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使用便利、功能实用的矿井人员安全监测系统,该系统可提供井下人员分布情况表、某个特定人员的活动轨迹图、全矿井下井人员的考勤结果表等,实现对下井作业人员和井下运输车辆的位置监测以及多种报警功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煤矿井下工作场景恶劣复杂、人员健康及环境参数监控难度大、易造成安全事故等问题,采用物联网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SensorNetworks,WSN)和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的矿井作业人员健康监测系统。该系统利用WSN实时监控人体的心率、血氧及井下环境温湿度、气体浓度等数据;利用RFID技术定位井下作业人员;将所采集信息数据传输至服务器实时检测,实现安全预警并及时定位救援,从而远程监测作业人员健康。  相似文献   

3.
从大型起重机械结构健康监测的实际应用出发,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高鲁棒性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Zig Bee的可对大型起重机械长期在线监测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系统,并结合LabVIEW针对节点的通信距离、数据传输可靠性以及功耗等进行了现场实验,证明了节点能够很好地完成结构健康监测数据的采集与发送,能够满足在实际现场环境中大型起重机械结构健康监测对通信距离和可靠性以及节点功耗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集中式煤矿突水监测系统人员劳动强度大、数据采集效率低等问题,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架构,开发了分布式水文与围岩应力采集节点、路由节点和汇聚节点的硬件及软件,设计了一套煤矿分布式突水监测系统。该系统将矿井水文、应力监测集成在统一的网络中,通过上位机对采集数据进行集中处理,可实时在线获取矿井水文与围岩应力的动态变化。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监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陈霞  杨宇  杜振华  赵罡 《测控技术》2021,40(11):108-112
针对结构健康监测在全机疲劳试验中需要采用多种监测系统的特点,结合飞机强度疲劳试验对数据采集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将光栅光纤传感器、压电传感器和声发射传感器等集成为一体的飞机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了多类型传感器采集控制系统,其中采用了分布式、多任务的结构设计,解决了多台设备采集数据的同步性、有效性和一致性.针对多类传感器的数据源多、数据类型多的特点,设计了通用数据结构解决了多类传感器的数据合并处理问题.通过在某全机疲劳试验中的运用,验证了本系统是一种稳定、高效、易扩展的多传感器健康监测集成系统,能够获取更加可靠、全面的健康监测数据,为健康监测在全机疲劳试验中损伤的准确识别,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矿井提升机健康诊断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LabVIEW软件为平台,设计了一种矿井提升机健康诊断系统。该系统利用传感器采集多个通道的连续数据,实现了对矿井提升机的实时在线监测;运用LabVIEW强大的信号采集和信号分析功能,并结合信息融合技术,实现了对矿井提升机信号的时域分析与频域分析,为矿井提升机的健康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航空状态监测传感器是飞机健康管理的重要基础。概述了航空状态监测传感器的发展趋势,并针对基于MEMS、光纤、无线传感网络、静电感应原理的几种新型航空状态监测传感器的最新进展做了介绍,阐述了对我国航空状态监测传感器发展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井下水位监测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矿井水位监测监控的需要,应用数字式水位传感器和PIC单片机,开发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化水位传感器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给出了测试结果。该系统集监测、显示、报警、通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并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克服了有线传感器网络的局限性,避免了其他无线通信技术高功耗的缺点。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低功耗的特点,有效地实现了对矿井水位的实时监测与监控。  相似文献   

9.
给出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结合MEMS微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技术,研究了MEMS微加速度计检测信号的测量与无线传输技术,设计了系统电路,并完成了原型装置的制作与调试。通过无线、有线传感器的时频响应特性比较表明,无线传感器监测系统能够满足桥梁健康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孙光东 《微计算机信息》2006,22(17):275-276
介绍了国内外光纤传感器应用于桥梁等大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进行安全监测的现状,阐述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提出了可以考虑开发一种基于全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测试设备的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指出了光纤传感器在大型预应力等结构健康监测应用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现有的在线磨粒监测传感技术,对每种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根据在线磨粒监测技术的现状,提出了对今后此类传感器发展趋势的没想。  相似文献   

12.
针对煤矿下复杂环境及其安全管理需求,提出一种基于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的全景视觉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采用ODVS(Omni-Directional Vision Sensors)配合有线和无线通信方式传输图像、信息、指令和数据,实时获取、传输井下实时全景视频图像,利用无线全景摄像机和无线局域网的相关协议绑定矿工身份信息,并利用绑定的信息将矿工定位和跟踪服务整合到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中;该系统能作为监控煤矿环境安全、煤矿生产安全、煤矿机车运输安全和人员安全的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ODVS水平方向的成像范围为360°,垂直方向的成像范围为224°,其中仰角为22°、俯角为63°;压缩后的全景图像分辨率为640×480像素和320×240像素(可选),能够很好地实现煤矿安全的监控。  相似文献   

13.
油液在线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液在线监测技术是机械故障智能诊断的重要发展方向,传感器作为其关键元件,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油液在线监测的粘度传感器、水分传感器、磨粒传感器以及多传感器集成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从电磁法、静电法、电感法、图像识别几个方面对磨粒测量与分析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介绍。提出了现阶段存在的不足,对油液在线监测的未来发展之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随着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新型的桥梁健康监测技术不断涌现。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是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与结构健康监测相结合,应用频率法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测得一段时间内的桥梁拉索张力,经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将数据传输到监测平台,从而达到对桥梁健康状况的监测。  相似文献   

15.
针对煤矿井下环境在线监测的要求,提出了一种井下实时监控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设计方法,详细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该节点通过微控制器和无线传输模块实时采集、处理、传输井下工作面的瓦斯浓度、CO浓度、温度、湿度等数据。测试结果表明,该节点控制方便、工作稳定,能实现可靠的无线网络传输。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智能化传感器,大大扩展了传感器的功能,推动了煤矿生产监测、监控技术的进步。今后,煤矿将向高产、高效方向发展,煤矿自动化技术及相应的传感器技术也将适应这一要求,向着机电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煤矿瓦斯监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满足煤矿瓦斯监测的需要,开发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化瓦斯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数字瓦斯传感器实时检测瓦斯,避免了普通传感器需进行A/D转换的复杂性,提高了测量精度;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克服了有线传感器网络的局限性,避免了其它无线通信技术高功耗的缺点。文章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并给出了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键  袁慎芳  殷悦  尚盈  丁建伟 《测控技术》2008,27(1):13-15,20
无线传感网络是当前国内外传感器技术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着重研究了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软硬件设计,实现了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设计,并运用该无线传感节点建立了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利用模式匹配的方法实现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载荷定位和结构紧固件失效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9.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土木工程应用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传感器作为结构健康监测的基本组成部分,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该文论述了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无线传感器及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介绍了由UCBerkeley研发的无线传感器节点-MICA的软硬件系统,针对结构健康监测,在实验室中建立和开发了一个原型监测系统,将选用的无线传感器节点布置在实验室两层结构模型上,组成一个无线传感器网络。通过小振动台试验证明无线传感器是完全可以应用于将来实际结构监测系统中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对赖以生存的水环境的重视,水质实时在线监测系统需求迫切。基于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研究,以无线传感器网络为通讯手段,结合水质评价模型,设计了一个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对特定水域的实时监测,对提高水质保护和水资源合理利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