测试站)采用模块集成方法设计,并通过分析导弹入靶情况给出了测试站的合理部署方案,测试数据采集方式则采用无线传输与存储回收式冗余设计,且提出测试数据的分析方法,为今后靶场对导弹毁伤舰艇能力进行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Vinyl ester resins are often utilized in advanced naval composite structures due to the relatively low viscosity of the resin and the capability to cure at ambient temperatures. These qualities facilitate the production of large naval composite structures using resin infusion techniques. Vinyl ester monomer was synthesized from the epoxy resin to overcome processing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volatility of the styrene monomer in vinyl ester resin. In this research 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use of a calendering approach for dispersion of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in vinyl ester monomer, and the subsequent processing of nanotube/vinyl ester composites. The high aspect ratios of the carbon nanotubes were preserved during processing and enabled the formation of a conductive percolating network at low nanotube concentrations. An electrical percolation threshold below 0.1 wt.% carbon nanotubes in vinyl ester was observed. Formation of percolating carbon nanotube networks at low concentration holds promise for the utilization of carbon nanotubes as in situ sensors for detecting deformation and damage in advanced naval composites.  相似文献   

14.
基于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大体积复杂结构的典型舱室模型,采用流固耦合算法,仿真分析舱内爆炸载荷传播特性,得出舱室撕裂破口主要集中在舱壁角隅处,加强筋结构大变形破坏,舱壁结构解体飞散,舱内由于冲击波反射作用形成准静态压力区等结果,可为舰艇毁伤和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海军装备是装备体系中腐蚀防护与控制难度最大、要求最高的,其腐蚀预防与控制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在海洋装备材料及腐蚀控制技术方面的发展水平。从美军战略转变对海军装备维护和腐蚀控制需求的影响的角度出发,重点剖析了美国海军腐蚀预防与控制战略的发展历程、机制改革以及主要措施等,指出了美国海军已将装备腐蚀预防与控制作为一项战略工程进行实施。从适应海军与海军装备战略转型、适应新体制以及适应海军装备转型3个方面提出了开展我国海军装备腐蚀预防与控制工作的意见建议,对我国海军装备腐蚀预防与控制技术领域的发展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舰炮武器系统的分析,建立舰炮武器系统综合保障性能评价的指标体系。把神经网络的相关知识应用到舰炮武器系统综合保障性能评价中,得到了相应的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通过一些舰炮武器系统的实例计算,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为舰炮武器系统的研制和改进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舰艇用低磁钢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舰艇对低磁钢的需求背景出发,简要介绍了舰艇用低磁钢的概况,并较详细地阐述了国内外舰艇用低磁钢研制的历史沿革和技术发展的现况,还给出其在舰艇中的应用实例,最后就我国舰艇用低磁钢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Paints and coatings are a popular mitigation measure for corrosion of various industrial components in service. Accurate early detection of decohesion of paints/coatings is invaluable for the proper maintenance of coated components. Recent advances in electronic speckle pattern interferometry(ESPI) provide the capability of sensitive and precise detection of out-of-plane displacements. This paper presents recent laboratory results investigating the application of ESPI as a non-contact andnon-destructive technique for the detection of decohesion of artificially created thin filmsover a steel substrate. Based on the success of the ESPI in detecting the decohesion of artificial paints, the technique was successfully extended to typical paints and coatings used in naval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also establishes the need to use an external excitation source of a specificfrequency range for the characterisation of decohesion in a given paint-substrate system.  相似文献   

19.
以各国海军普遍采用的液压平衡式发射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发射压力固有特性的分析,建立舰艇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模态和瞬态计算与分析,结合发射采用的高压水的性能曲线,探讨影响鱼雷水下发射结构噪声的主要因素,包括舰艇壳体属性、流体属性及发射管壳体属性等,和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