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周边进水沉淀池配水槽的水力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边进水沉淀池配水槽的水力设计熊国立(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周边进水是将幅流沉淀池中心进水改为周边进水。水流流量Q进入配水槽后,分别以Q/2的流量在两个半圆周方向上沿程配水,通过布水孔沿程渲泄,最终两股流量在半圆周汇合,汇合点流量为零、流速也为零。配水槽...  相似文献   

2.
沉淀池构型不同其内部的流体流动特性差别很大、沉淀效率也存在很大差别。目前一般认为周边进水周边出水式的沉淀池较中心进水周边出水式的具有优势.然而周边进水周边出水式的沉淀池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进、出水不均,絮状污泥上浮等.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加以改进。本文采用示踪实验技术分析了1,4圆周的周边进水周边出水式沉淀池内水流的流态。结果表明:(a)水流流动多环绕池壁,不能遍布整个沉淀池,降低了沉淀池的容积利用率;(b)在池中心区域的水长期滞留于池中,不易参与交换,从而造成处理效率降低;(c)实验是以自来水为原水进行的,实际情形混合液浓度为3000—4000mg/L,势必会减少流体绕边壁流动的动量。因而实际情形的流场有待于进一步的测量。  相似文献   

3.
污水处理厂中的辐流式二沉池通常采用中心进水周边出水式与周边进水周边出水式.以成都市三瓦窑污水处理厂的一期周边进水周边出水辐流式二沉池与二期中心进水周边出水辐流式二沉池为研究对象,采用YSI6600 V2仪器分别对其中的溶解氧、硝酸盐氮、氨氮、浊度等参数进行了测量,分析了这些水质指标在二沉池内的分布规律及其产生的原因,并着重讨论了这两种辐流式二沉池的流态对其水质参数分布产生的影响.在实际运行中,三瓦窑污水处理厂二期中心进水周边出水辐流式二沉池的污泥沉降能力优于一期周边进水周边出水辐流式二沉池,这个结果受到进水中活性污泥混合液性质的影响,而与理论分析结果相反.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述国内外关于沉淀模拟的基本理论,并探讨了周边进水式沉淀池处理城市污水的沉淀模拟方法。研究得出:城市污水中所含的凝聚性悬浮质点,在沉淀中的凝聚沉淀过程是以梯度凝聚为主,对于梯度凝聚沉淀过程的模拟,除按等速流原则违模和水质条件相似外,还必须使流入沉淀池的进水SS浓度和沉淀池尺寸的平方根成反比,即要实现公武C_o模/C_o原=(l_o原/l_o模)~(1/2)根据这一指导思想,进行了实验性质的模型对比试验和现场测定,通过对模型中水流流态的观察、对比测定模型与假想原型的水力特性参数和沉淀效率,验证了以上公式有足够的正确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陈建武 《中国给水排水》2007,23(10):108-108
辐流式沉淀池多采用回转式刮泥机收集污泥,刮泥机刮板将沉至池底的污泥刮至池中心的污泥斗,再借重力或污泥泵排走。这种排泥方式集泥时间较长,排泥浓度不易控制;夏季污泥在沉淀池内的停留时间较长,极易上浮。针对这一问题,在设计泰安市污水厂的辐流式沉淀池时作了改进:取消集泥斗,把刮板改为虹吸口,污泥借重力由虹吸口经虹吸管收集于池中心,最后排至污泥泵站。在管理中发现,该结构在使用时不方便,主要表现在:当沉淀池启动或虹吸被破坏等造成池中心壁与污泥泵站没泥时,由于体积大,补充水量大,造成工作费时费力,不便于查看真空表及生成虹吸。在该设计中,从池周边到池中心管径由细变粗,横虹吸管上的抽空气管和真空表必须设在池中心端,造成生成虹吸或观察真空表的不方便。特别是制造虹吸时,由于真空泵较重,横虹吸管离地面较高,把真空泵送到横虹吸管上特别费力。  相似文献   

6.
为使周边进水沉淀池的配水明槽均匀布水,提高沉淀池的沉淀效果,对沿程均匀配水槽的水面曲线方程及其计算进行了初步探讨。将该计算方法应用于某周边进水辐流式沉淀池的配水槽设计中,其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相符,表明该水面曲线的水力计算方法比较精确,对配水明槽工程设计质量的提高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周边进出水沉淀池的池型和水流特征,根据水力学原理,推导出周边进出水沉淀池进水槽水深沿程变化的基本关系式,总结了三种配水途径,并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进水槽配水设计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8.
前池及进水池是泵站最主要的进水过流部件,泵站来水通过前池及进水池的调节之后最终进入水泵,因此两池对入泵水流的调整直接影响到水泵的效率及整个泵站的运行效果。本文分析了不同形式的前池及进水池对池内水流流态的影响并提出了改进流态的措施,为泵站工程的进水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周边进水周边出水幅流式二沉池沉淀区流态的基础上,论述了该池型工艺特点。通过对核心技术配水系统不同计算方法的比较,介绍了在保证配水均匀稳定性上的一些做法,同时论述了配套设备中心传动单管吸泥机的技术特点。与传统辐流式二沉池相比,周进周出二沉池具有较大的优越性,目前已在污水处理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实际运行平流式沉淀池悬浮物去除效率,借助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利用标准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和混合模型,对沉淀池底部进水、穿孔墙进水以及加入隔板后的穿孔墙进水3种运行条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沉淀池内流场分布及悬浮物体积分数分布。研究表明,穿孔墙进水较底部进水产生的回流区域小,水流均匀稳定,悬浮物去除率高;隔板的加入不但不会增加回流区域,而且对悬浮物具有显著的截留作用,可以减少沉淀池上部悬浮物浓度,提升沉淀池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1.
分析Stokes(斯托克斯)公式中的影响因子,判断出主要影响因子,根据分析结论,讨论沉淀池中的混凝现象。并举例说明改变池中的水流流态、构造结构、投加填料等,以此能改善沉淀池中的混凝效果,同时也能提高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12.
迄今人们只研究了侧向流翼片斜板沉淀池沿水平方向的除浊规律,而忽视了沿深度方向出水浊度的变化。文中重点探讨了沿深度方向出水浊度的变化规律,从而提出了能全面概括水平方向和深度方向的浊度变化的除浊数学模式,讨论了侧向流翼片斜板沉淀池的设计计算方法,斜板区长度和高度的选择,以及进水、出水、层间衔接等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大连钢厂高精度合金钢棒线材项目的水处理工程,一次沉淀池平面尺寸35m×30m,池底标高-10.20m,池顶标高+1.00m,设计要求池底要座在岩层上;二次平流沉淀池平面尺寸48m×30m,池底标高-6.00m,池顶标高+1.00m,两池相连。工程所在...  相似文献   

14.
在进水口加设调流板、在溢流堰上沿水流方向设置溢流槽两个方面对传统平流式沉淀池进行了改进,设计提出了一种新型平流式沉淀池。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调流板和溢流槽对泥砂沉淀效果的影响,得出新型平流式沉淀池可以大大提高泥砂的沉淀效率,出池水流平均含砂量最大降幅可迭94.8%,特别是对细颗粒泥砂的沉淀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水厂扩建工程中,采用反应池、沉淀池与清水池组建而成的叠池的试运行结果。由于叠池与原净水构筑物的进水高程不一致,进水能力受限,折板反应效果欠佳,作者对此提出了改进措施。最后提出了小湾水厂叠池的最佳搭配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6.
平煤公司风水沟矿一号锅炉房沉渣池工程,设有清水池、澄清池、沉淀池和贮渣池,池顶标高-0.100m,池底标高-4.700m,池底板厚500mm,池壁厚400mm,双层配筋,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P8。沉渣池距周围原有建筑物最近处只有6m,因  相似文献   

17.
文以宁波自来水厂南厂(日供水10万吨)的平流沉淀池为例,说明常见的矩形水池的构造和施工要点。 一、平流沉淀池构造 平流沉淀池是用来沉淀水源水中泥砂杂质.利用水在池中缓慢流动时沉淀,达到净化的目的。该水厂的平流沉淀池并列式2只,平面尺寸为91m×32m,总高8m,池高5m。纵向设二道伸缩缝,池底和池壁伸缩缝构造见图一、图二。池底板和壁扳均为钢筋砼,池底板厚400mm,池壁为变厚度,上端厚250mm,下端厚550mm,均为C20密实砼,抗  相似文献   

18.
周园清 《福建建筑》2011,(3):112-113
Z县自来水厂设计的几点体会:1.城镇中小型水厂采用网格絮凝池,结构简单,方便施工安装.2.为避免絮凝池形成的矾花被打碎,穿孔花墙设计采用低流速;3.平流沉淀池池长度方向采用转折布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4.为提高出水水质,减少平流沉淀池积泥的影响,平流沉淀池设计中应特别注意并采取相应措施,消除池底积泥状况;5.集水槽设计...  相似文献   

19.
二沉池反硝化浮泥产生机理及避免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二沉池产生反硝化浮泥的影响因素和机理,提出了降低二沉池进水硝酸盐浓度、增加设计池深、减少污泥停留时间、增加进水溶解氧浓度等避免措施。结合某含氮废水处理工程探讨了如何对沉淀池进行改造以避免浮泥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气浮/气水反冲滤池用于天津芥园水厂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保证高藻水情况下的供水水质,天津市芥园水厂进行了第4次改造,拆除了斜管沉淀池和双向滤池,保留了平流沉淀池、快滤池和双阀滤池,新建了一座综合净化间(包括进水室、机械絮凝池、气浮池、气水反冲洗滤池、加药间、石灰间、反冲洗排水池、变配电及控制室等建构筑物)。改造后水厂的供水能力达到50×104m3/d,出水浊度为0.5NT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