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对蓝晶石族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较详尽地研究了蓝晶石族矿床中与夕线石、红柱石共生的黑云母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氧同位素组成及红外吸收光谱特征,进而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与蓝晶石族矿床成矿环境之关系,确定了蓝晶石族矿床中黑云母的标型特征。  相似文献   

2.
在详尽分析西峡桑评红柱石矿床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基本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成矿物质的来源;并以成因矿物学的理论为准则,用石榴石一黑云母矿物对及主要共生矿物的氧同位素地质温度计,得出该矿床的成矿温度主体为550~625C,相应的压力为380~420MPa,温度梯度为39.1C/km;进而分析了成矿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最后,概括出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3.
老柞山金矿是黑龙江重要的黄金产地之一。本文对该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硫同位素、铅同位素、碳和氧同位素的组成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成矿流体类型为来源于壳幔同熔的混合含矿岩浆热液,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幔源或少量地壳物质。矿石和岩浆岩具有非常相似的铅同位素组成,暗示了二者的亲缘关系。在综合已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矿床的成因模式进行了总结,强调该矿床的形成是多次构造岩浆逐步富集而成。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崤山地区位于位于秦岭—昆仑纬向构造带的东段,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潜力较大。在总结本区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石和围岩进行稀土元素特征分析,测试矿石包裹体成分以及含金石英脉中硫、氧、碳同位素特征,建立了矿床的成矿模式。研究发现本区成矿物质有多种来源,且成矿具多期多阶段特点,并提出了河南省崤山地区金多金属矿成矿模式为:区域变质—混合岩化—重熔花岗岩侵入—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成矿。  相似文献   

5.
竹山文峪河毒重石—重晶石矿床产于寒武纪硅质岩建造中,毒重石矿床与重晶石矿床同生沉积特征显著,既相互共生,又相互分离的产出,受断层、层位、岩性、岩相控制明显。成矿流体中主要含有N_2、CO_2、O_2、CO等,毒重石与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密切,重晶石形成温度低于毒重石。矿石中Ba与有机碳含量具有不协调的负相关趋势,有机质成熟度越高,越利于Ba的富集。硫同位素特征表明,在以毒重石矿石为主的成矿亚带中,重晶石形成与热液流体有关;在以重晶石为主的成矿亚带中,重晶石的形成与硫酸盐还原菌的生物作用密切相关。碳氧同位素特征表明氧化作用及微生物的降解所产生的碳元素为早期成岩阶段的初始碳源,毒重石形成于水岩界面下部到氧化还原界面上部及其附近的环境中。硼同位素特征说明硼主要来自于生物降解。铷锶同位素特征表明毒重石和钡解石形成于早期成岩阶段沉积物的孔隙水介质中。钐钕同位素特征说明成矿流体与底部火山岩发生了广泛的水—岩作用,火山岩可能为热水沉积硅质岩或钡解石的形成提供部分物源。因此,文峪河毒重石—重晶石矿床,为一产于深海—半深海环境受生物—化学、氧化还原条件、温度影响强烈及与盆地底部基岩密切相关的同生热水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6.
对养麦冲金矿进行岩石化学、元素地球化学、包裹体、同位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揭示了燕山期脆-韧性剪切变形变质作用在金矿成矿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矿床成矿期三分,以中期为主,该期成矿环境以温度、氧逸度增高,压力、密度降低为特征,属弱酸-弱碱性介质,弱还原环境。  相似文献   

7.
北衙金多金属矿是与滇西新生代富碱斑岩有关的典型矿床之一。本文在系统收集、整理和阅读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斑岩成矿系列等现代成矿理论为指导,对不同矿段不同类型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类型、空间分布、流体包裹体、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等进行系统研究。重点通过对不同类型矿床的空间分布、矿床地质特征的野外详细观察和研究,结合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的研究成果,探讨该区不同类型矿床之间的内在成因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以斑岩—热液成矿体系为核心的成矿模式,以期对该区(特别是外围地区)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智利El Teniente铜钼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及成因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利El Teniente铜钼矿是环太平洋东部安第斯成矿带南部最具代表性的斑岩型矿床之一。该矿床开采历史悠久,并以优越的成矿环境、独特的矿床地质特征、多期次的岩浆—矿化作用而倍受国内外地质学者的关注。对该矿床区域地质及矿床地质特征、岩浆岩Sr-Nd-Pb同位素、锆石Hf-O同位素特征、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模式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结果表明,矿体以脉状—网脉状矿化为特征,主要赋存于安山岩、石英闪长岩和英安斑岩体中;矿区各期次岩浆岩体为同一幔源岩浆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并混有不同比例的俯冲板片物质;矿区成矿流体为高盐度、高温度及高成矿金属浓度的岩浆流体;该矿床的形成与多期次幔源岩浆岩及深部富含Cu、Mo和S组分的成矿流体密切相关。该矿床地球化学及成因模式的研究有利于区域上成矿模式的建立,同时还对于我国该类型矿床成因方面的理论研究及成矿预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映梅  袁勇 《现代矿业》2012,(8):46-48,154
通过研究梅仙矿田铅锌银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石同位素、微量元素以及稀土元素等特征,对其成矿物质来源、成矿地质作用、成矿温度、压力以及物化条件、沉积环境进行分析,认为本矿床为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0.
阐述福阴箐银矿地质特征及矿体特征,通过对同位素和包裹体的测定,显示出铅同位素比值变化范围不大,成因具有相似性,铅来自地壳。成矿温度82~296℃,为中低温;矿床属中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结合区域资料对本区成矿条件和找矿远景进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的找矿方向,对今后该区的找矿勘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放牛沟硫铁矿是吉林省最具代表性的硫铁多金属矿床。本文充分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放牛沟硫铁矿进行地质和地球化学对比分析,系统阐述了矿床的控矿构造和赋矿岩石、矿体和矿石、矿化蚀变等地质特征,提出了矿床成因类型;深入分析了构造与矿床矿体的时空关系以及矿床的流体包裹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成矿流体、成矿元素(硫)的来源;结合成岩成矿大地构造背景分析,提出了矿床的成因机制,建立了海相火山岩型矿床成矿模式,为放牛沟硫铁矿边部和深部及其邻区的找矿勘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福建政和—建瓯为我国重要的叶蜡石成矿带,区内发现的井后叶蜡石矿床为世界最大的单体矿床。为进一步查明区域成矿地质条件,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区内叶蜡石成矿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总结。区内叶蜡石矿床为中—低温热液交代型,控矿因素为区域深大断裂、地层条件及大型火山机构,找矿标志为叶蜡石化蚀变、次生石英岩化蚀变、火山盆地或洼地内的南园组地层及“硅帽”地形标志等。根据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标志,在研究区圈定两处找矿远景区,对下一步找矿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天堂山锡多金属矿位于南岭成矿带的东段,河源深断裂带与大东山—浰源—罗浮东西向深断裂带交汇处附近,中生代大长沙火山岩盆地中南部边缘。在分析该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矿石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其结果表明矿石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窄,成矿热液δ34 SΣS在3.0‰附近,反映其来源与岩浆硫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粤西地区泥炭成矿类型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粤西地区是广东省泥炭的主要分布区.共有不同成矿类型的大、中型矿床二十余处。泥炭矿床的分布受不同类型地貌控制,有湖泊型、火山口湖型、山间洼地型、堤间洼地型、牛轭湖型和溶蚀洼地型等矿床类型,湖泊型泥炭为主要类型,区内大型及大部分中型矿床均属此类。矿床分布面积0.1~3km^2不等,矿层1~3层.厚1~27m。有木本型、草本型及草木本混合型三种泥炭。质量好的泥炭多属湖泊型,有机质及腐植酸含量特高。矿床的形成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现代。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福阴箐银矿地质特征及矿体特征;通过对同位素和包裹体的测定,显示出铅同位素比值变化范围不大,成因具有相似性,铅来自地壳;成矿温度介于82~296℃,为中低温;矿床属中温热液充填型矿床。结合区域资料对本区成矿条件和找矿远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的找矿方向,对今后该区的找矿勘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新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构造岩相特征,总结和分析了该矿床的矿物组合、结构构造、成矿阶段等;并对该矿床的构造岩相带分布、地球化学元素组合、稳定同位素、蚀变带形成时代等进行了研究;在宏观上指出了有利成矿的区段和部位,确定了构造变形岩相带的成矿远景区,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四川会理大铜矿铜矿床矿物岩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包裹体测温及硫、铅同位素的研究,探讨其成矿物质来源。结果表明:该矿床为沉积砂砾岩型层控铜矿床,其成矿物质来源于含矿地层。在此基础上,提出该铜矿床的成矿模式。为矿床成因的认识与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四川会理大铜矿铜矿床矿物岩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包裹体测温及硫、铅同位素的研究,探讨其成矿物质来源。结果表明:该矿床为沉积砂砾岩型层控铜矿床,其成矿物质来源于含矿地层。在此基础上,提出该铜矿床的成矿模式,为矿床成因的认识与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陈乃虎  张冠 《矿业快报》2006,25(8):65-68
经对微量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特征、硫铅同位素组成特征、氢氧同位素特征、各期岩浆岩与成矿关系方面的研究,提出了矿床中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壳下部和上地幔,有较渊源的海底火山喷发携带及正常沉积作用(陆源)提供矿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张家堡子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总结了本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通过对区内S、H、O、Pb等同位素的详近研究,确定了成矿物质原始的沉积环境、来源以及后期热液改造的主要过程,确定了张家堡子铅锌矿为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