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铸造及快淬工艺制备了La Mg Ni 系(PuNi3 型)贮氢合金La2Mg(Ni0.85 Co0.15)9Bx(x=0、0.1、0.2),分析测试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微观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研究了硼及快淬工艺对合金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合金具有多相结构,主相包括(La, Mg)Ni3 相和LiNi5 相,残余相为一定量的LaNi2 相和微量的Ni2B相,经快淬处理后Ni2B相消失,并且其它相的相对量随淬速的变化而变化。硼的加入提高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循环稳定性,但使合金的容量下降。不含硼合金的容量随淬速的增加而单调减小,含硼合金的容量随淬速变化有一个极大值。合金的循环寿命随淬速的增加而增加,铸态及快淬态合金均有优良的活化性能。  相似文献   

2.
张弦  吴珍  易汉平  孙丽娅  董布和  李勇 《材料导报》2016,30(Z2):227-232
综合分析了La-Mg-Ni系储氢合金中La-Mg-Ni合金、La-Mg-Ni-Co合金、不含Co的多元La-Mg-Ni系合金和含Co的多元La-Mg-Ni系合金的的电化学性能,特别是最大放电容量、循环充放电性能和高倍放电性能。发现La-Mg-Ni-Co合金中的La0.67Mg0.33Ni2.5Co0.5的综合电化学性能最好,最大放电容量达到420.5mAh/g,循环放电性能S70为92.9%和高倍放电性能HRD900达到87.7%。Co元素的添加可以有效提高合金的最大放电容量和循环放电性能,其高倍放电性能相比多元La-Mg-Ni系合金有所增加,但是对于La-Mg-Ni合金反而降低。可见,元素的增加和复杂化对多元La-Mg-Ni系合金的综合电化学性能帮助不大。  相似文献   

3.
快淬La-Mg-Ni系贮氢电极合金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铸态及快淬态La2Mg(Ni0 85Co0.15)9Cr01贮氢电极合金主要由(La,Mg)Ni3相(PuNi 3型结构),LaNi5相以及少量的LaNi2相组成,各相的含量与淬速有关.与铸态合金相比较,快淬态合金放电平台电压降低,快淬使合金的循环寿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铸态和快淬态合金均具有良好的活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用铝盐水溶液对雾化贮氢合金的表面进行化学处理,以改善其电化学活性,结果表明,处理后的雾化合金第一周期放电容量即达到231mA.h.g^-1,未处理合金的第五周期放电容量只有185mA.h.g^-1,AES和XPS分析表明,表面氧化层的性质是影响雾化合金在碱溶液中活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Mg-Ni基贮氢合金以其比容量高、成本低而倍受关注。就近年来有关Mg-Ni基贮氢合金在多元合金化、表面处理、热处理、活化处理上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V2.46TiFe0.54Alx(x=0~0.4)贮氢合金的相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XRD分析表明,所有合金均由单一的BCC相结构组成;随Al含量的增加,BCC相的晶格常数逐渐增大.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所有合金电极的放电容量随循环次数的增加均显著降低.由线性极化曲线可以看出,Al基本上对交换电流密度没有影响.经恒电位放电曲线分析表明,氢在合金电极中的扩散系数随Al含量的增加而增大.Al加入后,合金的高倍率放电性能也得到了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7.
采用多元合金化及A侧稀土元素Dy取代M1的方法,制备出了多元低钴贮氢合金M1(1-x)DyxNi3.90 Co0.3 M0.4 Cu0.15 Fe0.1 Sno.1 Ti0.05(x=0.00、0.05、0.10、0.15),研究了加Dy对合金的微观结构、组织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RD及EDS分析表明,Dy能很好融入主相晶格中,未单独形成第二相。电化学测试表明,适量Dy的加入能够提高低钴舍金的放电容量,以及合金的充放电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多元合金化及A侧稀土元素Dy取代Ml的方法,制备出了多元低钴贮氢合金Ml(1-x)DyxNi3.90Co0.3Mn0.4Cu0.15Fe0.1Sn0.1Ti0.05(x=0.00、0.05、0.10、0.15),研究了加Dy对合金的微观结构、组织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RD及EDS分析表明,Dy能很好融入主相晶格中,未单独形成第二相.电化学测试表明,适量Dy的加入能够提高低钴合金的放电容量,以及合金的充放电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廖彬  吕曼祺等 《功能材料》2001,32(2):167-168,174
用化学镀法和酸性镀法在LaNi4.75Al0.25材料颗粒表面镀覆铜膜,然后压制成块。处理后材料的放氢速度、导热性能、抗粉化效果有显著提高,其中酸性镀得到的颗粒与化学镀得以的颗粒在元素分布、成分、吸氢量、抗粉化效果等上有较大差别,因此压块的放氢动力学和抗粉化效果也不同。  相似文献   

10.
杨晓光  张文魁 《功能材料》1999,30(3):279-280
本文研究探讨Mm合金化对难活化的AB2型Zr-Mn-Ni系贮氢合金的晶体结构,电化学容量及贮氢电极活化等特性的影响作用。Mm合金化加入可从根本上改善Zr系贮氢合金电极的活化性能。这与Mm合金化对贮氢电极合颗粒表面化学改性作用以及合金颗粒体内微结构改变等因素有关,XRD分析表明Mm合金化后同氢后金晶体结构仍为C15相,且其中的C14型Laves相含量明显增加,同时,也发现Mm合金化恶化了贮氢合金电化  相似文献   

11.
在Ar气保护下,采用高频感应悬浮炉制备La0.7-xPrxZr0.1Mg0.2Ni2.75Co0.45Fe0.1Al0.2(x=0.00,0.05,0.10,0.15,0.20)合金,研究Pr替代La对合金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所有合金主要由LaNi5和La2Ni7相组成,以Pr替代La后,LaNi5相和La2Ni7合金相的晶胞收缩,导致氢原子在合金电极体内扩散受限,合金电极的动力学性能下降。但由于Pr的抗腐蚀作用,合金电极循环稳定性增加,经过20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从66.2%(x=0.00)逐渐增加到69.5%(x=0.05)、73.2%(x=0.10)、74.0%(x=0.15)和75.1%(x=0.20)。  相似文献   

12.
尹杰  李谦  冷海燕 《材料导报》2016,30(19):141-147
TiFe合金作为一种传统的储氢材料,因其分解压力适中,储氢量较大,原材料储量丰富而引起广泛的研究兴趣。但是该合金存在活化困难、易中毒和滞后大等缺点,严重阻碍了其实际应用。针对TiFe合金的缺点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的改性研究。综述了TiFe系储氢合金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改善其储氢性能的方法及其优缺点,并展望了TiFe系合金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3.
储氢合金的活化及活化性能的改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储氢合金的活化性能对于其吸放氢过程的认识及实际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讨论了储氢合金的活化机理,并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改善储氢合金活化性能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AB5型储氢合金的研究状况,着重介绍了元素替代、表面处理和多相复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针对AB5型储氢合金高倍率放电性能介绍了在上述3方面所开展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5.
在Ar保护下采用磁悬浮感应熔炼制备(La0.8Nd0.22)Mg(Ni0.9-xCo0.1Mnx)9(x=0,0.05,0.1,0.15)合金,系统研究了元素替代及退火处理对合金相结构、吸放氢性能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相主要由(La,Nd)Ni5相、LaMg2Ni9相和(La,Nd2)Ni7相组成,当x=0.15时,(La,Nd)2Ni7相消失。随着Mn取代量的增加,合金的储氢量、放电容量先增加后减小,Mn的添加提高了合金的充放电循环稳定性。经1073K退火处理后合金的放电容量得到提高,循环稳定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贮氢材料工作原理,氢化物形成热力学和动力学问题,总结了目前三大系列,15种适用的贮氢合金的成分,性能和 P-T-C 曲线。文章介绍了贮氢材料在贮氢、输送氢,氢气纯化,热泵,空调,氢压缩机,燃氢汽车等方面的多种用途。本文不仅概括了许多最新资料,而且总结了作者多年来从事贮氢材料研究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V系储氢合金及其合金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裴沛  张沛龙  张蓓  宋西平 《材料导报》2006,20(10):123-127
概述了V系储氢合金的研究现状,涉及V系储氢合金的氢化物相结构、合金化元素及第二相对合金吸、放氢性能的影响:V系储氢合金随吸氢量的增加,氢化物结构发生bcc→bct→fcc转变,同时其稳定性呈降低趋势;合金元素通过改变V与H的亲和力以及氢化物的稳定性来影响合金的储氢性能;第二相的出现对合金电化学性能、吸放氢动力学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V系bcc固溶体储氢合金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用XRD、SEM、EDS和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退火温度对A2B7型La0.33Y0.67Ni3.25Mn0.15Al0.1储氢合金微观组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合金铸态组织由2H-Ce2Ni7、3R-Gd2Co7、CaCu5和3R-Ce5Co19型相组成; 随退火温度(850~950℃)升高, Ce2Ni7型主相丰度和晶胞体积逐渐增加, 至950℃退火后, CaCu5和Gd2Co7型相基本消失, 主相Ce2Ni7型相丰度和晶胞体积均达到最大值; 退火温度≥950℃时, Ce2Ni7型和Ce5Co19型相丰度分别又有所减少和增加。950℃退火合金具有较低的放氢平台压(1.92~8.70 kPa)和较高的电化学放电容量(371 mAh/g), 经100次充放电循环后其容量保持率S100达到89%。退火合金电极的HRD性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其中950℃退火合金具有最佳的大电流放电性能(HRD900=83.4%)。氢在合金中的扩散是影响其高倍率放电性能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