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某齿轮磨削后表面产生了裂纹,其中齿顶裂纹为常规的磨削裂纹,而齿根裂纹为纵深较大的非常规磨削裂纹,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非金属夹杂物检验、金相检验等方法对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应力角度对磨削裂纹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磨削齿轮时进刀量过大使得摩擦应力陡增,在该摩擦应力与热应力的共同作用下材料表面被拉裂,导致该齿轮齿顶、齿根产生裂纹;从致使磨削裂纹产生的主导应力角度将磨削裂纹分为内应力主导的磨削裂纹和摩擦应力主导的磨削裂纹,该齿轮齿顶裂纹属于内应力主导的磨削裂纹,齿根裂纹属于摩擦应力主导的磨削裂纹。  相似文献   

2.
通过宏观观察、金相检验和硬度测试等方法,对汽车发动机曲轴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裂纹进行了原因分析。结果表明:曲轴轴颈至拐臂过渡平面上的细小裂纹,符合磨削裂纹的特征,属于典型的磨削裂纹。磨削裂纹的产生是由磨削热所致,主要与磨削加工工艺不合理有关,降低磨削热是消除磨削裂纹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某20CrMnMo钢滚轮体渗碳、淬火后进行磨削时表面发现裂纹,通过对其进行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非金属夹杂物检验以及金相检验,对裂纹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滚轮体表面裂纹属于磨削裂纹;主要是由于刀刃砂粒的不平整以及磨削工艺的不合理导致的。通过改进磨削工艺较好地解决了滚轮体磨削裂纹产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显微硬度测试以及残余应力测定等方法对某20CrMnMo钢渗碳齿轮磨削裂纹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齿轮产生磨削裂纹主要是由于磨削过程中表面产生严重的二次淬火烧伤和回火烧伤,二次淬火烧伤的次表面及边缘回火烧伤区硬度大幅下降及表面受拉应力,两者共同作用下产生了磨削裂纹;另外,渗碳层中存在针状马氏体和大量残余奥氏体,增加了齿轮磨削开裂的敏感性,这是齿轮产生磨削裂纹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采用宏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以及硬度测试等方法对某20CrNi2Mo钢制齿轮磨削裂纹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齿轮磨削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其渗碳区域存在严重的内氧化缺陷和魏氏渗碳体组织,降低了齿轮表层磨削面的残余压应力,增加了齿轮的磨削开裂敏感性,当磨削应力超过材料断裂强度时,便会产生磨削裂纹。  相似文献   

6.
转向器螺杆失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化学分析、金相检验和硬度测试等方法对转向器螺杆螺纹椎部的裂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转向器螺杆渗碳处理及淬火后,螺杆表层产生高碳马氏体组织而其心部却未发生马氏体转变,引起零件内的组织应力增大,这是产生裂纹的内在因素,另外,磨削方法不当又产生了二次淬硬层,叠加的应力超过了材料的强度极限时,导致了钢件表面磨削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磨削裂纹产生的原因,针对此原因,作者从喷丸强化工艺、磨削工艺、材料及热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防止磨削裂纹产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采用宏观和微观检验等手段对曲轴疲劳试样不同部位磁痕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磁痕是由于带状组织、疲劳裂纹和磨削裂纹等原因造成的。磨削裂纹主要是由于磨削时摩擦应力过大造成的。原材料中存在较严重的带状组织,导致淬火组织和残余应力不均匀,对磨削裂纹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一凸轮的表面裂纹进行了分析。渗碳后表层残余奥氏体含量过高级网状碳化物导致该凸轮在精磨过程中出现了磨削裂纹,本文还提出了二次回火或冰冷处理等改进措施来防止磨削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减速器蜗杆磨削裂纹的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减速器蜗杆在磨削加工中产生裂纹的原因,提出了防止措施。试验与生产结果表明,提高粗加工挑扣成形质量,改善热处理组织,控制磨削工艺可以有效地防止磨削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缓进磨削烧伤机理和特点的基础上,对RENE80镍基高温合金进行了磨削性能实验.集中研究了磨削工艺参数、冷却方式等工艺因素对磨削烧伤的影响,获得了磨削工艺参数对磨削表面烧伤的影响曲线与磨削裂纹随磨削过程的变化特性,以及冷却方式和冷却供给对磨削烧伤的影响趋势,并提出了改善磨削烧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磨辊开裂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磨辊在热处理之后发生开裂,裂纹宏观形貌平直。为寻找开裂原因,对开裂磨辊进行了化学成分和高、低倍组织及断口的宏、微观分析。检验结果,宏观断口上有较多白亮斑,低倍试样上分布大量锯齿状白点裂纹;用SEM观察断口的白亮斑区有不连续二次裂纹,二次裂纹边缘分布多个穿晶准解理平台,平台微观形貌与白点的微观形貌特征相符;金相组织是由粗大马氏体、贝氏体和珠光体与铁素体组成的混合组织,且有不连续分布的穿晶锯齿状裂纹,裂纹周围未脱碳。结果表明,磨辊开裂是由白点引起的,而白点裂纹的形成与磨辊材料的氢含量和热处理组织缺陷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结构陶瓷磨削表面微裂纹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构陶瓷的磨削表面微裂纹是较常见和较危险的磨削损伤,本文应用压痕断裂力学。磨削表面热应务陶瓷微观结构的有关知识分析了结构陶瓷表面裂纹的形成机理、形状特征及奖表面的延伸,并对几种典型结构民磨削表面层的微观状态进行了大量的SEM观察,结果表明:(1)磨削微裂纹与陶瓷的断裂韧性K1C和显微硬度H之比、陶瓷的热特性及磨削工艺参数有关;(2)磨削微裂纹的 压痕效应径向裂纹、热裂纹、(3)细晶陶瓷多为穿晶裂纹  相似文献   

14.
材料为20CrMnTi钢的六方轴渗碳淬火后,在磨削时其表面产生了严重的裂纹。采用宏观检验、金相检验以及硬度测试等方法,对六方轴表面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六方轴表面裂纹是因为砂轮修理不平整以及磨削工艺参数选择不合理,使工件表面产生了严重的磨削烧伤,当磨削形变应力、热应力和组织应力综合作用超过材料的抗断强度时,就形成了裂纹。最后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柴油机油泵阀磨削裂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对柴油机油泵阀磨削加工表面上的裂纹进行了分析。得出,其裂纹系磨削不当造成的磨削裂纹。对磨削造成的表面变质层的组织形态及硬度变化等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断口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及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对60Si2CrVA弹簧进行断裂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该弹簧断裂失效性质为疲劳断裂;弹簧端圈磨削裂纹是导致弹簧断裂的根本原因;提出了防止磨削裂纹产生的建议.对指导生产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对V型钢导轨在热处理后的磨削加工中出现的表面裂纹进行了宏、微观分析,硬度测试及热酸蚀试验。结果表明,磨削不当是导致V型钢导轨出现表面裂纹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酸洗低倍检验、金相检验及硬度测试等方法对轴承外圈沟道表面的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轴承外圈沟道表面裂纹为磨削裂纹,主要是因为在磨削时实际进磨量大,砂轮修磨不良,加之轴承外圈回火不充分,造成轴承外圈沟道表面磨削烧伤并产生了磨削裂纹。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电机行星减速器动凸轮的断裂情况,对断裂动凸轮进行了宏、微现检验。结构表明,淬火过热物磨削加工不当,致使零件中形成了许多淬火裂纹和磨削裂纹,最终导致动凸轮断裂。  相似文献   

20.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solutions for a cracked bolt loaded by a nu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alculation of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K) solutions for surface cracks in the thread ground of bolts subjected to axial loading directly applied by the nut. The stress-strain computations have been done by means of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with quarter-point singular isoparametric elements along the crack front. Th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is calculated through the stiffness derivative method, by using a virtual crack extension technique to compute the energy release rate. Two modifications are made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results: the displacement not only of the main node, but also of the quarter-point nodes located in the normal plane and the adjacent nodes in the crack line, avoiding both the change of the singularity and the crack curv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direct loading on the thread flank by a nut increases th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This effect decreases with the crack length. For the deepest circular cracks, however, nut loading relaxes the K-value, mainly at the crack surfa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