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杨艳国 《中国煤炭》2006,32(8):33-34,36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模糊数学模型,对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进行分析,针对矿山开采与矿山安全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在单一因素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多因素的模糊综合评价,给出了平顶山煤业集团几个突出矿井的分级结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合理评价矿井煤层冲击危险性,减少不同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避免造成评价结果的不准确,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矿井煤层进行冲击危险性综合评价,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矿井煤层冲击危险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得到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矿井煤层冲击危险性影响因素,即:开采深度、冲击倾向性、煤层顶底板性质、地质构造、开采技术;确定了评价因素集,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关系矩阵,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创建了矿井煤层冲击危险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对矿井煤层冲击危险性做出无冲击危险性、弱冲击危险性、中等冲击危险性和强冲击危险性的定量评价,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精确度。以内蒙古某矿评价应用为例,选取2-1煤层进行模糊综合评价,通过应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矿井煤层冲击危险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得出2-1煤层最大隶属度指数x=0.43,评价结果为中等冲击危险性,与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得到的结果一致,表明了该模型可以用于评价矿井煤层冲击危险性。应用该模型在对矿井煤层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时,更注重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结果的影响,因而得到的评价结果更合理。研究为矿井煤层冲击危险性模糊综合评价研究提出一种新的评价角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影响矿井瓦斯事故危险源各个因素的复杂关系,选取主要评价指标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评价法进行了评价。阐明了模糊综合评价法原理和算法,并结合实例进行应用,较好地反映了评价过程和评价因素的模糊性概念,为煤矿对瓦斯事故危险源进行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提供了合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模糊综合评判是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做出全面评价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多因素决策方法,主要是采用模糊语言分成不同的等级对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事物进行评价。本论文选用某矿作为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的应用实例,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此矿井生产条件和环境、矿井通风系统设施、矿井通风系统安全管理和易发事故情况进行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5.
矿井通风系统未确知测度安全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造未确知测度模型,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值,并对通风系统进行定量分析。该评价方法解决了矿井通风评价中诸多因素不确定性问题,有效地弥补了模糊综合评判法的不足,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  相似文献   

6.
夏春艳 《煤矿机械》2007,28(11):58-60
基于以人为中心的人机交互设计和评估的思想,确定了一些重要的矿井提升机人机界面评估因素,建立了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建立为矿井提升机人机界面综合评价奠定了基础。同时运用模糊数学方法,构造了客观的隶属度函数,进而利用定量评价模型对矿井提升机人机界面进行了多级模糊综合评价,从而为矿井提升机人机界面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广泛调查分析影响矿井通风系统运行的主要因素基础上,采用多目标决策的原理和方法,构建了矿井通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聚类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矿井通风系统综合评价模型,从而定量化地解决了矿井通风系统通风效果的评价等级。以唐山沟煤矿为例对其进行了评价,通过该评价方法得到的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8.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结合深部煤层埋藏特点,选择煤层厚度的变异系数、煤分层的变异系数、煤层灰分产率的变异系数和煤层厚度不可采性指数作为评判因素指标,确定了各因素的隶属函数,对矿井深部煤层的稳定性进行定量评价,取得了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价结果,为矿井深部煤层开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张志立 《煤矿安全》2013,44(8):178-180
基于GIS模糊综合评价理论,根据矿井实测的各个巷道的通风状态因素参数。并运用变异系数法客观定量地确定了每个评判因素的权重。以研究区西井通风系统为例,综合评价结果目前矿井通风状态质量为好,且通风机风量、风机静压均满足需求。定时应用该模型对各个巷道的通风状态进行评价,及时掌握各个巷道的通风安全状态及质量。  相似文献   

10.
矿井通风系统是影响煤矿正常生产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聚类分析,对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量化了通风系统的安全等级,为矿井改善通风系统明确了方向,保障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1.
定量评价模型在矿山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华  李海良  王湘桂 《金属矿山》2008,38(6):123-125
对矿山安全评价中指标量化以及各子单元权重的确定作了初步的探讨,采用了模糊理论和概率值确定法来量化基本指标,采用了主次指标排队分类法、专家咨询法、连环比率法来确定各子单元的权重,并用模糊理论对安徽大昌铁矿的爆破系统进行了安全评价。我们得出了爆破系统安全等级为安全。  相似文献   

12.
朱静 《煤矿安全》2014,(4):226-228
尽管我国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煤矿的安全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因此需要对我国煤矿的安全风险水平进行评价。首先分析了人、机、环、管各要素对煤矿安全管理的影响,根据安全事故、人员素质、技术装备、综合管理以及自然条件与煤矿安全风险之间的联系选取了百万吨死亡率、人员文化水平、5大灾害的技术措施和瓦斯级别等指标,作为评价煤矿安全风险水平的依据;然后,结合具体的案例,基于专家打分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得出模糊评价矩阵,产生煤矿安全风险综合评分,最终界定煤矿的安全等级。  相似文献   

13.
《煤炭技术》2016,(9):161-163
根据煤矿生产过程中面临着十分复杂的作业环境及影响因素繁多且大多具有模糊性的特点,通过分析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因素集合,结合非对称贴近度理论、模糊数学理论和综合评价理论构建了基于非对称贴近度的煤矿安全生产模糊综合评价系统。通过对某煤矿安全的实例分析,确定了该煤矿安全生产的安全等级,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煤矿安全评价中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煤矿安全状况这一内涵明确,但外延模糊的问题进行综合评价,给出了评价模型和解算方法,并举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方便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的不断加大,在采矿时所出现的安全、环保和效益等问题已备受关注。以我国煤炭资源开采为例,对采用科学方法采矿做简要分析,简述了科学采矿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量化科学采矿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金属矿地下采空区治理一直是矿山开采需要克服的难题之一。为探讨采空区稳定性评价,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应用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构建某矿采空区稳定性二级模糊评价模型,采用四逻辑分区法确定隶属度函数,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权重分配矩阵,从而得出该矿采空区危险性评价结果。研究结果基本反映了目前该矿采空区的实际情况,为该矿空区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孙疃煤矿104采区为例,在分析孙疃煤矿地质资料的前提下,将研究区内断裂分维值,含水层厚度,灰岩采芯率,底板砂岩率,有效隔水层厚度,底板总体抗压强度等6个因素作为影响底板突水的主要因素,运用灰色模糊评判法,建立突水危险性模型。对104区10煤层底板突出危险性进行综合分析。将研究区按突水危险性划分为突水安全区、突水相对安全区、突水威胁区和突水危险区。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浅埋煤层顶板事故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榆神矿区煤层埋藏浅、基岩薄、松散覆盖层厚,是典型的薄基岩、厚积砂松散覆盖层条件下的浅埋煤层,在特殊地层开采条件下,易造成工作面顶板剧烈的矿压显现。文章通过大量现场调查及观测,分析了包含顶板管理状况、煤壁状况、顶板状况、支护条件等4个单元、18项指标的顶板事故影响因素,建立了煤矿顶板事故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榆林矿区4个矿井的分析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较全面地包含该矿区顶板失稳事故的主要内容,能够辨识其致因的安全隐患,为该矿区的保水开采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综合评价理论的矿山合理生产规模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山生产规模的传统确定方法主要是以矿山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显然已不适应当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考虑技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两大因素的基础上,使用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对矿山合理生产规模进行评价,目的是使矿山生产规模的确定更加合理。阐述了矿山合理生产规模综合评价的方法和步骤,最后结合某金属矿山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20.
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矿井水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分析,指出其产生判别失效的可能性,根据矿井水质评价的实际情况,给出了改进算法。以阜新地区煤矿矿井水的水质评价为例,用权重调整法和广义合成运算两种方式对模糊综合评价法加以改进,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改进后的方法应用在矿井水评价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