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静 《小城镇建设》2013,(11):78-81
本文基于对当前西部山地小城镇新城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有一定特色资源的小城镇应大力发展城镇旅游,在新城塑造过程中,以旅游产业为先导,发掘自身机遇、整合旅游资源,探索一种“产城融合”的新城设计方法,以期通过绿色经济带动新城的生态化发展;在此基础上,以四川遂宁大英县郭江新城城市设计实践为例,进一步阐明该设计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小城镇密集地区整合发展探索——以温州市鳌江流域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强  戴慎志 《城市规划》2006,30(7):37-41,47
小城镇密集地区城镇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日益突出,由上级政府组织编制跨行政区划的城镇协调发展规划成为一种有效的调控手段。温州市鳌江流域的城镇群发展战略研究和城镇密集区协调发展规划的编制,为城镇群的整合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经验积累:分析了小城镇密集地区存在的问题及协调发展的难点,提出明确城镇群发展定位,整合城镇群体空间布局,调控各城镇的用地功能,统筹区域城镇支撑体系,建立良好的城镇调控机制等小城镇密集地区整合发展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3.
都市圈是区域城镇化的一种高级形态,而新城建设是大都市核心的扩散式重组,与都市圈功能重构和空间优化相伴而生。沿海地区及海湾都市圈具有开放的产业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极化扩散功能和发达的国际合作网络,是经济发展和创新策源的核心区;适宜孕育多极的城镇网络体系,新城建设对都市圈格局优化的作用独特而显著。长三角核心区都市圈和环渤海湾都市圈是我国最重要的沿海及海湾都市圈,其中的上海与天津则是依托沿海及海湾都市圈生长发展的核心城市,但二者的圈域空间结构与新城建设模式又大相径庭。通过分析环渤海湾都市圈和长三角核心区都市圈,天津和上海市域城镇网络特征及新城建设的布局和时序,研究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机制和发展要素流动机制,探索沿海及海湾都市圈“发展格局—空间格局”优化视角下新城建设与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新城是大城市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城建设有助于疏散大城市人口和产业,缓解"大城市病"。在新一轮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中,新城作为郊区建设的重点,其地位正日益凸显。利用六普人口数据,探讨上海人口增长和新城人口集聚态势;通过新城实地调研,掌握新城建设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人口发展与新城建设,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推动未来新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上海新城发展不仅要建设成为长三角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更要成为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新型城市示范。梳理新城概念沿革、新城发展特征与规律,总结上海五个新城发展目标与共性要求,探讨城市网络中的新城定位与内涵。基于新城交通发展的瓶颈与挑战,归纳出综合交通规划的3类10个问题。面向新城规划建设的模式创新,结合嘉定新城综合交通体系研究,提出适应新城发展要求的综合交通规划体系构架、技术方法、发展策略和优化重点。为上海五个新城发展明确交通战略的应有之"新",也可为其他超特大城市编制新城或新区综合交通规划提供可比较、可借鉴的范例。  相似文献   

6.
以松潘新城基础设施建设为例,通过对新城设计理念、规划结构、道路排水及桥梁设计的探讨和实践,对高原高寒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规划设计在环境艺术与城镇规划、道路排水、防冻设计、植物配置等方面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国外大城市新城建设经验为指导,通过分析我国新城建设发现现状,得出以下结论:我国的新城建设要有完善的城镇空间结构,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化机制,融资渠道逐渐多元化发展,有合理的交通规划,做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借鉴国内外城镇地区发展的相关理论,对武汉市周边的刘店村、滠口镇及横店镇进行研究,找出各村镇发展的缺位因素及潜在条件,提出构筑盘龙新城、整体分工、个体协作。统筹考虑新城与武汉市连接的方式与途径,以上一层次的规划为指导,结合目前我国城镇建设中的实践和经验,科学合理地确定新城内各村镇的定位、分工、及产业、社会、环境保护战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国内高铁线网的快速建设,高铁沿线城市迎来高铁新城开发建设的新浪潮。其中,部分地级市高铁新城由于高铁新城规划区位偏远、定位不清等原因,出现发展缓慢、实施度不高、缺乏活力等问题。本文以常州高铁新城城市设计为例,从研判定位与规模、优化区域结构、提升集散效率、构建特色门户等方面入手,探讨能够整合利用的现状资源,带动高铁新城再开发,提升片区活力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并期望为其他地区的相似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规划背景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提出了"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昌平新城是北京西部发展带上的重要节点,是疏散中心城产业和人口的重点区域,是带动区域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昌平新城及地区是北京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产业基地,引导发展高科技研发与生产、旅游服务、教育等功能."昌平区委一届九次全会也提出把昌平建设成为"投资创业、旅游休闲、生活居住"三个首选之区的目标.因此,本次昌平新城规划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新城功能,并根据新城规划的编制要求,在深入分析昌平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的基础上,结合昌平土地利用现状,梳理整合城市空间,有效控制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建设标准与质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许多大城市建设重心都已经从城区建设转向郊区新城建设。在郊区新城建设过程中,应该提高郊区新城规划与建设水平,加快住宅建设,提升城镇生活环境整体水平,吸引中心城及农村人口落户城郊。在增强郊区人口集聚能力方面,不断提升郊区新城的居住质量、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于洪区的实践为例,结合该区农村基本情况以及推进新城新市镇规划及建设经验,分析了新城新市镇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就推进新城新市镇规划及建设的对策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思考,为全省新城新市镇建设打开思路,探索出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市镇联合发展是具有法国特色的互惠互利发展模式。多个城市与多个城镇、多个城镇与村镇之间组成的联合体,可以补充甚至代替单一市镇的部分职能,同时帮助单个市镇完成无法承担的地区发展规划或社会发展事务。联合体模式体现了多方参与、共同决定的地区规划思想。近年来,巴黎中心城及周边小城镇组成的大都会区面临新一轮城镇更新,市镇联合体为多个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合作平台,共同实现多个发展项目,建立多种公共机构为社会发展提供保障。法国市镇联合体为中国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即在地区层面上建立一种合作机制,以此实现多个市镇、村镇的共赢。  相似文献   

14.
陈珺  石晓冬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2(Z1):1143-1146,1153
北京的新城是承担疏解中心城人口、聚集新的产业,带动地区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在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的同时,如何规划建设健康新城,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作者尝试以亦庄新城为例,在新城中心地区以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方式,促进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协同发展,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城提供一种选择方式.借鉴国内外新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经验,进一步探讨北京新城中心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前景与可能的开发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以风景地区旅游小城镇为对象,分析其城镇的类型特征,指出当前风景地区旅游小城镇面临着过于依赖风景地区旅游市场与城镇建设资金不足两大发展困境,以及全球化趋势下资本流动带来的发展机遇,提出了"3S 3L AVC"的旅游小城镇发展理念。以紧邻华山风景名胜区的华阴市为例,分析风景区与城镇之间的社会、经济、空间关系,提出以此理念为指导的华阴市城镇发展战略规划与核心发展区概念规划的具体规划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长三角城镇密集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的发展经验,提出长三角城镇密集地区所采取的对策思路,包括产业发展、空间整合、交通综合、生态安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新城建设在一些区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变得日益突出,但是,新城的开发过程中往往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的需求变化,是规划需要面对的主要难题。本文以三门滨海新城概念规划为例,从区域背景的分析和新城发展的理性定位入手,尝试更大限度的强化功能策划、行动计划、开发策略等要素与空间布局及城市设计的结合,对规划如何更好的引导新城开发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以宁夏中宁县小城镇发展为例,分析了城镇规划与建设对小城镇发展的作用,结合中宁县城镇规划建设现状,阐述了中宁县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方向,从而推进中宁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过境交通与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关系,针对过境交通对小城镇发展的影响,提出过境交通对小城镇发展的影响应区分阶段,并以岳西县温泉镇规划建设为例,认为对主要依赖过境交通带动发展的欠发达地区小城镇,要充分利用过境交通,引导城镇开发建设,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规划师》2017,(3)
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及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许多地区以旅游业开发为契机将小城镇建设纳入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而现行的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是针对综合型城镇规划建设而制定的,该指标体系并没有考虑到旅游小城镇的用地布置及指标体系的特点。文章以绥中县塔山屯镇天龙寺地区沿海地段为例,提出指标体系的创新点,如在环境容量层面提出计算容积率的新方法、在城市设计层面引入界面率(K值)概念、在生态环境层面设置微风通道并增加生态指标,以此确定并完善滨海旅游型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