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一种基于声学分段模型的无监督语音样例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 GMM)将训练数据频谱参数转换为后验概率特征向量,采用层次聚类算法确定后验概率的边界信息,得到声学分段;然后通过k means算法将片段聚类并添加标签,构建基于后验概率的声学分段模型。检索时以模型对查询样例与检索文档的解码序列代替测量矩阵以降低检索时间,通过基于最小编辑距离的动态匹配检索查询项,最小编辑距离的代价函数由模型相似度距离矩阵修正。实验结果表明,相比GMM及传统声学分段模型,本文提出的方法性能更好,检索速度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
一种改进的基于NMF的人脸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NMF(非负矩阵分解)算法基于局部特征提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对NMF基矩阵的处理方法,以提高在局部遮挡环境下人脸识别系统的识别率。首先使用离散小波变换得到样本的低频信息,利用NMF得到基矩阵;然后通过阈值判断提取能够突出表现人脸特征的部分,得到优化后的特征子空间,并将样本在该子空间上投影;最后使用支持向量机对所得到的投影系数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优化算法其运算时间较短,且能有效地提高人脸在部分遮挡环境中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3.
高涛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29(4):1588-1590
通过对投影非负矩阵分解(NMF)和二维Fisher线性判别的分析,针对NMF的特征提取存在无监督学习以及特征维数高的问题,提出了组合2DFLDA监督的非负矩阵分解和独立分量分析(SPGNMFICA)的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对样本进行投影梯度的非负矩阵分解,将得到的NMF子图像进行二维Fisher线性判别,主要反映类间差异信息构建子空间;对子空间的向量进行独立分量分析(ICA),得到独立分量特征空间;其次将样本在独立分量特征空间上进行投影;最后使用径向基网络对投影系数进行识别。通用人脸库ORL和YALE的识别实验证明,该算法是一种有效的特征提取和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多通路语音信号的欠定卷积混合模型,提出一种基于非负矩阵分解(NMF)的语音盲分离方法。该方法使用高斯分量对源信号的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进行表示,高斯分量由基于板仓-斋藤(Itakura-Saito(IS))散度的非负矩阵分解的因子所组成。使用极大期望值算法(EM)求解参数,并对信号进行重组。该方法被应用到双声道立体声信号的盲分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增量非负矩阵分解(INMF)随目标样本增加逐渐更新分解模型,能够有效解决NMF算法的计算代价随样本增加而成倍增长的问题。然而INMF在使NMF具备增量学习能力的同时,并未考虑NMF分解矩阵的稀疏性对识别性能的提升作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L1/2范数约束的增量非负矩阵分解(L1/2-INMF)算法,并应用于SAR目标识别。L1/2-INMF采用L1/2范数实时约束增量过程中的NMF分解矩阵,能够在不增加计算复杂度的同时,提升识别性能。针对MSTAR数据集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L1/2-INMF能够解决传统非负矩阵分解方法计算代价随样本增加而增加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非负矩阵分解(NMF)把给定的数据矩阵分解成低维的非负基矩阵和对应的系数矩阵,两者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为此,研究者将基矩阵转换为系数矩阵的投影,进一步提高分解效率。但是该方法无法处理非线性数据,核函数的引入部分解决了此问题,却同时导致核函数参数选择的问题。基于多核学习理论,提出了一种多核学习的投影非负矩阵分解(MKPNMF)算法,该算法有效地避免了核函数参数选择的问题,同时提高了学习性能。在实际人脸数据上的实验结果表明,MKPNMF较已有的NMF类方法具备明显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7.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影梯度法的非负矩阵分解稀疏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基于投影梯度的迭代方法,来解决加向量1-范数约束以及加向量2-范数约束的非负矩阵分解问题,得到了局部最优解。通过实验表明该算法在分解时间以及基矩阵的稀疏度表达能力上优于NMF算法和SNMF算法。  相似文献   

8.
刘毅  钟忺  李琳 《计算机科学》2017,44(3):231-236
作为目前最成功的主流推荐方法,奇异值分解算法(SVD)将已知的海量数据建模并通过矩阵分解降维处理来得到有效信息;非负矩阵分解(NMF)则通过分解出非负矩阵元素来解释特征意义。这两种较为成功的方法均通过对显性反馈信息进行基于矩阵分解的处理得到用户的喜好信息来进行群体推荐。然而,仅凭用户的显性反馈信息有时无法准确反映用户的真实喜好。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这两种模型的改进方法,将隐性特征和基于隐性特征的群体权重计算方法融合进经典的矩阵分解算法,其中隐性特征可以完善用户的喜好信息,基于隐性特征的群体权重计算方法则根据群体的特点给予用户相应的权重,使得推荐的准确率得到提升。对该方法在KDD Cup 2012 Track1中的腾讯微博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该数据集上融合方法的平均绝对偏差(MAE)和准确率 要优于SVD算法与NMF算法,推荐的性能有较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针对肿瘤基因表达谱的特点,提出基于低秩图正则非负矩阵分解(LGNMF)的特征提取方法,解决了NMF算法中缺少数据的全局信息,提升特征提取的有效性。该算法在NMF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低秩图约束,提高了对数据局部和全局结构的描述,使得经过特征提取后的特征空间具有更强的分类能力。通过LGNMF算法对肿瘤基因表达谱数据集进行降维,获得低维特征空间,再使用KNN分类器对低维特征空间进行分类。通过与NMF、GNMF和RGNMF算法在四组标准肿瘤基因表达谱数据集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LGNMF算法能够有效提升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分块非负矩阵分解人脸识别增量学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非负矩阵分解(NMF)算法可以提取图像的局部特征,然而NMF算法有两个主要缺点:a)当矩阵维数较大时,NMF算法非常耗时;b)当增加新的训练样本或类别时,NMF算法必须进行重复学习。为克服NMF算法这些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块NMF算法(BNMF)。特别地,该方法还可用于增量学习。通过在FERET和CMU PIE人脸数据库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均优于NMF和PCA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