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天(立春起至立夏止)是万物生长,万象更新的季节.那么,春季该摄取哪些营养?怎样调整饮食呢?可以用这样一句顺口溜来回答:“春天里来(?)渐暖,厚味饮食应转淡,时鲜蔬菜要多食,酒肉辛辣要少吃,健康长寿有保障.”  相似文献   

2.
航鹰 《饮食科学》2000,(12):47-47
我听过好几位老外在私下里埋怨:“搞不懂中国究竟是穷还是富,你们请客太浪费了!明知吃不了那么多菜,却都端上去再扔掉!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们自幼养成的习惯是吃光自己这一份饭菜,一看到你们为了招待我们浪费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心里很不安,上帝不允许这样做!”  相似文献   

3.
礼的产生是从饮食开始的……中国是文明古国,也是礼义之邦,历来崇尚礼仪,包括饮食礼仪。其实,礼的产生乃是始于饮食。古时候。把黍米、切割成块的猪肉烤熟而吃,用双手捧着小坑的积水喝,都是饮食礼仪的原始体现。到了春秋战国时代,“食不语,寝不言”,即吃饭时不交谈,睡觉时不说话;“虽疏食菜羹,必祭,必齐如也”,吃糙米饭菜汤时也须得先祭,表现也斋戒般的恭敬;“席不正,不坐”。是说坐席不端正就不坐;“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意思是说。同本地方的人一道饮食,要等老人都离席而去,自己才最后告退。中国饮食礼仪由来之久,在世界饮食文化史是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4.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双明亮的眼睛可以让我们看到外面多姿多彩的世界,使我们生活得更加精彩。不过,长期过度用眼使人视力下降、眼睛干涩,还有一些人因为患有疾病,视力也不尽人意。据最新医学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脑力劳动者忽视饮食调养,视力呈现“社会性”退化。那么,如何才能有效防范饮食性视力退化呢?其中,科学、合理的饮食,对保护视力,营养眼睛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老侃 《四川烹饪》2011,(12):60-61
一日三餐最离不开的,同时也是最平常不惹眼的还数筷子。而用餐前最先跑到餐桌上各就各位的,也是筷子。瞧它们摆在那儿,既无声又无趣,没人愿意对它们多看几眼。然而,一旦遇上老外,在那些使惯了刀叉勺子进食的老外眼里,一双双刻板呆傻的筷子可能就变成了古灵精怪的滑稽演员。它们跳跃舞蹈,翻筋斗,在老外的手指间调皮捣蛋地玩耍着,戏弄着,怎么也不肯驯服,不听使唤。  相似文献   

6.
人体的健康有赖于饮食的滋养,但营养过剩又往往会使中老年人易得“文明病”,反而加快了衰老的进程,不利于健康长寿.那么,什么样的饮食构成比较合理呢?让我们通过日本营养学家藤田禄太郎对日本人和美国人的饮食构成的分析比较(见表一、表二)来探讨这个问题.藤田禄太郎在《日本人的膳食》一文  相似文献   

7.
余力 《烹调知识》2008,(11):47-47
星期天,朋友邀我去省城沈阳市西郊的大兴朝鲜族乡去吃狗肉。我嘀咕,满街的冷面店哪家没有狗肉,何必跑那么远。朋友笑话我“真是老外”,等吃上你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8.
对村田先生的采访开始于他的一个提问:人和一碗米饭之间如何建立联系?答案是一双筷子。那么,人和一盘炒饭之间呢?一个勺子。和一盘意大利面之间呢?是一把叉子。看似普通到极限的一组问答,却带给我们一个思考:什么样的产品才会给我们的生活以满意的状态?是的,它一定是为特定的行为去匹配的设计。如何去匹配,也正是村田智  相似文献   

9.
邓开荣 《四川烹饪》2005,(10):26-27
“少许”是我们在菜谱中见得最多的“字眼”,每在关键之处,“少许”或“适量”就可能出来代替调配料的具体份量,这的确让初入厨行者有些捉摸不透。厨界流传着这么一则笑话,有外国人照着中国菜谱原辅所列调料的份量用天秤进行称量,结果下锅炒出来的菜不堪入口。原来是因为老外们遇见菜谱中的“少许”和“适量”后,手足失措——不知道怎么去配料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中的一些主体内容,几乎都与饮食沾点边,或干脆就是由饮食生发和延伸出来的。例如礼仪的礼,繁体字是“禮”,左边是表示“神”和“礻”,右边是祭物,由“曲”(念qu,是酿酒时发酵用的块状物)和“豆”(祭东西的器具)所组成。再如表示政权和礼节的那个鼎,原来也就是古代的炊器,一种火锅类的食器。结果有了形容富贵人家奢侈、豪华和极其讲究礼仪的成语——钟鸣鼎食。  相似文献   

11.
饮食的话题在中国古代主流文化中往往不登大雅之堂。孔子虽然也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但仅仅是框定了人之本性,单纯满足口腹的饮食仍然被至圣先师冷落在“欲”字中挣扎。孔子讲究饮食,是在礼的规矩之下的即成模式。“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对贵族席间礼仪的强制执行,  相似文献   

12.
筷子的发源地,毫无疑义是在中国。“民以食为天”,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三顿饭离不开筷子,中国人用筷子吃饭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日常生活中是再平常不过的基本就餐工具,很少有人拿它当回事,但这小小的筷子所演绎的故事确确实实让我们不能小视它。普普通通的一双筷子,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神秘动人的内容,引伸出各种推测和论证。  相似文献   

13.
湖面宁静,波澜不惊,美丽的绿叶轻遂流水,几只雪白的鹅或悠闲自得拨着清波,或引项向天歌。这是哪里的景致呢?原来,这是一道别开生面的新款菜肴——“天鹅湖”,不久前,几位老外在虹桥宾馆见到这道佳肴时,惊喜得瞪大了眼睛,执意要见见做这道菜的艺术大师。谁有这般绝技呢?等到胡丽妹出来亮相时,老外激动了,咔嚓咔嚓,照相机照个不停,嚷道:真想不到还是个女大师! 那么,胡丽妹是谁呢?她是虹桥宾馆现任行政总厨师长。说起她的经历。很值得写下来。她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第一代女厨师,国家级技师,从事烹饪工作已四十年了。她带教出的众多年轻的厨师长们早就想为胡老师搞一次庆贺活动了,可胡老师坚持不允。她说:“荣  相似文献   

14.
一、假冒产品 两位外国人到餐馆吃饭,服务小姐递给他们一份菜单,请他们点菜。一位老外看到菜单上有一道“清蒸狮子头”的菜,惊奇地问:“你们还敢吃狮子头?”服务小姐笑答:“这是我们店的一道名菜。”老外摇摇头说:“野生动物为什么不保护?还专门吃它的头,太残忍了!” 服务员小姐连忙解释说:“不是真狮子的头,是将猪肉剁碎后搓成大肉丸子,再用油炸制成的。因制成后凸凸凹凹,显得毛茸茸的,有点像狮子头,所以取了这个名字,这是我们中国江苏省的名菜呀!清炖狮子头是用白菜  相似文献   

15.
下篇:烹坛竹器多竹与中国饮食文化的密切联系,还鲜明地体现在几千年来国人日常炊事饮食用具多以竹制成等方面。远的不说,就拿我们天天吃饭常用的筷子来说吧。筷子在古汉语里又作“箸”、“筋”,字即从竹。在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琳琅满目的餐具大家族中,中国筷子可谓一枝独秀,别领风骚。究其由来,似乎可以说,竹筷凡与人们熟食的历史一样悠久。远古先民“茹毛饮血”,是用手抓进食的。直到学会用火之后.我们的祖先才从生食转向熟食,为了避免烫伤手指,以竹或木棍为筷代手亦随之出现,从而揭开了饮食文明史的新篇章。竹筷在先秦时期已…  相似文献   

16.
笑话,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历来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它或针砭时弊、鞭挞黑暗、抨击不平,或讽刺无知、指斥丑恶、寄托喜怒。可以说笑话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真实情感。 一是讽刺不懂装懂的人。如《笑得好》中的“腌鸭子生咸蛋”,讲两人吃腌蛋,一人问:“我每常吃蛋甚淡,此蛋因何独咸?”另一人说:“我是极明白的人,亏你问着我,这咸蛋,就是腌鸭子生出来的。”咸蛋是腌鸭子生的,真是无知!又如《笑林》中的“海狮几个钱一尺?”记载的卖海狮(海螺)的人,用尺子来量,并说:“从来海狮是量的。”此人愚而好自用,就更觉得可笑了。《笑林》中所记的笑话《食竹》讲,有个从北方到南方去的人,南方人用竹笋招待他,他觉得味很好。回家便将自己的竹席煮食,见煮不熟,反对妻说“欺我如此!”自己无知,竹笋竹席都不分,闹出了笑话,反责怪别人,就更可笑了。  相似文献   

17.
一向语出惊人的方舟子日前又剑指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坐月子”,称其为“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陋习”。方舟子称,“……全世界只有中国有坐月子陋习,别告诉我中国人身体特别贱……坐月子忌口、忌风、忌水的迷信就是这么来的,结果适得其反,不讲卫生、不洗澡、不洗头、不通风、饮食不均衡更容易生病”。那么,中医到底是怎么看待坐月子的呢?“...  相似文献   

18.
涮,是一种很别致的烹调方法,它有很强的季节性,多在秋、冬季采用.那么什么是涮呢?涮,就是用火锅把汤或水烧开,食者用筷子夹着切成薄片的主料,在滚开的汤或开水中涮熟,再蘸着调和的味汁进餐,这就是涮.涮的主料、配料要求新鲜细致、调料样数多.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使用筷子用餐是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占时又称其为“箸”。日常生活中对筷子的运用是非常有讲究的。一般我们在使用筷子时,是用右(或左)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同时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齐。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码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后一定要整齐的竖向码放在饭碗的正中。以下十二种筷子的使用方法则为禁忌,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饮食礼俗,是社会文明的具体体现之一。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规范化的饮食礼仪,它作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中国是一个具有数千年礼俗和风俗习惯的文明古国,这一点在人们的饮食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可以说,中国食礼从古至今,由上到下,成规成矩,一以贯之: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中,礼一直是人们行为规范的核心,具有中国一切文化现象的特征。中国人重人情,而饮食礼仪则是中国社会中最富于人情味的内容之一。 《礼记·礼运篇》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