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春华 《电子设计工程》2023,(6):124-127+132
针对视频会议终端在网络出现故障时无法进行视频通话的问题,基于传统视频会议终端设备设计了一款集成电话功能的会议终端设备,该设备采用海思平台和红外技术,主要由编码模块、解码模块、电话语音模块等组成,编码模块将设备采集的音视频信号转换为IP数据,并传送到IP网络中;解码模块接收IP网络中的数据,并解码为音视频信号在本地播放;电话语音模块将设备采集的音频信号转换为电话数据,并传送到PSTN网络中。经实验验证,该系统实现了视频会议和电话语音保底功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TCP/IP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君  樊蓉 《电声技术》2006,(10):55-57
讨论了一个基于IP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以及视频、音频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说明了如何实现视频、音频同步;最后对系统性能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3.
《现代电子技术》2019,(12):45-47
高清视频监控画面范围广同时产生巨大数据使得在网络传输中造成时延,也存在音频数据有限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中设计一种基于B/S架构的实时高清音视频监控系统。USB摄像头基于V4L2接口采集图像,基于ALSA声卡驱动采集音频,结合H.265视频编解码技术和FAAC音频编码技术,以RTP协议打包封装H.265视频码流和AAC音频码流经网络同步传输到Web服务器,利用CGI,JavaScrict技术实现多种智能终端登录浏览器显示监控画面。经测试该监控系统画面清晰无抖动,音视频吻合效果明显满足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局域网上声音和活动图象实时同步传输系统的实现。系统采用局域网中流行的16Mbit/s令牌环网,将利用ACER2000视频采集卡数字化的标准PAL/NTSC视频信号,以及SOUND BLASTER音效卡采集并数字化的音频信号,分别从各自的缓冲区中搬移到主机内存中,再打包组装成多个视频分组和音频分组,通过NOVELL的IPX网络访问接口发送出去。接收方按照算法约定和同步规则,将接收到的声音和  相似文献   

5.
本文重点分析了网络视频会议软件的一些关键技术,如:音频的G.723.1和G.711以及最新的GIPS压缩算法;视频的MPEG-4和H.264编码技术;计算机IP网络单播、组播技术,防火墙技术.并成功将这些技术应用到广东省广播电视技术中心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建设中,在全省各台站低带宽的网络环境下完成了双向IP视频会议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刘晨昱 《电子测试》2020,(9):135-136,33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是集视频图像编码技术、音频同步编码技术以及网络通信协议技术等通信系统,在一些重要部门的应用十分广泛,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前景十分良好,通过对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架构进行分析,探究了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特点与主要关键技术,并指出了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IP组播视频会议系统的实现及关键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健  华钢 《信息技术》2006,30(1):98-101
提出了一种采用PC机,视频采集设备,以VC++6.0为开发平台及相应的网络技术构建的纯软件视频会议系统设计方案,并利用IP组播技术实现视频会议系统中视音频数据流的通信。同时对本设计方案中出现的用户端控制及QoS问题作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一、背景 视频会议是一种类似于电话的实时通信工具。视频会议不仅可以进行声音的交流.还能够同时进行视觉的交流.很大程度地接近了面对面的沟通效果。简单地说.视频会议终端设备类似于话机.它是用户进行通话时操作的设备。视频会议终端负责采集用户的声音输入、视频输入.并对声音和视频进行压缩编码后通过传输网络送给对端;另一方面.视频终端设备接收对端送来的压缩后的声音、视频数据.进行解码后.通过喇叭.显示器等装置输出给用户。视频会议还支持多方的通信。多方通信应用中.每个参与方都应该确保能够听到其他各方的声音.每个参与方还应该能够选择收看其他一方或多方的视频画面。这些功能由一种称为多点控制设备(MCU)来提供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即时通信协议内涵进行研究,并指出音视频处理技术原理,包括Farsight视频会议、Gstreamer音视频处理、Libpurple流媒体模式等内容,最后阐述即时通信系统(IM系统)中音视频同步传输的解决方案与实现方法。根据研究结果可知,本文所提解决方案适用范围广,通过互动开发平台的架构与功能运营,可满足大量用户同步在线传输的目的,使音视频数据点对点数据传输、音视频同步方面的缺陷,分别采用UDP协议、RTP/RTCP协议得到良好解决有效缩短网络延迟,降低CPU占比,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的迅速发展,会议系统中基于IP网络流媒体的传输技术,特别是音、视频数据的多点传输,成为系统服务质量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会议系统和流媒体传输的技术及特点,对多媒体会议系统中音、视频数据传输的组播问题加以研究并针对大型网络中的PIM-SM提出一种改进方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现有视频会议系统存在的问题,并结合P2P网络的技术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P2P的视频会议系统体系结构。同时分析音视频同步和带宽自适应传输两个关键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案,重点叙述基于Conference XP平台的P2P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实现过程。ConferenceXP融合了音频视频和网络技术中的新发展,在该平台上实现的视频会议系统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清视频会议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与会人员无须长途跋涉集中到某一地点来面对面交流参会,通过视频会议即可传达会议精神。视频会议即可将与会者的视频信息和音频信息几乎原封不动的上传下达,极大地提高了会议的效率,给与会人员带来很多方便。文章通过对视频会议中出现卡顿问题的维护进行探讨,为视频维护工作者提供维护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性能流媒体技术含盖了各种数字媒体技术和基于媒体的新兴技术,能够将视频、音频和数据内容集成到许多不同的新型应用中,并改变了数字媒体内容传输的方式。流媒体所面临的挑战包括在有线和无线网络中的视频、音频和数据流的同步处理中,如何实现实时性能、更高的信道密度和软件编程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一种网络化视频监控系统,将单片机控制技术、USB数据采集技术与基于TCP/IP协议栈的计算机网络结构有机结合起来,使人们能够通过监控现场的摄像机和麦克风等视频音频捕捉设备,将监控现场的信号通过局域网传输,并送到监视器上以获得实时图像和声音,从而实现远程遥视现场。  相似文献   

15.
视频会议作为电信公网与行业专网的一项重要业务,广泛应用于远程会议、多媒体新闻发布等领域。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高清视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多媒体通信的主要网络,而且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正随着高清电视技术和宽带通信技术的发展的到广泛应用。研究得知,基于IP网络的智能视频会议系统通过IP地址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具有操作简便、高清影像、多画面会议等功能,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飞行试验中多路视频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传输和同步播放,提出了多路视频信号的实时采集、处理、记录和同步播放方法,设计了多路视频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视频数据的保存、同步播放及基于C/S结构的实时视频数据传输,实现了多路视频的同步综合显示,并在实际飞行试验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一、高速无线视频通信技术 图1显示的是典型的网真通信中一个会场中各种设备的组网互联情况。网真通信终端A通过网络接收来自通信终端B的数据,对于压缩的视频、音频数据进行解压缩还原成非压缩的视频、音频数据。这些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投影仪、液晶大屏幕上进行现实。而在会议中.  相似文献   

18.
许丽媛 《移动信息》2023,45(7):245-247
为提高计算机网络数据的存储效率,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分类存储系统。在该设计中,物联网技术架构为多层结构,分别为数据感知层、信息交互层和数据存储层。该系统可以利用数据感知层来感知、采集数据,通过信息交互层实现计算机网络数据的传输与交互,结合分簇算法并对采集到的计算机网络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将分类后的数据传输至存储层,同时将计算机网络存储于固定的数据库内,实现计算机网络数据的分类存储。实验表明,该系统存储响应时间较短,整体存储效率较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陈德来 《电子技术》1999,26(8):30-33
文章介绍了交互式远程教学系统的开发过程,提出了设计交互式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原则,建立了具有音频、视频和数据等多种媒体交互的远程教学系统,分析了实现多媒体交互式远程教学系统的技术手段———教育电视、音频会议系统、计算机网络和视频会议系统等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概念理解。随着视频会议在多种环境中的应用逐渐普及,相应的视频会议技术和产品被媒体和用户普遍关注:所谓视频会议实际上是通过多媒体通信系统.实现数据、音频、视频的实时传递和交互.形威点对点、点对多点间的跨空间作业。随着互联网的日渐普及.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会议的主流技术也悄然而变。国际著名网络设备和解决方案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