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威廉·透纳的绘画风格及其作品的分析,研究与探索透纳绘画所表达的情感,在绘画作品中以独特的绘画风格表现大自然的画面,给观者以巨大的视觉冲击力。分析其代表作品的绘画情感表达及绘画技法的运用,是本文写作的目的。在透纳的创作生涯中,善于捕捉光与空气的微妙变化是透纳的过人之处,在他绘画作品中风景绘画占据了透纳作品的大多数,透纳的风景画用色强烈,画风既有水彩画的轻盈感又具有油画的空间感,绘画给观者以视觉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满足。  相似文献   

2.
萨尔瓦多·达利,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人们提及达利,首到的形容词是怪诞、疯狂。这种荒诞的风格通过分析画家所处的时代,还有画家所创作的艺术作品,能够了解其形成的缘由。首先,达利的经历和时代背景具有特定性,二十世纪初,弗洛伊德的理论盛行,"潜意识"理论对他的影响非常之大。梦境与现实成为达利一生所追求的主题。超现实主义的运动蓬勃发展,达利受其影响并投入其中。其次他的一些作品形式要素的运用、艺术符号的反复使用、精密写实的绘画技巧,也使达利的作品风格荒诞、怪异,具有张力。  相似文献   

3.
卢西安·弗洛伊德,是英国的现实主义油画家之一,他以天生敏感的特质揭示了人物内在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的表现。本文着重阐述他绘画风格的演变,并对人物肖像的浅析,从而读取其作品中鲜明而又真实的人物性格,以及分析如何在生活当中善于观察他人,去寻找那些准确的精神体验和具有时代特征的创造性感悟。  相似文献   

4.
鲁达 《中国酒》2024,(2):13-17+12
作为“扬州八怪”闵贞的后裔,闵广森始终没有忘记他的最爱——绘画。而云南的风土人情,又给了他丰富的营养,使得他屡屡创作出以强烈的个人化画风作品,在画坛独领风骚。闵广森创作的绘画,既具乃祖闵贞的洒脱与精细交融的笔法,又大胆借鉴并充分运用了西方现代派风格,特别是闵广森传承了闵贞的浪漫基因,使得他不仅绘画风格上超凡脱俗,笔触潇洒灵动,其表现手法也是前无古人。“闵广森的作品有充分的现代派风格,同时作为一个中国人,他没有脱离几千年来的中国文化之根。”诚如德国评论家瓦尔特·格贝尔所言,闵广森无愧于扬州八怪闵贞艺术精神的嫡传后人。  相似文献   

5.
《夜游者》这副作品创作于1942年,是美国著名画家爱德华霍普在珍珠港事件后启动灵感所绘制。整幅画描绘了城市中一间通宵营业快餐厅的深夜画面,画面中的人和周围环境像是电影般的剧照仿佛深藏着故事,可以把人带入无限遐想的境界,其带有浓烈叙事风格般的独特的绘画风格开创了全新的绘画艺术流派。因为他的作品呈现出的世界既像是现实世界,但又悠然超脱于现实世界之外。其作品透露出的孤独宁静又充满情绪和张力的画面感受,更多是画家心中对世界的独特视角,带有诗人般忧郁清冷的气质,在艺术史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6.
超现实主义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涵盖了文学、绘画、音乐等领域。超现实主义的绘画创作主要来源于思想最深处的意念,作品通常表现为对梦境、虚幻、想象等状态的体现,代表画家有米罗·恩斯特、萨尔瓦多·达利等。本文主要是以现当代插画大师杜桑·凯利的作品为例,来探讨超现实主义元素在插画中的应用,也是对本人之前所写论文《论超现实主义绘画语言在叙事性插画中的表现——以杜桑·凯利插画为例》的再一次重新梳理。在杜桑·凯利的插画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超现实主义的绘画风格,这种绘画风格也不只出现在插画作品当中,他的很多美术作品都有所运用。而本文主旨在于研究杜桑·凯利插画作品,从他的作品中,来阐述超现实主义与插画创作中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彭锋 《缤纷家居》2014,(6):212-216
王华祥的艺术以变化著称。即使是同一风格的作品,每幅作品都有小的变化。每十年都要发生一次大的变化,从风格到媒材的彻底变化。80年代中期开始创作木刻版画,到90年代中期开始专注于油画创作。变化之大,让人不敢相信是—人所为。王华祥的木刻版画,具有明显的现代主义风格,而他的油画作品则属于典型的后现代绘画。大约从05年开始,  相似文献   

8.
萨尔瓦多·达利是西班牙著名画家,他以超现实主义作品闻名。他的作品把奇怪的梦幻形象和卓越的绘画技术以及受文艺复兴巨匠所影响的绘画技巧相融合。他的一生充满着传奇的色彩。本文将结合图例从超现实主义的角度出发去分析达利的超现实主义艺术,让我们能够全方位地了解达利的艺术。  相似文献   

9.
文章论述了王克举对其油画表现语言的探索,了解和分析王克举的绘画风格,从中学习王克举对画面形与色的运用与把握,王克举绘画语言中张弛有度的笔触,乱中有序的画面,具有微妙变化的色彩,对点、线、面等基本元素的充分运用,无不使其作品充满着灵动的气韵,他还将西方的油画技法和中国传统的山水意蕴相融合,创造出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大自然是其艺术灵感的来源,王克举的作品体现出对大自然无比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0.
吕澎 《缤纷家居》2014,(11):236-239
毕业于广州美院油画系的郭承辉,拥有对各种微妙图式进行再创造的天赋。在他早期的习作风格和形式中,清晰可见的是他对伦勃朗、安格尔、闵采尔、阿尼戈尼等古典大师的熟悉;在他的表现主义作品以及小画稿中,现代主义绘画图式和手法也获得密集的运用。这些图式以熟悉但具有新意的姿态出现,表明他曾经受到过罗丹、蒙克、毕加索、梵高、康定斯基乃至日本浮世绘等近现代艺术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生于河南太行山区辉县的侯德昌有着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他以篆书和碑文入画,心怀太行之情,创作的绘画作品壮阔且不繁琐,充满阳刚之气,更有着浓郁的太行山人民的生活气息和情感,他的画以气势胜,以豪情胜,"太行情"更是他绘画创作的情感主线。  相似文献   

12.
王琦 《缤纷家居》2012,(5):52-55
郑频倾心于漆艺魅力并投身于此,是很有代表性的当代漆画艺术家。他的漆艺作品绘画功底扎实,对漆艺的技法掌握娴熟自如,不拘泥于传统技法的拘囿,其人物与抽象题材的同时并入,风格迥异,技艺精良,且赋予漆艺作品以鲜活的当代意味和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13.
伦勃朗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其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绘画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其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卡拉瓦乔的基础上加以改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作品充满了戏剧性的美,独创了“伦勃朗光”采用特殊的光线处理效果,画中颜色斑驳厚重,体积感强在直观上给人以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14.
绘画作品中的材料除了材料本身的意义,还有统一于画面后所传递精神表现力。安塞尔姆·基弗对多种媒介的娴熟使用展现了他对绘画作品中表现方式的深刻理解。其画无论创作手法还是呈现面貌均极为现代,他的作品具有非常直接的视觉冲击力,对现代艺术的有着非凡地影响。  相似文献   

15.
史蒂夫·汉克斯是美国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水彩画家,人文主义画家,美国顶尖十大艺术家之一,纵观他的绘画作品,写实主义已经成为他绘画作品的一个显著特征。史蒂夫·汉克斯在作品中融入了自己深深的情感,将自己的情感通过画作表达出来,他最擅长画的就是人体画,通过对人体的描绘,并且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主观想象,将自己的主观情绪和客观实际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以史蒂夫·汉克斯的人体绘画风格为研究对象,试图从史蒂夫·汉克斯的意境营造、空间位置经营、构图、色彩表现等方面汲取养分、借鉴经验,并将其运用到我的毕业创作之中,在很好地完成毕业创作的同时,使硕士三年之所学得到一个升华,寻找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艺术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16.
19上87进年爱平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他是一位勤奋的学生。而后,他与几位同学在军博举办的联展中,看到了他一些充满灵气、格调高雅的作品。2004年,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我的工作室,成为高研班中我的一名研究生,应该说爱平是我认识的画家中,对于绘画艺术最为执着者之一。  相似文献   

17.
作为始终以写实主义语言风格进行创作的画家洛佩兹·加西亚在其绘画作品通过写实对情感的表现形式。洛佩斯以写实手法进行艺术创作探索及其对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的影响,在各种艺术思潮的影响下,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情感写实的绘画理念。洛佩斯作品中的内容多半是在讲述平常生活中的人、事物,或者自然风景,引导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空间,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写实艺术语言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意义。充分挖掘洛佩斯写实绘画艺术的独特性、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及其对中国现当代写实绘画的影响,对我们真正认识写实主义绘画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来自民间的美术作品和美术创作形式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探讨的天长天官画和灵璧钟馗画是起源于安徽淮河沿岸以及以北地区的绘画艺术形式,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带着深厚的文化传承底蕴流传下来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同属于"皖北三绝"中的两个恢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绘画作品,在绘画题材的选用和绘画方法的运用上,存在一定的互通性,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差别,这些差异性的特征,使其各自形成了不同的绘画主题和风格。本文重点对天长天官画和灵璧钟馗画进行对比性的分析研究,探讨其不同的艺术表现力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落笔成迹,因迹生象,通过迹象而有所表达"这是钟孺乾的"迹象论"所提出的一个绘画的观点,这个观点不仅给现代绘画艺术分析提供了一个新思路,而且也给设计作品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从"迹象论"的观点对靳埭强水墨作品进行分析,分析其作品中的"迹""象"以及通过其迹象所表达的"X"。  相似文献   

20.
1965-1974年间,加山又造汲取"琳派"中的装饰性,使其作品给人以极强的构成感,承先启后的屏风画更是具有明显的装饰意味,促使了日本绘画的革新,将近代日本绘画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也是对日本本民族自身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本文以加山又造代表画作《千羽鹤》为基线,从绘画风格、形式、构图、选材等多方面解析其绘画语言,将众多碎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