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分提棕榈硬脂用作蜡材时渗油的问题,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氢化。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脉冲核磁共振仪、偏振光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对其结晶行为进行研究,并比较了氢化前后化学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棕榈硬脂氢化的第一个阶段,部分油酸和亚油酸迅速转变为反式油酸,它促进了α型晶体的形成及其向β'型的转变,虽然45℃以下时固体脂肪含量高于原料油,但其熔点却降低;氢化的第二个阶段,大量油酸和反式油酸转变为硬脂酸,高熔点组分增加,虽然晶型仍处于β'型,但此时熔点及各温度下的固体脂肪含量均高于原料油。氢化15 min后低熔点峰基本消失,蜡烛渗油现象也消失;继续氢化至20 min后样品结晶峰狭窄、尖锐,蜡烛容易断裂。因此,适度氢化样品(氢化15~20 min)较适合用作蜡材。 相似文献
2.
以棕榈硬脂和大豆油为研究对象,采用ΔSFC分析两者的相容性,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调和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在考察的温度范围内棕榈硬脂和大豆油存在共晶现象,相容性较差,而使用卵磷脂、斯潘60和分子蒸馏单甘酯作为调和剂,能达到稳定的调和效果。调和剂的种类和添加量对调和油样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调和剂之间存有交互作用。在斯潘60添加量0.6g/kg、调和温度60℃、时间20min条件下,按照棕榈硬脂和大豆油1∶9的比例制备的调和油,常温存储稳定性较好,离心分离率为1.3%,氧化稳定性优于大豆油。 相似文献
3.
对棕榈硬脂的干法分提,通过实践分析了原料油温度、原料组成、结晶设备影响、冷却水温度控制及过滤的影响因素,给出相关的技术参数,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检验实验室间测量准确度,探讨评定小规模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分析方法。方法选择国内4家有资质的实验室,对强筋、中筋和弱筋3类不同品质类型样品8个面粉品质参数进行重复测定。结果不同实验室品质参数存在准确度差异,实验室C中筋样品蛋白质含量和弱筋样品吸水量、实验室D强筋样品吸水量和中筋样品形成时间的重复性标准差为离群值,达到柯克伦检验1%显著水平;实验室B弱筋样品拉伸面积、实验室C中筋样品蛋白质含量测定值为离群值,达到格拉布斯检验1%显著水平。初始能力评价结果表明,实验室B和实验室C出现系统性偏离,其中实验室B在弱筋样品拉伸面积,实验室C在中筋样品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不满意"。结论小规模试验检测能力评定,应结合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判定离群值,初始能力评价采用经典法更为合适,稳健统计法和分割样品设计可作为实验室能力评价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实验室内部纺织品色牢度比对结果分析中,通过不同数据分析方式的计算方法及结果评定的比较,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浅析纺织品色牢度比对结果分析最佳方式,以期获得比对结果的正确分析与评价,从而实现实验室内部比对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7.
为了估算拟卸液油到罐体积,使储油罐区有效配置罐容,避免加热液油卸入岸罐时发生溢冒事故,以进口精炼棕榈硬脂(熔点52.6℃)为例,研究了其在液态下温度变化和体积相对变化的关系,并基于体积温度系数对其在60~75℃范围内的体积进行了估算,同时实测液位和液温,求取体积和密度,计算液货质量,并采用常规密度推算法对精炼棕榈硬脂在60~75℃范围内的体积进行估算,对两种方法估算的体积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在60~75℃范围内,运用体积温度系数法求得的体积与常规密度推算法求得的体积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可以采用体积温度系数法估算精炼棕榈硬脂的体积。 相似文献
8.
米糠固脂是米糠油冬化或分提获得的副产物。以3种具有不同固体脂肪含量(SFC)曲线的米糠固脂(RBS1、RBS2及RBS3)、棕榈硬脂(PS)为原料,按照米糠固脂与棕榈硬脂质量比40∶60进行二元混合制备起酥油,并以市售起酥油为参考,对混合体系的SFC、晶型、脂肪酸组成、微量营养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不同米糠固脂组成的二元混合体系差异不大,且与市售起酥油具有相似的SFC曲线;其棕榈酸、亚油酸含量较市售起酥油高,硬脂酸含量较市售起酥油低;体系表现为β'晶型;此外,二元混合体系中含有丰富的谷维素、植物甾醇,可丰富起酥油的营养特性。 相似文献
9.
为制得富含月桂酸的MLM型中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LCT),以月桂酸酸解棕榈硬脂合成富含1,3-二月桂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LaPLa)的MLCT。以LaPLa含量为指标,比较了固定化脂肪酶AO IM、RM IM、TL IM的催化性能,同时对反应温度、酶载量、底物摩尔比、反应时间进行优化,对合成的MLCT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固定化脂肪酶AO IM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在反应温度65 ℃、底物(棕榈硬脂与月桂酸)摩尔比1∶ 10、酶载量10%、反应时间2.5 h的条件下,LaPLa含量可达到40.59%。与棕榈硬脂相比,纯化后的MLCT酸价(KOH)(0.19 mg/g)降低,过氧化值(4.85 mmol/kg)升高,碘值(I)(37.35 g/100 g)降低,结晶起始温度(17.58 ℃)和熔融起始温度(23.97 ℃)都有所降低。该MLCT具有潜在的结构和功能优势,为开发新型MLCT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
11.
实验室间比对是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本文应用GB/T 10092—2009《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测试结果的多重比较》,以3个实验室原棉回潮率试验数据为例,说明实验室内部检测数据的离群值检验、实验室方差齐性检验以及实验室间数据比对分析方法。实验室间数据比对分析列举了有参照实验室比对和无参照实验室间比对两种分析方法。该分析方法也可用于3个及以上实验室间比对分析或实验室内部人员比对、设备比对等单一因素结果分析。为实验室质控管理人员提供一种在参比实验室数量较少、不适合使用稳健统计Z比分数法时,试验结果一致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食品工业中通常利用乳化剂调控塑型脂肪的物理性质及加工性能,其中,单硬脂酸甘油酯(GMS)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乳化剂。通过考察质量分数1%,2%,4%的GMS对棕榈硬脂在不同温度下的固体脂肪含量(SFC)、硬度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发现:棕榈硬脂及其与质量分数1%,2%,4%的GMS混合物的SFC和硬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GMS的添加量对棕榈硬脂SFC的影响在较高温度(21.1~33.3℃)下更显著,当GMS添加量高于1%时,棕榈硬脂的SFC随GMS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而在15~30℃时,4%GMS的棕榈硬脂的硬度显著高于其它质量分数,且结晶颗粒细小,结晶网络结构致密。结果表明,在温度高于30℃时,添加GMS可以增加棕榈硬脂的SFC及硬度,且减小其结晶颗粒粒度,赋予更为致密的结构,这对棕榈硬脂基塑性脂肪在温度较高季节的储运及品质改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实验室间比对是判断和监控实验室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以中国纤维质量检测中心组织的某次短纤维率指标质量监测的3组比对试验数据为统计对象,采用四分位数法和迭代法两种稳健统计方法进行Z值评价,并分别与经典统计法结果进行比较。比较发现,迭代法的结果更接近于经典统计法,迭代法比四分位数法更可靠。 相似文献
14.
15.
杨雪慧刘学胡汉志廖桂福王红强廖传行 《中国人造板》2017,(8):34-37
内结合强度是衡量非单板类木质人造板加工使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针对中密度纤维板内结合强度项目开展的实验室间比对活动,利用h值检验法和经典统计法对比对结果进行了综合的分析与评价,并对中密度纤维板内结合强度测定方法的具体操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用脂肪酶Lipozyme TLIM催化棕榈硬脂(PS)与大豆油(SO)(PS∶SO分别为9∶1,8∶2,7∶3,6∶4,5∶5,wt%)酯交换反应,研究酯交换反应前后混合油脂体系中甘三酯组成的变化及其与油脂物理性能的关系。结果发现,酯交换后油脂中PPP、LLL、POP、PPL、PLL、PLO六种甘三酯含量发生明显变化,其中PPP、LLL含量下降,PPL、PLL、PLO含量增加,而POP除9∶1外,其含量均下降;SSS(S代表饱和脂肪酸)和UUU(U代表饱和脂肪酸)型甘三酯含量下降,而SUU和SUS含量增大,导致油脂熔点和固体脂肪含量(SFC)均不同程度下降,从而可制备不同SFC要求的塑性脂肪。PS∶SO为7∶3、6∶4、5∶5时,酯交换后油脂β’晶型增多,可为人造奶油、速冻专用油脂等塑性脂肪提供理想晶型。 相似文献
17.
18.
为掌握纺织品功能性测试项目实验室间比对结果的一致性水平,采用Z比分数法、偏差法对比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热阻、透气、防紫外线等项目实验室间比对结果一致性水平较好;静水压、表面抗湿性、透湿性等项目实验室间比对结果一致性水平一般;湿阻、抗静电等项目实验室间比对结果一致性水平较差。为确保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建议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强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另一方面加强与外部实验室的比对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9.
猪油与棕榈硬脂酶法酯交换制备零反式脂肪酸起酥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RM IM催化猪油和棕榈硬脂酯交换制备起酥油的工艺,考察了反应温度、酶添加量、反应时间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并以反应后体系在20℃下的固体脂肪含量(SFC)为指标,确定了理想的工艺条件:反应温度60℃,酶添加量8%,反应时间1h.利用等温曲线和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混合体系酯交换前后的相容性和晶体形态,结果表明:经酯交换后,混合体系的相容性得到显著改善,晶型由β型转变为β’型,适宜用作焙烤起酥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