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泌阳凹陷复杂断块群油气分布控制因素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复杂断块群油田以断鼻、断块及断层 岩性油气藏为主,垂向含油层系多,平面上叠合连片,油气主要富集在鼻状构造主体部位的断鼻断块内。通过对研究区油气控制因素的分析,指出继承性的鼻状构造控制了油气聚集方向和富集程度,油气藏含油范围和油气藏高度则主要受断层封闭性和封闭程度的控制,油气分布规律受伸展构造所伴生的各种断块群构造型式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复杂断块群油田以断鼻、断块及断层+岩性油气藏为主,垂向含油层系多,平面上叠合连片,油气主要富集在鼻状构造主体部位的断鼻断块内。通过对研究区油气控制因素的分析,指出继承性的鼻状构造控制了油气聚集方向和富集程度,油气藏含油范围和油气藏高度则主要受断层封闭性和封闭程度的控制,油气分布规律受伸展构造所伴生的各种断块群构造型式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安棚地区位于泌阳凹陷东南部 ,来自南部陡坡的扇三角洲砂体由南向北展布 ,与继承性发育的鼻状构造背景配置形成砂岩上倾尖灭圈闭。深层系储层经历了强烈的成岩作用 ,成岩演化阶段进入晚成岩 B期 ,储层物性差 ,呈低孔低渗特征 ,平均孔隙度为 4 .5 3% ,平均渗透率为 1 .0 9× 1 0 - 3 μm2 。但微裂缝较发育 ,改善了储层储集性能。形成正常原油、挥发性原油、凝析油气及天然气等多种类型的低孔低渗油气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断层发育规模、连续性和油气聚集关系研究 ,指出该区北东向主断层的发育规模控制油藏的分布 ,砂体展布方向与主断层走向的配置关系控制着油气的富集程度。以此指导该区油气勘探工作 ,部署的泌 2 5 9井试获初产自喷 46m3 /d的高产工业油流 ;泌浅 5 7区块可新增地质储量 3 0 0× 1 0 4t。  相似文献   

5.
泌阳凹陷油气展布及运移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位于我国河南省南部唐河与泌县之间的泌阳凹陷是新生代富含油气的小型断陷。其主要的生、储油层段为核桃园组 ,展布面积达 970 km2 ,最大生油层厚度达 73 0 m。通过对研究区油气运移的分析和地层剥蚀对油气分布的影响推断 ,泌阳凹陷除在凹陷中心发育有生油中心外 ,在双河和井楼之间还发育有一个次要的生油洼陷  相似文献   

6.
泌阳凹陷王集——新庄地区断裂体系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河南石油》2003,17(2):13-14,17
  相似文献   

7.
砂体和断层是泌阳凹陷油气运移的基本要素.砂体与断层匹配形成三类油气运移输导体系:砂体单因素输导体系发育于凹陷南部.以油气沿砂体侧向运移形成砂岩上倾尖灭圈闭油气藏为特征;断层单因素输导体系主要由东、南部边界断层构成.油气沿断层垂向运移在浅层形成次生油气藏;砂体一断层复合输导体系主要发育于凹陷北部,受断层性质、断面产状、形成时期、以及与砂体和鼻状构造的匹配关系的影响。油气输导体系从根本上决定了油气藏类型和分布规律.南部以各类砂岩上倾尖灭圈闭油气藏最为发育,南部边界断裂附近是寻找浅层次生油气藏的有利区带.北部斜坡带发育复杂的断鼻断块油藏。  相似文献   

8.
王集地区位于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为一继承性发育的鼻状构造,区内断裂系统复杂,隐蔽性断层控制的断鼻断块油藏在常规地震解释剖面中没有明显特征,圈闭识别难度大。基于对王集地区构造特征的整体认识,从地震识别的角度把王集地区隐蔽性断层归纳为核三上亚段小断层、核三下亚段断层和滑脱断层,并利用钻井数据,结合构造导向滤波、相干、分频等技术精细识别隐蔽性断层,有效地提高了隐蔽性断层识别的精度,并发现一批隐蔽性断层控制的断块圈闭。  相似文献   

9.
根据与烃类流体包裹体相伴生的盐水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结合典型井的埋藏史、热史确定了王集—新庄地区成藏期次和时间:早期油气成藏期主要发生在核一段末期—廖庄组沉积期;晚期油气成藏期主要发生在廖庄末抬升期,是形成现今油田的主要成藏期.油气主要运移期应早于王集—新庄地区主要断裂的形成期.断层的形成导致原生油藏的破坏和再分配,也...  相似文献   

10.
泌阳凹陷油气输导体系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输导体系是连接源岩与圈闭的运移通道所组成的输导网络。应用有关理论.根据主控因素。将泌阳凹陷油气输导体系模式划分为双河一赵凹一安棚连通砂岩输导体系、北部斜坡断阶式输导体系、边界主干断裂输导体系、井楼砂岩一不整合面输导体系.并对这4类输导体系的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1.
王集地区主要油藏类型为断层+岩性和断鼻断块油藏,油藏的形成和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控制,不同区块或同一区块不同部位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继承性鼻状构造背景是油气汇集的有利场所;断层是油气运移的主要输导通道,控制着油气的运移和聚集;砂体与烃源岩的配置控制着油气的富集;叠合连片的储集相带为油气的富集提供了有利的...  相似文献   

12.
多分支物源汇集的王集地区是泌阳北部斜坡带滚动勘探的重点地区,也是难点地区。该区构造复杂,断裂破碎严重,油藏类型多样化,复合油藏和岩性油藏是现阶段的勘探重点。多物源砂体的交汇造成储层平面展布复杂,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认识不清,砂体和油水边界预测难度大是王集地区现阶段生产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选取重点含油小层,精细刻画单砂体的物源方向、砂体展布形态、沉积微相类型、与构造的匹配关系,明确王集地区有利油层分布的区域和层系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同时,分层系理清王集地区储层展布特征及储层在油气藏聚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寻找和发现王集地区剩余隐蔽油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隐蔽油气藏模式与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的形成和发展受控于南部2组深大断裂;优越的生油条件提供了丰富的油源,砂体发育,储集条件良好,有利的生储盖组合与多种圈闭模式配置关系良好,成藏条件十分优越。其隐蔽油气藏类型繁多,可划分为5类19种。平面上,受生油凹陷控制,呈环带状分布;纵向上,受温度、压力控制。其油气富集规律特点有:边界大断裂位移变换段是寻找大规模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的有利地区;继承性的沉积—构造斜坡是油气大规模运移的指向区,鼻状隆起是油气富集带;深凹区有利于寻找低位扇、白云岩油气藏和深盆油气藏;边界大断裂的两端受其几何样式影响,易形成滚动背斜油气藏。  相似文献   

14.
输导体系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潍北凹陷断层及其活动、沉积体系与不整合面特征等的分析,提出研究区存在砂体、断层和不整合面等多种输导体系要素,并组成断层不整合及断层-不整合-砂体等复合输导体系。 潍北凹陷主要有 2 个供烃区,发育于北部洼陷带和灶户断鼻带;灶户断鼻带断裂构造比较发育,北部洼陷带断裂构造较少;潍北凹陷主要发育6 个不整合面,其中 Ng/Es4(Ng/Ek1)及 Ek2/Ek3 为区域性不整合面,它们均导致不同地区的输导体系类型及分布有所不同。通过对潍北凹陷油气藏类型和输导体系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不同输导体系类型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潍北凹陷砂体输导体系有利于形成岩性尖灭油气藏和砂岩透镜体油气藏;断层输导体系有利于形成地层不整合-断层油气藏、断块油气藏和构造-岩性油气藏;断层-不整合输导体系有利于形成断块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及断层-岩性油气藏;断层-不整合-砂体输导体系有利于形成岩性尖灭油气藏、地层不整合油气藏、断块油气藏和断层-岩性油气藏。 该研究结果对明确输导体系控藏模式和指导潍北凹陷油气勘探均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甾萜烷成熟度参数研究及试油资料分析,一方面揭示了泌阳凹陷生成的油气资源,另一方面表明在凹陷中心不仅找到了未熟~低热的工业性油流,而且找到了成熟的油(气)流,核三下及其深层系还能找到高成熟的油气资源.表明该凹陷中心提供了找油的窗口并将成为深层系找油的突破口。由此可知:①凹陷中心的白云岩系油藏是近期拿油最现实的勘探领域,已有数口井钻通,只要通过进一步试油即可获得一定面积的石油.地质储量;②泌阳凹陷当前找油的新领域在凹陷带,目标是深层系,重点在核三下,核心是找砂体,主要是非构造油气藏。  相似文献   

16.
西湖凹陷T气田油气分布特征与主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球化学测试资料,结合气田区构造演化和储盖发育特征,文中综合分析了油气充注历史,厘清了西湖凹陷T气田的油气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表明:T气田的原油和天然气,是由气田区始新统平湖组烃源岩在低熟—成熟阶段生成的伴生油气;油气充注主要发生在上新世至今,平湖主断裂活动强度的差异性控制了气田区平面和纵向总体含油气面貌,直接盖层的埋深、厚度及封盖能力决定纵向上"上油下气"的分布格局;扩散为主的运移方式产生色层效应,导致原油和天然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在纵向上有规律地变化。  相似文献   

17.
含油气盆地不同地区油气分布层系及富集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以统计资料及前人成果为基础,探讨了渤海湾盆地不同凹陷古近系油气富集的差异性及主控因素。研究表明,渤海湾盆地含油气凹陷油气富集类型可归为三类:前古近系型、古近系型和新近系型,以古近系富集型凹陷为主。古近系油气具有"东富西贫"、"不同层系分区性明显"等分布特点,平面上油气集中分布于盆地东部地区富油凹陷,纵向上以烃源岩层系及邻近的沙河街组三段、二段最为富集,向上、向下层段依次减少。多种因素控制了不同凹陷古近系油气差异性富集:凹陷生烃条件从根本上控制了不同凹陷的油气富集差异,盆地东、西部地温场及烃源岩演化的差异是造成"东富西贫"油气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不同烃源岩层系生烃差异性和主力生烃层系、生储盖组合和断层输导作用控制了油气纵向富集层系。  相似文献   

18.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桃园组发育大量的砂砾岩体。这些砂砾岩体与鼻状构造配置形成该凹陷重要的油气藏。但是,前人对砂砾岩体成因的研究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主要争论集中于砂体成因是扇三角洲成因还是近岸水下扇成因。为了明确砂砾岩体的成因及平面展布,在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基础上,主要利用对比的方法,从沉积相发育背景、沉积亚相及微相划分、钻测井特征、岩心特征、粒度分布特征及地震反射特征6个方面,对这两种相类型进行了总结对比,并对控制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边界大断裂的活动造成的断层陡缓程度的差别对工区砂体成因类型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在平面上,断层较缓(55°~75°)的西部地区发育扇三角洲;而在断层较陡(75°~90°)的东部地区,则发育近岸水下扇。在地震剖面上,早期断层比较陡,易沉积近岸水下扇;晚期断层比较缓,易沉积扇三角洲。  相似文献   

19.
20.
歧口凹陷浅层油气成藏规律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歧口凹陷浅层油气藏以复杂断块型为主,具有富集高产的特点。侧列相接的断裂系控制浅层断块构造发育,主断层及河道砂体控制浅层油气聚集规模,新构造运动有利于极浅层油气成藏。应用内幕层构造精细解释、河道砂体精细刻画与描述、精细油藏分析等技术,发现了新的有利钻探目标,实现了老区精细勘探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