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探讨了C30钢纤维增强混凝土在工业地坪中的应用,主要分析同种类不同长径比钢纤维、同长度不同种类钢纤维,以及钢纤维掺量与混凝土性能的关系,研究了C30钢纤维工业地坪混凝土(SFRIFC)的工作性能、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弯曲韧性;并采取一种简易的判定方法来表征钢纤维混凝土性能与钢纤维之间的关系,从而筛选出钢纤维混凝土的最佳施工方案。试验结果表明,30 mm压痕型钢纤维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影响最小,端钩型钢纤维对提高混凝土抗折强度与弯曲韧性的效果最好;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降低、抗压强度先提高后降低、抗折强度和弯曲韧性均有大幅度提高;当钢纤维地坪混凝土工程设计要求feq,2强度为4 MPa时,端钩型钢纤维掺量21.5 kg/m3为最佳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2.
普通混凝土中掺加钢纤维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使钢纤维混凝土具有很大的延性、韧性,以及较高的抗折性能.通过试验与理论分析,研究了钢纤维掺加方式对纤维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钢纤维混凝土抗折强度随着纤维掺量几乎成线性增长;随着基体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增长幅度逐渐变大;掺加螺纹型钢纤维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提高幅度要大于细切丝纤维,且单纯地掺加细切丝或者螺纹型钢纤维对抗压强度的提高幅度均高于任何一种混合掺加状态.  相似文献   

3.
陈世鸣  刘欣 《建筑技术》2001,32(9):605-606
在混凝土地面中适量掺入钢纤维 ,可有效地控制混凝土裂缝 ,提高地面的防裂和抗裂性能。我国现行《钢纤维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38∶92)有关地面设计的条款仅将钢纤维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代替普通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用普通混凝土地面厚度计算公式来进行钢纤维混凝土垫层设计。在低掺量钢纤维情况下(体积率<0.5%) ,钢纤维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增加值很小 ,不能反映钢纤维混凝土良好的韧度特性对地面承载能力的贡献。通常钢纤维根据其加工工艺分为熔抽型、剪切型、铣削型和冷拔型等四种。其中冷拔型钢纤维抗拉强度最高 ,性…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铣屑型钢纤维、剪切型钢纤维及冷拔钢丝钢纤维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其中铣屑型钢纤维与水泥砂浆的粘结强度最高,因此,铣屑型钢纤维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在几种钢纤维混凝土中最好。介绍铣屑型钢纤维混凝土在建筑物防水防裂方面的施工要点、应用效果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制落锤冲击试验装置,以韧性系数和延性比来评价钢纤维混凝土(SFRC)的韧性,研究了钢纤维对混凝土抗冲击性能的影响.以纤维分散系数表征钢纤维分布的均匀程度,对冲击面裂缝进行观测,并对冲击断面纤维分布进行了统计计算,分析了冲击荷载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的阻裂效应及增韧机理.结果表明:钢纤维的掺入可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在钢纤维掺量(体积分数,下同)为0.8%时,钢纤维混凝土的延性比超过15%,其韧性系数随钢纤维掺量的提高而增大,在钢纤维掺量为1.0%时达到最大值,接近基准混凝土的10倍;钢纤维的掺入降低了基体脆性,改善了其塑性特征,从而延缓了钢纤维混凝土的裂缝开展,并改善了其主裂缝形状、减少了裂缝条数;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冲击韧性与钢纤维掺量及其在冲击断面上的分布均匀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在普通C50混凝土配合比基础上,掺入备选钢纤维:波纹型(曲型)冷拔钢丝切断型、端钩型地坪专用长纤维和加厚铣削型多燕尾,采用L9(3)4正交设计方法研究钢纤维种类和钢纤维掺量,确定采用加厚铣削型多燕尾钢纤维,掺量为水泥重量的22%时可制得3d抗拉强度>5MPa且工作性良好的C50钢纤维混凝土。  相似文献   

7.
以羧基丁苯聚合物改性混凝土(聚合物掺量8%)为基体,分别加入体积掺量1%、2%、3%的波浪、盾铃、渡铜钢丝型钢纤维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三种钢纤维增强聚合物混凝土中,渡铜钢丝型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具有最好的力学性能,但呈脆性破坏;盾铃型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具有最优的施工和易性与耗能性能;波浪型钢纤维增强效果相对较弱。纤维的数量、密度、外形特征、外表的光滑程度、最佳掺量等对钢纤维增强聚合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耗能效果、破坏形式有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田凤 《工业建筑》2007,37(5):65-68
参照国际材料与结构联合会标准(RILEM),对钢纤维高性能混凝土开口梁进行三点弯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类型和掺量均为影响高性能混凝土弯曲韧性和断裂能的重要因素。高性能混凝土的能量吸收能力和断裂能随纤维掺量的提高而提高;与低强凸痕型钢纤维相比,端部带弯钩的高强钢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弯曲韧性和断裂能的提高效果更为显著。综合利用断裂能和弯曲韧性指标,才能更全面地描述混凝土在弯曲过程中的受力与破坏特征。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和进一步提高钢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韧性,本文以环保型材料矿渣粉及平直型、端勾型两种类型钢纤维的优化配伍,对所配置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试验。通过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压缩韧性试验和弯曲韧性试验,研究了两种钢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韧性等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钢纤维的掺加对于混凝土的受压破坏形态影响显著,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有明显提升,混凝土的压缩韧性和弯曲韧性有显著改善;端勾型钢纤维对混凝土的韧性的提升优于平直型钢纤维。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混凝土基体中钢纤维的空间分布情况,利用巴塞罗那(BCN)试验所推荐的局部受压法对钢纤维掺量分别为20,35,50kg/m~3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在局部受压时的开裂后韧性进行了测试;根据钢纤维混凝土试件在不同方向上局部受压的荷载-位移全曲线,对钢纤维在试件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及预测,并与利用电磁感应法测得的钢纤维空间分布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在BCN立方体局部受压试验中,混凝土的开裂后韧性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测试方向不同时,钢纤维掺量相同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中纤维限制裂缝扩展的作用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力学性能,进而可以预测不同方向上的纤维分布情况;采用BCN试验与采用电磁感应法所测得的纤维分布规律相近.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生态钢纤维混凝土的弯曲韧性和断裂性能,分别对掺率(体积分数)为1.0%,1.7%,2.4%的2种异形生态钢纤维混凝土和掺率为0.7%,1.3%的原生高强钢纤维增强混凝土进行了无切口梁四点弯曲韧性试验和切口梁三点弯曲断裂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态钢纤维掺率为1.0%时,无切口梁四点弯曲荷载 挠度曲线和切口梁三点弯曲荷载 挠度及荷载 切口张开位移曲线在达到峰值后都出现局部陡降,试件残余强度较小,断裂韧度值较低,纤维对改善混凝土弯曲韧性和断裂性能的作用较小;当生态钢纤维掺率为1.7%时,混凝土弯曲韧性和断裂性能均得到显著提高,混凝土在变形达到15δult,p(δult,p为素混凝土峰值荷载对应的挠度)或70Dult,p(Dult,p为素混凝土峰值荷载对应的切口张开位移)水平时,依然具有较高的持荷能力和较好的韧性,波浪型生态钢纤维混凝土断裂能和断裂韧度是素混凝土的27.59倍和8.35倍;生态钢纤维掺率为2.4%时,混凝土弯曲韧性指标、断裂能和断裂韧度进一步增加;掺率为1.7%的生态钢纤维混凝土增韧和抗断裂效果与掺率为0.7%的原生高强钢纤维混凝土相当。  相似文献   

12.
石国柱  韩菊红  张雷顺 《混凝土》2006,(2):70-71,87
针对水利工程对大粒径混凝土增韧限裂的要求,进行了二级配骨料钢纤维混凝土的断裂性能试验,得出了在不同钢纤维体积率下的断裂韧度和断裂能,并通过方差分析了钢纤维长度、骨料粒径和试件尺寸等对钢纤维混凝土断裂韧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纤维的掺入明显提高了二级配混凝土的断裂性能,对其有良好的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13.
《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38:2004)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钢纤维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3 8:92 )作了全面修订,编制成《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3 8:2 0 0 4)。新规程增补了合成纤维混凝土的有关设计与施工的内容;钢纤维品种中淘汰了低强圆直型纤维、碳钢熔抽型纤维,新增了高强钢丝切断型、铣削型、剪切异型和低合金钢熔抽型纤维;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由CF2 0~CF40扩大到CF80 ,并考虑了钢纤维对中低强度和高强度混凝土增强作用的不同,分别给出了有关材料性能和各项构件设计的影响系数;在隧洞支护与衬砌和工业建筑地面设计中引入了考虑钢纤维混凝土韧性的设计概念;增补了钢纤维增强屋面板、承台、牛腿、深梁、码头铺面、桥面、桥梁结构、水工结构、层布式复合路面等领域有关的设计施工内容。  相似文献   

14.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试验研究了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冲磨强度及弯曲性能,并与钢纤维混凝土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混凝土基体不变情况下,低掺量聚丙烯纤维(掺量为0.91kg/m^3)略微降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少许提高混凝土的抗弯强度,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弯曲韧性和断裂能,从而起到阻裂和增韧作用,而对混凝土的抗冲磨性能几乎没有改善。另外.网状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抗弯强度和韧性的改善优于聚丙烯单丝纤维,但它们较钢纤维的增强增韧效果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不同种类钢纤维及掺量对C30泵送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了钢纤维混凝土工作性能、抗压强度及弯曲韧性。研究表明:钢纤维的掺入会影响混凝土泵送施工性能,经配合比优化后剪切压痕型和哑铃型钢纤维混凝土泵送性能优良;同掺量钢纤维混凝土,峰值前韧度差异相对较小,不同类型钢纤维的增韧效果主要体现在峰值后韧度的提高上,其中端钩型效果最好,其次为高强微细平直型,哑铃型和剪切压痕型峰值后韧度相当;对于低强度等级C30泵送混凝土,钢纤维增韧效果的发挥不仅与钢纤维自身强度有关,同时与钢纤维异性化程度和掺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隧道支护层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在早龄期的力学性能,参照欧洲喷射混凝土标准(EFNARC),对不同掺量的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方板进行试验研究,并与传统钢筋挂网喷射混凝土方板进行了对比.通过对10,30,48h龄期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方板的荷载-位移曲线及能量吸收能力的比较,分析了不同钢纤维掺量喷射混凝土方板与钢筋挂网喷射混凝土方板的弯曲性能.结果表明:钢纤维可以显著提高早龄期混凝土的抗冲切能力;当钢纤维掺量超过20kg/m~3时,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方板由脆性冲切破坏变为弯曲破坏.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充分发挥钢纤维混凝土高强高韧性和自密实混凝土优良的施工性能,对原材料进行优化选择,并合理设计配合比,成功配制出高性能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主要进行了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和工艺性能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优良,钢纤维分散均匀性良好,适用于配筋密集、作业空间小以及其他复杂工程结构中。  相似文献   

18.
通过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三点弯曲切口梁试验,探讨了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纤维对混凝土断裂韧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上的断裂韧度逐渐增加.根据对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建立了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断裂韧度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高强轻骨料混凝土(HLAC)的强度和韧性,在HLAC中分别掺入体积分数为0.5%~2.0%的微细型、端钩型、波纹型钢纤维,研究了钢纤维类型及其体积分数对钢纤维增强高强轻骨料混凝土(SFHLAC)的抗压、劈裂抗拉、抗折和抗剪强度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SFHLAC的韧度因子和承载力变化系数等材料韧性指标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20.
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试验的基础上,对7组无筋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梁和5组混杂纤维增强低配筋率的钢筋自密实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分析纤维类型和纤维长径比对梁的开裂荷载、屈服荷载、极限荷载以及弯曲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梁的弯曲韧性随着纤维长径比的增加而增加,混杂纤维混凝土梁的弯曲韧性优于钢纤维,两种纤维协同作用时具有很好的正混杂效应;与最小配筋率的钢筋混凝土梁相比,纤维的掺入明显地改善了梁的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掺有(40+4)kg/m3混杂纤维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的梁的极限荷载与仅按1.5倍最小配筋率配筋的梁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