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食用菌对Fe,Zn,Se,生物富集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徐尔尼  刘文群 《食品科学》1999,20(11):44-46
研究了在不同培养基成分和同一培养基成分中香菇,茶薪菇和金针菇对Fe,Zn,Se的富集作用。结果显示:培养基成分,微量元素浓度和食用菌菌株会影响食用菌的生物富集作用。提高培养基中蛋白质,脂肪和Fe,Zn,Se的浓度,有利于食用菌对Fe,Zn,Se的富集。在这3株食用菌中香菇富集Fe,Zn能力最强,金针菇富集Se的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富集微量元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量元素是一类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在自然界中多数以无机态形式存在,且分布不平衡,不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近年来许多研究显示,食用菌对微量元素锌、硒、碘、铁等都具有富集和将无机态微量元素转化成有机态的功能。本文对食用菌富集微量元素的机理进行了归纳总结,概述了灵芝、香菇和金针菇等各类食用菌对微量元素的富集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乳酸菌对硒、铬、锌通过生物转化将无机态微量元素富集转化为细胞内的有机态微量元素。结果表明:适当提高培养基中硒、铬、锌的浓度,有利于乳酸菌的生长和微量元素有机态的富集转化,但是当它们浓度超出一定范围时,则抑制乳酸菌的生长。这3种元素中,乳酸菌对锌的富集转化能力最强,铬次之,而对硒的富集转化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4.
保加利亚乳杆菌对微量元素硒、铬、锌的富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硒、铬、锌是人体必需的具有一定功能作用的微量营养元素,有机态微量元素吸收迅速且安全,吸收率高。研究了保加利亚乳杆菌对硒、铬、锌通过生物转化将无机态微量元素富集转化为细胞内的有机态微量元素,结果表明:适当提高培养基中硒、铬、锌的浓度,有利于保加利亚乳杆菌的生长和微量元素有机态的富集转化;但是当硒浓度超出一定范围时,则抑制保加利亚乳杆菌的生长。这3种元素中,保加利亚乳杆菌对锌的富集转化能力最强,铬次之,而对硒的富集转化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5.
利用食用菌的富集作用来探究平菇、香菇、鸡腿菇对重金属镉的吸附能力。通过测定三种食用菌在含有不同浓度镉标准溶液的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的生长情况、在液体培养基上菌体的湿重和干重,采用ICP设备检测液体培养基中菌丝体内镉含量来评价其富集效果。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升高,菌体中镉含量也随之升高,食用菌菌丝干湿重逐渐减少,富集能力为香菇鸡腿菇平菇。  相似文献   

6.
酵母菌富集硒、铬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彦 《酿酒科技》2005,(1):38-40
研究了两株酵母菌不同培养条件下富集硒和铬的能力。结果表明,培养基成分、酵母菌种类、微量元素的含量以及培养时间都会影响酵母菌对硒和铬的富集能力。培养基较高的蛋白质和P2O5的含量有利于酵母菌对硒、铬的富集;提高培养基中的硒和铬的含量,酵母菌富集能力明显提高,但是高浓度的盐类对酵母菌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对数生长期酵母菌富集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7.
为比较不同红曲菌菌株的耐硒能力和富硒能力,以5株红曲菌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接种于亚硒酸钠浓度为0、10、20、50、100、200μg/mL的PDA培养基中培养,测量其生长曲线和菌丝体中硒含量和总硒产量。结果显示:不同亚硒酸钠浓度对红曲菌菌株生长的影响与硒的富集均存在差异,其中耐硒能力最强的菌株为紫色红曲菌CICC 5046,其在亚硒酸钠浓度为50μg/mL的PDA培养基平板上培养15 d后菌落直径可达(53.8±1.5)mm;富硒能力最强的菌株为红色红曲菌M7,其在亚硒酸钠浓度为50μg/mL的PDA培养基平板(25 mL培养基)上培养15 d后总硒产量达到最高,为(124.43±2.01)μg;而当PDA培养基中亚硒酸钠浓度为200μg/mL时,红色红曲菌M7菌丝体中的硒含量达到最高,为(3120.59±193.63)μg/g。因此,不同红曲菌对亚硒酸钠的耐受能力和富集能力均不同,这种差异性可能与菌株的基因型或其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8.
博湖蘑菇矿物质、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琴  杜双田  张桂香 《食品科学》2013,34(6):231-233
对博湖蘑菇菌盖、菌柄中的矿物质元素及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并与常规栽培种类双孢蘑菇、香菇、金针菇、平菇作比较,结果表明:博湖蘑菇菌盖、菌柄中的矿物质元素钙、镁、铁、硒含量丰富,均高于参比食用菌;博湖蘑菇的脂肪酸组成丰富,菌盖中含有12种脂肪酸,菌柄中含有11种脂肪酸,且二者的主要脂肪酸均为亚油酸和棕榈酸,其中亚油酸含量十分突出,在菌盖、菌柄中分别占脂肪酸的71.12%、75.75%,虽略低于香菇但高于其他参比食用菌;博湖蘑菇菌盖、菌柄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74.84%、79.74%,且菌柄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位居参比食用菌之首,不饱和脂肪酸比率又高于双孢蘑菇。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金针菇、香菇、杏鲍菇三种常见食用菌按照不同的料液比以及不同时间进行沸水杀青,探究程食用菌杀青水中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相同杀青时间且料液比为1∶5(g/m L)时;相同料液比内且杀青时间为6min时,食用菌杀青水中的营养成分含量最少。三种食用菌在不同的料液比经沸水杀青处理后其杀青水中营养成分含量比较,还原糖和蛋白质是香菇杏鲍菇金针菇;VC是金针菇香菇杏鲍菇;总氨基酸是香菇金针菇杏鲍菇。在不同的杀青时间里,三种食用菌经沸水杀青处理后其杀青水中营养成分含量比较,还原糖是香菇杏鲍菇金针菇;蛋白质是杏鲍菇香菇金针菇;VC是金针菇香菇杏鲍菇;总氨基酸是香菇金针菇杏鲍菇。  相似文献   

10.
乳酸菌同时富集硒铬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文群  黄丽婵  韩伟 《食品与机械》2007,23(2):41-42,49
采用不同微量元素分步骤添加方法,以防培养基产生沉淀;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铬、锌浓度,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硒浓度。结果表明:直投型酸乳发酵剂和保加利亚乳杆菌都具有一定的富集能力,在各自的最佳富集盐浓度下,直投型酸乳发酵刑富集能力大大高于保加利亚乳杆菌。  相似文献   

11.
利用淀粉废水培养食用菌菌丝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比较了金针菇和香菇在经液化,液化后糖化及未经淀粉酶处理的淀粉废水中的生长情况,发现经液化处理后的淀粉废水适合作金针菇和香菇体深层次发酵的培养液,金针菇在培养液起始PH6.40时生物量最高,香菇在培养液起始pH5.10时生物量提高,菌种质量对食用菌的生物量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金针菇、双孢磨菇、凤尾菇、杏鲍菇、香菇、花菇和猪肚菇7种常见食用菌为研究对象,采用磷酸盐缓冲液提取法提取多酚氧化酶(PPO),比较食用菌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及温度和pH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温和中性pH条件下,双孢蘑菇PPO活性最高,达到942 U/mL,金针菇PPO和猪肚菇PPO次之,分别为62,58 U/mL.金针菇和双孢磨菇PPO活性的最适温度为20 ℃,凤尾菇、香菇和花菇PPO活性的最适温度为25 ℃,而猪肚菇PPO和杏鲍菇PPO的最适温度较高,分别达到了75,80 ℃.凤尾菇PPO、杏鲍菇PPO和猪肚菇PPO最适pH值均为3.5,金针菇PPO为4.0,香菇PPO为6.5,双孢磨菇PPO为7.0,而花菇PPO最适pH值为8.0.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价油菜秸秆栽培食用菌的可行性,分别以油菜秸秆、油菜秸秆和棉籽壳比例4:6(w/w)、棉籽壳为基料栽培4种常见食用菌,分析油菜秸秆对食用菌的鲜重、生长期、多糖含量、葡糖糖醛酸含量和粗多糖分子量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基料中油菜秸秆和棉籽壳比例4:6时,香菇、平菇和黑木耳的鲜重最高,分别为480.18、485.26和430.16 g;同时其生长期最短,分别为24.64、19.73和18.64 d,这表明在传统棉籽壳基料中适当增加油菜秸秆有利于提高该3种食用菌产量,相对于单独棉籽壳基料,香菇、平菇和黑木耳的多糖含量显著性提高了11.09%、24.86%和14.26%(P<0.05),葡萄糖醛酸含量也均有所提高,特别是在香菇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其粗多糖分子量分布无明显差异,这表明油菜秸秆的适当添加也有利于提高该3种食用菌活性成分。但在金针菇栽培中,油菜秸秆的添加使其产量和活性成分均显著性地降低(P<0.05),说明油菜秸秆仅在部分食用菌的栽培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金针菇、香菇、黑木耳、平菇、双孢菇、杏鲍菇6种常见的市售食用菌子实体为研究对象,利用Illumina Mi Seq PE250二代测序平台对肠道微生物V4区进行富集测序,分析6种食用菌子实体水提物对粪便悬液中肠道菌群的菌群种类和菌群结构的影响。测序结果显示经过不同实验组培养后,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子实体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各不相同,金针菇组的厚壁菌门水平较高;香菇组的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水平较高;黑木耳组的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水平较高;平菇组的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和乳杆菌水平较高;双孢菇组的拟杆菌门、放线菌门水平较高;杏鲍菇组的放线菌门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两种常用食用菌-香菇、金针菇中蛋白氨基酸(PPA)及非蛋白氨基酸(NPPA)的组成及含量,并对其进行营养、呈味评价。采用OPA-FMOC柱前衍生化法确定香菇、金针菇中PAA及NPAA的组成及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香菇中含有15种PAA,其含量为10.99 mg/g,含有2种NPAA,其含量为2.37 mg/g,其中必需氨基酸(EAA)含量为4.39 mg/g、呈味氨基酸(FAA)含量为5.40 mg/g;金针菇中含有14种PAA,其含量为16.79 mg/g,含有2种NPAA,其含量为3.99 mg/g,其中EAA含量为5.98 mg/g、FAA含量为9.96 mg/g。本文建立的方法准确可行,可用于两种菌类中的PAA和NPAA测定。香菇中PAA种类多于金针菇,其中EAA种类多于金针菇,金针菇中的PAA、NPAA含量均高于香菇。金针菇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香菇营养价值均衡,为两种常用食用菌的产品再次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几种常见食用菌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文中测定了几种常见食用菌的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并初步分析了食用菌抗羟自由基物质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7种食用菌对羟自由基均有显著的清除作用,但不同食用菌所具有的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各不相同,它们清除羟自由基能力的强弱顺序为:真姬菇>茶树菇>双孢蘑菇>秀珍菇>香菇>平菇>黄金针菇。此外,不同食用菌清除自由基的物质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陈欣  龚兰  刘冠卉 《食品科学》2010,31(14):140-144
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4 种食用真菌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并对其还原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杏鲍菇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90℃、料水比1:30(g/mL)、提取时间1h、乙醇体积分数为95%;香菇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90℃、料水比1:20(g/mL)、提取时间3h、乙醇体积分数85%;金针菇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80℃、料水比1:20(g/mL)、提取时间2h、乙醇体积分数95%;美味牛肝菌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70℃、料水比1:40(g/mL)、提取时间4h、乙醇体积分数95%;经过工艺优化,4 种食用真菌多糖最高得率分别为3.89%、5.93%、2.79%、9.48%;4 种食用真菌多糖的还原能力均随着多糖质量浓度的提高而提高,而美味牛肝菌多糖的还原能力最强。与其他3 种食用真菌相比,经过提取工艺的优化,美味牛肝菌的多糖提取率最高,抗氧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8.
肉类及肉制品是人类日常饮食中获取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 食用营养和健康的肉制品已成为人们健康饮食的消费观念。然而, 由于肉制品供应难以满足全球人口快速增长的需求、过量摄入红肉可能导致的健康隐患以及肉类生产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等问题, 新型肉类替代品的出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其中, 食用菌在我国具有悠久的食用历史, 其菌丝体的营养成分与子实体相近, 且栽培消耗的资源少。因此, 将食用菌菌丝体应用于肉制品中极具开发潜力。本文结合近年的研究成果, 主要介绍了当前典型工业栽培食用菌(双孢菇、香菇、平菇、金针菇)菌丝的性质特点和营养价值, 重点综述了食用菌菌丝蛋白的生产加工技术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并分析了目前食用菌菌丝体在肉制品中应用的阻碍因素, 为食用菌菌丝体肉制品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选取一种优质食用菌,与鸡肉共同熬制所得高汤中滋味物质含量较高,营养价值丰富,味道鲜美。选取市售10?种常见食用菌,分别为香菇、金针菇、杏鲍菇、茶树菇、口蘑、秀珍菇、海鲜菇、蟹味菇、榛蘑和花菇,与优质三黄鸡熬制得到高汤。通过检测高汤中游离氨基酸、核苷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计算等效鲜味浓度值,结合感官评价,将评价指标按一定比例进行加权,最终结果表明,花菇得分最高,为247.68 分,是一种优质食用菌,与鸡肉熬得的高汤味道鲜美,营养物质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