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1kg/h规模的常压流化床气化实验系统上,在850℃,900℃和950℃,n(O)∶n(C)分别为1.0,1.1,1.2,1.3和1.4,生物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0%和40%的条件下,对某地PRB煤和一种生物质(美国竹柳)的共气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H_2含量(体积分数,下同)逐渐增加,CO和CH_4含量及Q_(HHV)(合成气热值)逐渐减少,合成气产量和碳转化率增加较多.随着n(O)∶n(C)的增加,CO,H_2,CH_4含量和Q_(HHV)呈下降趋势;合成气产量和碳转化率增加.随着生物质比例的增加,CO,H_2,CH_4的含量先减少后增加,Q_(HHV)增加较多,合成气产量和碳转化率增加.n(O)∶n(C)为1.0时的炭黑量要高于n(O)∶n(C)为1.3时的炭黑量.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聚碳酸酯(PC)与苯乙烯(ST)的悬浮接枝共聚合,考察了PC/ST质量比、引发剂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对共聚合的影响,获得了接枝率为35%,接枝效率为65%的接枝共聚物,并对接枝共聚物进行IR、DSC、DMA等表征,测定了支链PS的分子量及支链数。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GE-HPLC、NMR、EI-MS、GC-MS对双酚A与环氧氯丙烷醚化反应产物的各个组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别.  相似文献   

4.
粉煤灰与水泥熟料共同水化硬化的基础研究进展及评述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结合水泥混凝土向绿色高性能化发展的方向,综述了近十年来粉煤灰和熟料共同水化硬化的基础研究进展,提出了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5.
孙之达  陈雨虎 《大氮肥》1999,22(5):298-300
介绍金陵化肥厂DCS和PLC系统从运输到运行期间所发生的故障,同时也对十几年来的系统维护工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镜和孔径分布测定仪对自制聚醚砜( PES)和磺化聚醚砜(SPES)膜进行表征,根据Darcy-Poiseuille定律研究PES膜和SPES膜过滤牛血清蛋白液(BSA)阻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PES膜孔径为0.22~0.27 μm,初始纯水通量为642 L·m-2·h-1,过滤质量浓度为1 g·L-1的BSA溶液时平衡通量为30.4~31.9 L·m-2· h-1; SPES膜孔径为5.2~11.1 nm,初始纯水通量为8.1 L·m-2·h-1,质量浓度为1 g·L-1的BSA时平衡通量为3.4~6.9 L· m-2·h-1.过滤时PES膜阻力主要集中在吸附和堵孔阻力,2者相加为总阻力的91.1%;而SPES膜阻力主要集中在膜本身的阻力,为总阻力的41.8%,其次为堵孔阻力,占总阻力的38.3%.经清洗后,PES膜的纯水通量可以恢复到82%,而SPES膜可以恢复到494%.  相似文献   

7.
PVA与壳聚糖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溶液共混法制备PVA与壳聚糖共混膜,用红外光谱法对共混膜进行了表征,并对膜的吸水率、透光率和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共混膜中PVA分子链与壳聚糖分子链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壳聚糖的引入有利于改善PVA的透光性和降低其吸水率。  相似文献   

8.
甲酸甲酯合成与转化的催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评述了甲酸甲酯(MF)合成与转化的催化技术,展示了从MF出发发展C_1化学的可能途径,在MF的合成方面详细地分析了从甲醇出发的羰化法、脱氢法和氧化法催化技术,简介了我们的有关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周志源 《合成纤维》1990,19(3):1-5,22
本文研究了在氯铂酸存在下聚甲基氢硅氧烷和乙酰氧基封端的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的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抗静电性能。反应温度为100~120℃最大转化率可达96~98%,最佳的(?)Si—H和—C=C—基团的当量比为1.55。该共聚物在水中稳定,这是由于硅氧烷和聚醚之间是以耐水解的Si—C键桥联结的。浸渍共聚物的合成纤维织物(聚酰胺、聚酯)的表面电阻可下降10~4欧姆,尤其是耐皂洗性优于一般抗静电剂。同时织物还兼有柔软和良好的手感。  相似文献   

10.
精制处理前后竹醋液组分及其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自燃炉生产的竹醋液原液及其精制竹醋液为研究对象,比较两者在基本理化性质及其有机物组分和各组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基本理化性质方面,精制竹醋液较竹醋液原液更加透明,其色泽淡黄接近无色;竹醋液原液的折光率、总酸含量分别较精制竹醋液高出144%和22%;竹醋液原液的密度、pH值也高于精制竹醋液.利用气-质联用仪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竹醋液原液由97种有机物组成,精制竹醋液有94种有机物组成;精制竹醋液的有机酸含量比竹醋液原液高84%,为63.44%;而竹醋液原液的酚类、醛类、酮类、酯类分别比精制竹醋液高44.6%、10.6%、9.8%、116%,且醇类和其它有机物含量远高于精制竹醋液.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90年代前半期国外润滑抽的需求、生产能力、供求关系以及贸易流向,并对2000年世界各地区润滑油供需进行了分析预测。在经历衰退和复苏之后,1995~2000年期间世界润滑油需求上升,基础油生产能力进一步合理化,但各地区的供需平衡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在10℃下,以萘锂为引发剂,以甲苯/THF的混合溶剂为反应介质,采用两步加料法,合成了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较窄(Mw/Mn≤1.20)的苯乙烯(S)-甲基丙烯酸叔丁酯(TBMA)三嵌段共聚物(PTBMA-b-PS-PTBMA)。并对所得共聚物进行了CPC、IR、1H-NMR、TC及TEM的表征。  相似文献   

13.
杨中鲁 《大氮肥》2007,30(5):289-293
根据尿素合成塔的实际使用和维护情况,系统地介绍尿素合成塔不同状况下的腐蚀特点,并针对不同工况下如何减缓尿素合成塔腐蚀问题,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咖啡因在水和乙醇中的溶解度及其关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韩佳宾  王静康 《化工学报》2004,55(1):125-128
The solubility of caffeine in water and ethanol at 0—50 ℃ was measured using the laser method. The results were regressed with an empirical equation and simplified EOS correlation. A 2 - 2 - 1 backpropagation (BP)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model was selected from many other models. The prediction of interpolation and extrapolation of the data was made with trained 2 - 2 - 1 BP ANN model. The result was satisfactory.  相似文献   

15.
以自燃炉生产的竹醋液原液及其精制竹醋液为研究对象,比较两者在基本理化性质及其有机物组分和各组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基本理化性质方面,精制竹醋液较竹醋液原液更加透明,其色泽淡黄接近无色;竹醋液原液的折光率、总酸含量分别较精制竹醋液高出144%和22%;竹醋液原液的密度、pH值也高于精制竹醋液。利用气-质联用仪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竹醋液原液由97种有机物组成,精制竹醋液有94种有机物组成;精制竹醋液的有机酸含量比竹醋液原液高84%,为63.44%;而竹醋液原液的酚类、醛类、酮类、酯类分别比精制竹醋液高44.6%、10.6%、9.8%、116%,且醇类和其它有机物含量远高于精制竹醋液。  相似文献   

16.
彩色胶片与数字照相的成像效率分析及对其未来的预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作者曾经通过评估成像效率的当前状态和理论极限之间的差距以及分析产生此差距的原因预测过卤化银照相材料的未来发展,本文描述了采用上述的方法来评估和分析彩色胶片与数字照相的现状,经预测在未来前者成像效率的改进余地会远大于后者。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1995年国内涤纶长丝、短纤的供需状况。预测了1996年及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向及需求量。指出涤纶应朝着差别化方向发展,重点开发仿毛、仿丝、异形涤纶纤维。  相似文献   

18.
19.
丙烯腈与丙烯酸的共聚合及表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研究了丙烯腈与丙烯酸在二甲基亚砜中的自由基溶液共聚合反应。考察了单体质量分数,引发剂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分别用称重法和乌氏粘度计测定了反应的转化率和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用IR,DSC和TG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反应条件是:总单体质量分数22%,AIBN占总单体质量分数1%,反应温度和时间为60℃和24h。  相似文献   

20.
祁楠  陈兴 《精细化工》1996,13(6):23-27
芳胺与四种取代苯甲醛缩合,合成了20个希夫碱化合物,进行重结晶提纯,讨论了希夫碱的分解与分解抑制。测试了希夫碱化合物的紫外 可见吸收曲线及SHG效应,发现有7个化合物有倍频效应,其中两个倍频能力高于尿素,讨论了取代基对λmax、Δλ1/2max及SHG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