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现行状态检修方法在变电设备状态感知单一、系统信息孤岛、状态检修效率低下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基于大数据技术,提出变电设备状态多维感知及智能诊断系统。系统通过打造边端变电设备多维感知体系,实现设备多维、实时、全景感知,并构建统一边缘物联代理,完成感知数据就地预处理,在此基础上融合设备状态多源异构数据,搭建云端大数据平台,开展设备状态大数据智能分析诊断,实现设备精准检修。文章首先对基于大数据的变电设备状态多维感知及智能诊断系统整体框架进行介绍,然后详细阐述了系统边端多维感知和云端智能诊断部分的设计及功能。最后,选取主变压器油温-油位关联状态量为例进行状态分析评价的算例分析,算例结果证明了所提系统功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提高变电设备运检效率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智能制造单元设备之间数据传输方式多样,导致难以实现整个车间的远程集中监控,因此提出了一个基于虚拟现实技术设计智能制造监控系统。通过现实车间与镜像虚拟车间的动态映射实现可视化监控,构建监控系统总体架构。硬件设计讲述了控制器选择和服务器选择。软件部分利用移动目标检测算法监控车间内移动目标,实现实时监控任务。通过实验表明,设计系统的故障预警精度较高,监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和“两化深度融合”的大趋势下,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已是必然的趋势。但智能制造系统在开发设计、部署实施及运行维护阶段,对安全尤其是信息安全考虑甚少。将态势感知技术与智能制造系统相结合,可有效解决智能制造企业所面临的窘境。首先,介绍了智能制造的发展情况,以及态势感知技术和企业级态势感知平台;接着,阐述了项目实施背景和存在的不足;最后,根据项目的基本要求,给出了建设企业级智能制造安全态势感知平台的解决方案。态势感知平台的建立解决了企业典型网络安全设备的安全日志等信息的实时集中汇集、综合分析、态势感知、实时异常报警、人员安全培训等问题,可有效提升智能制造行业网络安全监测和态势感知能力,切实提升智能制造企业网络安全的应急指挥和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4.
《软件》2017,(7):48-54
近年来,智能电网逐渐成为世界电力工业的共同发展趋势。邻域网作为智能电力通信网络的中心枢纽,其安全问题越来越被研究者们所重视。目前,已应用物理控制、数据加密以及认证等技术提高邻域层安全性,但仍缺乏及时有效的检测方法来避免电网受到恶意入侵行为的威胁。针对此问题,本文设计和实现了一个高效轻量级的智能电网邻域网分级式入侵检测系统。在解决方案中,我们把邻域层网络分为三个层级。根据不同层级设备以及通信的特点,采用相对应的检测方式实现上层级对下层级的行为检测。同时,本文提出结合基于信任度的规则检测和基于SVM机器学习算法的异常检测,旨在将这两种检测技术的优点结合起来检测多种入侵。经仿真实验验证,本文提出的入侵检测方案以较低的能量消耗获得高检测率,符合预期结果。  相似文献   

5.
人的压力与其行为紧密相关,特别是在智能驾驶时,驾驶员压力感知对实现辅助驾驶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现有压力感知方法多用于静态环境,检测过程也缺乏便捷性,难以适应高度动态的智能驾驶应用需求.为了实现智能驾驶中自然、准确和可靠的压力检测,提出一种基于可穿戴系统的行为辅助压力感知方法.该方法基于行为伴随实现压力检测,并基于多指标执行压力状态判别,能够有效提高压力检测准确度.其基本原理在于每个人在不同压力状态下的生理特征和行为模式不同,会对压力相关的PPG数据和行为相关的IMU数据产生独特影响.首先使用嵌入多传感器的可穿戴手套测量驾驶员的生理和运动信息,通过多信号融合技术获得可靠的生理行为指标,最终使用泛化性能较好的SVM模型分类驾驶员的压力状态.基于所提出的方法在模拟驾驶环境下部署了验证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压力分类精确度可达到95%.  相似文献   

6.
聂顺  吴端胜  罗天雄  王佳 《软件》2023,(6):175-177+180
为实现对工业智能生产制造的实时监控,开展工业互联网环境下的智能制造全过程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研究。合理选择传感器、服务器、监控器、PLC等硬件,设计监控系统架构;在硬件设备的支撑下,针对各个基础设施所需传输的信息,构建对应的通信信息模型,确定可被公开的信息,建立工业互联网环境下智能制造车间实时通信连接;在终端监控界面中,操作主屏,按下System功能键,选择制造单元远程监控程序,进入系统实时监控界面,实现对制造单元的远程监控;建立数据库,更新数据库信息,实现对实时反馈数据的管理。设计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系统可以在实现对智能制造生产车间工况高精度监控的同时,控制监控数据的反馈时延。  相似文献   

7.
吴秀丽  孙琳 《控制与决策》2020,35(3):523-535
智能制造系统采用大量先进的信息技术,为车间实时调度提供技术基础.各类信息技术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制造系统积累了大量与生产调度相关的数据,因此,通过利用历史生产调度数据和智能装备收集到的实时生产数据,建立基于数据驱动的生产实时调度方法成为新型制造环境下实现高效调度的新思路.针对智能制造环境下的混合流水车间实时调度问题,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数据驱动的实时调度方法,从历史近优的调度方案中提取用于调度知识挖掘的样本数据,通过BP神经网络训练学习获取生产系统状态与调度规则的映射关系网络,并将其应用于生产在线实时调度.数值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优于固定单一调度规则,在不同的调度性能指标下其效果均稳定且良好.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当前制造系统软件可靠性仿真测试时间长、测试环境难以搭建等问题,提出采用数字孪生技术与智能车间系统仿真加速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智能车间高保真数字孪生模型替代现实生产车间系统用于制造系统软件的可靠性仿真测试,首先要构建包含产品、设备资源、工艺流程等系统级仿真模型;同时,为仿真车间生产事件流程,在模型中,还需结合生产实际情况,设置设备间通信协议、通信数据以及生产线事件及队列顺序,真实模拟系统运行环境;通过构建步进电机产线数字孪生模型,仿真加工装配流程,运行智能车间系统软件,采用仿真时钟推进机制开展加速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对开展工业系统软件高保真快速测试评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增强航空装备智能保障信息感知和数据获取能力、提升智能保障决策的准确性,急需将测试技术与智能保障深度融合,并明确智能保障对测试技术的发展需求。首先分析了航空装备智能保障需求,然后深入分析了航空测试技术在智能保障中的应用范围及流程,最后提出了智能监测传感器、非接触测试、智能BIT工程化与认知BIT技术、机载智能专用监控芯片、边界扫描装置、PHM系统验证与熟化和机载智能保障测试标准化等航空测试技术在机载智能保障中的应用的发展建议,同时提出了便携式测试诊断设备统型、飞机维修线智能测试系统研制、飞机部件地面定位测量引导设备研制、飞机隐身涂层损伤一体化智能检测设备研制、结构损伤智能柔性检测设备研制、便携式油液智能检测设备研制、地面PHM系统数据库及应用系统研制、保障测试设备验证与评价系统研制等航空装备地面智能保障测试方面的发展建议,希望能够为智能保障测试技术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将物联网的智能感知与传感技术应用到现场电力通信运维中,利用RFID电子标签对电力通信设备中的"哑资源"进行识别,并通过在电子标签中集成相应传感器实现电力通信设备的状态检测和环境感知,为构建电力通信智能移动运维体系提供准确丰富的数据基础,进而降低运维成本,提高电力通信精益化智能化运维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专门讨论对智能系统的智能特性进行评价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评价系统的评价模型及评价方法。力求排除其它影响因素,只关注系统的自识别等智能特性。采用广义算子模型对评价过程进行描述。并运用仿真和实验室实验的手段,以智能移动机器人对特定对象自识别智能特性的评价为例,给出实施测试时解决几个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算法。结果表明:拥有人工智能的机器或系统的智能特性是可评价的,通过描述、测试和评价得出的定性评价结论可用于判断系统“智能特性”的有无,这是对系统进行智能水平的定量评价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智能特征模型和智能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宏鑫 《自动化学报》2002,28(Z1):30-37
首先论述了控制理论的发展应走"实践-理论-实践"之路.接着分析了现有智能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突破复杂系统的特征建模问题是建立智能控制理论体系的前提.简单阐述了智能特征建模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物质基础,并提出了三类智能控制的设想和框架.最后讨论了为发展智能控制理论需研究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工具.  相似文献   

13.
普通空气加湿器加湿范围有限,无法调节整个室内湿度。设计了智能家居小车可移动地对室内加湿,利用单片机控制技术、PID控制、模糊控制完成对整个室内湿度的平衡,并可以对温度过高以及烟雾浓度进行监测,对室内可能发生的火灾预警。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利用PIC16F676单片机控制的智能车位锁控制器。该控制器接收无线信号并对信号进行解码,实现车主身份识别,对于合法用户实现车来开锁,车走上锁。同时给出了硬件框图和程序框图。  相似文献   

15.
每个人都有一副独特而不混淆的脸相,即使双胞胎也不例外,因此人们相见时,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脸。人脸表达情感的肌肉非常发达,能表现各种表情,丰富的表情成了人脸的重要特征,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了解内心的变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人脸表情智能识别在近几年也逐渐成为了人工智能和机器智慧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研究点,在未来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以及极高的市场价值。现阶段尽管人脸表情智能识别取得了一定收获,但是仍存在显著的不足与缺陷。对人脸表情智能识别在现阶段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作了一定展望。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通讯技术日趋成熟,逐渐开始大力建设智能化电网。在智能化变电站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技术管理工作,保证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质量,从而充分发挥智能化变电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拟人智能控制三级倒立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文章主要阐述一种拟人智能控制三级倒立摆的方法。其控制策略可以不依靠精确的数学模型,而借助人的控制经验、直觉和计算机技术,将定性分析与定量估算有机地结合,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控制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被控对象的状态和参数变化具有较强的稳定鲁律性和品质鲁律性,表明了拟人智能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无人物流车辆智能监控系统监控图像清晰度差,监控速率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基于智能定位技术设计了一种新的无人物流车辆智能监控系统,系统硬件传感器模块选用选用MCJS系列角度传感器,无人物流车辆定位模块选用ZM516X定位模块,支持Mesh网络,监控平台为LAND-LDRTU款无线远程监测终端RTU,内部配置实时监控系统,在C/S模式下设计应用系统程序。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智能定位技术的无人物流车辆智能监控系统监控图像清晰度高于传统监控系统42.58%,监控速率高于传统监控系统17.22%。  相似文献   

19.
为对智能交通系统进行研究,针对人、车及路的矛盾设计制作了一套低成本的实验室级别的智能交通系统装备.该系统包括小型城市模拟场景和智能小车,根据OpenMV的机器视觉模块,通过OV7725摄像头采集实时路况信息,以STM32单片机作为系统的控制核心,采用图像识别算法实现对智能小车行驶速度与方向的控制.通过调试验证,实现了模...  相似文献   

20.
高速摄像与视频检测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交通急需要智能化管理,因此提出一种智能高速摄像与视频检测技术,它结合工业计算机的控制系统,解决高速公路上车辆按速度分类管理的难题.并介绍该系统软硬件模块,最后对高速摄像与视频触发原理作了详细的说明.实践证明,这种技术应用于高速公路智能交通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