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焦化厂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焦化厂土壤多环芳烃污染问题,综述了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3种土壤修复技术的适用范围及特点。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强化修复技术(SER)的原理,并开展SER修复饱和带石油类污染土壤室内研究。经过20 d的SER修复,模拟受石油类污染的饱和带土壤,已接近修复终点,土壤中总石油烃(TPH)平均浓度,由初始的13.25 g/kg降至4.30 g/kg,去除率达到67.54%。表面活性剂强化修复技术对砂土层中石油污染物去除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土壤淋洗技术是将可促进土壤污染物溶解或迁移的化学溶剂注入受污染土壤中,从而将污染物从土壤中溶解、分离出来并进行处理的技术.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淋洗修复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淋洗剂的筛选、绿色环保淋洗剂的开发、应用与回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限制了淋洗技术的规模化发展.为此,分析研究了重金属污染土壤淋洗剂的现状,提出了开发新型淋洗剂...  相似文献   

4.
多环芳烃在饮用水处理中的行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固相萃取及气质联用(SPE-GC-MS)的方法对我国北方某市自来水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水平及其在传统自来水处理过程中的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从原水中检测出了9种PAHs,其总浓度为64~208 ng/L,并有季节性变化趋势;②从管网水中也检测出了9种PAHs,总浓度为87~198 ng/L;③常规处理工艺能去除26.8%~62.7%的PAHs,但是在管道输送过程中发现存在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5.
刘树保  邓秀芬 《城市勘测》2012,22(2):32-34,76
介绍了大港油田大气颗粒物和多环芳烃的污染现状,并对大港油田地区大气特征构成及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作了初步分析,得出大港油田地区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污染类型为燃油型,并据此提出了防治多环芳烃污染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土壤淋洗(SF)修复的原理,并对室内模拟的柴油污染饱和带土壤进行SF修复研究。经过SF修复20 d后,室内模拟的柴油污染饱和带土壤接近修复终点,其TPH(总石油烃)平均由初始的13.50 g/kg降至5.98 g/kg,去除率达到55.70%。水驱SF修复方法对砂土层石油污染物去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对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发泡剂、稳泡剂等5种试剂运用正交实验法开展泡沫性能筛选实验。采用自主设计的机械臂振荡装置测定该复配体系的发泡倍数和25%析液时间。采用自主设计的泡沫耐热性测定装置测定该复配体系的热稳定性时间。正交实验设计为5因素4水平。实验结果表明: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发泡剂和稳泡剂产生了较好的协同作用,复配体系的25%析液时间较单一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提高了10倍以上。对该复配体系的发泡倍数、25%析液时间、泡沫热稳定时间综合分析发现:当Si-4903、APG、BS-12、黄原胶、6501质量浓度比为10∶20∶10∶1∶1时泡沫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吹脱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基础上,以表面活性剂为主、乙酸乙酯(ETAC)为溶剂复配有机复合脱氮剂,探究表面活性剂碳数、水温、复配有机溶剂及复配比对氨氮吹脱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表面活性剂对吹脱去除氨氮有促进作用,随着表面活性剂碳数的增加,氨氮吹脱效能逐渐升高,升高水温可提高氨氮吹脱效能;以表面活性剂复配乙酸乙酯作为脱氮剂时,ODTMS/ETAC复合脱氮剂对吹脱去除氨氮的促进作用最佳,氨氮去除率高达99.79%,剩余氨氮浓度为12 mg/L;以表面活性剂间复配及复合表面活性剂复配ETAC作为脱氮剂时,ODTMS/EGA/ETAC复合脱氮剂对吹脱去除氨氮的促进作用最佳,吹脱5 h后对氨氮的去除率接近100%,而使用ODTMS/EGA复合脱氮剂,吹脱6 h后对氨氮的去除率为98.72%,复配ETAC能够提高脱氮效率,缩短吹脱时间。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环境中的多环芳烃,尤其是大气、土壤、水体中的多环芳烃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了室内室外多环芳烃的浓度,以及几十年来的变迁,简述了多环芳烃的检测标准及其适用性、多环芳烃的分离与富集、迁移和转化方式,并对环境样品中多环芳烃的富集做了描述,以方便研究。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3)
淋洗剂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淋洗技术中起到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对无机淋洗剂、螯合剂、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的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应用成本、作用速度以及淋洗效果局限性的分析。提出开发新型易降解、无毒、无害的淋洗剂成为今后淋洗技术的研究重点,对已经明确淋洗效果的淋洗剂进行复合使用技术探索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表面活性剂降低爆破粉尘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菅小东  林海 《建材地质》1997,(3):47-48,F003
本文研究了以表面活性剂溶液作为炮孔填料降低爆破粉尘量的配方,并对药剂与爆破烟尘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论述,对有效改善矿山工人的作业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光催化氧化法处理表面活性剂废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采用光催化氧化法处理表面活性剂废水的反应机理,系统总结了影响该反应的因素及提高光催化效率的途径,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毕秀梅 《四川建筑》2004,24(5):87-88
介绍了含表面活性剂废水处理的方法,分别对物理化学法、生物法及其联合处理方法在该废水处理中的适用条件及处理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4.
针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土壤淋洗技术是一种快速、高效的处理方法,但其对地质黏重、渗透性较差的土壤修复效果较差.目前,可规模化应用的土壤淋洗药剂及成套淋洗设备研制相对滞后,亟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概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淋洗工艺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重金属污染土壤异位淋洗修复工艺设计与设备选型思路与建议,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淋洗技术在...  相似文献   

15.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天府新区地上地下的统一表达,对多源海量数据进行存储管理与应用分析,在智慧新区建设和精细化管理的需求下,为规划审批和辅助决策提供科学和可靠的技术支持.立足天府新区现状,开发了地上地下一体化三维规划辅助决策系统.基于三维模型数据、规划成果数据等多源数据,进行地理空间分析,辅助规划设计,实现规划审批、规划管理等三维规划领域的应用.提升了天府新区规划管理部门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天府新区规划方案评审和辅助决策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移动床生物膜法处理表面活性剂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混凝/水解/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工艺处理表面活性剂废水,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BOD5、SS、LAS、TCC-TC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7%、95.3%、91.3%、96.9%和100%,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7.
混凝-活性污泥法处理表面活性剂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混凝--活性污泥法在高浓度表面活性剂(LAS)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在进水平均COD为12615mg/L、LAS为2059mg/L时,最终出水COD和LAS分别为67.4mg/L和3.9mg/L(相应的去除率为99.5%和99.8%),可达到《上海市污水排放标准》(DB31/199--1997)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8.
生物降解法是目前处理表面活性剂废水的最常见方法。介绍了好氧生物降解和厌氧生物降解的机理,并对国内外已投入应用或处于研究阶段的SBR法、UASB法、EGSB法、ABR法及其联用工艺等对LAS废水的处理效果进行了综述,并分析和评价了各工艺的优缺点,提出了LAS废水处理工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以太原市2013年冬季大气细颗粒物(PM2.5)为研究对象,定性与定量分析了其中多环芳烃(PAHs)、硝基多环芳烃(NPAHs)、硫酸盐(SO4^2-)和硝酸盐(NO3^-)的浓度及其昼夜变化。采用特征比值法分析了PAHs、SO4^2-和NO3^-的来源,并通过PEFs毒性评价法评价了PM2.5中PAHs的BaP等效毒性,估算出个体致癌指数。结果显示,太原市PM:,中16种PAHS总含量、3种NPAHs总含量及SO4^2-和NO3^-含量分别在102—153ng/m^3、0.41—0.镐ng/rnj、4.89—5.87o,g/m^3和1.69—1.71p,g/m。范围内,且其夜间浓度均高于白天。PAHs的BaP等效毒性和个体致癌指数超过标准值。结果提示,太原市PM25中PAHs、NPAHs、SO4^2-和NO3^-污染主要是由于燃料燃烧和固定源引起的,且颗粒物上的PAHs浓度高,对人体健康有潜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多介质土壤层(MSL)系统处理受污染的入滇河水,研究不同表面负荷对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4个月的运行结果表明,表面负荷对MSL系统去除污染物的影响显著。表面负荷减小、水力停留时间延长可显著提高对COD、NH3-N、TN、TP的去除效果,在800 L/(m2·d)的表面负荷下,出水COD、NH3-N、TP浓度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Ⅳ类标准。各污染指标受表面负荷影响的强弱程度排序为NH3-N>TP>COD>TN。综合考虑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削减负荷及经济效益,该多介质土壤层系统适宜采用的表面负荷为1 000~1 500 L/(m2·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