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采用惰性气体气流中一步快速升温脱除氯化铵和剩余结晶水工艺,利用非高纯氧化钪制备高纯无水氯化钪熔盐。工艺条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脱氯化铵和剩余结晶水阶段温度为400℃、保温时间为120min、升温速度为11℃/min、氯化铵与氧化钪重量比=1.8:1、氧化钪与辅盐重量比=1:5、惰性气体流量为6.0L/min的综合工艺条件下,高纯无水氯化钪熔盐中钪的水解率为1.95%。扫描电镜形貌及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表明,高纯无水氯化钪熔盐结晶状态较好,其他杂质元素的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2.
日前,在内蒙古科技创新暨奖励大会上,包头稀土研究院高纯无水氯化铈产业化技术项目获内蒙古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型高性价比稀土储氢材料的应用研究及产业化"项目、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铬酸镧材料应用器件的开发研究"以及"系列化稀土发光材料产业化开发"项目获内蒙古科技进步三等奖本次获奖的项目无水氯化铈产品2009年获得能自治区十大科  相似文献   

3.
氯化法分解氟碳铈精矿提取稀土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田君 《矿冶工程》2000,20(1):41-43
研究了氟碳铈精矿经预脱氟后加氯化铵焙烧分解,再用热水浸取焙砂从而制氯化稀土的新工艺。系统考察了脱氟剂、反应温度、氯化剂用量、氯化时间因素对氟碳铈精矿稀土提取率的影响,并对工艺进行了优化;当在500℃下添加相当于矿重30%的脱氟剂脱去氟后,再在480℃下加入相当于矿重2倍的氯化铵焙烧1.5h,焙砂用热水浸取得到氯化稀土溶液,稀土提取率可以达80%以上,浸出液中Fe、Al、Si等非稀土杂质含量很低。  相似文献   

4.
《稀土信息》2010,(4):23-23
二氧化铈为萤石结构,晶格氧活性较高,容易迁移形成氧空位,因此,氧化铈释放氧和吸收氧(即氧化还原过程)较容易发生,被广泛用作处理汽车尾气的三效催化剂(TWC)材料和贵金属催化剂的活性载体等,长期以来在基础和应用研究上均受到高度重视。氧化铈工作的过程发生四价铈和三价铈之间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氯化铵焙烧法提取稀土工艺及应用基础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选择性氯化铵焙烧法提取稀土的热力学基础及处理四川攀西稀土矿的黑色风化矿泥、原矿、精矿、尾矿和山东微山中品位稀土精矿、白云鄂博中品位混合精矿的试验情况,文中介绍了二氧化铈和氧化镧的氯化过程及其机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针对冕宁稀土矿特点 ,详细研究了氧化焙烧化学法提铈诸多工艺条件、工艺原理。并用碳铵替代草酸生产 99%的高纯氧化铈产品。  相似文献   

7.
1.2011年日本铈和镧的国内用量将比上一年减少20%~30%2010年日本铈化合物进口量(氧化物及其他化合物合计)为13892吨比2009年增加53%,氧化镧进口量3601吨同比增长254%。虽然中国稀土出口总量下降,但对日本出口铈化合物3709吨,比2009年增长4%,出口氧化镧2870吨,同比增长146%。预计2011年日本氧化铈和氧  相似文献   

8.
将常压蒸馏、减压蒸馏、溶剂纯化几种常规工艺联合,解决高纯无水三氯化铟制备中脱水、提纯等技术难题,最终确定了制备高纯无水三氯化铟的最佳优化参数:投料比(BUOH/结晶水)为35∶1、常压蒸馏温度125℃、分解温度230℃、分解时间1 h。真空升华提纯后可得到高纯无水三氯化铟,产率≥95%,纯度99. 999%以上。  相似文献   

9.
以氯乙酰氯、1,3-丙二胺,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为原料,通过二步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双子化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即二[2-酰胺基-3-(十二烷基二甲基季铵基)丙基]-丙胺二氯化表面活性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分别将其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稀土元素七水氯化铈进行复配,研究复配体系对铝合金在酸性溶液中的缓蚀性能和机理。结果表明,两复配体系均能产生良好的协同作用:IE(C合成产物∶CSDBS=10∶9)=96.8%,IE(C合成产物∶C氯化铈=10∶9)=95.5%;合成产物与SDBS复配的缓蚀机理为利用静电吸附作用在铝合金表面形成致密吸附膜;合成产物与氯化铈复配的缓蚀机理为氯化铈可先在溶液中形成配合物,该配合物进一步吸附于金属表面从而起到协同缓蚀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将赤泥通过盐酸改性,得到改性赤泥,以改性赤泥为载体,氧化铈为活性组分,制备了赤泥负载铈吸附剂.在25℃和静态条件下,对赤泥负载铈吸附剂处理含磷废水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赤泥负载铈吸附剂的制备条件、赤泥负载铈吸附剂用量、废水pH值、吸附时间及磷的浓度对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赤泥负载铈吸附剂的制备条件为:盐酸浓度为6mol/L,赤泥负载铈的反应时间为16h,四水硫酸铈浓度为0.4g/L,焙烧温度为500℃;在废水pH值为5.0,磷浓度0~100mg/L范围内,吸附时间为90min,按磷与赤泥负载铈吸附剂质量比为1︰80投加赤泥负载铈吸附剂进行处理,磷的去除率可达97%以上.利用Langmuir吸附等温式对吸附数据进行拟合,得到25℃下的线性相关性R2=0.9919,吸附剂的饱和吸附量为44.65mg/g.磷在吸附剂表面的吸附是单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11.
四川凉山地区的稀土储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因其铈含量过高,导致稀土企业链失衡,急需为"过剩"的铈寻求新的应用领域。通过铈改性FCC催化剂的研究,发现当稀土含量较低时铈的稳定作用优于镧,但在铈含量较高时其稳定作用略弱于镧;适量铈改性催化剂的优点是干气少、焦炭收率低、汽油和柴油收率高,但其液化气偏低,其内在原因可能是Ce4+更有利于形成更多的固体强酸。稀土铈可用于制备FCC催化剂,铈改性FCC催化剂更适合于具有更高汽油收率和更低焦炭需求的催化裂化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2.
分别研究在真空和空气条件下熔炼“铈-钢”“混合稀土钢”合金的拉伸强度、硬度、电阻率和显微组织与组成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稀土可去除铜中杂质、细化。在真空熔炼条件下,添加稀土能显著提高铜的导电率。但在空气条件下,当稀土添加量超过0.05%wt后,导电率下降。铈与混合稀土均能提高铜的拉伸强度和硬度。  相似文献   

13.
碳酸氢铵沉淀法制备二氧化铈超细粉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碳酸氢铵作为沉淀剂制二氧化铈超细粉体。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在300-900℃时,所得二氧化铈纳米晶为立方晶系,其平均粒径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热失重结果表明,样品的失重率取决于焙烧温度,反应物浓度为0.25-0.3mol/L,沉淀剂浓度为0.2-0.4mol/L,pH值为7-8,沉淀温度为60-80℃,焙烧温度为600℃,可制得平均晶粒度小于20nm。分散性好的二氧化铈超细粉体。  相似文献   

14.
采用静态实验方法研究了蒙脱石对水溶液中Ce(Ⅲ)的吸附特性,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固液比等参数对吸附的影响;通过研究蒙脱石吸附Ce(Ⅲ)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行为,探讨蒙脱石对Ce(Ⅲ)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蒙脱石吸附Ce(Ⅲ)受pH值的影响较大,随pH值的增加,吸附量增大;吸附动力学能很好地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R2=0.9997)拟合,吸附主要是化学吸附过程;以Langmuir拟合,获得其饱和吸附容量为73.53 mg/g,Freundlich模型能够对吸附等温线很好地拟合;以分配系数与温度的线性关系推出热力学参数(ΔH?>0、ΔS?>0和ΔG?<0),数据表明蒙脱石对Ce(Ⅲ)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15.
T1相(Al2CuLi)对铝锂合金各向异性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T1相基本特性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工作,论述T1相与位错的交互作用、T1相与结构的相互影响、T1相对合金各向异性的贡献及稀土Ce的作用。结果表明,T1相因其分布及形貌而难以有效阻碍共面滑移;T1相对形变织构的形成起调整作用;织构的存在使T1相的分布及其与位错的作用发生变化,从而使其强化贡献具有各向异性。Ce影响形变织构的形成和合金的时效析出,并对共面滑移具有双重作用,从而改变T1相强化的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两种典型氨基和4种典型碱金属沉淀剂对其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NH3-SCR)的影响规律;借助N2吸附、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IR),探讨不同沉淀剂影响铁铈催化剂SCR脱硝性能的原因。结果表明:与碱金属沉淀剂(NaOH,KOH,Na2CO3和K2CO3)相比,氨基沉淀剂(NH4OH和(NH4)2CO3)制备的铁铈催化剂具有良好SCR脱硝性能;氨基沉淀剂促使铁铈催化剂中形成铁铈固溶体,优化铁铈催化剂的孔隙结构,增大其表面积和孔容,细化其孔径,使铁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SCR脱硝性能;FeCe-NH4OH和FeCe-(NH4)2CO3的比表面积依次为107.05,108.80 m 2/g,分别为FeCe-NaOH和FeCe-Na2CO3比表面积的1.36和1.83倍。  相似文献   

17.
用快淬法制得晶粒尺寸为20~50nm的富铈稀土储氢合金,其0.4C放电比容量达到310mAh/g.经表面改性处理后,合金的活化性能、循环性能、大电流放电性能和1.2V放电电压平台等电化学性能都得到提高.经4h表面改性处理后,在1C放电条件下,合金只需2次活化,就能达到最大比容量300.2mAh/g;经18次循环后,合金的放电比容量仍保持在297mAh/g,其放电效率达到93.80%.1C,2C和3C放电能力分别达到97.84%,93.27%和92.40%.  相似文献   

18.
采用工业硝酸铈Ce(NO3)36H2O为原料进行热解制取脱硫活性组分CeO2,然后利用干混法制备CeO2高温煤气脱硫剂。通过BET、XRD、强度仪等测试手段,对脱硫剂的孔容、比表面积、晶型以及机械强度等进行了表征;同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不同焙烧温度、不同造孔剂含量以及不同黏结剂对脱硫剂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0~800 ℃的范围内,随着焙烧温度的增加,比表面积迅速增大,孔容也大幅度上升,机械强度也呈现增加的趋势,并且脱硫效率也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且造孔剂含量的增高,脱硫效率也有增高的趋势,但机械强度有所降低。选用膨润土作为黏结剂更有利于氧化铈脱硫剂的脱硫过程。故合适的焙烧温度、适量造孔剂的加入及选用合适的黏土都可以改善氧化铈脱硫剂的脱硫活性。  相似文献   

19.
钛基复合涂层阳极电化学法制备二氧化铈超细粉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钛基钌-铱-铑复合涂层作为阳极, 以硝酸铈和硝酸铵作为电解液, 电化学法制备二氧化铈超细粉体。产品经XRD和TEM分析表明, 粉体属立方晶系, 呈球形, 且粒度小于30 nm;阳极极化曲线表明涂层电极的极化性能优于铂电极, 槽压和能耗均低于铂电极。探讨了溶液浓度、电流密度、pH 值等对电流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