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醋酸纤维素纳米纤维,研究了纺丝液溶剂对醋酸纳米纤维形貌结构的影响,并将制备的纳米纤维置于染料中研究其吸附染料的能力。结果表明,通过静电纺丝可成功制备醋酸纤维素纳米纤维,纺丝液溶剂对醋酸纤维纳米纤维形貌结构有较大影响。采用丙酮和二氯甲烷混合溶剂时,制备的纳米纤维表面具有多孔结构,且随着二氯甲烷含量的增加,多孔效果增强,多孔结构的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吸附染料能力。  相似文献   

2.
《上海纺织科技》2021,49(7):44-46
通过无针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锦纶(PA) 56/荧光素纳米纤维膜,研究了纺丝液性质及PA56/荧光素纤维膜的荧光特性。结果表明,PA56/荧光素溶液静电纺丝性能良好,获得的PA56/荧光素纳米纤维膜直径均匀,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随荧光素加入量的增加,纤维膜荧光强度增加,断裂强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3.
使用谷胱甘肽还原氯金酸,制备具有温敏荧光性能的金簇(粒径2~3 nm),然后使用金簇作为温敏单元,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丙烯酰胺荧光纳米纤维,并对荧光纳米纤维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的纺丝条件为:聚丙烯酰胺2%,接收器距离23 cm,纺丝电压13 kV,纺丝液推注速率0.03 mL/min,此时所获得纳米纤维直径分布最窄,平均直径为0.19μm,且拥有良好的温度-荧光响应性能,在15~55℃下,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纳米纤维的荧光呈下降趋势,从15℃到55℃,纳米纤维的荧光强度下降约84%。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Ⅰ型胶原蛋白纳米纤维膜及对其进行结构表征。方法以牛跟腱胶原蛋白为原材料,分别以六氟异丙醇(HFIP)和稀醋酸为溶剂制备纺丝液,添加聚氧化乙烯(PEO)提高可纺性,在适当的纺丝条件下进行静电纺丝制备胶原蛋白纳米纤维膜。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纤维的微观形态,采用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表征纳米纤维的细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加入PEO能显著提高胶原蛋白可纺性,改善纳米纤维的微观形态,静电纺丝前后胶原蛋白的热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无变化。结论牛跟腱胶原蛋白能通过静电纺丝制成纳米纤维膜,为进一步利用胶原纳米纤维膜制备促伤口愈合医用敷料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5.
准确灵敏地感知和监测环境中的金属含量是关系人类健康的一个关键问题。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与荧光材料相结合,可以成为开发高性能传感膜和帮助监测金属含量的极好方法。通过对聚1,8-萘酰亚胺衍生物-两性离子共聚物(PNI-SBMA)与聚乙烯醇(PVA)混合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制备了一系列含有PNI-SBMA的荧光纳米纤维膜。PNI-SBMA侧链中的类表面活性剂功能赋予纳米纤维膜出色的亲水性,萘酰亚胺衍生物通过光诱导电子转移效应对金属离子敏感,这有助于纳米纤维膜的高效金属离子荧光传感应用。纳米纤维膜对金属离子显示出高灵敏度和良好的可循环性,展示了一种实现对金属离子具有快速灵敏响应的纳米纤维膜荧光传感器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为了得到高过滤性能、低压降的纳米纤维过滤材料,研究不同质量分数的聚丙烯腈(PAN)纺丝液在不同纺丝参数下制备的纳米纤维膜,并对其形貌、结构、孔径及过滤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PAN质量分数的增大,静电纺丝得到的纳米纤维直径增大,纤维膜平均孔径增大,过滤效率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施加电压的增大,制备的纳米纤维直径变小,纤维膜平均孔径减小,过滤效率增大。随着注射速度的增大,制备的纳米纤维直径变化不大,纤维孔径更均匀,过滤效率得到提升。研究得到最佳的静电纺丝参数为:PAN质量分数18%,施加电压18 k V,注射速度1.5 m L/h。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ZnO/TiO2皮芯厚度比对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SC)光电性能的影响,采用同轴静电纺丝,通过控制皮芯溶液纺丝流率比获得了一系列不同皮芯厚度比例的ZnO/TiO2纳米纤维,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对其进行表征。结果显示,获得的纳米纤维是以钎锌矿ZnO为皮层和锐钛矿TiO2为芯层组成的。以ZnO/TiO2皮芯纳米纤维膜为光阳极膜组装了DSSC。结果发现,当皮芯纺丝流率比为1∶1时,皮芯纳米纤维直径约为154 nm,芯层约为90 nm,其染料吸附量最大,DSSC的光电转化效率最高,达到了5.47%,比纯TiO2纳米纤维组装的DSSC高约22%。  相似文献   

8.
为开发燃料电池用高性能全氟磺酸(Nafion)质子交换膜,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不同磺化度的磺化聚醚砜(SPES)纳米纤维,将其作为添加剂引入Nafion基体中,制备SPES纳米纤维/Nafion复合质子交换膜。探讨纺丝液浓度、纺丝电压、接收距离对SPES纳米纤维纺丝过程及纤维形貌的影响。在最优纺丝工艺下,着重研究不同磺化度SPES纳米纤维对复合膜微观结构、吸水率、溶胀率、质子传导率及甲醇渗透率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PES质量分数为30%,纺丝电压为30 kV,接收距离为20 cm条件下制得磺化度为64%的SPES纳米纤维,将其作为添加剂构筑得到复合Nafion质子交换膜,该膜具有平衡的质子传导(0.144 S/cm)与甲醇渗透性(7.58×10-7 cm2/s),综合性能最佳,满足高性能甲醇燃料电池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炭化温度对碳纳米纤维电极性能的影响,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丙烯腈/线性酚醛树脂(PAN/PF)纳米纤维,然后经不同温度炭化处理得到不同结构与性能的碳纳米纤维,并制备成电极材料.对碳纳米纤维的表面形貌、比表面积、孔结构、石墨化程度和元素含量,以及碳纳米纤维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PAN/PF碳纳米...  相似文献   

10.
纳米蛛网纤维膜由普通静电纺纤维和类似蜘蛛网形态的超细蛛网纤维组成.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在不同聚酰胺6(PA 6)和氯化钡质量分数条件下制备纳米蛛网纤维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纤维膜的表观形貌,计算纳米纤维直径、蛛网纤维直径和蛛网覆盖率.结果表明:随着PA6质量分数的提高,纳米纤维和蛛网纤维的直径均逐渐增大,适中...  相似文献   

11.
利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滚轴为接收装置,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丙烯腈(PAN)和可纺沥青(SP)共混前驱体纳米级纤维膜,再对其进行预氧化和碳化,制备碳纳米级纤维膜,以有效降低碳纤维生产成本.结果 表明:在保持纺丝液质量浓度不变的条件下,纤维直径随SP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减小.制得的纳米级纤维膜具有一定取向度...  相似文献   

12.
以丙烯腈为原料自制聚丙烯腈(PAN)粉末,静电纺丝法制备PAN纳米纤维,采用溶胶-凝胶法负载TiO2,制备TiO2/PAN碳化纳米纤维膜.通过SEM、DG-DTG及元素分析等方法对纳米纤维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用PAN质量分数为3%的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在预氧化温度280℃及碳化温度550℃条件下可制得直径100~1...  相似文献   

13.
为获得比常规静电纺丝纤维直径更细的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采用复合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聚丙烯腈/醋酸丁酸纤维素(PAN/CAB)复合纳米纤维,再溶解掉复合纳米纤维中的CAB组分,得到超细PAN纳米纤维并对其进行氨基化改性后用于吸附直接红23(DR23)染料。研究了PAN和CAB的混合比例、纺丝溶液质量分数和纺丝液挤出速度3个因素对所得PAN 纳米纤维直径的影响,并比较了常规静电纺和复合静电纺制备出的PAN纳米纤维改性后的染料吸附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得的PAN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在50~80 nm范围内,其中当PAN和CAB的质量比为15:85、纺丝溶液质量分数为15%、纺丝液挤出速度为1.5 mL/h、纺丝电压为10 kV、接收距离为20 cm时,得到的PAN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为50 nm;改性后纳米纤维对DR 23的平衡吸附量达833mg/g。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TiO2光催化性能,采用电纺丝技术和煅烧工艺,以钛酸四丁酯(TBT)为钛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高聚物模板,制备PVP/TBT复合纳米纤维膜,再经煅烧得到连续TiO2纳米纤维。通过SEM、XRD、TG测试对材料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并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以亚甲基蓝为目标降解物,使用TiO2纳米纤维为光催化剂进行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在450℃下煅烧得到的TiO2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在染料质量浓度为20 mg/L,染料与TiO2纳米纤维质量比为1∶75的条件下,20 min时的降解率为93.31%,80 min的降解率为99.83%,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正与传统无纺布纤维(直径约20μm)相比,具有螺旋结构的微纳米纤维材料,不仅具有较小的纤维直径、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较好的弹性,而且由于螺旋结构的引入,大幅度提高了纤维的比表面积。通过熔喷纺丝技术,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和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分别和聚丙烯(PP)组成共混体系,进行熔喷纺丝,制备出了具有螺旋结构的微纳米纤维。一、螺旋结构纤维的制备技术(一)静电纺丝制备螺旋微纳米纤维  相似文献   

16.
为制备基于天然聚合物(蛋白质、多糖)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本文将豌豆分离蛋白和普鲁兰多糖以质量比1:1混合制备共混溶液,研究共混溶液的浓度(10.0%~25.0%,w/v)对共混溶液性质及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形貌结构的影响。通过测定共混溶液的性质(包括pH、表面张力、电导率以及表观粘度)以及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微观结构,来确定最佳的共混溶液浓度。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共混溶液pH基本维持中性范围内,表面张力在37~47 mN/m范围内波动,随着共混溶液浓度的增加,其电导率显著降低(P<0.05),而且表观粘度显著增加(P<0.05)。与此同时,当共混液浓度大于20.0%时,才开始形成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其中以22.5%和25.0%的共混液制备出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具有形貌良好和直径均匀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静电纺丝是制备纳米纤维的重要方法,在众多领域具有较强应用价值,引起广泛关注。所得纳米纤维的取向和结构对其性能有重要影响,近年来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获得结构不同、形态各异的电纺纤维材料,以满足不同领域的使用要求。接收器作为静电纺丝装置的重要部分,决定电纺纤维的分布与组合。目前,通过对接收器进行改进已经能够制备三种基本结构电纺纤维材料,分别是排列规则纳米纤维线、图案化纳米纤维膜和三维纳米纤维体。本文简述静电纺丝原理,分别对比三种类型纳米纤维结构制备中所采用的不同接收器结构特点和收丝效果。该综述可供纳米纤维材料制备、静电纺丝装置改进和静电纺丝技术应用等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8.
静电纺丝作为一种制备纳米纤维的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近年,大量研究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含姜黄素的纳米纤维和纳米颗粒.本文介绍静电纺丝的原理和影响因素,以及利用静电喷雾制备包埋姜黄素纳米颗粒的情况.总结姜黄素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并根据制备纳米纤维的原料(合成高分子和天然高分子)进行分类讨论.论述姜黄素包封的纳米纤维在缓释体系...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溶液喷射纺丝技术,以聚乳酸(PLA)为助纺剂成功制备了聚谷氨酸(PGA)纳米纤维膜,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分析(FTIR)、热重分析(TGA)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对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纺丝液浓度为15wt%且随着聚谷氨酸含量的增大纤维直径逐渐增大,另外聚谷氨酸含量为50wt%时所制备的纳米纤维表面平滑且直径较小为659nm。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的医用材料,以动物蛋白和高聚物混合纺丝,制备复合纳米纤维。以羊皮为原料,采用酸法水解得到羊皮水解蛋白,与聚乙烯醇共混,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与分析,研究纺丝溶液质量比、注射速度、接收距离、纺丝电压对纺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纺丝溶液m(聚乙烯醇)∶m(羊皮水解蛋白)为8∶2、纺丝速度0.5 mL/h、纺丝电压25 kV、纺丝接收距离15 cm的条件下,纺丝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