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比研究了前置臭氧/活性炭工艺和常规深度处理工艺对微污染水源水中氨氮、有机物以及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前置臭氧/活性炭工艺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优于常规深度处理工艺。当氨氮浓度为3.04 mg/L时,前置臭氧/活性炭工艺对氨氮的去除率相比常规深度处理工艺提高了21.44%;前置臭氧/活性炭工艺和常规深度处理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相当,前置臭氧/活性炭工艺对沉后水中UV_(254)、TOC和COD_(Mn)的去除率分别为73.91%、46.14%、61%;前置臭氧/活性炭工艺和常规深度处理工艺均能有效控制消毒副产物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针对连云港灌南县田楼水厂原水水质的特征,通过技术方案比选,水厂采用臭氧预处理、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和氯、氯胺组合消毒处理工艺。臭氧预处理可预防氯氧化产生的氯消毒副产物,对后续活性炭工艺的生物作用不产生影响;臭氧活性炭滤池具有吸附和降解功能,炭滤料的使用寿命长;采用液氯消毒,消毒效果好、运行成本低,出厂水管网采用氯胺消毒,持续消毒能力强,可有效抑制管网细菌的再繁殖。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微污染原水引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课题以河南某市引黄水库微污染水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强化常规处理工艺+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的净化效能,结果表明:强化常规处理工艺+臭氧-生物活性炭联合工艺对浊度、COD_(Mn)、氨氮、DOC、THMFP和HAAFP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出水中上述污染物浓度分别为0.07~0.20NTU、0.63mg/L~1.39mg/L、0.06mg/L~0.18mg/L、2.563mg/L、127.83ug/L、42.85ug/L,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松花江水源水质特点,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强化常规处理工艺,对松花江微污染原水进行深度处理。中试结果表明,臭氧预氧化具有助凝作用,可节省混凝剂用量,在试验条件下,当预臭氧投量为1.0 mg/L时,可节省12%以上的混凝剂量;主臭氧氧化工艺的设置可以提高后续活性炭滤池的净水效果;在低温低浊期出水氨氮浓度难以达标,可采用加氯的方法来去除氨氮,最佳投氯量为4.5 mg/L。长期运行效果表明,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强化常规工艺,所需臭氧投加量较低,系统运行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即使在冬季低温低浊期仍可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5.
对浙江某水厂各工艺单元出水中的二甲基亚硝胺(NDMA)浓度进行了检测,开展了氯化和氯胺消毒后NDMA生成潜能的研究,并探索了生成潜能与其他水质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预处理和常规处理工艺出水中未检出NDMA的条件下,经臭氧氧化后可生成NDMA,其浓度达到13.7 ng/L;后续的生物活性炭工艺可去除部分NDMA,经加氯消毒后出厂水的NDMA为11.6ng/L;氯胺化的NDMA生成量约为氯化生成量的3~5倍,即出厂水采用氯胺消毒产生NDMA的风险更大;经深度处理后氯化和氯胺化的NDMA生成潜能可分别削减14.1%和8.8%,其中生物预处理工艺可有效去除NDMA的前体物;NDMA生成潜能与DOC、UV254、DON值之间均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其中与DON的相关系数可分别达到0.97和0.91,因此有效控制有机氮类化合物,可降低NDMA的生成风险。  相似文献   

6.
信息     
美国洛杉矶州水厂是世界上最大的直接过滤水厂,过滤速度33m/h、原水浊度3ntu、滤后水浊度0.1ntu,采用臭氧—过滤设备,用臭氧和氯剂消毒。在原水处理前加臭氧(最大量1.7mg/L),以抑制与原水有机物生成THM_s,滤后投加氯剂约1.0mg/L。投加的药剂有FeCl_31.0mg/L及阳离子聚合剂1.7mg/L。 投加臭氧后出现絮凝体,其原因尚未弄清,但是它能在快速混合和絮凝这个工艺程序里显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不同氨氮含量的原水加氯后产生折点曲线的研究,确定合适的加氯消毒方式,同时针对常规处理工艺找出原水中氨氮值上限,从而为水厂加氯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兰旭 《市政技术》2014,(2):106-108
南水北调原水水质十分复杂,传统的给水厂混合—絮凝—沉淀—砂滤—氯消毒处理工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要求。为了确保南水北调配套水厂的出厂水水质,宜采用深度处理方式及新消毒工艺措施。以门头沟门城水厂为例,介绍了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及紫外-氯胺联合消毒工艺在水处理方面的实际效果。该工艺的采用,不仅可保障水质安全,同时也是实现水质规划目标的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北方地区某水厂低温水中氨氮去除难的问题,在现场开展了两级臭氧/生物增强活性炭工艺(O_3/BEAC)去除氨氮的中试研究。利用含一株能去除低温水中氨氮的新菌种HITLi7~T构成的优势功能复合菌剂,构建了生物增强活性炭(BEAC),分别考察了进水氨氮浓度、两级臭氧投加量、BEAC滤柱滤速及其反冲洗方式对该工艺去除氨氮效能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工艺运行参数。结果表明,随着进水氨氮浓度的变化,O_3/BEAC工艺对氨氮的去除率始终比O_3/BAC工艺高;当原水温度为0~2℃、氨氮为1.5 mg/L时,BEAC滤柱滤速为4.47 m/h,一级臭氧投加量为2 mg/L、二级臭氧投加量为1 mg/L,采用单独水洗10 min、水洗强度为8 L/(m~2·s)的反冲洗方式,可使O_3/BEAC工艺的氨氮去除效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O_3-BAC深度处理工艺对钱塘江原水的处理效果,两年多的运行结果表明:O_3-BAC工艺对COD_(Mn)的去除率为49.79%~81.63%,运行前半年去除率为80%;随后去除率有所下降,运行一年后稳定在49.79%~72.45%,出厂水COD_(Mn)下降至0.77~1.25 mg/L。原水氨氮在0.1~0.35 mg/L时,氨氮去除率通常在75%~95%;原水氨氮在0.05~0.1 mg/L时,去除率相对降低,为20%~60%,出厂水氨氮基本保持在0.02~0.05 mg/L。采用O_3-BAC工艺后,出厂水三氯甲烷由常规工艺的0.006~0.0307 mg/L降至0.002~0.009 mg/L,远低于0.06 mg/L的限值要求;出厂水臭和味为0级、色度小于5度。目前,活性炭处于稳定的运行阶段。  相似文献   

11.
以高温高藻期原水为处理对象,在天津某净水厂选择预臭氧—紫外线加单点加氯消毒、预臭氧—紫外线加两点加氯消毒、预加氯—紫外线加两点加氯消毒3种不同预氧化消毒方式进行生产性试验,考察3种工况下滤后水、出厂水及管网水中三卤甲烷(THMs)生成量、余氯、浊度等相关水质指标。结果表明,控制出厂水和管网水THMs最低的最佳预氧化消毒方式为预臭氧—紫外线加两点加氯消毒,在每年7月—9月采用预臭氧—紫外线加两点加氯的预氧化消毒方式,预加氯—紫外线加单点加氯的预氧化消毒方式可用于7月—9月之外的时段,当7月—9月之间在应急情况下必须启动预加氯时,必须采取两点加氯的消毒方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际水厂常规处理工艺(包括预氧化、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分析铁锰的去除效果。铁在混凝沉淀中能达到很好的去除效果,沉淀池出水铁含量≤0.050mg/L。锰在预氧化阶段可以迅速与二氧化氯反应,有效除去水中的锰;但若原水锰≥0.3mg/L,前加氯不足,会引起沉淀池和清水池中的水变黄,造成色度超标。因此当原水水质差,锰含量高时需加大前加氯量以增加预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南方某湖泊水源净水厂4月—9月易发原水致嗅物质2-MIB超标问题,进行了2-MIB去除规律的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预臭氧工艺对2-MIB的平均去除率可达68.6%,不采用其他预处理工艺时,混凝沉淀和砂滤对2-MIB没有去除效果。使用预臭氧和混凝前加氯方式联合预处理时,混凝沉淀会抵消预臭氧对2-MIB的去除效果,后续砂滤单元对2-MIB的去除率为15%~35%,尽管缩短了砂滤池的反冲洗周期,但对2-MIB的去除率提高不超过5%。后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2-MIB的去除率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水厂负荷不超过80%、原水中2-MIB的浓度不超过911 ng/L时,通过预臭氧、前加氯、常规处理与后臭氧/生物活性炭单元的有机结合,可控制出厂水中2-MIB浓度低于10 ng/L。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比2个均采用常规净水工艺的水厂历年的水质数据,分析水源相同、处理效果却有明显差异的机理。由于炭砂滤料表面形成的微生物膜的生物活性和吸附性能,无前加氯的炭砂滤池对锰和氨氮有很好的去除效果;由于原水中生成消毒副产物的前驱物明显高于滤后水,所以有前加氯工艺的出厂水消毒副产物会高于无前加氯的出厂水。  相似文献   

15.
不同给水处理工艺的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生物可同化有机碳(AOC)作为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评价指标,对常规处理工艺和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深度处理工艺控制AOC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工艺都会使出厂水的生物稳定性变差,常规处理工艺和深度处理工艺使出厂水的AOC平均浓度分别增加了26%、70%;尽管砂滤和BAC滤池去除AOC的效果良好,但O3氧化和氯胺消毒会大幅度提高AOC浓度。因此,有必要采取减少后臭氧投加量或单独采用BAC、增加生物滤池接触时间以及减少消毒剂投加量等措施来控制AOC浓度,促使出厂水水质达到生物稳定。  相似文献   

16.
陈锋 《城镇供水》2015,(4):27-29
原水氨氮含量升高是净水处理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原水氨氮含量升高会造成耗氯量增加,消毒效果下降,氨氮还会硝解生成亚硝酸盐、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本文通过分析氨氮对净水处理工艺不良影响,提出了调整预加氯和臭氧投加量以及强化混凝等措施,降低氨氮的不良影响,确保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17.
某水厂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加氯消毒"常规处理工艺,混凝剂采用液态聚合氯化铝(PAC),消毒剂采用次氯酸钠溶液。自2015年6月下旬,该地区一直持续高温少雨,原水p H值异常升高,不仅影响到混凝沉淀效果,增加了出厂水铝含量超标的风险(0.20 mg/L),同时还会影响后续消毒效果和消毒副产物生成量,给水厂生产带来了严峻挑战。通过向原水池通入CO2气体,调节原水p H值至7.20~7.60,使后续混凝沉淀效果得以改善,并将出厂水浊度和铝含量控制在较低的水平,达到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在调研太湖原水中存在的主要致嗅物质的基础上,通过试验比选、净水方案制定与实施,确定采用粉末活性炭和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解决了常规工艺不能有效解决的嗅味问题。在太湖原水2-MIB浓度超出国标80倍的条件下,粉末活性炭与预处理、深度处理工艺联用,可将出厂水2-MIB浓度控制在10 ng/L以下,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了以液氯作为单一消毒剂时,在原水氨氮浓度突升条件下,运用出厂水补充加氯保证出厂余氯及降低总氯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出厂水补充加氯时,不仅可以保证出厂水余氯合格、稳定,而且可以大大降低氯的投加量,降低氯耗,进而降低消毒副产物产生的浓度。  相似文献   

20.
消毒是自来水生产的重要环节,作用是灭活绝大多数病原微生物,防止传染病危害。消毒是保证水质的最后一关。水的消毒方法很多,包括氯及氯化物消毒,臭氧消毒灯。氯消毒经济有效,使用方便,应用历史最久也最为广泛。对于不受有机物污染的水源或在消毒欠通过前处理把形成氯消毒副产物的前期物(如腐殖酸和富里酸等)预先去除,氯消毒是安全、经济、有效的消毒方法。当原水中有机物主要是氨和氮化合物时,采用普通的混凝、沉淀、过滤加上中间水仪表反馈控制加氯量的常规方法无法解决问题,但采用折点加氯的效果却很显著。下面,我们针对折点加氯原理及其实际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