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非对称阀控非对称缸特性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引入新的负载流量和负载压力定义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了非对称阀控非对称缸系统的静动态特性,证明了阀控非对称缸的动态特性在两个方向是不同的,且在分析非对称缸的性能时,阔的负载流量和负载压力必须重新定义,所得的结论表明,只要改变其中的有关参数,即可应用于其它阀控缸系统,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线性化方法建立了非对称缸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对系统的主要动力参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找到了非对称缸电液伺服系统与对称缸电液伺服系统动态特性不同的原因.对系统做了仿真计算和实验,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对电液比例方向阀位置控制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建立了比例位置控制系统传递函数,分别对系统的时域特性,频域特性,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对该类系统的动态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阀控非对称缸电液伺服系统中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东海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1):39-42
阀控液压缸电液伺服系统常采用对称阀控制非对称液压缸,这是因为对称阀加工相对简单,而非对称缸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少、承载能力较大等优点。但由于系统中采用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而造成整个系统的不匹配,导致系统正反两个方向的动态性能不对称。采用自适应控制器对系统进行控制,使其输出满足系统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5.
伺服阀控制非对称液压缸同步控制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由双比例流量阀及伺服阀联合控制的双缸同步方案,讲述了本方法的工作原理,并推导出了伺服阀控制非对称液压缸同步系统的动态响应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同步误差的数学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推导过程是正确的,并实现了双缸高精度同步动作, 相似文献
6.
7.
液压伺服阀控缸动态特性数学建模及仿真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液压阀控缸的基础上,改变负载就能获得不同的液压伺服控制系统.分析了阀控非对称缸的负载压力-流量特性,建立了阀控缸流量连续性方程和液压缸的力平衡方程,推导了阀控缸位置控制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采用MATLAB软件的SIMULINK模块对阀控缸位置控制系统进行动态特性仿真分析,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数学模型及仿真结果接近实际工况,能满足不同液压伺服控制系统负载特性的分析需要. 相似文献
8.
9.
分析了阀控非对称缸系统特性,建立滑阀的流量特性方程、液压缸的流量连续性方程、液压缸力平衡方程,推导出系统输出位移与输入阀芯位移之间的关系,建立Simulink仿真模型,在MATLAB环境中Simulink模块中仿真,从而分析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系统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0.
在电液伺服控制系统设计中,由于传统的数学建模方法比较复杂,使得液压伺服系统的设计周期增长。为了准确快速地完成设计任务,本文利用面向工程设计的高级建模软件AMESim对阀控液压缸电液伺服系统进行了建模和仿真计算,并在改变系统元件参数的情况下,对电液伺服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汽车EPS动力学模型分析及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钟光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3,18(3):72-76
与传统的转向系统相比较,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结构简单,灵活性好,能充分满足汽车转向性能的要求,在操作的舒适性、安全性和节能、环保等方面显示出显著的优越性。介绍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方向盘转角为输入、输入轴扭矩为输出,推导出系统的传递函数和频率特性,定量地分析了参数对转向轻便性、稳态误差和跟踪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选择不同的比例增益、积分增益和微分增益,可以使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发生变化,达到优化转向系统的助力作用、控制助力稳态误差和提高响应的灵敏度的目的。同时给出了系统的控制电路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