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双块式无砟轨道在我国有了十多年的建设历程,施工工艺经历了从起初的纯人工施工到现在的机械化施工的过程.为了提高无砟轨道的施工质量、工作效率及轨道精度,对其轨排、精调设备、整平机等设备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施工工艺要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3.
截至2020年,我国高铁长度大约在3.6万公里左右,这一长度已经接近周长在4万公里左右的赤道,展现了我国高速铁路事业的专业化水平.无砟轨道无缝线路在高速铁路中被广泛使用,无砟轨道无缝线路在运行的过程中具备安全性和稳定性,是高速铁路建设的基础.本文将针对无砟轨道无缝线路施工准备环节、长钢轨铺设施工环节、放散锁定施工环节的... 相似文献
4.
CRTS?Ⅲ型板无砟轨道作为一种非常有代表性的新型轨道结构形式,它优化了轨道结构,不仅比有砟轨道质量更佳,也集成和优化了既有无砟轨道的优势,很好地解决了轨道板的精确定位问题,大幅提高了铺设精度和效率.分析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施工要点,以施工人员对实际施工中各重点工序进行全程控制. 相似文献
5.
6.
依托郑万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项目,开展CRTSⅠ双块式无砟轨道智能化施工装备升级研究,形成以新型嵌套式轨排为主体的成套智能化施工装备.成套装备在分枕工序、粗铺工序和施工精调工序进行智能化升级,实现逐步替代人工或降低施工人员数量目标.在施工过程进一步优化已使用的装备,解决了人机协同尚存在的问题.CRTSⅠ双块式智能化成套... 相似文献
7.
在高速铁路日常运营维护过程中,依靠现场标识找到病害地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线路标识多为油漆涂刷,容易脱落,对人工依赖性强,维护成本高。提出了一种混凝土雕刻机的轻量化、便携式设计方案,设计了混凝土雕刻机的机械结构、传动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等组件,并制造出了样机。该设备能在混凝土无砟轨道上雕刻标识,标识清晰牢固、整洁统一,降低了运营维护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经现场试验验证各项技术性能参数满足施工要求。该项技术的应用证明了提出的混凝土标识雕刻机设计方案的正确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9.
10.
基于纵连、半单元半纵连、单元化等3种整治原则下,探讨采用板端植筋、板端植筋+板间切缝、凸台限位3种方式,对高铁隧道无砟轨道板上拱整治工程效果研究,发现板端植筋方式整治有利于处理轨道上拱情况.采用板端植筋+板间切缝方式释放了部分温度应力,整治效果更加明显;采取矩形凸台限位方式,处理上拱病害三者中效果最佳,但是施工工艺复杂... 相似文献
11.
12.
针对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离缝后的层间相互作用关系,开展现场运营线及室内推板试验,建立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力学特性分析模型,研究离缝条件下不同层间摩擦参数对轨道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实际运营状态下的轨道板随着顶推力不断增大,轨道板与砂浆层逐渐脱粘,完全脱粘后发生滑移,轨道板失稳发生水平位移的推力在160~200kN之间,轨道板发生稳定滑移的水平推力在210~250 kN之间,对应摩擦系数为2.5~3.1;室内试验轨道板与砂浆层之间在无粘结力的最不利状态下,轨道板发生稳定滑移的水平推力在55~56 kN之间,对应摩擦系数为0.79~0.80;随着层间摩擦系数增加,会一定改善轨道结构受力变形,但影响程度有限,摩擦系数由0.7增加至3.1时,宽窄接缝受力最大减小6.6%,钢轨和轨道板最大上拱位移分别减小了4.19%和5.7%;对于已经出现离缝的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层间摩擦状态影响较小,应提前预防和避免层间离缝病害的产生,保证层间粘结完好。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桥梁底座板施工主要采用人工方式,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导致振捣不足、标高控制不准、凹槽四角易产生裂纹等病害.基于底座板混凝土的传统施工工艺存在的问题,研发的底座自动整平设备具备遥控操作、推平布料、振捣密实、提浆、整平塑型等功能,可实现混凝土标高、反坡一体成型,平整度整体性误差±1mm,标高... 相似文献
15.
将激光准直及图像检测技术应用于无砟轨道表面沉降监测之中,建立了图像式表面沉降在线监测系统.首先,介绍了图像式沉降监测方法的工作原理,给出了表面沉降在线监测系统的构成及工作方式.分析了沉降监测靶面激光光斑图像特征,并采用背景差分法来提高监测系统的环境适应度.然后,采用变结构元多尺度广义形态滤波法对光斑图像进行了预处理.最后,依据采集图像灰度呈高斯分布的特性,提出了基于重心的灰度分布曲线拟合法来精确定位光斑中心.实验结果表明:沉降实验室测试的合成不确定度最大为0.198 mm;现场测试的10个月累积最大误差小于1 mm.这些数据显示提出的系统可满足无砟轨道表面沉降在线监测对稳定性、精度和抗干扰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减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减振特性,进行了橡胶材料试验、落轴试验及现场行车试验。从轨道理论减振性能、轨道内部振动分布规律及传递机理、车站现场振动响应等多维度,依据橡胶硬度、加速度时频特性、振动插入损失及候车厅振级等指标,研究了减振无砟轨道的作用机理及振动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减振CRTSⅢ型板式轨道采用的橡胶减振垫在室温下平均硬度为48.5,理论上可实现对35.65 Hz以上振动的控制;落轴引起的振动在减振无砟轨道结构中自上至下传递时高频分量衰减迅速,随着与落轴点距离的增大,轨道振动先减小后增大;相比普通无砟轨道,减振无砟轨道的底座板振动插入损失接近10 dB;采用减振CRTSⅢ型板式轨道,能有效控制列车过站时引起的车站振动。 相似文献
17.
高铁路基支承层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系统中,用于支承混凝土道床板或轨道板的结构层称为支承层,它具备一定的承力、扩散应力和抗弯能力。文章简要介绍了高铁路基支承层的施工特点及国产滑模摊铺机在支承层的施工运用。 相似文献
18.
19.
交通拥堵是限制城市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从当前我国的总体交通状况来看,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交通问题变得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漏表面波法对高铁无砟轨道层间脱空检测的适用性,建立脱空特征指标,通过含层间脱空的板式无砟轨道实尺模型进行试验,建立空气-无砟轨道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工况下的冲击响应声场分布特征;进一步对漏表面波信号进行希尔伯特-黄变换,保留高频特征信号至第1阶本征模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简称IMF1),分解低频干扰信号至高阶本征模函数,提出以IMF1能量为特征指标的层间脱空判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脱空长度和脱空至荷载冲击点距离的增大,漏表面波IMF1能量分布呈现正相关变化趋势;IMF1能量对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板中CA砂浆层脱空0.2~0.5 m较为敏感,基于漏表面波的CA砂浆层脱空检测具备一定理论可行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