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运载火箭地面测发控网络是传输地面信息的中枢,对此网络的要求是高效和可靠。但是,随着新一代火箭的研制及应用,对实时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系统内数据量的激增,现有火箭网络指标满足不了新一代火箭对地面网络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VSS及SSM新技术的地面测发控网络,通过应用VSS技术,虚拟切换,简化环路架构及路由协议,提高网络自愈时间,通过采用SSM技术及组播地址设计,避免组播无用叠加,极大地降低对交换机CPU资源消耗,保证交换网络传输正常。 相似文献
2.
现役运载火箭各分系统的测发控系统各自独立,存在资源浪费,兼容性差、信息传递低效等问题;随着测控技术发展和火箭电气系统需求牵引,新一代运载火箭地面测试、发射与控制在通用化、集成化、智能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梳理一体化设计的功能,提出一种运载火箭地面测发控系统的体系架构,整合传统运载火箭控制、测量、总控网等分系统的测发控共性需求,在统一供配电、有线测控、无线调制解调、数据处理与分析4个功能层面进行设计,包括系统组成、交互关系、重要单机(软件)的设计及其关键技术应用;该设计在某型号完成了原理性试验和关键技术验证,结果表明系统通用性强、集成度高、信息架构合理高效,能够在确保可靠性安全性的情况下,简化操作、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3.
针对新形势下,软件研制快速迭代、自动化要求高以及国产化要求,设计并实现了一种跨平台、可复用的测发控类软件一体化设计框架,解决了航天器地面测试工作自动化程度低、人员介入频繁、误操作率高的问题,提高系统自动化程度的同时,满足了软件国产化要求;所提出软件框架具有扩展性强、稳定性高、使用灵活等特点,试验表明软件能够适应大部分航天器地面测试流程,具有跨型号、跨平台使用特性,具有一定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运载火箭对测发控设备的通用化及高可靠的要求,对运载火箭测发控设备的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整体设备采用通用机箱加标准化模块的设计思路,背板采用自定义的机内接口,基于业务信息和管理信息异构的设计思想,通过背板上冗余的CAN总线及RS485总线实现业务和管理信息的分离,以及管理总线对业务总线的异构备份,机箱及标准化模块通过读取背板信息确认当前插槽及模块类型,实现模块的灵活布置,采用模块热备和总线热备两级热备方案,以及自定义的内部通信协议,经过测试实现了测发控设备在各类故障模式下的正常工作,冗余切换延时小于500 ms,该设备已于某新型低温液体运载火箭上成功应用,经过实际应用满足运载火箭测发控系统的要求,后续可应用于其他运载火箭的相关领域。 相似文献
5.
列装化是运载火箭地面装备的重要发展趋势;作为快速发射运载火箭的典型地面装备,测发控方舱既要满足性能指标、完成试验任务,还要考虑指标、接口、性能的统一,操作简单可靠,维修保养方便,具备型号之间通用化程度高,状态固化等列装化需求;通过以蓝箭航天ZQ-2和XX-6运载火箭列装套方舱为研究对象,对快速发射运载火箭测发控方舱的列装化设计技术开展分析与研究,从方舱舱体设计、前后端布局设计、舱外布局设计等多方面梳理方舱列装化设计的具体思路,研究了不同方舱装卸模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并根据方舱实际使用环境选择适用于方舱快速机动的装卸设计;通过对各方面设计要素的总结,为快速发射运载火箭列装化方舱的工程实践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快速机动发射运载火箭担负着快速进入太空的使命,其配套的测发控系统需要适应快速机动发射运载火箭总体的简易、快速响应体制,达到短时间内实现快速测发的目标。通过对国内现有的XX-11、XX-1A、ZQ-1、XX-6等具有代表性的快速机动发射运载火箭测发控系统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其技术特点,并对快速机动发射运载火箭测发控系统的未来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子集成技术的发展及嵌入式系统的普及应用,地面测控系统的元器件密度越来越高,数据传输的通信频率也越来越快。如何使地面测控系统中各电气、电子设备在复杂、多变的电磁环境中协调工作正常,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为更好的提高系统性能,对某型测控系统进行了电磁兼容设计研究,对系统的敏感部位途径或进行了分类的抗干扰设计,制定了解决措施或改善方法;经后续实际应用验证,有效解决了传统电子设备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数据传输误码、系统死机等问题,满足工程应用;提出了测控系统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分析思路,对充分发挥地面测控系统的性能,降低电磁干扰,实现电磁兼容,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地面测发控系统电能有线传输的局限性,以及人工操作带来的不便,设计一种基于ZYNQ平台的无线供电系统。系统采用感应式无线输电基本原理,设计系统结构由发送端和接收端组成。电能通过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经过ZYNQ-7000平台的控制管理,将电能合理分配到负载,由上位机进行电能配置和信息显示。经实验测试实现了发送端12V输入下与接收端50W的负载在距离12mm以内系统功率稳定传输,并且负载电压在4-10V范围可调,效率可达75%以上,并能够实现信息监测和智能化管理,适用于测发控系统设备。 相似文献
9.
10.
通讯网设计是一个NP-hard问题,提出了一种在保证网络可靠性要求的前提下,使网络造价达到次化(尽量接近最优)的算法,实例表明该算法是可行的,可以在实际网络拓扑设计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网络课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网络课程是便于教师管理的网络教学系统,在教学的准备、实施和反思阶段都发挥重要作用。它具备电子学档功能,为开展合作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环境,便于师生关注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2.
13.
设计基于ARM11单片机的触控车载网络控制平台;通过直观、简洁和友好的图形用户界面对车载网络中各个节点设备进行触摸控制,以及对车载网络中ECU的动态信息的数字化显示,以此取代传统的机械式按键操作和仪表显示设备,减少了中控平台的空间,提高操作的便利性;设计由串口RS232连接作为CAN网络接口的PIC33F单片机,可对车门窗、车灯、后视镜、空调、导航等设备进行控制;车载网络控制平台的动态显示则提高了车辆智能性,实现了实时性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4.
网络灾害作为互联网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各种潜在风险和负面效应之一,正在影响着社会各个行业。除了在网络安全技术、网络道德和相关法律等方面开展研究外,网络检测平台通过检测网络拓扑结构和其他网络动态属性,构建网络地图,可以为网络灾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17.
网络应用的普及使得网络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分析了网络课程平台的设计模式,列出网络课程实现的关键技术和应用效果,提出网络课程平台实现的具体方法和要求。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种基于网络化的随钻测井地面采集管理平台,能在钻井过程中实时获取各种井下随钻仪器测量的参数,并根据需要绘制成曲线或者图像;该采集管理平台是基于Windows开发环境,采用Vs2010设计开发,具有高度可靠的数据采集、便捷的仪器挂接等特点,可挂接常规MWD测量仪器、常规LWD测井仪以及随钻成像仪器等;介绍了其主要功能模块,并且该采集管理平台在长庆油区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准确的对井下仪器的各种测量参数等进行解码,包括井斜、方位、工具面以及伽马、电阻率等,数据计算正确,软件运行稳定可靠、操作方便,能够满足工程的现场需要。 相似文献
19.
自组织网络凭借其独特的结构和广泛应用潜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新协议实测的重要性和困难性使仿真成为研究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集中控制、分布运行的设计思想实现了一种自组织网络仿真平台.平台分为控制中心和终端节点两大模块:控制中心提供用户接口,完成拓扑和业务流量控制,同时通过监测、统计终端之间的通信状况实现仿真数据分析,获得准真实环境下网络的实测性能;终端节点接收控制中心指令,通过对网络底层的设置,仿真自组织网络节点.平台提供一个准真实、高可控的自组织网络测试环境,可实现对协议栈网络层及以上各层协议的调试,提高研究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