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一直以来,我国配电自动化和用电信息采集的应用程度不高,主要的一个原因是落后的配电网通信制约了他们的发展.低性能、低可靠性的通信系统限制了配电网功能的发展.智能电网下的配用电业务极大增加,大部分业务需求高速实时可靠的通信作为支撑.本文通过对配电通信业务的研究,对过去配电通信网架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用于智能配电...  相似文献   

2.
智能配电网通信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配电通信网是电力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由于缺乏适用的组网解决方案,成为电力通信网薄弱环节和制约智能电网在配用电侧应用的瓶颈。文章分析了智能配电通信网现状和业务特点,对PON、WiMAX和PLC等几种适用通信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经济技术比较,提出了智能配电网通信系统架构和组网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3.
针对配电网通信网络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智能配电网通信网业务需求,结合智能配电网通信技术,提出智能配电通信网络建设原则,为智能配电通信网络规划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智能配电网通信业务需求分析及技术方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盛 《电力系统通信》2010,31(6):10-12,17
配电通信网是发展智能配电网的基础条件,随着智能配电网、分布式新能源和智能用户的接入,配电通信网的业务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文章分析了智能配电网各部分(高级配电运行、高级量测体系、高级输电运行、高级资产管理)通信业务的需求,初步给出了采用配网光纤、宽带无线接入方式实现智能配电网的通信技术方案,为制定智能配电网通信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陈攀 《贵州电力技术》2012,(7):41-42,49
针对配电网通信系统的现状,围绕配电网智能通信系统软件平台的研发,分析了目前配电通信网中的几种通信方式,提出了今后配电网通信系统发展的趋势和预测。  相似文献   

6.
我国智能配电技术展望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当前国际上以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解决分布式能源分散化小容量多数量接入为目的的智能配电网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从而提出了规划和发展智能电网的迫切需求。鉴此,从智能配电网的优化规划和自愈结构设计、智能配用电的量测和通信技术、智能配电的信息系统、智能配电网的高级配电自动化技术、智能配用电新技术与新装备等几个方面,对适合中国国情的智能配用电技术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徐雄文 《江西电力》2011,35(2):49-52
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已经开始逐步实施,电网的自动化、信息化、互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建设大容量的光纤通信网是目前最适合配电通信发展的通信方式.针对瑞昌配电系统业务的需求和现状,通过分析无源光网络技术和特点,探讨了无源光网络技术在农网配用电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配电网接入网缺乏统一标准,各厂家的通信协议互不兼容,不同场景不同业务需要适配不同的通信装置和系统。这些原因导致配电网通信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极为困难,严重阻碍了配用电实现全面信息化的进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多接口协议自适应转换的配电网无线通信装置,具备丰富的接口及规约自适应转换功能,可以适配多种接口类型、多种通信规约的配用电终端,为构建多场景多业务的配电通信网统一接入规范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
从智能配电网的建设背景入手,介绍了智能配电网的定义及其特征,如智能变电站、配电和用电实时监控、营销配电一体化、双向通信、智能电表等.介绍了智能配电网所应具备的基本业务能力,并对每一项子能力进行能力定义和能力目标阐述.重点阐述了智能配电网的信息架构设计及数据交互关系,并以变电站和调度中心为例进行分析.文章最后对智能配电网建设提出技术和路线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智能配电网中通信业务需求进行分析,对多种配电通信网技术进行分析比较,通过配电通信试验网的建设、运行,结合配电网结构,提出利用EPON和McWiLL、公网GPRS技术混合组建配电通信网.方案充分考虑到了有线通信的高可靠、高安全性以及无线通信的广覆盖、灵活接入等特点,为构建高效经济的智能配电通信网提供了较好的参考模型...  相似文献   

11.
利用无线宽带技术构建智能配网通信接入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智能化电网通信传输平台能实现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和配电管理,已成为智能化配网调度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绍兴电力局利用无线宽带技术,完美解决了配网通信“最后一千米”的接入问题.文章介绍了绍兴电力局建设的无线宽带接入网工程,成功实现了智能化配网通信的无线接入,满足了更加快速、便捷、安全的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2.
智能配用电网通信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EPON通信的3种组网方案和3层结构模型在配电自动化系统种的具体应用,提出智能小区用电信息采集、多网融合的建设策略,介绍了建设包括通信综合网管系统、基于GIS平台的光缆线路资源管理系统及光缆在线监测系统的智能通信网管平台建设内容,讨论了光传送网、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无线专网、物联网等智能配用电网通信新技术及其特点,对配用电通信网建设与维护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低压配电通信网是电力通信网络的薄弱环节,制约了智能电网的实施和发展。本文在分析比较智能电网中各种不同宽带通信接入技术的基础上,提出面向智能配用电环节的多网融合技术的全方位通信体系。该体系以xPON光纤接入网为核心,以宽带无线、PLC等通信方式作为必要补充,实现智能配用电网"一体化、全覆盖"。最后结合配用电应用场景,提出了主要通信技术的实现模式,并给出一个多介质融合的整体通信应用方案,满足智能配电网发展各阶段对电力通信网络的需求,为智能配用电环节的深入发展和实施提供网络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全面和实时的监控,分布广泛的公用因特网将在智能电网通信系统中占有越来越多的比重。智能配电网的开放性为电力系统中公用网络接入了大量的恶意攻击入口。为了阻止恶意的终端接入到智能配电网通信系统,在智能配电网通信系统层次化结构设计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多级信息安全过滤模型和综合加密技术实现对智能配电网的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综合加密通信编程实例表明,该方案增强电力网敏感信息安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智能电网已成为当今电网的发展趋势。作为支撑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系统与配电一次网架系统相互耦合、密不可分,对电网规划和运行的影响日益突出,传统的配电网规划方法较少考虑信息系统与配电一次网架系统间的相互影响,已无法适应智能电网发展背景下的精细化规划的需求。该文探讨了配电网架规划、配电通信网规划、配电自动化规划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和协调指标,初步提出了三者协同规划的思路框架并具体探讨了各规划子问题的规划模型、指标和方法。研究结论可为未来主动配电网的一次电网架构、二次自动化系统与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三位一体协同规划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任罡  李世倩  季宁  庞霞 《电测与仪表》2020,57(17):93-98
高效、可靠的通信方法是促进广域保护通信服务和电力安全的根本,目前,现有的广域保护系统通信在实时性和可靠性方面研究仍然不足。针对这一问题,基于现有的广域保护研究,研究了智能电网层次化广域保护系统的通信网络建设问题,把智能变电站作为节点划分广域保护系统。智能电网保护控制以广域测量的实时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并仿真分析智能电网层次化保护体系的网络性能,研究工作为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该文阐述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施现状,分析了其通信网络架构存在的问题,遵循共用通讯网络的理念,提出了基于IPv6的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架构,阐述了IPv6的运用可呈现出的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所提出的基于IPv6的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架构可以同时支持未来配电网电源侧和用户侧所需业务的接入。强调了新的通信网络架构对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配电网作为坚强、统一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服务于用户的供电网络。提高供电服务的可靠性、提升电能质量的品质、缩短供电故障的时间、实现用户与电网之间的互动,是配用电网发展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借助于有效的通信手段,将控制中心的控制命令:住确、及时地传送到为数众多的远方终端,并且将反映远方设备运行情况的数据信息收集到控制中心,文章将对采用EPON技术组网的配电通信网络的规划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