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2014—2016年北京市市售食用植物油质量进行调查,分析食用植物油质量安全问题和存在的质量隐患,提出了我国食用植物油质量安全保障对策和建议。即加强生产过程控制及质量管理技术、提高和完善食用植物油标准体系、加强食用植物油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和宣传普及教育。  相似文献   

2.
杨朝慧 《中国油脂》2021,46(12):69-78
保障食用油质量安全一直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基于2015—2020年2 701 份我国食用植物油抽检不合格数据,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不合格植物油的品种、包装规格、产地和产业链主体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对植物油不合格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过氧化值和酸值超标、苯并(a)芘超标、黄曲霉毒素B1超标、溶剂残留量超标、非法添加乙基麦芽酚和脂肪酸组成不合格是导致我国食用植物油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风险因素。运用交叉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分别识别了食用植物油质量安全风险因素在不同植物油品种、包装规格、产地和产业链主体中检出频率和检测值的差异,旨在为采取更具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应对食用植物油质量安全风险,进而提高食用植物油质量安全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建立一个完备的食用植物油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实施食用植物油质量安全溯源管理制度,可有效控制食用植物油的质量安全,对食用植物油各个环节进行全程、有效的监管。简述了食用植物油质量安全溯源系统,并对其系统框架的建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为食用植物油质量安全溯源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食用植物油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 其安全性是消费者和政府非常关心的问题, 也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和热点。本文就2020年我国食用植物油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进行分析, 对食用植物油的主要质量安全风险进行归纳总结, 从规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角度, 分析了抽样工作、检验工作、报告审核3个方面质量控制的关键控制点, 并运用部分实例, 重点阐述了在食用植物油抽检过程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并针对问题提出质量控制措施, 拟为规范抽检流程、防控风险、保障食用植物油质量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现行食用植物油标准进行了梳理,同时参考国际食品法典食用油脂标准,对食用植物油重点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提出我国现行植物油标准存在的问题,对我国食用植物油安全标准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食用植物油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不仅为人体提供每日必需的能量,还提供必需脂肪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因此其品质与安全性关系到人们的健康。然而当前我国食用植物油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食用植物油的掺伪。从食用植物油中的成分出发,重点分析了其中的脂肪酸、甘油三酯、植物甾醇、维生素E、挥发性物质等成分在食用植物油掺伪检测技术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分析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为今后食用植物油的掺伪检测提供一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全球3大食用植物油消费国之一,虽是消费大国但植物油料的对外依存度较高, 60%以上的油料需要进口。我国食用植物油加工区域优势明显,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产业集中度、质量追溯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食用植物油作为高风险产品一直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就我国食用植物油的产业概况、标准体系、质量安全风险和监管措施进行介绍,幵建议在今后工作中加大企业主体责仸的落实、引导企业建立HACCP体系,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风险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8.
张婧妤 《中国油脂》2022,47(3):5-10
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严重不足和消费过度并存,导致进口依存度高,2020年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下降到31.5%,供给侧和市场风险加大。利用1965—2020年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等相关数据,对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变化、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根据健康中国战略要求和我国油料生产优势及发展潜力,提出了优化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需求侧和供给侧改革的对策,对进一步优化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格局、推动我国人民健康消费、改善我国油料供给能力和结构、保障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围绕我国食用植物油的生产、流通和餐饮消费环节开展风险调查,食用植物油的主要质量安全风险包括生产原料重金属污染风险、食用油现制现售经营者产品掺假和以次充好风险、"地沟油"风险、消费不当导致的品质指标不达标风险、真菌毒素污染风险、苯并[a]芘和溶剂残留风险、增塑剂污染风险、超限量使用抗氧化剂的风险。针对以上风险,本文提出了适应国内食用植物油产业发展的监管建议,对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完善食用植物油监管制度体系,保障植物油消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城镇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变化趋势影响着城乡居民整体食用植物油消费走向,深入研究其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可以为我国制定科学合理的粮油供给安全战略和相关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基于2000—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及其影响因素数据,从宏观角度出发,利用城市化率、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食用植物油零售价格指数、消费习惯4个主要因素构建灰色GM(1,5)预测模型,并对2021—2025年城镇居民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为4.94%,满足模型预测要求;应用该模型进行预测发现,2021—202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恢复到10 kg以上,且呈小幅增长态势,叠加持续增长的城镇人口数量,我国油料油脂进口量将进一步增加。为此,提出了引导油脂消费结构调整、加强对食用油的质量安全监督、提高食用油利用效率和杜绝浪费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对广州市大型湘菜饭店下水道隔油池中的41种地沟油样品和25种市售植物油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地沟油中已确定的挥发性成分113种,植物油中确定的挥发性成分71种。地沟油中醛类与烯烃类挥发性成分种类最多,而植物油中醛类与其它类挥发性成分种类最多;地沟油中酸类物质百分含量最大,而植物油中只含微量的酸类物质;地沟油中含有醚类与芳香类物质,而植物油中未检出;烯烃类中地沟油普遍含有柠檬烯,而植物油中未检出;另外,其它类中地沟油普遍含有大蒜素,而植物油中未检出。因此,可以选择大量酸类、醚类、芳香类、柠檬烯及大蒜素作为湘菜类地沟油的判定成分,为鉴别地沟油与植物油掺假等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测定常用5种植物油中主要醛类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探究植物油中主要醛类物质含量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同时测定5种植物油的不饱和度。方法采用碘值法测定了5种植物油的不饱和度,利用GC-MS法测定植物油中主要醛类物质丙烯醛、己醛、庚醛的含量,并研究其随温度变化的情况。结果 5种植物油的碘值由大到小依次为红花籽油、菜籽油、棉籽油、葵花籽油、大豆油,随着温度升高,植物油中主要醛类物质的含量逐渐增多,以丙烯醛的含量最高。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较高,适用于植物油中醛类物质的含量测定。在植物油加热过程中,应尽可能缩短加热时间、控制加热温度,以减少醛类物质的生成。  相似文献   

13.
五类食用植物油标准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相似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菜籽油、大豆油、茶籽油、棉籽油、花生油等5类食用植物油为研究对象,通过气质连用技术(GC-MS)技术并结合共有模式法与矢量平均法,建立了这5类食用植物油标准脂肪酸指纹图谱,同时对其进行了相似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食用植物油标准脂肪酸指纹图谱能够反映同类油脂共同特性,同时也能反映不同类油脂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可以为食用植物油脂的产品质量控制和掺假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食用植物油能够为机体生长和代谢提供能量,补充人体必需脂肪酸和多种微量营养素。植物油中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发生氧化酸败,产生一系列有害氧化产物,食用后对机体生理健康造成一定威胁。因此,本文简述了食用植物油氧化诱因、主要氧化途径-自动氧化机制及油脂氧化的危害,具体从低温储藏、气调储藏和添加单一或复配抗氧化剂方面综述了食用植物油抗氧化研究进展,并对目前食用植物油氧化和抗氧化措施等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食用植物油氧化稳定性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肖岚 《中国油脂》2020,45(8):138-144
通过了解不同植物油浸提的花椒油的挥发性成分(VOCs)特征,获得筛选花椒浸提用植物油的方法。利用气相色谱(GC)和离子迁移谱(IMS)联用技术对不同植物油浸提的花椒油的VOCs进行采集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油浸提的花椒油的VOCs差异较大。GC-IMS可有效分离各花椒油中极性相近的VOCs,并筛选出50种离子峰强度变化明显的VOCs;通过二维数据可视化方式可显示各VOCs离子峰的差异;经数据降维处理后构建主成分分析模型,可将不同植物油浸提的花椒油根据浸提用植物油的不同进行聚类。相似度分析表明,与一级压榨菜籽花椒油相似度最高的是一级浸出菜籽花椒油,其次为大豆花椒油。因此,利用GC-IMS技术获取不同植物油浸提的花椒油产生的VOCs组成特征来筛选花椒油生产企业用的植物油原料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刘萼华 《中国油脂》2006,31(3):25-27
为寻求简易有效防止食用植物油氧化酸败的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生姜对几种食用植物油抗氧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生姜对食用植物油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效果,添加1.0%的生姜能基本上稳定储油的品质而不酸败;且生姜无毒,取材易,方法简便,很适合城乡居民家庭储油保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容容  刘超  杨驷承  刘婷  刘建芳 《中国油脂》2023,48(8):54-60+95
植物油因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润滑性可作为食用油和工业润滑油。旨在为评价不同使用功能的植物油的氧化稳定性提供参考,从食用油和工业润滑油两方面综述了植物油氧化稳定性的检测方法,讨论比较检测方法的适用性、优缺点以及植物油在不同行业中氧化稳定性的评价指标和改善方式的差异。作为食用油,过氧化值、酸值和茴香胺值等理化指标以及氧化诱导时间是常用的评价指标;而对于工业润滑油,酸值、运动黏度和起始氧化温度是常用的评价指标。植物油的使用功能不同,其氧化稳定性研究的侧重点不同。针对指标要求的差异性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或者联合应用多个方法,对于最大程度发挥植物油的价值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内蒙古地区市售植物油中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 esters, PAEs)类物质的污染情况,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期间,在内蒙古地区各大型超市、农贸市场和食品商店等流通领域抽取不同品牌的桶装植物油共150份。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测定了植物油样本中3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onylphthalate,DIN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ibutyl phthalate, DBP)和邻苯二甲酸(2-乙基已基)酯(bis(2-ethylhexyl) phthalate,DEHP))的浓度。结果 在采集的150份样品中,共有46份样品检测出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DBP与DEHP,总检出率为30.67%,其中,DBP和DEHP的检出率分别为18.67%和20.00%,最高检出浓度分别为46.50 mg/kg和0.85 mg/kg,DBP检出超标样品15份,超标率为10.00%; DINP在所有样本中没有检出。结论 在2013年期间,内蒙古地区市售植物油中3种PAEs的总体检出率不高,但是个别样本中DBP的检出值较高。邻苯二甲酸酯类属于环境激素类,被我国卫生行政部们列入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因此,应加强植物油生产过程的监管及食品包装材料对植物油的污染,定期开展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9.
采用原子收光谱法测定6种常用食用植物油原料及其压榨油和渣饼中8种微量金属元素含量并计算迁移率,分析食用植物油原料及其产品中金属元素迁移性。结果表明:6种食用植物油原料中铁元素含量均较高; 8种金属元素从原料中迁移到油中的量均比较少,主要残留于渣饼中;有害金属铬元素在油中的迁移率较高,是影响食用植物油品质的关键控制元素。  相似文献   

20.
Free fatty acids (FFAs) and triacylglycerols (TAGs) are the main components of edible vegetable oils. In this work, electrospray ionisation (ESI) Fourier transform ion cyclotron resonance mass spectrometry (FT-ICR MS) was employed to characterise the molecular composition of FFAs and TAGs in various vegetable oils, including soybean, rapeseed, corn, sunflower, peanut, linseed and olive oils. Semi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FFAs and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AGs by MS/MS were further conducted to reveal the differences in the molecular compositions of the various vegetable oils. It was found that each vegetable oil has characteristic fingerprints of FFAs and TAGs. MS/MS measurements showed that the high-abundance TAGs in each vegetable oil were mainly composed of their abundant FFAs and glycerol. FFA and TAG fingerprint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GM) and nongenetically modified (non-GM) vegetable oils were similar, exhibiting only subtle differences, as confirm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