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针对目前计算机辅助肺结节良恶性分类模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T图像的集成随机森林模型肺结节良恶性鉴别方法。首先,分割肺结节区域,提取其影像学特征向量输入多个基分类器;然后,利用每个基分类器的置信度构建集成模型的分类损失函数,求出每个基分类器的权重;最后,根据每个基分类器输出的类别概率值进行加权求和,求得其中概率最大值的类作为分类类别。为验证提出的分类模型性能,本文设计3种实验方案进行测试,准确率分别达到:96.41%,91.36%,95.82%;并与已有的肺结节良恶性分类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集成随机森林分类模型能够有效提高肺结节鉴别良恶性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2.
肺结节是肺癌的症状.在CT图像中,肺结节的形状和大小常被用来进行肺癌的诊断,然而良性和恶性结节的鉴别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良恶性结节的边缘纹理特征区别大,因此本文首先利用基于改进的边缘检测算子的灰度-梯度共生矩阵(GGCM)提取小梯度优势、灰度分布不均匀性、能量、灰度熵、梯度熵、混合熵、逆差距、相关性等肺部CT图像的14种纹理特征.然后利用改进的ReliefF算法去除作用小的特征,保留重要特征的特征权重值.最后将重要特征的权重值应用于改进距离度量准则的k-means算法中进行良恶性结节的分类.应用本文算法在LIDC数据集上实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14种纹理特征对于结节良恶性的分类能力并不相同,而灰度差、梯度差、能量、小梯度优势、相关性、灰度熵、混合熵、逆差矩的组合得到的良恶性肺结节分类效果最好,最终实现了良性结节83.46%,恶性结节95.02%的识别率,可在临床应用中辅助医生进行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  相似文献   

3.
谢新林  肖毅  续欣莹 《计算机应用》2022,42(5):1424-1430
肺结节分类是早期肺癌诊断的重要任务。基于深度学习的肺结节分类方法虽然能够取得良好的分类精度,但存在模型复杂和可解释性差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架构搜索的肺结节分类算法。首先,将注意力残差卷积cell作为搜索空间的基本单元,并使用偏序剪枝方法作为搜索策略来构建神经网络架构以搜索3D分类网络,从而达到网络性能和搜索速度的平衡。其次,在网络中构建了多尺度通道和空间注意力模块来提高特征描述和类别推理的可解释性。最后,采用堆叠法将搜索到的网络架构进行多模型的融合,从而获取精准的肺结节良恶性分类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肺结节分类常用数据集LIDC-IDRI上,所提算法与最新肺结节分类算法相比具有较好的分类性能和较快的收敛,且所提算法的特异性和精确率分别达到95.37%和93.42%,能够实现良恶性肺结节的准确分类。  相似文献   

4.
胡强  郝晓燕  雷蕾 《计算机科学》2016,43(Z6):37-39, 54
为了提高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中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BP神经网的分类算法。该算法针对BP神经网络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综合考虑孤立性肺结节的医学诊断特性,采用遗传算法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分类器进行优化,并通过对PET/CT图像进行处理,提取病灶的功能特征、结构特征以及临床信息作为神经网络分类器的输入样本,实现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分类。对医院以及网络公共数据库中的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算法在分类准确性上有较大的提高,说明该方法在肺结节临床分类方面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中良、恶性肺结节的准确分类对肺癌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然而,由于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中肺结节背景的复杂性,以及良、恶性肺结节判定之间存在的不确定性,使得良恶性肺结节的准确分类成为了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提出了一种深度三维多尺度交叉融合卷积神经网络实现了良恶性肺结节的精确分类。使用密集连接结构自动提取肺结节多尺度特征,为了减少特征提取过程中肺结节相关信息的丢失,对多尺度特征引入了交叉融合策略得到多尺度特征组,增强了高、低层次语义信息的表达能力,同时增强特征在网络中的传递和转移。将提取的特征组分别连接至多个softmax分类器,模拟多位经验不同医生共同决策,实现了良、恶性肺结节的精确识别。使用肺图像联合会数据集进行验证,分类准确率达到了90.96%,AUC为94.95%。  相似文献   

6.
针对肺结节良恶性分类模型中特征选择过程无法避免特征多样性不受破坏的问题,提出一种将肺结节特征矢量化处理的特征选择方法。首先,假设每个肺结节特征都是由数据、类型构成的一个矢量。然后,按照特征类型添加特征到相应的特征子集,并分别利用Relief算法评价特征、特征子集的分类重要性。最后,通过动态阈值的方式筛选得到优化后的特征子集。在150个肺结节样本的分类实验中,采用本文算法所取得的敏感性为94.7%、特异性为93.7%、虚警率为5.2%、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为97.3%。分析表明,本文算法几乎不破坏肺结节特征的多样性,能够显著提高肺结节良恶性分类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面向肺癌CAD系统的感兴趣区域特征选择与分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研究ROI 的特征提取与分类方法.首先,根据医学征象对ROI 进行特征提取;为了提高 分类的准确性,采用概率分布可分性对原始提取的特征进行特征选择.然后,利用SVM 对选择的特征进行定 量描述;采用特征量化参数对Mahalanobis 距离进行加权改进,加权的Mahalanobis 距离使类间差别明显增大. 最后采用加权改进后的Mahalanobis 距离将ROI 分类为结节或非结节.利用所提ROI 特征选择和分类算法进 行肺结节检测实验;肺结节检测灵敏度为94.6%,漏诊率为5.4%,可以为医生进行肺癌早期诊断提供帮助信 息.  相似文献   

8.
在肺癌早期筛查过程中,人工诊断胸部CT扫描图像费时费力,而深度学习网络缺乏足够的医学数据进行训练。为此,提出一种渐进式微调(PFT)策略,将其应用于深度迁移学习网络以辅助诊断肺结节良恶性。利用神经网络在粗粒度的自然图像大数据集中学习特征知识,经重构网络分类层将所学到的特征信息迁移至肺结节的细粒度小数据集。采用PFT策略从全连接分类层开始,逐层释放、微调训练卷积层直至所有网络层,并通过定量分析各层微调后肺结节良恶性分类的AUC值,确定最佳微调深度。此外,采用梯度加权类激活映射图和t-SNE算法为网络预测结果提供相应的视觉支持与解释。在LIDC数据集中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可达91.44%,其AUC值为0.962 1。  相似文献   

9.
肺癌位居癌症死亡率首位,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可降低肺癌患者的死亡率。深度学习能够自动提取结节特征,并完成肺结节的良恶性及恶性等级分类,因此深度学习方法成为肺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对常用数据集进行介绍,系统阐述了栈式去噪自编码器(SDAE)、深度置信网络(DBN)、生成对抗网络(GAN)、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和迁移学习技术在肺结节良恶性分类中的应用,阐述了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CGAN)、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CNN)、U型网络(U-Net)和集成学习技术在肺结节恶性等级分类中的应用,针对肺结节分类的深度学习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为辅助医生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提出一种针对肺结节的PET/CT影像特征的PSO-SVM分类方法。该方法利用粒子群算法(PSO)对支持向量机(SVM)进行参数搜索,进而选择最合适的参数,得到合适的SVM分类模型。实验表明,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支持向量机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优化,可以避免人为选择的随机性,在解决分类问题中有良好的表现。使用此方法得到的分类模型对良恶性肺结节进行分类,平均正确率可达到90%以上,且为医生诊断肺结节时选取的主要特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球谐函数与容斥映射算法向量化球面表面纹理与结节形状用以进行胸部CT图像肺结节良恶性判定。区别于基于深度学习解决肺结节良恶性筛查的方法,目前方法多集中于框架改进而忽略了数据预处理,文中所提方法旨在对球面纹理与结节形状进行向量表达,使其可以输入深度森林进行特征分类训练。方法 首先采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数据,通过3维重构获得3维肺结节图像。其次使用球谐函数与容斥映射算法在保留空间信息的同时将纹理以网格方式映射到标准球面上。再次使用网格-LBP与映射形变能量分别完成对球面纹理与结节形状信息的构建。最后提出一种基于网格的多粒度扫描方法对深度森林训练框架进行改进,并将向量化后的纹理和形状特征加入到改进的深度森林训练框架中进行实验验证。结果 通过大量的实验结果验证,在准确率(ACC)、特异度(SPE)、敏感度(SEN)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UC)4个衡量指标下,本文方法具有优于现存先进方法的表现,其中ACC、SPE、SEN和AUC分别达到76.06%、69.46%、88.46%和0.84。结论 基于球谐函数与容斥映射算法可成功地对肺结节表面和形状两个特征进行向量化并训练,不仅考虑了数据预处理,而且通过两个特征对肺结节良恶性检测的准确率要高于传统1个特征检测的结果,同时也为3维模型中特征的提取及向量化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Perfu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differentiate malignant pulmonary nodules from benign nodules based on the assessment for the change of the CT attenuation value within the pulmonary nodules. Instead of using the change of the CT attenuation value, a set of fractal features based on fractional Brownian motion model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o automatically distinguish malignant nodules from benign nodules. In a set of 107 CT images from 107 different patients with each image containing a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 our experimental results obtained from a support vector machine classifier show that the accuracy,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are 83.11%, 90.92%, 71.70%, 80.05%, 87.52%, and 0.8437, respectively, by using the proposed fractal-based feature set. Such a result outperforms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of using the change of the CT attenuation value as the feature for classification. When combining this conventional method with our proposed fractal-based method, the accuracy,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can be promoted to 88.82%, 93.92%, 82.90%, 87.30%, 90.20%, and 0.9019, respectively. In other words, a high performance of pulmonary nodule classification can be achieved with a single post-contrast CT scan.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计算机辅助诊断中肺结节的特征提取方法依靠人工设计、操作复杂、识别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受限玻尔兹曼机的肺结节良恶性诊断方法。首先采用多层无监督卷积受限玻尔兹曼机自动对肺结节图像进行特征学习,然后利用分类受限玻尔兹曼机对获得的特征进行良恶性分类。为避免分类受限玻尔兹曼机在训练中出现的特征同质化问题,引入了交叉熵稀疏惩罚对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避免了手动特征提取的复杂性,在肺结节良恶性分类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ROC曲线下面积值上均优于传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