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纺涤/苧麻 65/35 18.5tex纱的纺纱工艺及织造涤/苧麻产品的工艺。  相似文献   

2.
全国苧麻纺织科技情报站于1987年12月在湖北黄石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全国纺织厅局、苧麻纺织企业、科研学位和大专院校从事苧麻纺织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科技情报骨干70余人。 会议传达了第二次全国纺织科技情报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全国苧麻纺织科技情报站建站一年多来,为振兴我国苧麻纺织事业所做的工作;交流了各单位在开展苧麻纺织科技情报工作方面的经验;探讨了当今国内外苧麻纺织品市场的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3.
日本三菱醋酯公司推出了1988年苧麻系列产品,以三醋酯与涤纶混纺和三醋酯与苧麻混纺为主,现已生产出了20支三醋酯40/涤纶40/苧麻20混纺纱;26支三醋酯50/苧麻50混纺纱;20支三醋酯60/苧麻40混纺  相似文献   

4.
苧麻是优良的纺织原料,苧麻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湿散湿快,因而苧麻织物具有通风透气,吸湿排汗、穿着凉爽、出汗不贴身等优点;但苧麻织物也存在着弹性差、不耐磨、易起皱等缺点,同时又因价格较贵的原因,使苧麻织物在国内销售至今不畅。我们用涤纶网络丝作经纱,纯苧麻纱作纬纱,试制了平纹丝麻绸和提花爽凉绸二只产品,产品综合了涤纶网络丝和苧麻的优点,较好地达到了挺括、凉爽、不易起皱的要求,价格比较低廉,产品投放市场后,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5.
1989年新春前夕,江苏省纺织厅有关部门领导与参加江苏省苧麻产品调研的行家共30多人,会聚南通县毛纺厂,共商全省苧麻产品开发大计.会议在分析当前国内外市场苧麻产品发展趋势和总结交流全省各地开发苧麻产品的经验和情况后,着重探讨了今后苧麻产品的发展方向.1.应用多种原料苧麻是一种优良的纺织纤维,其制品挺爽、透气、粗犷,具有独特风格和高档之感.同时,我们还要努力应用好罗布麻、亚麻、大麻等多种原料资源.  相似文献   

6.
我国苧麻纺织生产能力在八十年代初——1982年长麻纺锭只有6.29万枚左右,苧麻纱线和各种苧麻布的产量也只有几千吨和几百米。苧麻发展的鼎盛时期是1984~1987年,专业苧麻纺织企业由10来个一跃成为400多  相似文献   

7.
湖南华升苧麻纺织企业集团公司是由全国规模最大的三家苧麻纺织专业厂——株洲苧麻纺织印染厂,益阳苧麻纺织印染厂、洞庭苧麻纺织印染厂及全国苧麻纺织科研基地——苧麻技术开发中心(中国·长沙)联合组成。集团公司以株麻、益麻、洞麻为核心层,实行资产经营一体化,人财物产供销六统一管理,科研、生产、贸易一条龙经营,是以外向型为主的大型企业,也是全国唯一的苧麻纺织专业企业集团。通过控股、参股,集团公司形成了多层次,跨地区的组织结构,除了核心层的三家厂外,紧密层由集团公司控股的四家中外合资企业和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苧麻细纱毛羽的基本性状,找出了苧麻纤维细度变化的回归方程,对纤维细度、平均长度、细纱捻度与毛羽的关系进行了实验和分析,提出了减少苧麻纱毛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发挥苧麻原料资源的优势和苧麻纤维优良性能,以最终产品为龙头,内外销并举,提出开发苧麻纺织产品品种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作者认为苧麻织物不应直接沿用棉织物的丝光工艺,根据苧麻的特性,提出了“低烧碱浓度(160~170克/升),松式堆置,延长纤维和碱作用时间”的改进工艺。本文以改进工艺和苧麻织物现用的常规丝光工艺作试验对比,测定了丝光钡值、纤维密度、结晶度、双折射率、X射线衍射图谱、水保留值、标准回潮率、可溶性还原染料04B碘法染色的上染率以及活性染料、还原染料和可溶性还原染料的上染率。试验结果证明,改进的丝光工艺可有效地提高苧麻织物的丝光效果,而不影响苧麻织物特有的手感和性能;可显著地提高各种染料的上染率,从而解决了苧麻纤维染色上染率低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1.
我国苧麻培植历史悠久,蕴藏丰富,解放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至1985年苧麻等产量达到147万担的历史最高水平,约占世界苧麻等产母的60%左右。我国苧麻产地原以湖南,湖北和四川等地为主,目前其他省份如浙江等发展也较快。用精干麻纺织是属于长纤纺织,需用专用的苧麻纺织设备进行。从精梳上落下的短  相似文献   

12.
根据苧麻纤维的特性,结合一些小样试验,探讨了苧麻纱的漂染、织造和色织布后整理的生产工艺要点及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介绍了苧麻纤维回绵的利用,探讨了细特麻派力司工艺参数的选择,开发成功特细系列涤(苧)麻派力司,提高了苧麻回绵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动态观点研究各季苧麻纤维的机械物理性能及生物学特性与生长期关系的变化规律。大量数据证明,按传统的农作制度,我国苧麻生长期过长,致使苧麻纤维粗壮,品质低下,有的甚至超过1特。因此,将每年收三季苧麻改为收四季苧麻,即可提高优质苧麻纤维在原麻中的构成比例,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苧麻原料涨价的背景是由于苧麻产品主要市场是美国,当时苧麻制品进入美国是非配额产品,前几年美国扬言即将对苧麻产品进行配额进口,为此,香港、日本等地区大量进口我苧麻制品加工后转向美国出口,以争取实行配额后得到较高基础,这是造成我外贸公司对苧麻的盲目提价,大量生产出口的主要原因。从1986年8月起美国对苧麻产品  相似文献   

16.
25.天然纤维中,苧麻纤维弹性模量最大——2500~5500千克/毫米~2。 26.天然纤维中,苧麻纤维干态强度最高——一般为6.5克/特。 27.天然纤维中,苧麻纤维湿态强度最高——一般为7.7克/特。 28.天然纤维中,苧麻纤维干态结节强度最高——一般为5克/特。 29.菲律宾种植的苧麻,最长的和最短的苧麻纤维——最长的苎麻纤维为300毫米,最短的只有20毫米。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导了碱-尿素改性苧麻纤维与来改性苧麻纤维可纺性的对比试验情况。二者相较,苧麻纤维改性后呈现出较好的可纺性,细纱品质指标可提高400左右,条干也较均匀.  相似文献   

18.
在出口的苧麻/棉混纺纱、线中,多数是精梳落麻纤维与棉纤维在棉型设备上混纺。由于苧麻精梳落麻中梢部纤维多,平均细度1894支,平均长度40.1毫米,超倍长纤维约29.57%,单纤维中并丝较少。为苧麻/棉混纺提供了有利条件,因而国内在苧麻精梳落麻/棉纤维在棉型设备上混纺方面发展较快。要满足国际市场上对苧麻/棉混纺产品的需要,光靠有限的精梳落麻远远远不能满足的。因而生产价廉物美的切割苧麻和棉纤维混纺的新品种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苧麻经次氯酸钠和过氧化氢漂白后的形态结构、物理机械性质、化学吸附性质进行了研究,可为制订苧麻织物的漂白加工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苧麻和聚酯纤维的耐热性能不同,对聚酯/苧麻混纺织物的染色品种而言,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法还是采用高温干热焙烘的热溶染色法为宜,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实验得出:高温高压水浴(HTHP)处理对苧麻的各项物理机械性能和白度的影响均较少,聚合度下降也较小。从改善苧麻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提高聚酯/苧麻混纺织物的内在质量考虑,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法优于热溶固色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