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基质、壳聚糖(CS)为功能单体、Ni(Ⅱ)离子为模板、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静电自组装法制备了镍离子印迹材料MIIPs。采用SEM、XRD、FTIR及TG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采用丁二酮肟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壳聚糖成功地接枝到碳纳米管表面,并且印迹材料对Ni(Ⅱ)具有选择吸附性能,化学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平衡吸附量为32.20mg/g,竞争离子Pb(Ⅱ)和Cu(Ⅱ)存在时,Ni(Ⅱ)/Pb(Ⅱ)和Ni(Ⅱ)/Cu(Ⅱ)的选择系数分别为11.27和9.22。  相似文献   

2.
以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通过悬浮聚合法制备了氨基和羧基双功能化的磁性复合微球(Fe3 O4@SiO2-NH2/COOH),并探讨了其对水溶液中Cd(Ⅱ)和Pb(Ⅱ)的吸附性能.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制备的磁性吸附剂内核为Fe3 O4.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测试表明,氨基和羧基对Fe3 O4@SiO2表面改性成功.吸附试验显示,Fe3O4@SiO2-NH2/COOH吸附Cd(Ⅱ)和Pb(Ⅱ)的最优pH值分别为5.0和5.5,吸附过程均符合动力学准二级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吸附剂对Cd(Ⅱ)和Pb(Ⅱ)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07.807 mg/g和168.995 mg/g.实际饮用水样中Cd(Ⅱ)和Pb(Ⅱ)的吸附表明,去除率分别可达97.74%和91.44%.该磁性吸附剂对两种重金属离子吸附量大、去除率高,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磁性淀粉微球对Ni(Ⅱ)的吸附性能。考查了在常温条件下,反应时间、Ni(Ⅱ)的初始浓度、磁性淀粉微球的用量等对吸附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磁性淀粉微球对Ni(Ⅱ)的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Ni(Ⅱ)为80mg/L,磁性淀粉微球用量为30mg时,在常温下经过80min的振荡吸附,磁性淀粉微球对Ni(Ⅱ)饱和吸附量达到11.69mg/g;吸附热力学表明磁性淀粉微球对Ni(Ⅱ)的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方程;磁性淀粉微球对Ni(Ⅱ)离子的吸附过程可用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进行模拟,但更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4.
李婷婷  谢永枝  丁义纯 《广州化工》2010,38(12):150-151,156
以二氯苯酚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RIM)为交联单体、Fe3O4为磁性组分,采用反相微乳液悬浮聚合法制备了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MIPMs)。研究了吸附时间、温度、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其重复利用性。结果表明,温度对二氯苯酚-MMIPMs吸附性能影响不大。底物溶液pH对MMIPMs的吸附性能有一定影响,吸附量随pH的升高而增大,当pH为7.0时,吸附量最大。MMIPMs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表面含羧基的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旭  李欣  潘复生  陶长元 《化学世界》2006,47(5):276-280
以共沉淀法制备的Fe3O4为磁性来源,选用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丙烯酸分别作为聚合单体、交联剂和功能基单体,通过反相乳液聚合,包裹制备携带羧基的磁性高分子微球。考察了Fe3O4投入量、功能基单体量、交联剂量、聚合时间和介质的变化对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形态、磁性质及表面羧基含量的影响。采用SEMI、R、721E分光光度计和化学滴定法进行表征,制备出粒径在500 nm~10μm,表面羧基携带量为1.0 mmol/g的磁性高分子微球。  相似文献   

6.
以天然有机高分子腐植酸为主要原料,丙烯酸为共聚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span-65为分散稳定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得腐植酸-N-异丙基丙烯酰胺交联树脂,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Ni(Ⅱ)的吸附性能,探讨了吸附温度、p H值对水中微量Ni(Ⅱ)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交联树脂在35℃,p H值为4时对Ni(Ⅱ)的吸附率达到99.8%以上,对Ni(Ⅱ)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7.
摘要:以多壁碳纳米管为(MWCNTs)为基质,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温敏单体,丙烯酰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Ni2+为模板,采用反相悬浮法制备温敏型离子印迹材料(IIPs)。采用FTIR、XRD、TG、SEM等对其进行结构表征,采用丁二酮肟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温度可以控制印迹聚合物的吸附与脱附效率,在最佳吸附温度40 ℃的条件下,IIPs对Ni2+吸附量最大为33.80 mg/g,该吸附过程符合热力学Langmuir模型和二级动力学模型,在25 ℃时的脱附效率远大于在50 ℃的脱附效率。在竞争离子Pb2+和Cd2+存在时,Ni2+/Pb2+和Ni2+/Cd2+的选择系数分别为12.62和16.12,说明IIPs对具有Ni2+较强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8.
《化学工程》2021,49(7)
为有效应对环境中重金属镉的污染问题,文中采用沉淀聚合法,以Cd(Ⅱ)为印迹离子,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通过对印迹聚合体系的条件进行系统优化,制备了系列镉离子印迹聚合物(Cd(Ⅱ)-IIPs)及相应的非印迹聚合物(NIPs),同时在竞争离子的存在下,考察了其对Cd(Ⅱ)的吸附效果及识别选择性。结果表明:以4-乙烯基吡啶(4-VP)为功能单体,模板与功能单体和交联剂的摩尔比为1∶4∶30时,制备的聚合物(Cd(Ⅱ)-IIP_9)对Cd(Ⅱ)的吸附效果最好。吸附过程主要以准二级动力学为主,更符合Freundlich多层吸附行为,吸附量为529.73 mg/g,印迹因子达1.87。说明与非印迹聚合物NIP_9相比,Cd(Ⅱ)-IIP_9对Cd(Ⅱ)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和良好的识别选择性,有望用于环境中Cd(Ⅱ)的分离去除。  相似文献   

9.
羧基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改进的悬浮聚合法制备了表面含有羧基功能团的聚苯乙烯磁性微球。考察了磁微球的形态与结构 ,测定了磁微球的粒径与磁响应性 ,主要研究了单体 /水、丙烯酸 /单体、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磁性微球形成的影响 ,并对磁性微球的生物吸附活性进行了表征。优化得到了制备具有良好生物吸附活性的羧基磁性微球的最佳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壬基酚(NP)为模板,4-乙烯基吡啶(4-VPy)为功能单体,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成功制备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Fe_3O_4@SiO_2-MIPs),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条件,考察了Fe_3O_4@SiO_2-MIPs的吸附选择性、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可重复利用性及再生性。结果表明制备的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易于实现固-液分离,最优制备条件为:磁性载体投加量为2 g,温度为65℃,预组装体∶交联剂为1∶2,时间为24 h。Fe_3O_4@SiO_2-MIPs对NP具有特异选择吸附性,吸附等温线符合Sips模型,且该印迹聚合物表现出高效快速的吸附动力学特征,采用二级动力学模型可很好地拟合吸附动力学过程。该功能性吸附材料具有很好的可重复利用性和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丁毅  万涛  熊静  唐琪  贾洋  王泰然  何松松  王健 《塑料工业》2022,(3):40-43,154
以硅烷偶联剂改性磁性纳米粒子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为线性聚合物,采用水溶液聚合制备了磁性聚合物吸附树脂,对其结构和镉离子吸附热力学、吸附动力学以及循环再生利用性能进行了研究,FTIR初步表明磁性聚合物吸附树脂具有目标结构单元,磁性聚合物吸附树脂表面粗糙,微孔和沟壑数量较多,镉离子吸附为自发...  相似文献   

12.
竹笋壳是在竹笋加工过程中产生量最大的固体废弃物之一,若处理不当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通过逐级利用方式,将提取棕色素和膳食纤维后的竹笋壳纤维作为吸附剂(BFs)吸附Cr(Ⅵ)和Ni(Ⅱ)。利用SEM和FT-IR对BFs表观形貌和表面官能团等理化性质进行分析;考察投加量和初始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结合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热力学模型对吸附过程和吸附机理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BFs表面粗糙多孔且含有丰富的-OH、-SO-、C-O等官能团。在投加量分别为4.0、2.0 g/L时,BFs对Cr(Ⅵ)和Ni(Ⅱ)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8.8%和96.8%。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Sips模型能够更好地拟合BFs对Cr(Ⅵ)和Ni(Ⅱ)的吸附过程,表明该吸附反应过程主要受化学作用主导,且Cr(Ⅵ)和Ni(Ⅱ)的最大理论吸附量分别为10.58、29.70 mg/g。热力学分析显示,吸附过程ΔG小于0、ΔH为正值,说明BFs对Cr(Ⅵ)和Ni(Ⅱ)的吸附为自发的吸热反应。吸附机理分析表明,静电力吸附作用和氧化还原吸附作用在BFs吸附Cr(Ⅵ)时扮演重要作用,而Ni(Ⅱ)的吸附主要基于静电吸附作用、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微波合成技术制备磁性共价有机骨架材料(MCTF)。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形貌特征和表面基团进行表征分析,并将其用于吸附偶氮染料酸性橙7(AO7)。结果表明,MCTF为正四面体形态,单体缩合完全,磁性良好。相比于单体DCB和Fe_3O_4,MCTF的吸附能力明显上升。当MCTF、AO7的质量浓度比为40:1,pH为3.0的室温条件下,20 min内AO7的吸附率可达到100%。酸性及中性条件下更有利于AO7的吸附;水中阴离子Cl~-、SO_4~-及腐殖酸对AO7的吸附效果影响较小,但HCO_3-却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Langmuir模型计算得知,MCTF对于AO7的饱和吸附量为25.7 mg/g。  相似文献   

14.
以二乙烯三胺(DETA)、氧化石墨烯(GO)及共沉淀法制备的四氧化三铁(Fe_3O_4)为原料,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得二乙烯三胺改性磁性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DETA-mGO)。通过透射电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对DETA-mGO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它吸附水中Cd(Ⅱ)离子的行为。结果表明:DETA-mGO的饱和磁化强度为28.5 emu/g;DETA改性大幅提高了DETA-mGO对Cd(Ⅱ)的吸附量,其吸附量高达114.5 mg/g。DETA-mGO吸附动力学基本符合准二阶模型,吸附速率主要由化学吸附阶段控制。其吸附等温线与Langmuir吸附等温线更吻合,吸附过程主要是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5.
以胸腺五肽(Tp-5)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羧基功能化Fe3O4磁性粒子为载体,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出胸腺五肽分子印迹聚合物磁性微球(Tp-5-MIPMMs)。通过研究交联剂用量、预聚合时间、聚合反应时间对Tp-5-MIPMMs吸附性能和印迹因子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扫描电镜(SEM)分析显示微球表面被多孔、均匀聚合物包覆,粒径40μm左右。静态和动态吸附研究表明Tp-5-MIPMMs在2.0 g·L-1的Tp-5溶液中吸附8 h达到饱和,最大吸附量达15.63 mg·g-1,印迹因子达1.51。以谷胱甘肽(GSH)作对比,用薄层色谱(TLC)研究了Tp-5-MIPMMs的选择吸附性能,结果表明Tp-5-MIPMMs对Tp-5分子具有特异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16.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将粉煤灰与铁氧化物复合,制备出具有磁性吸附性能的粉煤灰,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磁性粉煤灰进行表征,考察溶液pH值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探讨四环素在其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与粉煤灰相比,磁性粉煤灰表面孔隙结构更加丰富且负载了磁性物质;当pH值由2升至10时,四环素的吸附量先增大后减小,在pH值为6时吸附效果最好,其吸附量为18.60mg/g;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Langmuir方程拟合结果更好,表明磁性粉煤灰对四环素的吸附属于单分子层吸附;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更好地模拟磁性粉煤灰对四环素的吸附动力学,其计算得到的吸附量与实测值仅偏差4.11%.  相似文献   

17.
《应用化工》2022,(3):712-717
为解决染料和重金属离子污染问题,以丙烯酸(AA)为单体,聚乙烯醇(PVA)、腐植酸钾(KHA)和瓜尔胶(GG)为原料,KPS为引发剂,MBA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出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PVA/KHA/GG水凝胶。借助FTIR、XRD及SEM对该水凝胶结构进行表征测试。考察了PVA、KHA、GG、KPS和MBA用量及聚合温度等因素对水凝胶去除MB和Pb(Ⅱ)的影响,并对其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PVA为15 g, KHA分别为0.2 g和0.3 g, GG分别为10 g和15 g, KPS为0.08 g, MBA为0.04 g,聚合温度为65℃时,水凝胶对MB和Pb(Ⅱ)吸附量达最大。水凝胶对MB和Pb(Ⅱ)的吸附动力学较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8.
以带长链温敏基团的烯丙基聚氧乙烯醚(APEG)与丙烯酰胺(AM)自由基共聚,制备出一种新型二元温敏性酸液稠化剂P(AM-APEG),最佳合成条件为:单体浓度30%,单体配比1∶20(APEG∶AM,摩尔比),引发剂浓度0.08%,聚合温度70℃,聚合时间3.5 h。采用红外光谱对P(AM-APEG)的分子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动态光散射对其粒径进行测试;并对其温敏性能和缓速性能作出相应评价。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合成的稠化剂P(AM-APEG)的温敏性能稳定,并具有良好的缓速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粒子为支撑材料,模板选用芒柄花黄素,温敏功能单体和辅助功能单体分别选用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甲基丙烯酸(MAA),制备出磁性和温度双响应型分子印迹材料(MTMIPs),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将其用于红车轴草中芒柄花黄素的定向萃取研究。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磁性分析(VSM)等手段对MTMIPs进行表征,随后对其温敏及吸附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MTMIPs为核壳型结构,热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16.43 mg/g)和温敏特性,对芒柄花黄素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HPLC检测结果显示MTMIPs可用于从复杂样品中分离富集芒柄花黄素。  相似文献   

20.
以氯化镁、氢氧化钠、氯化钠为原料,利用室温固相反应制备了氢氧化镁.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 SEM)等方法对样品的物相、形貌进行了表征.对氢氧化镁吸附处理含Ni(Ⅱ)废水进行了研究,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和吸附温度等因素对氢氧化镁吸附Ni(Ⅱ)过程的影响,使用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动力学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氢氧化镁对Ni(Ⅱ)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并且吸附量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