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为掌握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的油气成藏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通过成藏要素及其特征、成藏要素空间配置关系、油气成藏机理等多项研究,总结了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油气成藏的3个主要要素,即成藏期古构造、烃源岩和储层。齐家地区长期受西北高、东南低古构造格局控制,物源主要为北部物源影响,青二三段优质烃源岩主要发育于东南部,且深部优于浅部;高台子油层储层北部相对较厚,而物性特征则浅部优于深部。油气成藏主要受3个要素成藏期空间配置:受先致密后成藏、压实及胶结等成岩作用影响,以及油源供给程度等多因素的影响,油气主要分布于储层物性较好、多油源汇聚古凹陷周边斜坡带;同时,运移输导量越大、砂地比越低、盖层越发育,越有利于形成纯油区;另外,活动断裂可作为油气垂向输导运移的通道,开启断裂附近油柱高度高,油水界面上移,导致上部储层油水关系复杂。  相似文献   

2.
为认识松辽盆地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致密油形成有利地质条件,通过应用地化资料分析、烃源岩排烃期、盖层识别和精细地质分析等方法,研究该区致密油的生油条件、源储匹配关系、储集层和盖层的发育特征。明确齐家地区致密油形成不同于常规油主要表现在烃源岩、储集层和源储共生关系。高台子油层致密油主要发育在烃源岩内部的三角洲前缘相带,为源储共生型。青山口组高成熟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高,处于生油高峰期;有效烃源岩范围广,烃源岩排烃强度大,主要分布在齐家—古龙凹陷,为形成致密油藏提供丰厚资源基础。齐家地区致密砂岩储集层有单层厚度薄,隔夹层发育,纵向非均质性强,但横向分布稳定,大面积展布的特点。储集层砂岩孔隙类型、泥岩储集空间类型多样,物性整体较差但普遍含油。孔隙度一般在4%~12%,平均8.5%,渗透率一般在0.01~0.5m D,平均0.4m D。储层物性控制了纯油区的分布范围,纯油区内孔隙度普遍小于12%,渗透率多小于1m D。齐家地区致密油源储共生,处于稳定而宽缓的构造背景下,盖层发育,保存条件好,有利于致密油在断裂不发育、盖层发育的地质下成藏。建议以致密油成藏有利地质条件为突破口,逐步探索形成一套致密油勘探技术方法,加快生产运行节奏,推动松辽盆地致密油勘探开发进展。  相似文献   

3.
齐家北地区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泰康隆起带-龙虎泡大安阶地-齐家凹陷北段,高台子油层最为该区的主力产油层,是常规油进一步挖潜增储的有利勘探领域。通过对研究区构造精细解释,沉积研究及砂体预测,油藏精细解剖,油水分布研究,进而对齐家北地区高台子油层常规油油气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油气来自高台子油层原油主要来自青一、二段烃源岩,油藏类型向斜区多为岩性油藏且主要发育在中南部,东西两侧斜坡多以断层—岩性、微幅度构造—岩性复合油藏为主。有效源岩控制高台子油层油气主要分布范围;断裂、构造的发育程度是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下步的有利勘探目标是凹陷区的岩性油藏带寻找局部富油的岩性圈闭;在构造—岩性复合油藏带内寻找受断层遮挡的岩性圈闭以及构造—岩性复合圈闭为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4.
大庆长垣扶余油层经过几轮研究,确定了自下而上依次发育曲流河、网状河及浅水三角洲的沉积演变规律,为了进一步明确高台子地区扶余油层的河道摆动带及砂体分布规律,依据河流相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对高台子地区扶余油层进行层序划分与沉积演化研究,总结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同时利用开发加深井及探井资料,对开发区块进行精细砂体解剖,明确各沉积相带砂体形态、规模及展布规律;利用地层切片和分频解释技术,通过多属性分析,优选本区敏感属性,进行沉积微相预测,总结砂体发育及演化特征。通过以上研究,为勘探部署和储量提升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很好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庆油田高台子油层具有稳定的韵律特征,针对这种具有稳定韵律特征的油层,目前还没有总结配套的地质导向方法,以大庆油田x区块高台子油层为例,建立了着陆点及水平段的控制方法。该方法的核心内容是在造斜段,通过选取稳定标志层结合地层倾角法精准预测目的层垂深,保证轨迹安全入靶;水平段通过分析区块内邻井岩芯资料纵向上的岩性、物性、含油性的特征,建立综合录井参数及随钻测井参数的响应标准,可以分清轨迹在层中的位置,保证了砂岩钻遇率。在多口井的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方法的分析思路可以适用到其他区块具有稳定韵律特征的储层。  相似文献   

6.
州86-76区块断层的发育情况比较差,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砂体,分布也比较零散,其主要的是在幅度较小的构造、断层以及岩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比较复杂的油藏类型,从而使得该油藏实际的油水分布情况非常复杂,因此,实际的钻井施工成功率也比较低,这给油田的生产开发带来了较大的困扰。在现有开发区块内,对剩余油分布认识不足,制约了州86-76水驱精细开发调整及挖潜措施的顺利实施。同时,油田外围滚动扩边增储作为油田稳产的后备战场潜力认识不充分、下步扩边方向不落实。将根据研究区目前的勘探与开发现状,应用地震、测井、录井和动态资料,深化州86-76高台子油层断层再认识,开展外扩潜力评价研究,为下步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钻井、测井、岩芯等资料收集应用的基础上,认识该区构造特征和沉积背景,对该区进行了沉积相及微相划分,描述了该区储层沉积特征,建立了储层沉积模式,以期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较为充分的地质资料,并最终为今后该区的勘探指明方向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低电阻率油层分布广泛,采用常规测井解释方法对这类油层的解释准确率偏低。为提高解释精度,依据榆咀子地区取芯井电性资料、岩芯分析数据及生产数据进行研究,发现榆咀子区块低阻油层主要成因是高地层水矿化度和高束缚水饱和度,在此基础上用数学方法探讨了这两因素的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及识别方法,并提出补偿电阻率这一概念对低阻油层进行校正,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松辽盆地龙西地区扶杨油层原油特征分析对确定其油气来源、深入研究其成藏模式和预测有利含油气区带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松辽盆地龙西地区扶杨油层原油的物理性质、原油族组成、饱和烃色谱分析和碳同位素分析化验资料进行分析,确定油层原油的物理性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参数分布特征,为确定原油的来源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台子地区扶余油层是近期松辽盆地中浅层开展预探和提交地质储量的重点目标区。在分析高台子地区扶余油层油气成藏条件基础上,认为高台子地区扶余油层油藏类型是构造背景下的断层—岩性油藏,扶一油层组大面积连续含油,是本区的主力产油层;油气成藏受油源、储层、运移通道等多重因素控制,构造高部位和北西向断裂带是油气主要富集区,是直井部署的首选目标区;斜坡及局部次洼单井产量低,建议部署水平井,提高单井产能。  相似文献   

11.
张亚玲  杜宝安 《煤》2012,21(7):40-43
北祁连长山子盆地是一含二叠纪和侏罗纪双纪煤的煤盆地,其中侏罗世盆地原型为一小型地堑型断陷盆地。盆地的生成与北祁连板块结合带向中南祁连微板块俯冲、碰撞运动有关。盆地充填序列主要由冲积扇、河流、湖泊等沉积体系构成。煤层在扇前湿地以及废弃河道和岸后沼泽环境下形成,煤层较厚。  相似文献   

12.
在野外剖面实测及室内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砂岩的岩石学特征、粒度分析、沉积构造特征与垂向层序、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体系展布特征等资料,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双山地区太原组七里沟砂岩沉积特征,探讨了砂体沉积演化过程,建立七里沟砂岩沉积模式。七里沟砂岩形成于相对海平面下降时期的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陆源碎屑物质被河流不断向南搬运充填入盆地中,形成浅水三角洲、障壁砂坝—潮坪、陆表浅海在空间上共存的岩相古地理格局。  相似文献   

13.
煤层变薄带是煤田中常见的地质现象,直接影响着矿井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准确地圈定出煤层变薄带显得尤其迫切与重要。根据实际资料建立含有煤层变薄带地质模型,从理论上对所得到的煤层变薄带与煤层稳定带的地震响应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煤层变薄带上具有明显的地震响应特征:时间剖面上反射波振幅减弱,甚至消失。结合实例验证了该地震响应特征在煤层变薄带的应用效果,从而为以后地震勘探测煤层变薄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煤层空洞型采空区严重威胁矿井的生产与安全。针对空洞型采空区内充填水气比例,建立煤层未开采、采空区全充水、采空区水气各半和采空区全充气4类模型,并采用有限差分法数值模拟技术对其进行正演模拟,分析比对不同空洞型采空区在时间剖面上的波场特征。  相似文献   

15.
托甫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主要储集类型为缝洞型储层,储集体受岩溶、裂缝控制,形态复杂,纵横向非均质性强,埋藏深,地震反射信号弱,其勘探开发极其困难,尤其是对碳酸盐岩储层流体识别更难,当前单一的勘探认识已经很难准确评价储层流体性质。通过对托甫台地区不同储层类型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结合6类储层测井响应特征,通过交会图分析6类储层流体识别,建立储层流体综合判别模式,通过对托甫台地区奥陶系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与测井流体识别,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揭示高台子油层沉积演化背景下致密油的富集规律及预测成藏有利区,对青山口组的地质构造背景进行分析。讨论了地质构造背景控制下青山口组的沉积演化特征和沉积模式。结合对储集层特征的认识,确定致密油成藏有利区。研究表明,青一段和青二段紧邻,在纵向上构成了良好的源储配置关系,其中沉积演化特征控制了优质烃源岩和储层的发育分布,决定了致密油的富集与分布。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矿床区域地质特征;详细阐述了矿床成矿基本规律和成因类型,高台子水泥石灰岩矿成因类型为沉积层状石灰岩矿床.  相似文献   

18.
贵州是我国前寒武系陡山沱组含磷岩系的重要分布区,该层中有磷元素超富集,形成多个磷块岩矿床。在震旦纪海平面不断升降的背景下,该区富磷洋流节律性涌入有利的潮下海湾浅滩环境进行沉积,形成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海侵。"b矿层"形成于海侵第二旋回时期,其中致密状磷块岩、条带状磷块岩、团块状磷块岩、砂砾状磷块岩与沉积环境密切相关。古环境控制了含磷岩组的展布方向和磷矿赋存的空间位置,位于前雍半岛附近的大湾海湾及下谷龙海滩,是磷矿分布及富矿形成的最佳场所。  相似文献   

19.
松辽盆地北部沙河子组地层含气性较好,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为了进一步加深地质认识,对储层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沙河子组地层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及滨浅湖相三种典型的沉积相类型,构造上呈现两边高、中间低的箕状构造。根据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东部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构造落差较小,为缓坡状。西部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受到徐西大断裂控制,地势相对较陡,西部物源快速堆积搬运形成扇三角洲。中部相对较深,发育滨浅湖相沉积。  相似文献   

20.
结合塔里木盆地北部阿克库勒凸起北部区域地质背景资料,对于奇地区三叠系沉积相类型及特征进行了研究。将本区划分为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两个沉积体系,进一步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前辫状河三角洲、浅-半深湖亚相,并进一步细分出若干微相。在单井沉积相特征及井间沉积相对比研究基础上,对于奇地区中生界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大体展示了于奇地区三叠系在不同层段的沉积相演化和平面展布,并建立了研究区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