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忻州某区铝土矿地质勘查中,基于本溪组铝土矿区域赋存规律,查明了研究区的地质特征,分析了河流砂体形成的沉积环境和分布规模,进而探讨了河流砂体对铝土矿床分布规律、矿体品位的影响,为铝土矿找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大庆长垣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后,利用常规技术开发,采收率低,经济效益差,需要进行调整挖潜。运用现代井震结合精细构造描述技术,深入分析井位分布和开发动态后发现,在近断层附近部署多靶点大斜度定向井,能够有效地将断层两盘沟通起来,将那些在以往开发过程中避而远之的近断层砂体充分地暴露在同一井眼中,从而达到挖潜断层剩余油的目的。通过对钻井施工难点的充分分析论证,优化了钻井设计,优选随钻测井导向钻井工具和施工工艺,顺利完成钻完井作业,实现了穿断层、抓两盘的目的,试油单井日产油量是同区域直井的数十倍,达到了预期目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利用不同类型砂体的取芯井相对渗透率资料,建立油水相对渗透率与标准化的含水饱和度之间的变化关系,并将产水率划分水淹层标准转化为含水饱和度划分水淹层标准,分别建立各区块不同油层组不同类型砂体水淹层解释标准,为高含水期精细水淹层解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郭长春 《西部探矿工程》2011,23(2):58-60,66
河流相油藏定量表征技术能够满足精致开发对油藏地质研究的要求,为胜利油田的持续稳产提供技术保证。通过研究,确定了4种单河道边界的识别标志;在三维空间内、在单河道规模和区域沉积背景的控制下,对河道边界的识别标志进行组合,预测出单河道空间分布。建立了以层次分析和模式预测为主要核心的河流相储层定量研究流程,提出了"废弃河道定边界、点坝厚度定规模、沉积环境定模式、定量公式定产状"的点坝建筑结构分析技术,实现了点坝的定量刻画。  相似文献   

5.
6.
河流相是松辽盆地北部下白垩统泉三最主要的沉积相类型,也是重要的油气储集层。河流相层序地层界面的划分又是河流相分析的基础和前提,故河流相层序地层界面的识别研究对松辽盆地北部油气储层的勘探开发有重要的意义。以河流相沉积学研究为基础,阐述了构造沉降、气候变化以及沉积物供应对盆地层序形成与发育的影响。并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理论和研究方法,通过对目的段取芯井岩芯的观察,得出了河流相层序界面识别的岩石学标志;利用测井曲线的突变和地震剖面中的不整合识别出了层序界线。  相似文献   

7.
《煤炭技术》2017,(12):51-53
以浅埋深薄基岩21103工作面含水砂体下综放开采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对含水砂体下综放开采工作面覆岩破坏高度和垂直应力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覆岩呈现中间低、两端高的破坏形态,破坏区域为明显的"马鞍"形。随着工作面的不断推进,垮落带和裂隙带高度先不断向上发育,后趋于稳定。随着工作面的不断推进,采空区上覆岩层压力变化不明显,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
陈梦思  张浩 《中州煤炭》2018,(11):119-123,129
透镜体砂岩油藏是指由同时沉积的泥岩所包围的、完全充满着油气或部分充满油气的断续条带状砂体或透镜状砂体构成的。砂岩透镜体的成藏及其孔隙度、渗透率等的变化都与岩石的形成过程相关。针对砂岩透镜体油藏的非均质性严重、相变快等特点,采用相控建模软件,结合确定建模与随机建模的方法,建立出油藏的构造模型、沉积相模型参数分布模型。根据结果可以看出,沉积相概率分布与井沉积相基本符合,储层的三维模型垂向砂体识别精度相对较高,在与井栅状图对比修改之后总体的符合程度很高。以沉积相作为约束条件时,渗透率与孔隙度的正态变化图形与标准正态分布曲线相似程度较高;拟合出的渗透率、孔隙度及净毛比的图形与井栅状图相互对比修改后总体符合程度高,为油藏的后续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孙常凯  张云峰 《中州煤炭》2023,(10):145-152
预测储层砂体厚度对指导油气勘探有着重要意义。以陆东凹陷前后河地区九佛堂组上段湖侵体系域为例,由于研究区地震资料品质差,砂体变化复杂,难以使用单一地震属性反映储层特征,利用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多属性融合预测地层厚度。LightGBM是实现梯度提升决策树算法的开源框架,可用于特征选择,支持向量机是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在解决小样本问题上具有优势。在此基础上,利用研究区钻、测井资料和地震属性建立样本集,优选了7种地震属性,对其标准化处理后进行模型训练,进而预测砂体厚度,最终得到了符合地质认识的结果。研究为地震多属性砂体厚度预测提供了有效方法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以层序地层学分析为手段,利用地震、动态、开发井测井、取芯资料,结合井间循环闭合对比、三维地震相位约束及注采动态分析等方法,建立了扇三角洲不同级别标志层逐级约束的单砂体对比方法;研究区划分为7种类型的单砂体,并首次建立全区单砂体精细井间连通关系。探索出一套扇三角洲油层精细对比方法,提高了井间砂体对比及连通关系的对应精度。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东大煤矿沿空留巷巷旁支护体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支护强度不足的难题,通过砂柱承载力预试验、理论计算、砂柱力学试验等方法,对原有沿空留巷巷旁支护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当砂柱填充的砂石材料配比为1∶1并同时对充填材料加水振动使得充填材料密度达到最大且砂柱稳定性最优;砂柱变形量随压力机下压而逐渐增大,当压力表读数为32 MPa时,砂柱的下部区域处于基本破裂状态且加水砂柱比不加水砂柱能承受的极限载荷大。经验证,采用优化后的砂柱支护体能够满足沿空留巷支护强度要求,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2.
废石胶结充填是实现矿山深部高效无废开采的最佳途径。为此,采用废石、水泥、黄土等集料配制7组不同配比的胶结充填体;利用RMT-150B岩石力学试验机测试其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根据测试结果,建立了废石胶结充填体与围岩匹配的损伤理论模型及其能量耗散方程,将其应用于宝山矿西部2~#矿体的工业性试验采场,分析其匹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废石胶结充填体的损伤系数与其应变呈指数增长;废石胶结充填体的峰值应力损伤值及其应力比能随黄土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水泥含量的增加而减少;废石胶结充填体与砂页岩的匹配系数随矿体埋深增加而增大,随围岩弹性模量增大而减小;采用D组配比的废石胶结充填体充填宝山矿工业性试验采场,在龄期为3 d时,其与砂页岩的匹配系数大于1,与砂页岩是匹配的,是该矿目前最合适的配比。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机制砂率达到40% 左右时高浓度全尾砂胶结充填料浆的合理配合比,确定不同灰砂比条件下机制砂率对充填体强度的影响趋势,开展了以灰砂比、机制砂率为主要影响因素的充填体强度试验.试验表明,当机制砂率在30%~50% 范围内时,灰砂比的变化对充填体强度发展速度的影响较小.当料浆浓度控制在80% 或以上时,灰砂比1:10,...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粗粒砂胶结充填砂仓的结构及其卸料方法。提出了局部流态化虹吸卸料的新型砂仓。试验表明,该砂仓卸出砂浆的流量和浓度稳定。固体重量浓度约为67%互72%。文中还介绍了工业砂仓的流化参数,卸料流量和有效压力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对6种机制砂和1种天然砂进行颗粒级配分析,研究不同机制砂的胶砂性能.结果表明,市售机制砂颗粒级配和质量相差较大,颗粒级配对机制砂胶砂性能影响较大.机制砂M2的颗粒级配和胶砂性能最优,其细度模数为2.84,属于细砂,颗粒级配可以达到Ⅰ类建筑用砂要求,胶砂抗折强度为10.27MPa、抗压强度为51.3MPa,与天然砂相当....  相似文献   

17.
斜壁充填体的稳定性是上向斜壁进路水砂充填法应用的关键因素。应用静力学极限平衡分析原理及概率分析原理,对该采矿方法采场斜壁充填体的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计算与分析结果直观可靠,可比性强。并且依此提出了实用可行的加固措施,在现场应用中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8.
M油田群碳酸盐岩混积砂体的石油地质储量大,但砂体横向变化快,给水平井设计和水淹层预测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因此需要利用地震反演预测砂体空间展布。针对常规岩石物理分析只能定性确定储层敏感参数的问题,基于岩性概率分布发展的定量岩石物理分析方法,可以较好地确定储层的识别率。然后,针对地震分辨率低和常规测井低频约束反演难以有效分辨薄砂体的难题,发展了测井宽频约束反演方法,模型和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分辨薄砂体,储层预测结果可以为开发方案制定提供有利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高桥-杏河地区砂体分布规律及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资源量非常丰富,如已发现的靖边、苏里格等大型气田.近年来的勘探表明,盆地南部的高桥-杏河地区山2-盒8段可能是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接替区.在吸收和消化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区域背景,沉积特征和砂体形态等综合分析,研究沉积相及砂体分布规律.以取芯井建立的单井相模式为依据,利用典型的测井曲线的形态特征、砂岩等厚图,将研究区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湾、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及远砂坝4种微相,进一步利用取芯井和测井资料,对储集层物性与沉积相进行分析,以指导以后的勘探生产.  相似文献   

20.
充填体在采场内由于被围岩包围,其力学性能与实验室单轴压缩条件下不同。为了研究采场充填体的力学性能及规律,提出了不同灰砂比充填体在侧限约束条件下的分级单轴压缩固结试验,分级压力为1kN(0.2 MPa)、2kN(0.4 MPa)、4kN(0.8 MPa)、8kN(1.6 MPa)、16kN(3.2 MPa)、32kN(6.4MPa)、64kN(12.8MPa)、128kN(25.6MPa)。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大,充填体压缩量呈线性增加,灰砂比对充填体压缩量影响不明显;固结应力与压缩率呈二次函数曲线关系;固结前后充填体的单轴抗压强度增加明显,28d龄期强度值增加幅度达24%以上。最后,采用SEM对充填体固结强化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