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有几种弹性体可选用于耐油应用场合。最常用的耐油性弹性体是丁腈橡胶(NBR)、氯丁橡胶(CR)和丁腈橡胶/聚氯乙烯共混体(NBR/PVC)。其他弹性体,如氢化丁腈橡胶(HNBR)、氯磺化聚乙烯(CSM)、氯化聚乙烯(CM)、各种丙烯酸酯弹性体、硅橡胶、氟硅和氟弹性体,则用于要求较高使用温度的环境中。各种弹性体的相对耐热和耐油性示于常用的ASTMD2000/SAEJ200图中(图1)。  相似文献   

2.
硫化剂TCY对丁腈橡胶/氯化聚乙烯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硫化剂TCY对丁腈橡胶/氯化聚乙烯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硫化剂TCY的加入.使NBR/CM共混物的最低扭矩和最高扭矩增大,同时缩短了焦烧时间。当硫化剂TCY用量为1.5份时.共混物具有较好力学性能。适当增加硫化剂TCY用量,可提高NBR/CM共混物耐热老化性能和耐油性能。  相似文献   

3.
许建雄 《天津橡胶》2000,(4):39-40,22
氯化聚乙烯分型料型(用于改性塑料)和橡胶型(可交联的弹性体)两大类,本文重点介绍橡胶型氯化聚乙烯(以下简称CPE)的主要性能及电性能。  相似文献   

4.
刘奇志 《中国氯碱》1995,(11):27-28
1 前言 氯化聚乙烯简称CPE,是由聚乙烯与氯气进行氯化反应后制得的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外观为白色粉末。按其应用领域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系列:一种是热塑性树脂,另一种是弹性体橡胶。由于氯化聚乙烯具有优良的抗冲性、阻燃性、耐老化性和耐寒性以及耐油、耐热等特性,极广泛应用于塑料共混改性加工、软制品的增塑、橡胶加工及电缆工业中,  相似文献   

5.
介绍氯化聚乙烯(CPE)的性能,氯化聚乙烯的性能取决于氯含量,同时与合成工艺有关。阐述氯化聚乙烯在橡胶制品中的应用,及与天然橡胶(NR)、丁腈橡胶(NBR)、三元乙丙橡胶(EPDM)共混胶的性能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改性丁腈型密封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亮  陈炳耀  张意田  张国杰  郭蕊 《粘接》2010,31(10):38-43
以丁腈橡胶(NBR)为主粘料,并配合氯化聚乙烯橡胶(CM)、填料、酚醛树脂、白炭黑、混合溶剂等制成改性丁腈型密封胶。研究了不同牌号NBR、NBR与CM的相容性及配合比、酚醛树脂用量、不同填料及用量、白炭黑用量等对密封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mNBN/mCM=70/30、高岭土30份、酚醛树脂(SP-12)25份、白炭黑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各1份,制得的改性丁腈型密封胶综合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7.
谭镜华 《橡胶工业》2007,54(12):734-737
介绍氯化聚乙烯橡胶(CM)在胶管外层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CM与NR,SBR或NBR的并用胶具有优良的耐臭氧老化性能、耐油性能和粘合性能,能够满足不同胶管外层胶的性能要求;在胶管外层胶中应用CM,无需添加设备和改变常规工艺条件,可降低原材料成本。  相似文献   

8.
关颖  李贺 《中国橡胶》2008,24(16):8-12
(接上期) 五、氯化聚乙烯橡胶 氯化聚乙烯(Chlorinated Polyethylene)是氯化高密度聚乙烯(HDPE)而得到的外观为白色或微黄色、无毒无味的具有塑料和橡胶双重特性的新型聚合材料,是目前唯一依赖氯含量不同而具有从软塑料、弹性塑料、橡胶弹性体、  相似文献   

9.
氯化聚乙烯弹性体的生产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华  吕莹 《陕西化工》1998,27(1):35-36
阐述了水相法生产氯化聚乙烯弹性体的化学原理和生产工艺。研究了氯化反应的温度、压力、通氯气速度、脱酸、中和、水洗、干燥等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操作。介绍了氯化聚乙烯弹性体的性能以及在塑料、橡胶两大领域里的用途。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4种增容剂,氯化聚乙烯(CPE),高氯化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P)和氯化丙烯(CPP)对丁腈橡胶/聚丙烯(NBR/PP)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TPE)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查表明,CPP是NBR/PP的理想增容剂,当CPP用量为6份时,NBR/PP共混体体系具有优良的热塑性,拉伸强度13.8MPa,扯断伸长度290%,压缩永久变形32%,共混物的相容性与透射电镜的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不同共混比对氯化聚乙烯橡胶(CM)/甲基丙烯酸甲酯一丙烯酸丁酯弹性体(ACR)共混硫化胶在热空气老化前后的物理机械性能、耐油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ACR橡胶用量的增大,共混胶撕裂强度逐渐变小,硬度变小但趋势不明显,拉断强度呈现下降趋势,100%定伸应力基本不变,扯断伸长率呈现下降趋势;热空气老化后拉断强度降低且小于老化之前,100%定伸应力基本不变但高于老化之前,扯断伸长率呈下降趋势且低于老化之前;在液压油中老化后共混胶的拉断强度呈下降趋势,且小于耐油之前,扯断伸长率下降,高于耐油之前,100%定伸应力基本不变,但也小于耐油之前。  相似文献   

12.
上海2006国际橡塑展上,陶氏化学公司特殊弹性体部门首次在中国推出了其扩大后的弹性体产品组合。陶氏特殊弹性体产品组合包括AFFINITY^TM聚烯烃塑性体(POPs)、AMPLIFY^TM功能聚合物、ENGAGE聚烯烃弹性体、FLEX-OMER^TM低密度聚烯烃(VLDPE)橡胶,ISOPLAST^TM热塑性聚氨酯树脂、NORDELIP和MG烃类橡胶,PELLETHANE^TM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PRIMACOR^TM(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丁苯橡胶(SBR)/顺丁橡胶(BR)、TYRIN氯化聚乙烯和VER-SIFY^TM塑性体和弹性体。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氯化聚乙烯应用情况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氯化聚乙烯是由高密度聚乙烯经氯化而制得的含氯聚合物。根据其含氯量、残余结晶度以及其他技术特征可分为树脂型氯化聚乙烯(CPE)和橡胶型氯化聚乙烯(CM)。氯化聚乙烯是增长速度最快的高分子材料,20多年来,我国的年产量由不足100吨增至10万吨,但绝大部分用作塑料改性剂,在橡胶制品中使用量不大,而在国外则主要用于橡胶制品(尤其是电线、电缆),因此也可以说在我国氯化聚乙烯也是一种很有广泛应用市场的弹性体。1.基本状况1965年德国赫司特(Hoechst)公司在世界上率先投产了CPE(商品名原为Hostalit,后为Host…  相似文献   

14.
研究氯化聚乙烯(CPE)和甲基丙烯酸锌(ZDMA)对丁腈橡胶(NBR)/三元乙丙橡胶(EPDM)并用胶相容性和物理陛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PE用量增大,NBR/EPDM并用胶的硬度、100%定伸应力、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呈增大趋势;随着ZDUA用量增大,NBR/EPDM并用胶的硬度、100%定伸应力和撕裂强度呈增大趋势,ZDMA用量过大导致胶料的拉伸强度等物理陛能下降,ZDMA用量以5~10份为宜;添加CPE或ZDMA,EPDM/NBR并用胶的相容性得到明显改善,zDMA在NB眦PDM并用胶中起补强和增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40年代以来,丁腈橡胶(NBR)作为耐油型橡胶,广泛应用于汽车、石油、冶金、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由于行业的发展对丁腈橡胶在宽温域、老化、介质和物理机械性能等方面提出了更为苛刻的综合性要求,传统的NBR已经不能满足这些需要。为此,国内外先后以丁腈橡胶为基础材料进行改性设计,形成了多种具有特殊用途的耐油橡胶,如NBR/PVC共混胶,由丁二烯、丙烯腈、丙烯酸丁酯三元共聚的丁腈酯橡胶,以及由NBR加氢氢化的氢化丁腈橡胶(HNBR)等。  相似文献   

16.
所研究的含硫硫化体系S-LS-1能有效地硫化改,巨氯化聚乙烯橡胶(MCM)C-20H。硫化胶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耐含醇燃油性能两者都优于丁腈橡胶。此体系适合于用模压和挤出工艺加工改性氯化聚乙烯橡胶。  相似文献   

17.
丁腈橡胶耐油性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综述了丁腈橡胶耐油改性研究的最新进展,简要介绍了丁腈橡胶(NBR)的发展状况、化学结构以及生产工艺,重点阐述了NBR/PVC、NBR/PP、NBR/ECO以及NBR/CSM等共混改性的研究进展以及氢化丁腈橡胶和羟基丁腈橡胶等新型丁腈橡胶品种的发展状况,并指明了丁腈橡胶耐油改性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氯化聚乙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氯化聚乙烯(CPE)作为高分子改性剂在改性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PE/PVC共混体系和橡胶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水相法生产氯化聚乙烯弹性体的化学反应原理和生产工艺。研究了氯化反应的温度、压力、通氯气速度、脱酸、中和、水洗、干燥等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操作。介绍了氯化聚乙烯弹性体的性能以及在塑料、橡胶两大领域里的用途。  相似文献   

20.
丁腈橡胶与聚乙烯并用的热塑性橡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丁腈橡胶与聚乙烯共混用动态硫化方法制备了丁腈橡胶-聚乙烯热塑性弹性体。该热塑性弹性体的物理机械性能不亚于由丁腈橡胶制备的硫化胶的性能,可用于生产橡胶工业制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