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点对点网络是近些年来成为主流的一种网络结构,随着点对点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网络发展带来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挑战。点对点网络的动态性、自组织性以及匿名性的特征却不能为网络中所有对等节点带来可靠的服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深入探讨了点对点网络的信任模型,给出了信任模型的分类以及关键技术详解,并探讨了点对点网络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网格环境下基于Bayesian网络的信任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迎  程涛远  战疆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42(29):157-159,170
在开放的网格中,为不同管理域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并以此实现他们之间的协同工作是当前网格所面临的一个主要安全问题。为了提高网格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论文提出了一个网格环境下基于Bayesian网络的分层信任模型,用以解决处于不同管理域的实体之间协同工作的安全问题。模型上层建立和维护具有不同安全策略管理域之间的推荐信任关系,下层负责处理管理者对域内实体的信任评估问题。同时考虑了影响实体之间直接信任值的不同因素,以及他们之间复杂的依赖关系,利用Bayesian网络和领域层次结构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合理地将各方面因素整合起来,形成能够反映实体在不同方面的直接信任值。  相似文献   

3.
电子商务活动在开放网络环境中越来越频繁,文件共享等服务也越来越普遍,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成为安全问题的重点。该文研究了现有的推荐信任模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新型推荐信任模型。  相似文献   

4.
机会网络中,节点间进行交互必须考虑其他节点的可信性。针对机会网络节点间信任问题,提出基于声誉的机会网络信任模型。该模型采用贝叶斯方法计算节点的直接声誉,并将时间退变因子引入到间接声誉的计算当中,利用加权求合的方法合成信任值,根据此信任值节点双方进行访问控制并更新信任表。最后研究模型各个参数对信任值的影响,该模型能够有效地提高节点交互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现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任模型极少考虑针对信任体系本身的攻击,因此提出了一种防御信任体系攻击的信任评价模型(DTSA)。首先引入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计算直接信任,并利用控制因子来降低开关攻击节点的信任值域范围。其次对推荐信任进行过滤与权重分配,降低恶意节点对间接信任评估结果的影响。最后在计算综合信任时,为历史信任设计了自适应权重,抑制了恶意节点信任值的快速上升。仿真结果表明本模型与其他模型相比,开关攻击节点的平均信任值下降了16.4%,坏嘴攻击和串谋攻击所造成的平均误差分别由0.118和0.101降低到了0.051和0.039。因此,本模型能有效地处理信任模型攻击,提升信任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借助于社会人工学中信任的概念,把P2P网络中节点交互的历史信息作为样本信息,结合先验信息对节点的未来行为做出推断,并根据节点之间信任关系不同,区分了直接信任和推荐信任,并分别给出了两种信任关系基于贝叶斯理论的计算方法。最后与L.Mui等人的模型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在P2P文件共享系统中,节点之间共享彼此的文件.但是由于对等网络的匿名性和开放性,在文件共享系统中存在很多信任方面的问题,如恶意节点和自私节点的大量存在.为了孤立恶意节点和鼓励节点共享自己的文件,提出了基于访问控制的信任模型.首先,定义了一种信任机制,它引入了直接信任,推荐信任,时间衰减等因子.其次,对每个共享文件都加入了两个阈值--可信性总评价阈值和贡献量阈值来控制访问.对于每个请求者,只有当它有了对文件的访问资格后才能访问该文件.最后,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了本模型的可行性和高效性,特别是对恶意节点具有很好的孤立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路由受到的攻击,以及对应的防御手段,提出了目前安全路由协议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信任研究为出发点,克服现有的安全路由协议的不足.从信任关系的角度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路由协议,并且根据安全路由的安全目标,给出了基于信任的安全路由协议的设计的框架模型以及基于信任的安全路由的基本要求和设计原则.最后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信任的安全路由技术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研究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组合框架的贝叶斯信任模型(Bayes trust model based oncombinatorial frame,BTM-CF)。该模型将通信可信与数据可信、直接通信和间接通信的信任区分开来,搭建多种信任综合评估的组合框架,进一步完善信任评估的考虑因素;利用贝叶斯定理处理通信可信与数据可信之间的关系,减少了信任机制建立、维护和更新本身消耗的能量,满足了节能的需求。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BTM-CF能够敏感地识别自私节点或被盗用节点,当网络中存在多个节点盗用时,算法具有较好的健壮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相关技术的蓬勃发展,用以保护数据安全的传统安全架构的局限性正逐渐显露出来.于是,零信任安全的概念应运而生,它直接颠覆了原有的观念,认为内部用户与外部用户都不可信.该文阐述并分析了当今网络安全的趋势和现状,对基于零信任的网络安全架构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并易于落地的零信任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对等网络信任机制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对等网络环境下的信任机制是作为一种新颖的安全问题解决方案被引入的,基本思想是让交易参与方在交易完成后相互评价,根据对某个参与方(主体)的所有评价信息,计算该主体的信任度,为对等网络中其他主体以后选择交易对象时提供参考.文中介绍了对等网络环境下信任的基本定义.深入剖析了信任机制与网络安全的关系,并讨论了信任机制的体系结构.根据信任机制研究的内容分别归纳总结了信任模型和信任推理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并选取典型的信任模型进行了评述.最后探讨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由于P2P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随机性以及网络节点的高动态性等特点,使得网络节点之间的交流和服务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信任模型作为一种解决网络安全隐患的方案,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发展。本文从基于超级节点、基于推荐、基于反馈和基于博弈论这四个方面系统总结和分析了目前国内外最具有代表性的P2P网络信任模型,详细阐述了这四类模型的特征,并指出了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尽管P2P网络信任模型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尚有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本文最后结合当前研究热点和难点展望了P2P网络信任模型在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对等网络(Peer-to-Peer,P2P)中信任问题可以通过在系统中建立可靠的信任管理模型来解决。本文首先概述P2P网络及其面临的安全问题,然后对现有的典型P2P网络信任模型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分类研究,最后,讨论该方向上尚未解决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一种对等网中基于相互信任的两层信任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金瑜  古志民x  顾进广  赵红武 《软件学报》2009,20(7):1909-1920
在P2P 系统中,声誉模型是建立节点间信任关系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现有的P2P 声誉模型几乎都是纯分散式的,具有信任收敛慢、信任管理复杂和网络开销大等缺点.在TLT(two-level trust)中,节点自发组织为信任簇,信任评价以簇为单位.每个簇由簇首和成员节点组成,簇首和成员节点之间是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簇首为了提高自身的簇间服务信任,利用簇内服务信任观察成员节点的服务性能,过滤恶意的成员节点;成员节点为了提高服务声誉和接受更好的服务,利用代理信任考察簇首的管理能力.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TLT 中,节点的信任值收敛快,恶意行为能够被快速识别;TLT 可扩展性好,如信任管理简单和网络开销小.  相似文献   

15.
构造基于推荐的Peer-to-Peer环境下的Trust模型   总被引:182,自引:7,他引:18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窦文  王怀民  贾焰  邹鹏 《软件学报》2004,15(4):571-583
在诸如文件共享等无中心的Peer-to-Peer环境中,资源共享是用户自愿的行为.在这类系统中,由于用户不为自身的行为担负(法律)责任,因而节点间的信任关系往往很难通过传统的信任机制建立.一种更合理的考虑是参考人际网络中基于推荐的信任关系建立方法.现有的模型不能很好地解决模型的迭代收敛性问题,同时缺乏对诸如冒名、诋毁等安全性问题的考虑.针对上述问题,在节点推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Peer-to-Peer环境的信任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的数学分析和分布式实现方法.分析及仿真表明,该信任模型较已有模型在迭代的收敛性、模型的安全性等问题上有较大改进.  相似文献   

16.
Peer-to-Peer环境下多粒度Trust模型构造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信任是多方面的,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同一节点在不同领域具有不同的可信度.现有信任模型粒度过于粗糙,不能很好地解决同一Peer节点在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的可信度计算问题.据此,提出一种新的Peer-to-Peef环境下的多粒度信任模型,并给出该模型的数值分析和分布式实现方法.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与已有模型相比,在可信度计算的粒度、模型的安全性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基于Bayesian信任网络的P2P访问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多数访问控制模型都针对集中式的和相对静态的系统,不适宜主客体动态变化的协同环境,如P2P系统.文章针对P2P网络提出一种新的访问控制模型,利用Bayesian网络技术构造P2P网络中的信任机制,从网络节点间信任的角度建立访问控制模型,根据主客体的Bayesian信任网络对实体访问权限进行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18.
吴国庆 《微机发展》2008,(7):100-103
随着对等网络(P2P)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对P2P应用模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相对于传统的C/S模式,P2P具有非中心化、扩展性好、性价比高、健壮性强以及负载均衡等优点。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将P2P技术应用于互联网文件共享领域。文中归纳了P2P技术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分析P2P的分类及相关情况,介绍了P2P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P2P安全信任模型的发展状况。从P2P概述、P2P分类、P2P应用现状、P2P安全模型和P2P发展面临的问题这五个方面介绍了P2P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其不足之处,并且分析其原因。给出了对P2P领域发展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