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Robot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地下综合管廊的受力情况,对比承载力控制及裂缝控制下的管廊配筋,提出地下综合管廊的配筋设计的控制要点。研究表明:当管廊还未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裂缝已无法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要求。故管廊的配筋主要由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裂缝控制,并满足抗震构造要求。  相似文献   

2.
李雪建  王威  谢育礼 《建筑技术》2021,52(12):1528-1530
在综合管线施工中,防水工程十分重要.管廊埋深较深时,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段变形缝部位的防水工程是工程重点,该部位的防水设计通常使用埋置钢边橡胶止水带和贴式橡胶止水带,该做法发生渗漏的主要问题是钢边橡胶止水带连接不牢固.对此,采用变形缝部位钢边止水带热熔搭接防水施工技术,可避免变形缝部位易发生的渗漏现象.  相似文献   

3.
邓勇 《山西建筑》2014,(7):169-171
采用桥梁专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对某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上部结构建立桥梁实体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内力计算分析,得出了不同荷载效应作用下桥梁的内力数据,同时对不同荷载效应按照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内力组合,绘出内力包络图,从而为大跨度预应力连续梁桥的配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钢与混凝土组合板的极限状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钢与混凝土组合板的极限状态设计,系指组合板整体或部分在达到(或超过) 最大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 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中达到不能满足某项规定要求的极限状态而言。在承载力极限状态中,组合板结构及连接件的设计,应考虑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必要时考虑偶然组合。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为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人民防空工程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标准》等新的标准规范的实施,综合管廊主体结构的设计就变得越来越多功能化和精细化。因此主要从综合管廊结构设计在地震作用和人防荷载作用的角度,讨论了在新的规范和标准规定下,综合管廊结构设计的主要思路和方式;对综合管廊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计算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规范中荷载组合的有关要求,进行了内力分析比较;通过断面配筋设计过程,得出2种荷载作用下,管廊结构断面配筋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6.
<正> 建筑结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是以可靠指标β作为衡量结构可靠度的标准。为了确定结构的可靠指标值,就要估计结构抗力和各种作用于结构上的荷载的统计参数;同时,在研究荷载效应组合、确定荷载组合系数、以及确定结构按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荷载的各种代表值(标准值、常遇值、准永久值等)时,都要求掌握各种荷载的概率分布律。本文根据有雪地区的历年气象资料,对我国的雪荷载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统一的雪荷载统计参数、概率分布函数和有关的代表值系数。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13)
为研究多舱综合管廊破坏机制、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等受力特性,以某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为原型,完成多舱综合管廊节段足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件经历了开裂、刚度退化和极限破坏3个阶段;初始裂缝出现在长跨跨中板底;裂缝主要分布在长跨跨中板底以及板端支座处;试件破坏模式为顶板斜拉破坏;荷载达到荷载准永久值时,裂缝宽度和挠度均没有超过限值,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要求;试件的极限承载力达到设计荷载值的2.37倍,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要求。  相似文献   

8.
根据现行规范对抗震框架梁的诸多规定,提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梁端截面最大弯矩限值计算公式。引入预应力平衡度和预应力荷载平衡度的概念,建立了沟通规范的裂缝控制验算应力差限值与传统荷载平衡法的数学关系式。给出预应力框架梁及连续梁(单向板)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估算有效预拉力Npe的直接设计法,可在预应力结构初步设计阶段使用。算例计算结果表明,对于柱网均匀的多跨连续梁或连续单向板,该法的计算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黄爱军 《中国市政工程》2012,(4):74-76,119,120
对印度地铁工程中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应用进行分析,并就基础理论、工程材料、荷载组合、极限状态、抗震分析、构造要求等方面与我国规范进行了对比。印度与我国的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均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但由于不同的安全储备度和经济性选择,具体的工程应用中与我国规范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性:印度材料设计强度高于我国以及裂缝计算公式不同,地下结构裂缝一般不控制配筋,正截面设计较我国经济,但其斜截面抗剪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RC框架结构地震倒塌风险水平进行量化统计分析,开展基于一致倒塌风险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依据GB 50011—2010,对18个不同层数(4、6、10层)、不同设防烈度(6~9度)的典型RC框架结构进行试设计,并依据试设计结果对各模型的抗震设计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低烈度(6、7度)设防的框架结构,柱截面尺寸一般由构造要求或轴压比限值确定,最大轴压比一般出现在中柱,且重力荷载代表值所占比重很大,柱截面配筋则由最小配筋率规定和静载承重要求控制,结构构件的抗震冗余度不足;而对于中高烈度(7度(0.15g)及以上)设防的框架结构,柱截面尺寸主要由位移角限值控制,最大轴压比一般出现在边柱,且重力荷载代表值效应所占的比例随着烈度和层数的增加而显著降低,截面配筋一般由抗震承载力要求控制。  相似文献   

11.
第五篇 结构设计 1.2结构荷载和组合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J 9-87 2.2.l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取各自的最不利组合进行设计。 2.2.2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和偶然组台进行设计,并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 r0S≤R (2.2.2)式中r0──结构重要性系数,对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和结构构件,可分别取1.1、1.0和0.9;结构构件和安全等级,应按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  相似文献   

12.
尽管半刚性连接和楼板组合效应在钢框架设计中的优点已被广泛证实,但在实践工程中却较少采用,首要原因是缺乏合适的实用设计方法。在此提出了一种针对竖直荷载作用下半刚性组合结构的实用设计方法。该方法可以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半刚性组合结构的连接、梁柱的设计。同时也确定了用于计算梁挠度的梁柱连接的转动刚度以及柱的有效长度系数。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非抗震作用下整体现浇组合过梁的配筋形式,通过本文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整体现浇组合过梁配筋量的计算,利用试验验证了上述配筋形式的可行性,得到如下结论:1)过梁部分受拉区钢筋锚入连梁或框梁的锚固长度36 d(非抗震设计)满足要求,过梁部分受拉区配筋形式理论上可行;2)按照连梁或框梁部分与过梁部分分别计算的配筋量,当达到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连梁或框梁部分受压区钢筋与过梁部分受拉区钢筋能够达到甚至超过屈服强度,而连梁或框梁部分受拉区钢筋则未达到屈服强度,将连梁部分受拉区钢筋面积减少20%左右时才能达到屈服强度;3)过梁部分受拉区钢筋面积需要增加40%左右才能保证设计的安全可靠度.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非抗震作用下整体现浇组合过梁的配筋形式,通过本文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整体现浇组合过梁配筋量的计算,利用试验验证了上述配筋形式的可行性,得到如下结论:1)过梁部分受拉区钢筋锚入连梁或框梁的锚固长度36 d(非抗震设计)满足要求,过梁部分受拉区配筋形式理论上可行;2)按照连梁或框梁部分与过梁部分分别计算的配筋量,当达到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连梁或框梁部分受压区钢筋与过梁部分受拉区钢筋能够达到甚至超过屈服强度,而连梁或框梁部分受拉区钢筋则未达到屈服强度,将连梁部分受拉区钢筋面积减少20%左右时才能达到屈服强度;3)过梁部分受拉区钢筋面积需要增加40%左右才能保证设计的安全可靠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不同地基、尺寸条件下掏挖基础单向上拔或上拔与水平荷载联合作用下荷载试验结果,分析了掏挖基础抗拔极限状态时极限荷载和位移值、荷载与位移关系曲线特征、地表裂纹分布特征、典型承载失效模式,结合影响上部杆塔结构正常使用功能发挥的基础位移限值,研究了上拔状况下掏挖基础承载特性及最不利极限状态。研究表明:掏挖基础上拔荷载与位移关系呈陡降型脆性破坏,承载失效主要是由于地基土体整体剪切破坏所致,地基开裂破坏时并未影响掏挖基础及上部结构的正常使用,即掏挖基础上拔状况下最先超越地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因此,上拔状况下输电杆塔掏挖基础埋深、基底直径等参数按地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基础作用力按相应状态荷载组合计算确定,主要采用由可变作用控制的基本组合。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一种内嵌式墙板柔性连接方式,对在这种柔性连接下的6块全轻页岩陶粒预制墙板进行了抗弯承载力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参数为框架梁与预制墙板连接节点的位置、个数和墙板开窗洞情况。对墙板的荷载-挠度曲线、荷载-应变曲线和极限承载力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柔性连接满足墙板承载力要求;墙板连接节点的位置和个数对墙板开裂荷载、挠度、极限抗弯承载力和破坏状态影响显著;开窗洞墙板由于配筋加密,刚度增强,削弱了开洞对墙板承载的不利影响。各墙板在正常使用极限荷载下均未破坏,挠度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反应位移法对某软土地区地铁车站标准段框架结构进行地震作用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6度软土地区结构各构件截面尺寸及配筋均由标准荷载组合作用下的裂缝控制,地震作用工况不起控制作用;地震作用工况下柱端弯矩有明显增大的情况,应严格控制柱的轴压比;在结构薄弱部位需加强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18.
建筑结构除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之外,还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在有些情况下,后者甚至对截面选择和材料用量起控制作用。但是,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结构可靠度的分析,目前研究得还较少。本文仅就若干问题提出初步意见,以供讨论。一、荷载代表值的取值原则在我国现行结构设计规范中,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有所谓短期荷载与长期荷载之别,其含意大体上与目前国际上所用  相似文献   

19.
考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高强钢材以及预压应力的影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截面延性能力相对较小。采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截面能有效改善延性。为了提高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时限制截面综合配筋指标以及预应力度,并控制梁的极限强度以保证强震时梁铰破坏机构的形成。各国规范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对框架梁端截面提出抗震设计有关条款。由于此设计要求与截面的正常使用阶段抗裂要求的设计目标相矛盾,导致截面高度因抗震要求而增加。为此,提出了强震下形成非梁端铰破坏机构的设计思路,并以算例论证按此方法设计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具备所需要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20.
统计了基坑工程所涉及到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机械的超载值,介绍了相关规范中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用于基坑工程时的分项系数取值问题,认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各种建筑材料、长期放置的施工设备等超载可采用组合值;土方运输车辆、商砼罐车等荷载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频遇值或准永久值,并建议了超载的各种代表值系数。提出基坑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种超载的具体数据,从而降低基坑工程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