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秋冬季节景观水体附植藻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重庆市典型人工景观水体为研究对象,对秋冬季(2019年9月—2020年1月)该景观水体沉水植物上附植藻类生物量、物种组成及其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月中旬为景观水体附植藻类秋季暴发高峰,1月为冬季暴发高峰且生物量为秋季峰值的1.9倍。景观水体4个采样点在采样期间共鉴定出附植藻类4门21属,其中硅藻门9属、绿藻门7属、蓝藻门4属、裸藻门1属。秋季采集到附植藻类3门14属,冬季采集到附植藻类4门16属。秋季常见的附植藻类有4属,分别为颤藻(Oscillatoria sp.)、针杆藻(Synedra sp.)、曲壳藻(Achnanthes sp.)、异极藻(Gomphonema sp.);冬季常见的附植藻类有2属,为颤藻(Oscillatoria sp.)、曲壳藻(Achnanthes sp.)。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重庆典型景观水体,影响秋冬两季附植藻类生物量的主要环境因子为pH和总氮。秋季影响附植藻类生物量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水温和氨氮,冬季为照度、总氮和水温。秋冬季节影响附植藻类的环境因子具有差异。上述结果表明,秋冬季节景观水体...  相似文献   

2.
以太仓市两处饮用水水源地避咸水库及刘家港水库为研究对象,对水源地藻类种群和密度、水温及2-MIB、GSM浓度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库区常见种群为蓝藻门、绿藻门、硅藻门、甲藻门和金藻门。依照时空分布,库区内优势种群的藻类分别为蓝藻属(8—9月及11月)和硅藻属(10月)。同时8月避咸水库中藻细胞密度可达到最高浓度(2×108个/L),9—11月藻密度逐渐下降,至11月底达到最低浓度(1.6×106个/L);8月刘家港水库藻密度达到最高值7.8×107个/L,9—10月藻密度先短暂上升后迅速下降,11月藻密度达到最低值6.68×105个/L。8月避咸水库、刘家港水库中嗅味物质2-MIB、GSM均达到最高值,两水库中2-MIB分别为112.7和122.4 ng/L,GSM分别为43.16和16.41 ng/L。  相似文献   

3.
浅析紫外线消毒对自来水中藻类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藻类在清水池、供水管网中繁殖,死亡会在水中散发土臭素、产生藻毒素,藻类与氯反应生成消毒副产物,影响供水安全。G水厂在炭砂滤池和清水池间采用紫外处理工艺。通过分析比较炭池、紫外出水中藻类的数量,紫外线消毒对藻类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经检测分析,炭池出水藻类总数与紫外出水藻类总数相比,去除率平均可达到58.85%。且紫外对硅藻门、绿藻门、蓝藻门等不同藻种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紫外线消毒可以对炭砂滤池出水中的部分藻类进行灭活,进一步保证出厂水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4.
对2017年1月—11月阳澄湖水体中的藻类进行监测,分析了藻类总数以及优势种群、种属的季节性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阳澄湖四季的优势藻类主要为硅藻、蓝藻、绿藻。绿藻是阳澄湖冬季(1月—2月)的优势藻种,占藻类总数的40. 3%,其优势种属是新月藻属和丝藻属。硅藻是阳澄湖春季(3月—5月)的优势藻种,占藻类总数的53. 9%,优势种属是小环藻属、直链藻属、针杆藻属,但每个月份的优势种属有所差异。夏、秋季,暴发蓝藻水华,蓝藻成为阳澄湖的优势藻类,7月份其占到藻类总数的83. 3%; 11月份时蓝藻数量已大量减少,硅藻、绿藻、蓝藻数量相当,藻类总数降至305×10~4个/L。秋、冬季藻类形态分布范围广,各种藻数量相差不大。水温是影响藻类种群季节性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4)
为了研究水质调控技术对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影响,分析测定了自然纳潮、微孔曝气(空压机0.1 kW/667 m~2)及自制的养水机(功率750 W)3种水质调控方式池塘(600 m×80 m)中浮游植物的种类及生物量。结果表明:3种水质调控方式下的池塘水中,浮游植物种群组成和同一藻门月平均生物量的周年变化趋势一致;3个试验池塘中均检测到浮游植物7门(硅藻门、甲藻门、绿藻门、蓝藻门、裸藻门、金藻门、隐藻门)79种;自然纳潮池塘、微孔曝气池塘、养水机池塘浮游植物年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6.67±0.19)、(17.44±0.16)、(20.10±0.13) mg/L,养水机池塘生物量显著高于自然纳潮和微孔曝气池塘(P<0.05);各池塘浮游植物生物量均以硅藻门最高,其次是裸藻门和甲藻门;养水机池塘中硅藻门、裸藻门、绿藻门、隐藻门含量高于微孔曝气池塘和自然纳潮池塘,自然纳潮池塘中蓝藻门、金藻门含量高于养水机池塘和微孔曝气池塘;统计分析显示,浮游植物各藻门生物量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温度、盐度、活性磷酸盐、亚硝酸盐。研究表明,使用新式水质改良设备养水机的池塘水质环境更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对冬季以黄河水为水源的水库水在不同深度取样分析,得到了水库中藻类的分布情况,并分析了藻类繁殖原因、藻类种属及藻类数量的变化特征,为水厂有效了解藻类及去除异嗅味提供了参考.试验结果表明,水中溶解氧充足、氮磷等营养物质浓度过高、合适的温度以及缓慢流动的水体等为藻类提供了适宜生长的条件;水中藻类数量较大,最高值为4.5×107个/L,其中绿藻门、隐藻门和硅藻门三大类的藻类占藻类总数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2,(1)
为了解淡水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组成,于2018年6—9月对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2个养殖池塘进行定点采样,分别采用显微镜观察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池塘内微型浮游植物(粒径>3.0μm)和超微型浮游植物(粒径为0.2~3.0μm)的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型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为5.25~9.79μg/L,超微型浮游植物叶绿素含量为0.62~2.03μg/L,超微型浮游植物对总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的贡献率为9.8%~17.2%,显著低于微型浮游植物(82.8%~90.2%)(P<0.05);养殖池塘微型浮游植物共有4门(蓝藻门Cyanophyta、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绿藻门Chlorophyta和裸藻门Euglenophyta)24属,其中蓝藻门占绝对优势,6—9月,其含量逐月减少;以传统分类学界定为前提,高通量测序结果中只发现1种超微原核浮游植物(聚球藻Synechococcus),其6、7月相对丰度明显高于8、9月;除聚球藻外,粒径0.2~3.0μm的浮游植物中同时发现其他6属超微原核浮游植物;超微真核浮游植物分别隶属于4门(淡色藻门Ochrophyta、双鞭毛虫门Dinoflagellata、隐藻门Cryptophyta和绿藻门)7纲,其中绿藻纲Chlorophyceae占绝对优势。研究表明,与超微型浮游植物相比,非贫营养化养殖池塘更适合于微型浮游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华北典型地表水藻类群落演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2月-10月,对引滦原水藻类的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期间引滦原水中共检出藻类7门43属68种,藻类群落结构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春季和秋季的引滦原水中以绿藻为优势类群,藻类含量较低;夏季水温升高,水华微囊藻大量增殖并成为绝对优势种,藻类含量因而大幅上升,同时导致了原水藻类多样性指数的大幅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在目前的水质条件下,水温是影响引滦原水藻类群落结构变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2,(4)
为了研究水质调控技术对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影响,分析测定了自然纳潮、微孔曝气(空压机0.1 kW/667 m2)及自制的养水机(功率750 W)3种水质调控方式池塘(600 m×80 m)中浮游植物的种类及生物量。结果表明:3种水质调控方式下的池塘水中,浮游植物种群组成和同一藻门月平均生物量的周年变化趋势一致;3个试验池塘中均检测到浮游植物7门(硅藻门、甲藻门、绿藻门、蓝藻门、裸藻门、金藻门、隐藻门)79种;自然纳潮池塘、微孔曝气池塘、养水机池塘浮游植物年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6.67±0.19)、(17.44±0.16)、(20.10±0.13) mg/L,养水机池塘生物量显著高于自然纳潮和微孔曝气池塘(P<0.05);各池塘浮游植物生物量均以硅藻门最高,其次是裸藻门和甲藻门;养水机池塘中硅藻门、裸藻门、绿藻门、隐藻门含量高于微孔曝气池塘和自然纳潮池塘,自然纳潮池塘中蓝藻门、金藻门含量高于养水机池塘和微孔曝气池塘;统计分析显示,浮游植物各藻门生物量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温度、盐度、活性磷酸盐、亚硝酸盐。研究表明,使用新式水质改良设备养水机的池塘水质环境更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从藻类消退期的河流中取水样,分别加入斜生栅藻、铜绿微囊藻、小球藻、人工湖泊中的两种混合野生藻及氧化塘中的野生藻,平行培养1周,考察水样中的溶藻细菌对这些藻类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对上述水样中的叶绿素a的去除率分别为94.69%、95.41%、94.50%、89.19%、92.67%和95.63%.采用PCR-DGGE指纹分析技术初步研究了加入不同藻类水样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加入藻类的水样与原始水样的群落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但加入不同藻类的水样之间的相似度较高.溶藻系统中的微生物种类包括未培养的细菌类、Bacillus sp.、Bacillus cere-us、Stenotrophomonas sp.等.  相似文献   

11.
密云水库水质变化规律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对2001年-2003年密云水库的藻类及相关水质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水库水质的变化规律及水质参数对藻类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藻类生长出现两个峰值,3月-4月为其第一个生长峰期,以硅藻为优势藻;9月-10月为第二个生长峰期,优势藻种为硅藻和蓝藻等;第二峰期的藻浓度明显高于第一峰期.2001年-2003年的水温变化趋势与藻类浓度变化趋势非常吻合,说明水温可能是诱发蓝藻水华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22,(4)
于2009年5月和8月对辽河太子河水系的浮游植物进行了野外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辽河太子河水系的浮游植物主要由硅藻、绿藻和蓝藻组成,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95种,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共鉴定出97种;绿藻门次之,共鉴定出55种;蓝藻门居第3位,共鉴定出25种;藻类的密度具有明显变化,从5月开始总藻类密度开始减少,而蓝藻门的藻类密度却明显上升,从占总藻类密度的7%上升到17%;从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分布上看,太子河水系不同区域浮游植物多样性的差异性显著,太子河水系上游地区浮游植物多样性小于下游地区。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22,(2)
为了解西江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保护区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和水质状况,于2017年4个季节(3、6、9、12月),设5个采样断面15个采样点对西江浮游植物群落密度和生物量进行了周年调查。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04种,其中绿藻门58种,硅藻门19种,蓝藻门14种,金藻门4种,隐藻门、裸藻门、甲藻门各3种;浮游植物种类季节性差异明显,冬季种类数最多,为73种,秋季种类数最少,为48种;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4个季节平均值分别为4.88×107 cells/L和12.11 mg/L,4个季节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秋季生物量和密度均高于其他3个季节,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季节性差异明显;浮游植物空间格局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密度和生物量在空间变化与环境因子中的TN、TP、NH_3-N含量变化趋势相一致,且不同时空格局均以蓝藻门密度和生物量为主;西江在不同季节共发现浮游植物优势种类群为17种,不同季节差异明显;利用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评价西江水质,水体营养状态为贫营养级,定性评价水质为优;冗余分析(RDA)显示,水温、DO、NH_3-N、COD、pH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动态变化的重要环境因子。研究表明,西江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稳定,水质良好,适合长江江豚生存与繁育。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2)
为了解西江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保护区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和水质状况,于2017年4个季节(3、6、9、12月),设5个采样断面15个采样点对西江浮游植物群落密度和生物量进行了周年调查。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04种,其中绿藻门58种,硅藻门19种,蓝藻门14种,金藻门4种,隐藻门、裸藻门、甲藻门各3种;浮游植物种类季节性差异明显,冬季种类数最多,为73种,秋季种类数最少,为48种;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4个季节平均值分别为4.88×10~7 cells/L和12.11 mg/L,4个季节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秋季生物量和密度均高于其他3个季节,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季节性差异明显;浮游植物空间格局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密度和生物量在空间变化与环境因子中的TN、TP、NH_3-N含量变化趋势相一致,且不同时空格局均以蓝藻门密度和生物量为主;西江在不同季节共发现浮游植物优势种类群为17种,不同季节差异明显;利用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评价西江水质,水体营养状态为贫营养级,定性评价水质为优;冗余分析(RDA)显示,水温、DO、NH_3-N、COD、pH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动态变化的重要环境因子。研究表明,西江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稳定,水质良好,适合长江江豚生存与繁育。  相似文献   

15.
夏萍  张东  卢宁  叶辉  王铮 《供水技术》2011,5(4):1-4
为了配合南方某水库水环境的调查,对库外、库首、库中、库尾等各监测点的浮游藻类群落结构和数量及藻毒素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监测和分析,并对藻类密度和环境因子做了相关性分析,评价了该水系的富营养化状态.结果表明,藻类密度与CODMn、DOC呈显著正相关,与水温、浊度、pH、TN、TP呈较小正相关性,与DO和TN/TP呈较小负相...  相似文献   

16.
单细胞绿藻对铜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斜生栅藻(Scendesmus obliquus)和月形藻(Closteridium lunula)对铜的为期6d的吸附实验,研究了藻类生长同藻类对铜的吸附与解吸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三种绿藻对铜的吸附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在对数生长期的解吸能力强,而在稳定生长期的解吸能力变弱。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水体中浮游生物群落的时空变化特征,对2018年11月—2019年12月南水北调天津干线箱涵输水的浮游生物群落进行调查。在天津干线沿线设置了5个监测点,共鉴定到浮游植物4门38属。其中绿藻17属,占总属类数的44.7%,而硅藻对浮游植物密度的贡献最大。曲壳藻(Achnanthes)与桥弯藻(Cymbella)为全年出现次数最多的浮游植物优势属;浮游动物中桡足类1属1种、枝角类5属7种、轮虫11属13种,优势种为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 dorrii)。另外,基于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丰度、多样性综合指数等对天津干线总体水质进行了评价,判断出其总体营养状态处于贫-中营养型,污染程度属于寡污-中污型。同时分析了水体中浮游生物群落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造成变化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22,(1)
为了解松木山水库浮游植物现状及其富营养化程度,于2019年4—12月按季度在该水库设置7个位点,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包括物种组成、现存量和多样性及其时空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松木山水库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34种(属),以绿藻门Chlarophyta居多,占总物种数的51.49%;全年有12个优势种,90%的优势种为蓝藻门Cyanophyta物种,假鱼腥藻、隐球藻和拉氏拟柱胞藻的优势度位居前三;浮游植物物种组成在库区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季节间有差异且可划分为2种群落类型,即春夏秋季聚为一类,冬季单独为一类,主要分歧种包括拉氏拟柱胞藻、微小平裂藻、隐杆藻和水华束丝藻等藻类;浮游植物年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5.09±10.75)×107 cells/L和(19.65±12.74)mg/L,均以蓝藻为主,分别占85.17%和50.66%;丰度和生物量在季节和库区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Margalef丰富度指数仅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P<0.05),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在季节和空间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与水温呈显著正相关(P<0.05),前者与总氮呈显著负相关(P<0.05);水温、pH、氨氮和总氮是影响松木山水库浮游植物时空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表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显示,松木山水库已处于中度富营养或中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5,(9)
针对冰封期水库水体具有独特特征及冬季市区供水存在异味问题,在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期间,对处于冰封期的呼和浩特市水源地金海水库的理化指标和浮游藻类进行了监测,并将其结果与夏季监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水库水质良好,但存在轻度污染;水体中共检测到浮游藻类6门24属27种,其主要优势种为绿藻、硅藻和隐藻;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绿素a(Chla)、总磷(TP)与浮游藻类数量呈正相关关系,而总氮(TN)则无明显的相关性,溶解氧(DO)和透明度(SD)均呈负相关关系;冰封期水体的理化指标与夏季的相比,高锰酸钾指数(CODMn)、TN和TP值较大,而Chla、pH和SD值略小;夏季的浮游藻类数量明显高于冬季,但不同的季节优势种类存在区别,由此可得冰封期水质较差与浮游藻类的种类和数量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以浑河沈抚段为例,运用Yaahp软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河流健康指标体系进行权重分析和灵敏度分析。从水质指标、水文指标、生物指标、河流形态指标、社会经济指标5个一级指标中选取15个二级指标,构建浑河沈抚段健康指标体系。选取流域内3条支流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表明:友爱河对整体健康的影响权重最大,为0.4270。15个二级指标中,水质综合污染指数的权重最高,为0.1697。因此在河流的治理中,要重点对水质进行修复和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