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现代通信》2007,(9):65-6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以“全IP、移动、融合”为主题,在2007年国际通信展上全面展示华为在新一代IP网络、移动网络、核心网、电信增值业务、3G终端等领域的最新产品与端到端解决方案,为与会者带来全IP时代的精彩体验。  相似文献   

2.
《移动通信》2007,31(4):63-63
2007年2月12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和中国移动集团陕西分公司联合宣布,陕西省软交换端局语音IP化网络顺利割接,实现了移动核心网向“全IP”的跨越。这是中国移动继2004年长途/汇接层面网络IP化改造之后,再次成功实施全国端局IP化试点工作。基于华为的全IP软交换商用解决方案,陕西移动采用IP承载话音及信令,IP承载的业务质量完全达到电信运营的标准,用户业务感知度与现网无差异。  相似文献   

3.
《通讯世界》2007,(11):32
在本届通信展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全IP、移动、融合"(ALL IP,Mobile,Convergence)为主题,全面展示了华为在新一代IP网络、移动网络、核心网、电信增值业务、3G终端等领域的最新产品与端到端解决方案,为  相似文献   

4.
《移动通信》2008,3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在近日召开的第三届全球CDMA运营与发展论坛上,华为首次集中展示了业界领先的CDMA端到端绿色解决方案。在本届论坛上,华为提出了将“绿色、融合、演进”的理念融入到CDMA发展之中,将第四代基站技术、IP技术移植到CDMA领域中的观点,组建了包括绿色基站系统、基于统一平台的核心网、绿色站点配套解决、绿色环保能源解决方案等在内的全绿色方阵。华为CDMA绿色网络解决方案充分利用生物能源。  相似文献   

5.
随着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和移动用户的快速增长,电信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基于IP的全移动解决方案正成为电信网络发展和部署的热点。ALL IP架构涉及业务网、核心网、承载网、接入网等各个层面的IP化,网络正以“业务和技术”划分向“Onenetwork,Allservice”转移。秉承一贯的“可运营、可管理”的电信级IP网络理念,将电信级IP技术与网络各个层面的技术相融合,奠定了华为在ALL IP网络中的领先地位。2007年,华为将“引领移动网络走向IP”作为年度主题。  相似文献   

6.
刘伯涛 《电信科学》2009,25(11):91-93
1 引言 随着我国3G网络的大规模部署,3G业务将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移动承载网络也将逐步从核心到接入实现端到端的全IP化.未来几年,中国移动业务网络和承载网络的IP化进程将随着3G网络的全面部署而显著加速,随着后3G移动宽带业务的引入,将进人全面IP化的时期.  相似文献   

7.
综合报道     
华为:移动宽带引领全球通信在2006世界电信展上,华为展示了全系列领先的商用解决方案,标志着华为已经成功进入移动通信领域的领导者行列。华为在UM TS/H SPA新一代基站、全性能的H SDPA/H SUPA解决方案、IP传输解决方案、室内覆盖解决方案等方面保持领先,并围绕客户需求创新,在业界率先推出分布式基站、UM TS900、iDBS室内覆盖、UM TS AP、cdm a20001x EV-DO Rev.A端到端,以及移动W iM AX等客户化解决方案,帮助运营商提升网络性能保持领先、同时大大降低网络建设和维护成本。华为端到端移动W iM AX解决方案支持灵活的组…  相似文献   

8.
《数字通信世界》2009,(2):43-4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其已经被北欧和波罗的海地区最大的电信运营商Telia Sonera选中,为挪威首都奥斯陆部署全球首个LTE商用网络。在该合同中,华为将为Telia Sonera提供端到端的LTE解决方案,包括基站、核心网、运营支撑系统、网络规划和实施等端到端一体化服务。基于其全IP架构及第四代基站平台,华为LTE解决方案支持多种制式的融合及平滑演进,充分保护运营商投资,为TeliaSonera构建高质量、无处不在的移动宽带网络,为最终用户带来创新的业务体验。  相似文献   

9.
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基于客户的需求持续创新,在电信网络、全球服务和终端三大领域都确立了端到端的领先地位。凭借在固网、移动网路和IP数据通信领域的综合优势,华为已成为全IP融合时代的领导者;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4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相似文献   

10.
《通信世界》2008,(39):7-7
据悉,华为以“宽带、融合、绿色”为主题,在本次展会上全面展示华为在无线宽带网络建设、全业务运营以及节能减排等领域创新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使与会者能够体验到宽带时代的精彩生活。  相似文献   

11.
《通信世界》2008,(25):31-31
近日在菲律宾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宣布,华为在菲律宾BAYAN的3期CDMA扩容项目中获取全部新增份额,项目覆盖菲律宾全境,包括搬迂首都马尼拉CDMA现网一半的网络容量,同时提供智能网、传输、微波等产品,为其提供先进的ALL IP cdma2000端到端解决方案,表明双方的战略合作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2.
产品推荐     
华为cdma2000全IP基站华为领先一代cdma2000全IP基站系列,包括室外宏基站3606AE、室内宏基站3606E、紧凑型宏基站3606C和软基站ODU3601CE等。该基站系列采用电信级IP宽带通用平台和模块化设计,全面支持全频段的EV-DO Rev.A网络部署,并具备向未来UMB(超级移动宽带)网络平滑演进功能。领先一代cdma2000基站系列采用电信级IP宽带通用平台和模块化设计,可以进一步降低OPEX,大幅提升网络运营效率;全IP技术能够为运营商在移动接入网侧节约传输赞用40%~80%,采用先进的算法,使得每条E1话路承  相似文献   

13.
张奇 《通信世界》2008,(12):I0003-I0003
目前,移动网络向All IP演进的步伐正在加快,3GPP、3GPP2、IEEE等国际标准组织相继提出了基TAll IP的网络架构。移动网络的All IP化是一个全网络端到端的IP化过程,包括终端应用、接入网络、承载网络、核心网络、维护管理等方面。2008年,All IP业务部署和推广将全面IP化。 本期专题将围绕“移动网络IP化”介绍移动网络IP化的进展,关键问题以及国内外运营商的网络演进实际经验。  相似文献   

14.
《电信网技术》2007,(8):79-7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近日宣布中标中国联通下一代IP承载网络项目,并成为中国联通IP网络转型最大合作伙伴。华为将提供业界领先的IP承载网解决方案,支持中国联通为其用户提供IP语音、移动分组、虚拟专用网络(VPN)等业务。  相似文献   

15.
华为日前宣布,其在葡萄牙北部为该国运营商Optimus建设的HSPA网络日前被葡萄牙权威杂志“Exame Informatica”评为“最佳网络”。此奖项是该杂志对葡萄牙三大移动运营商的WCDMA/HSPA网络进行对比测试后授予的。华为为Optimus建设的WCDMA/HSPA网络在各项测试中均表现出色,并最终脱颖而出,体现了业界权威对于华为所提供的全IP移动解决方案的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16.
《移动通信》2007,31(2):120
在电路交换域,华为移动软交换扩大了KPN的核心网设备容量,满足了KPN的高性能要求。以统一的移动核心网架构来服务KPN用户和Telfort用户是KPN目前的重要战略之一。这是华为全IP移动软交换网络在欧洲的第一次商用化部署。  相似文献   

17.
《通信世界》2009,(6):I0022-I0022
2009年2月18日,华为在2009世界移动大会(Mobile World Congress2009)上宣布,推出IPTime解决方案下的创新产品系列,包括IP微波RTN900/600系列、城域业务设备CX600系列和盒式分组传送设备PTN900系列。三大系列产品的推出,进一步完善了IPTime解决方案,突破了移动宽带瓶颈,实现了端到端IP移动传送。  相似文献   

18.
1引言随着我国3G网络的大规模部署,3G业务将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移动承载网络也将逐步从核心到接入实现端到端全IP化。未来几年,中国的移动业务网络和承载网络的IP化进程将随着3G网络的全面部署而显著加速,随着后3G移动宽带业务的引入,将进入全面IP化的时期。  相似文献   

19.
《通信世界》2008,(38):12-12
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即将在北京拉开帷幕,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以“宽带、融合、绿色”(Broadband,Convergence,Green)为主题,在本次展会上全面展示华为在无线宽带网络建设、全业务运营以及节能减排等领域创新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使与会者能够体验到宽带时代的精彩生活。  相似文献   

20.
《电信技术》2010,(9):64-64
近日,波兰Mobyland与当地领先的2G运营商CenterNet合作,选择华为独家端到端部署基于1800MHz频段的LTE/EPC商用网络。该网络已经完成部署,并于日前正式投入商用,可为当地用户提供单用户下行速率超过146Mbit/s的极速移动宽带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