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分子识别是超分子化学的核心概念,而荧光开关PET(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体系又是分子识别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超分子化学和光物理学科相结合的成就。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对中性客体分子的荧光传感和开关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将一些发色团分子组装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分子器件,是近年来随超分子化学和分子信息科学兴起而十分活跃的领域[1],其中具有逻辑功能的光控开关器件是下一代分子计算机的核心,它们可在分子水平实现信息的存储和数据的处理、传输[2].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顺反异... 相似文献
3.
识别金属离子客体的荧光传感开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子识别是超分子化学的核心概念,荧光开关PET(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体系又是分子识别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超分子化学与光化学学科相结合的成就,荧光开关作为一种全新的客体识别和分析手段,由于其独特的应用价值,近10年来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
5.
6.
六芳基联咪唑(Hexaarylbiimidazole,HABI)的光致变色效应,是1960年Hayashi和Maeda在研究2,4,5-三苯基咪唑氧化时产生化学发光的过程中偶然发现的。作为一类新型光致变色分子,HABI同时具有光致变色、热致变色以及压致变色特性。其变色机理是光照打断HABI分子中两个咪唑环之间的C—N化学键,产生两分子三苯基咪唑自由基(triphenylimidazole radical,TPIR)。由于HABI在变色后形成的有色态(TPIR)褪色比较慢(半衰期τ1/2为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同时生成的自由基比较活泼,容易发生不可逆副反应,使得其作为光致变色材料的抗疲劳性较差。近十几年,Jiro Abe课题组提出桥联绑定两个三苯基咪唑的构想,使得HABI的光致变色逆反应的半衰期由数分钟降低到几十微秒,尤其是近期,改性后的HABI成功运用于实时全息成像,显示了HABI作为新型光致变色材料的美好前景。本课题组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将HBAI的光致变色效应发展成荧光分子开关,设计合成出具有荧光分子开关性能的HABI并加以优化,成功地运用于超分辨成像。基于HABI的荧光分子开关及其新兴光学应用有望成为分子开关研究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7.
8.
荧光传感器提供了方便,快捷,廉价的分析检测重金属离子的方法,并且有很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它在环境科学,分析化学以及生命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综述了分子内电荷转移(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荧光传感器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10.
11.
阳离子荧光敏感器的器件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石英玻片表面修饰,制作了联有多氨基链萘基的超薄膜荧光敏感器件,研究了它在镍、铜等金属离子水溶液及有机溶剂中的荧光猝灭现象。发现其荧光光谱无论在水或其他有机溶剂中都存在着单体和激基缔合物(excimer)的发射峰,当处于镍离子水溶液中时,其单体峰随离子浓度的增大出现了先增强后减弱的现象,而激基缔合物的发光峰则仅略有减弱但变化不大。在铜离子水溶液中其荧光的变化情况和镍离子有所不同,对单体荧光只能观察到强度减弱的趋势,而激基缔合物则变化不大。比较了未联结的敏感器化合物分子在有机溶剂中荧光被铜离子猝灭的行为,发现与其在器件表面时有很大的差别,表明其分子结构和构象也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本工作对两种不同的2-芳基苯并 唑化合物溶液荧光被四氯化碳所猝灭的机理进行了详细研究,通过多种途径研究表明该猝灭过程具有光诱导电子转移性质,工作还利用此电子转移所形成的活泼自由基来引发烯类单体的聚合,得到了有一定聚合度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相似文献
13.
有机光致变色材料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近3年在有机光致变色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在含有有机光致变色基团的二元分子中,光致变色基团作为开关对分子的光电等微观性质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合成了含有1 ̄3个萘基取代的脲类柔性开链化合物。通过对该类化合物在溶液中的光物理行为以及受溶液酸度影响的比较研究,发现多足化合物的发生性质强烈地依赖于化合物本身存在的构象形式;同时观察到以叔胺为骨架的三足化合物存在分子内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PET),且这一过程强烈地依赖于介质的pH值;而叔胺基的氮原子质子化将会减弱这一PET过程。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近年来高分子溶液分子热力学领域的一些进展,认为与密度有关的模型,如状态方程,是该领域发展总的趋势,同时,迫切需要更精确、全面的实验数据。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分子模拟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自旋捕捆—ESR方法探讨了苯甲醇在超细微粒二氧化钛胶体表面的光诱导电子转移和光化学行为。结果明确地显示出,在不同pH条件下,笨甲醇在二氧化钛胶体表面的光化学行为有显著差别。在很低pH条件下,体系中检出明显的单重态氧加合物的信号,在pH=3.0左右,则以超氧负离子基为主;pH在4—6范围内时,产生较大量的苄氧基,且认pH=6时为最多;在pH为7左右时,除苄氧基外,同时还有一定量的羟甲基(·CH_2OH)和苯基自由基产生。本文对于不同pH条件下的光诱导电子转移和光化学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小分子配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述了有机电致发光及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基本原理;概述了小分子配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它们的光电性质、器件的发光效率和稳定性;展望了小分子配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