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鱼皮技艺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赫哲族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有着非常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并且具有鲜明的东北地域特色。但遗憾的是它很少被大众所掌握,面临着较大的发展困境。现从挖掘鱼皮技艺的传承价值入手,浅谈鱼皮工艺品材料包制作的创新点,探究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型发展思路,传承并弘扬鱼皮技艺,促进传统民族技艺的推广与繁荣。  相似文献   

2.
新疆因其特殊的地域环境、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这些反映少数民族文化气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体项目,如今正面临消失的境地,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去挖掘和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让其得到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昕懿 《造纸信息》2023,(5):119-120
海南椰雕是海南本土特有的文化遗产,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地域代表性,同时也是城市名片的象征。文章以海南椰雕为研究对象,介绍海南椰雕的历史文化背景,对其工艺进行重点介绍,探索其中的艺术意义,从而探讨海南椰雕的文化内涵和设计的美学价值,使海南地域文化可以得到更多更全面的展现,推动海南地域文化发展,展现椰雕文化名片。  相似文献   

4.
公共艺术作为展示城市形象与人文环境的艺术作品,反映着城市民众的审美意识形态,是实现交通空间的功能性与审美性的结合。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的艺术性在国外早已成型,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国内地铁在公共艺术上的发展至今已有几十年,但在表现形式上仍然缺乏融合创新与地域特色。因此,研究城市地铁公共艺术的地域性创新设计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深层次的研究与分析挖掘出极具代表性的徐州本土地域文化——"汉文化、山文化、水文化、巷文化"从"文字、造型、色彩、纹样"四个主体方向提取出极具象征徐州"地域文化"的公共艺术设计元素符号与设计表现思路并运用到地铁空间中主要装饰界面,体现出徐州浓厚的地域文化和城市特色。  相似文献   

5.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相当悠久,早在很久以前就有人提出"礼乐文化始于食"这一概念,进而衍生出与饮食文化相关的多方面文化。现阶段餐饮行业发展迅速,人们对餐饮的要求已经不是过去吃饱就行,而更多的是对餐饮文化内涵的追求。伴随着全球性的"文化趋同"这一现象出现,特色的地域文化正在消失,他使城市一些餐饮空间失去自身特点。曾经无处不在的竹编制品现如今已经成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处于边缘化。因此可以运用竹编艺术特征,将其运用在餐饮空间中,为竹编艺术的发展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公共空间艺术研究中,公共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互为和谐关系存在,且艺术表现形式也愈发多样化,对公共空间的艺术性表达有着重要作用。公共艺术自身就具有公共性,作为传播城市文化特色的载体而存在,而公共空间则作为公共艺术的载体而存在。随着时代的日益发展,公共艺术不仅仅是基于对视觉导视而进行的造型改造,还日渐发展为融合感官情绪等行为和观念性的艺术形式,形成了多元化的公共空间艺术营造。这种艺术不仅仅是单纯模式化的物体,而是能体现出一种艺术生活和文化的价值的表现形式。各样的公共艺术形式不仅呈现出城市精神还传递给大众城市文化的价值,使它们对城市公共空间起着显著的意义实现和深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城市中,公共空间艺术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城市陈设的一种方式与方法,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公共空间艺术作品也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符号与象征的特色。本文以公共空间艺术的地域性为切入点,首先探讨公共空间艺术的概念与定义,然后阐述了其重要性,重点分析了地域特色下城市公共空间艺术作品如何体现城市的文明与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8.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空间建设已成为当下主流的人居环境理念,本文针对成都二江寺TOD项目实地调研,分析地铁站点周围人文历史、功能空间、人群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总结目前区域内导视系统的现状与不足之处,结合地域特征、边界定位、人群诉求三种途径,提出适合地域文脉体现于综合性公共空间导视系统功能上的创新性设计方案。通过对城市公共空间文化要素的提取,结合导视系统的设计实践,证明了地域文脉同样可以具有功能作用。利用文化元素在引导受众寻路、综合空间定位、信息识别等方面融入人们对于空间的意象感知,将导视系统作为信息交互的载体,以期为多元复杂的公共空间导视设计带来创新与启发。  相似文献   

9.
沈强 《造纸信息》2022,(6):68-6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文化历史教科书”,不仅记录着人类发展历史,同时也书写着文化的传承故事,地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一座城市的重要品牌,体现着自身的“软实力”,注重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对民族历史的最大尊重。文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分析地域性的文化发展历程,探讨徐州剪纸艺术的继承与传承。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镇化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使得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开始重视城市公共空间夜景形象的塑造,而城市地域特色作为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因素,在技术性和艺术性结合的公共空间照明设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云南芒市特色为基点,对芒市公共空间的照明艺术展开分析,主要包括道路、广场和公园这三方面的亮化。并讨论了地方特色与城市照明艺术交叉融合之后,在展示城市文化、提高艺术审美、特色品牌塑造以及旅游经济发展上具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广西轻工业》2019,(5):75-76
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断增多,运用多种手段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成为民族文化保护与管理的重要内容。而数字采集技术、存储技术、遥感技术和空间建模技术的发展,为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相应的现实基础与平台。本文主要探讨多种现代信息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以构建起数字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空间,并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相似文献   

12.
孙凤丹 《轻工设计》2014,(33):262-262
文章以长春市地域文化特征为例,结合长春市公共空间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实例进行分析。从设计构思、空间布局等方面入手,探讨地域特色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的运用。通过分析得出当代景观设计应突出对地域性文化的整体把握,产生强烈的地域特色,创作反映地域特色的景观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13.
行知 《中国酒》2008,(5):54-56
2007年6月,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公布,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北京二锅头酒酿制技艺”入选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红星二锅头被认定为北京二锅头传统酿制技艺的文化遗产。参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定的有关专家,如华觉明、周嘉华、李士靖等,在论证意见上这样写道:“红星二锅头酒酿制技艺传承脉络清晰,地域特色鲜明,体现并见证了我国博大精深的酿酒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同意‘北京二锅头传统酿制技艺’申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推荐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意见无疑是对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50多年来在二锅头传统技艺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方面作出的肯定和赞许。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西固地域文化进行公共设施设计,强调地域文化对于城市历史文脉延续的重要性。从充分考虑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了解西固地域性特征着手,通过实地调研西固公共设施现状,认识到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的必要性。在对西固地域文化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之后,对西固公共设施设计进行了系统化的分析和思考,在具体设施设计过程中,需要深入挖掘西固地域文化内涵,提取地域文化符号具体运用于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上,要注重设施造型、色彩、材质等与空间环境的协调性。通过富有文化内涵的城市公共设施,营造出适合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公共活动空间,凸显出城市文化特色和城市品牌形象,从而促进西固区文化形象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5.
地域优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了进一步的意义,实现非遗的重要的价值体现和树立大众对非遗的文化自信,让非遗文化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促进了偏远地区经济向上的趋势,提升优秀的非遗文化良好的传播空间,让经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好的融合和展现。文章以黔东南非遗苗绣为例,探讨苗绣技艺在保护与传承的基础之上,苗绣技艺的文化创新设计与地方区域经济之间的发展关系,揭示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在本土文化中的独特价值,以及在非遗文化的推动下本土文化产业如何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顾正云 《酿酒科技》2020,(1):115-118
中华酒文化是物质和精神两种文化的结合,可以清晰呈现出当地民族特色,并受儒家思想影响推崇酒礼和酒德。"茅酒之源"景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地区具有丰富的民族特色。茅台酒是贵州的特色名酒,属于非物质文化,是酱香型白酒的始祖,其年代历史悠久,酿造工艺独特,更是被誉为国酒。运用茅台酒的品牌效应和知名度大力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将非物质文化和民族特色渗入到旅游业中,使两者产生良好的互动,并提高当地经济效益。利用"茅酒之源"景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互补性,使旅游业更重视中华历史文化,促进双方共同发展,实现"茅酒之源"景区对中华酒文化传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丝绸》2017,(5)
潮汕抽纱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产品畅销世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曾享有"南国名花"之美誉。它是传统潮绣和欧洲抽通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多种艺术风格的融合。文章透视了潮汕抽纱艺术在选料、纹样、技艺等方面的审美特色,结合自身地域特色提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对抽纱手工技艺进行科学认定与合适定位,强化生态环境下的本真性保护,落实经济市场下的生产性保护方式与传承发展机遇的策略思考。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南京本土地域文化为背景对公共家具设计提出新的思考,简析了南京本土物质及非物质文化的元素与形态,并总结了南京文化的符号,进而探讨将其运用在公共家具设计中的设计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南京本土文化的公共家具设计创新的绝佳手法,传承和发展地域文化艺术,让家具设计演绎出精彩的本土特色,从而呼吁家具设计应结合本土特有的文化,...  相似文献   

19.
书法这种特有的传统文化艺术,源远流长。早在几千年前,古人就用书法这种特定的艺术形式来美化环境,装点生活,寄托情思。正是由于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及深厚的哲学思想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现当代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书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表达了一种特有的地域文化,增强了空间的一种文化韵味。本文从公共艺术角度来研究书法艺术中与公共环境艺术的关系.试图探讨现当代公共艺术的未来发展,以期对现当代公共环境艺术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西兰卡普是一种传统的土家族织物,它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艺术形式,本文将从西兰卡普的发展过程、图案寓意、织造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对西兰卡普纹样进行创新。通过对西兰卡普典型纹样提取研究,运用文法进行演变,结合现代图案设计风格及色彩,对西兰卡普纹样进行二次创作,设计出既体现土家族传统文化特色又具有现代图案特征的纹样,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传承与创新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