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5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基于速度加权叠加和AVO分析的CMP道集外推与内插方法,通过多道信号的叠加速度扫描和加权叠加,计算插值道中的反射信号,利用AVO分析技术获得反射波同相轴的道间振幅变化规律,以此对重建地震道进行振幅校正。该方法在重建地震记录缺失道的同时,充分考虑了地震信号的动力学特征,从而使重建的地震信号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实际地震信号的相对振幅关系。应用上述方法对理论模型和实际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对一次波还是多次波,该方法均可实现缺失地震道的高精度重建。  相似文献   

2.
多次复盖资料的常规迭加依赖于对噪声的压制作用,而运用波的速度、时间和空间分布容许选择保留一次反射能量和消去并非在同一三维窗孔内到达的资料。该窗的时间,空间取样和速度必须与野外环境和反射能量的期望频率相匹配。在再次确定速度分配和分析常规迭加资料时,能够选择这些参数。作为计算机文件的速度资料允许用人机  相似文献   

3.
摘要通常海洋地震勘探数据处理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地震子波的整形和去纷繁复杂的多次波,从低信噪比的数据中恢复出可靠的有效反射波。应用震源信号反褶积可实现对地震记录的整型,结合FK滤波、波动方程外延法、预测反褶积等多种方法可压制各种各样的多次波。实际资料处理表明:综合使用各种去多次波的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有效反射波的信噪比,使成果剖面上的地质特征清楚,易于解释。但去多次波的各种手段也有许多局限性。不能彻底地消除多次波,并会削弱有效反射波的能量,使一次反射波的连续性变差。另外,对地震记录的整型处理也很难获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用海底水听器对近水面震源激发的信号进行数据采集有可能将水中柱状多次波处理成有用的信号。建立在基尔霍夫深度偏移基础上的射线方程可对海底水听器(OBH)记录的一次反射波和深水多次波进行成像。业已证明,这种包括深水多次波成像在内的处理可以改善基底沉积的成像。野外数据是由伍兹霍尔海洋研究院和德克萨斯大学澳斯汀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采集的,用10800立方英寸的气枪组合激发,在水下2300米处用OBH进行记录。这些数据证明了该法的可行性。根据一次反射波和经水柱附加通道传播的能量获得了图像。这些图像比较结果表明,反射层与所预测的极性反转有极好的相关性;极性相反可在多次波图像中观测到,在识别水柱多次波真正通道有困难时,可用人工数据进行检查。在水平层状介质中存在两条不同的多次渡路径:一条是震源下方的反射路径;另一条是接收点上方的反射路径。这两条路径都有相同的旅行时。然而,其振幅是不同的,因而,其振幅差别之大足以从接收点上方的反射的能量中获得可靠的图像。最后,从多次波中得到的图像需用一个自由界面的n相移校正,并与一次反射图像叠加。此法只限于在水的深度能使一次反射波稳定地从水柱多次波中分离出来的地区使用。用这种方法,可利用相关的深水多次波,在最终的图像中既能增加横向覆盖面,也可提高图像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5.
《石油物探》1974,13(2)
理想的地震剖面只存在一次反射波,即震波在界而上只反射一次。然而,实际上的记录剖面或多或少会被多次波所扰乱,即被反射的波往往多于一次。最糟糕的是这些多次波可以在界面上与一次波同时到达并具有足够的振幅与一次波相混淆。简单的共反射点迭加通常是足以压制多次波的,但在有些地区对多次波作些补充压制也是必要的。在迭加前对资料作适当的加权可以使结果进一步改善。本文叙述了一种确定最佳加权的方法,并展示了处理的实际结果。最初的权决定于被迭加的一次波和多次波模型。然后逐步变更各道的权值,直至找  相似文献   

6.
随着入射角的不同,地震反射波的能量有差异,然而在采用样点调序法消除多次波时,由于未考虑炮检距方向的振幅变化,因此对有效信号造成了损害,影响了该方法的使用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先采用最小二乘一性回归来确定反射信号的振幅变化规律,再对原始数据进行相应的补偿,使各道的有效波振幅达到一致,满足了样点调序法的假设条件,从而改善了使用效果。实验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应用本文方法可有效地消除近炮点道上的多次波,  相似文献   

7.
多层地震物理模型的单炮记录中有一种特殊的干扰波,在埋深较浅的界面附近能量较强,在中、远偏移距上会与反射波同相轴交叉,严重影响了反射波的振幅分析。基于一个多层物理模型,在相同参数的数值模型上利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分析这种干扰波的产生机理,并利用射线追踪方法对其传播路径进行追踪分析。结果显示这是一种经历了P-S-P多次转换过程的干扰波。分析认为,一般设计制作的多层物理模型中各层介质之间的相对波阻抗差异较大,入射纵波容易产生能量较强的透射横波,传播到下一界面时又会产生反射纵波传播上来,在浅层界面附近产生能量较强的干扰波。在地震物理模型实验数据的处理中,利用Radon滤波可以很好地去除这种多次转换干扰波。  相似文献   

8.
在现今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的空间采样间隔条件下,基于面波和反射信号几何差异的去噪方法难以有效压制面波,因此提出基于炮集反射信号振幅统计压制强面波能量,然后通过有效信号和面波的相位差异统计剩余面波能量,最终压制面波的方法。该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处理效果不受信噪比的影响,具有自适应空变能力,对存在空间假频的面波能量也有较好的压制效果。通过理论模型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处理,以及与f-k滤波法的对比分析,表明基于炮集统计振幅和统计相位的面波压制方法能够压制面波及其假频能量,同时可以保护有效反射的低频能量。  相似文献   

9.
想在用反射波法(在记录反射波时利用了APy、窄带滤波、混波和其他装置)获得的地震记录上以频谱和振幅(动力学的)分析来分辨多次反射,是不可能的。运动学标志反射波到达时时间和时距曲线形状,仍然是分辨多次反射的唯一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井间反射地震数据处理中,一次反射波的上、下行波分离,反射波与直达波及其它波型的分离是必要的处理步骤。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一步法三维f-k-k 滤波实现波场分离的方法。理想的数据集应当是数据体,其中每一样值由炮点深度、检波点深度及时间坐标确定。滤波处理的效果很好,其原因在于上行一次波、下行一次波和直达波位于f-k-k空间的不同象限  相似文献   

11.
聚束滤波法消除海上地震资料的多次波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简单介绍了用聚束滤波方法消除地震资料中的多次波的基本原理及合成资料处理结果;详细描述了用聚束滤波方法消除两套南海深海地区地震资料中多次波的实施步骤与效果。对于珊瑚礁产生的大范围强烈多次波,采用多次使用聚束滤波方法分别消除不同范围的多次波,取得了较高分辨率和较小计算量的优化效果。处理结果表明,聚束滤波方法可以消除相对较强的多次波,并增强较弱的一次波。对莺东南盆地一块海底多次波相当严重的深水地震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聚束滤波方法对于消除远道和近道多次波的效果都相当好,并且优于常规的二维滤波方法对多次波的压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面波压制是陆上地震数据处理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现有的面波压制方法仅考虑信号与噪声在某一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离,不可避免的会损害部分有效信号的能量。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hearlet变换和TT(Time-Time)变换联合压制面波的方法。首先利用Shearlet变换的高尺度基函数优异的局域性和方向表征能力分离反射信号与低频、高波数的面波;然后,利用TT变换对低频良好的分辨能力,在TT域进行滤波处理,压制大部分的低频、低波数的面波成分;最后,利用Shearlet变换提取的较准确的有效信号设计TT域自适应时-空变滤波器,进一步压制残留的低频、低波数的面波成分,再反变换到时间域就得到了压制面波后的最终结果。模型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与F-K滤波和单一的TT域滤波相比,本文所述方法在消除面波的同时,能够保持反射波的振幅和相位信息,是一种相对保幅的面波压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业已证明,用常规反射地震勘探法记录下来的折射波和反射波来确定速度,是一有效的方法。详细绘出自海底至其下约500米深度的沉积物中的速度图,是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研究了对常规反射地震勘探法得到的每次爆炸资料进行处理、显示和分析的方法。对所显示的爆炸资料加以解释并用反射波、折射波以及反射-折射波进行模拟,以便使所处理的野外记录相拟合。其结果就是一个详细的速度模型。我们曾对挪威北部的巴伦斯海的一条长500米、26次覆盖的反射地震测线作了研究。记录下来的数据具有高速、多次波和各种不同类型的噪音。沿这条测线我们共分析了34个“折射剖面”。按反射波数据可见,浅层界面的反射波完全与地层界面有关。沿这条剖面还确定了速度的横向变化。业已证明这项  相似文献   

14.
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多次波通常作为噪声被压制和消除。但和一次波类似,多次波是地下反射层的多次反射,因此也蕴含了地层结构信息。如果把一次反射波当作震源(准震源),把多次反射波当作接收点波场,就可以像处理一次波一样对多次波进行偏移成像。首先通过互相关技术将多次波转化成准一次波;然后以一次反射波地表接收点作为准震源,对准一次波进行偏移成像。准一次波的运动学特征与一次波的相似,因此可以用准一次波来弥补一次波记录中缺失的近炮检距数据,以及在有陡倾角构造的情况下,有可能弥补缺失的远炮检距数据。数值模拟表明,多次波偏移能得到和一次波相似的成像结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最佳迭加对速度函数进行连续分析,取得准确的速度资料作为动校正的依据,从而能大大改善最终的时间剖面。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对同一反射点的各道,分别以各种时差进行校正,迭加后得出振幅变化曲线,该曲线上的极大反映出反射波(或多次波)的平均逮度,据此还能计算层速度。举出两个实例借以证明方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地表多次波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国健 《石油物探》2007,46(6):604-610
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多次波通常作为噪声被压制和消除。但和一次波类似,多次波是地下反射层的多次反射,因此也蕴含了地层结构信息。如果把一次反射波当作震源(准震源),把多次反射波当作接收点波场,就可以像处理一次波一样对多次波进行偏移成像。首先通过互相关技术将多次波转化成准一次波;然后以一次反射波地表接收点作为准震源,对准一次波进行偏移成像。准一次波的运动学特征与一次波的相似,因此可以用准一次波来弥补一次波记录中缺失的近炮检距数据,以及在有陡倾角构造的情况下,有可能弥补缺失的远炮检距数据。数值模拟表明,多次波偏移能得到和一次波相似的成像结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叙述在苏南金常地区为获得古生界海相地层内的反射波开展的方法试验。在这里使用经过低频改装的模拟磁带地震仪,进行六次到十二次的多次覆盖,通过选择合适的观测系统和多检波器面积组合等手段,尽可能地提高讯噪比。 该区断裂发育,岩层倾角大,地质结构复杂,浅层强反射界面影响了弹性波能量的下传,干扰波发育。在克服种种困难,取得野外地震资料后,通过小型电子计算机的处理,进行必要的速度分析,初步获得了较满意的海相地层内的地震反射波。  相似文献   

18.
一般地说长排列和多次复盖能有效地压制多次波,然而,当多次反射的能量比一次反射的能量大得多时,在最后的剖面上就出现大量多次波剩余干扰能量,以致难于分辨出真反射波,如图1的左部所示。如果野外资料用相应于多次反射的动校正函数作了正常时差校正,就能获得一张非常连续的剖面。这  相似文献   

19.
Radon变换压制层间多次波技术在高石梯-磨溪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陆上地震资料中,层间多次波与一次波的速度差异较小,一次波的速度拾取困难,利用Radon变换压制多次波往往难以取得好的应用效果。在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的地震资料中,震旦系-寒武系存在多次波的干扰,致使有效反射的振幅畸变,弱的有效反射被掩盖,造成测井合成地震记录与实际地震资料匹配差。该多次波具有干扰能量强、与有效波速度差异小的特点。基于处理和解释一体化的研究思路,在速度谱上利用时间域的构造层位来约束一次波速度的拾取过程,以减小多次波干扰对速度拾取的影响,提高平面上和纵向上速度拾取的精度;利用不同权系数的叠加速度进行扫描处理和Radon变换压制多次波,确定最佳匹配权系数,实现更高精度的多次波压制。在高石梯-磨溪地区,三维地震资料经压制多次波处理后,地震剖面上多次波的能量得到有效衰减,波组特征更为清楚,测井合成地震记录和井旁地震道相关性大幅提高。应用效果表明,这一技术在压制多次波的同时,能够有效地保护一次波能量,减少压制多次波的不确定性,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成像效果,是压制陆上层间多次波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20.
伪速度测井是根据地面地震记录通过综合反射振幅和正常时差分析提供的信息而得到的速度初步规律。严格的方法包括地震道的完全反褶积,为消除多次反射波及计算速度,对反褶积道要进行反合成处理。这个方法在合成记录的例子中能给出满意的结果,但在实际地震记录的例子中,很少取得有用的结果。这里叙述的方法是一个折衷的方案,它能得到足够详细的、岩性变化明显的而不过分影响信噪比的伪速度测井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