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以柴油、大豆油、自制冷补剂以及基质沥青为原料制备了冷补沥青液,并将其与集料拌和得到了冷补沥青混合料.重点研究了冷补剂用量对冷补沥青液60℃粘度和冷补沥青混合料稳定度的影响以及考察了冷补沥青混合料的粘聚性、抗水剥落性以及低温工作度和抗冻性,并将所制备的沥青混合料与使用市售国产和进口冷补剂制得的混合料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含5%冷补剂的冷补沥青混合料的初始稳定度和成型稳定度分别为3.88kN和6.14kN,试样保留率为93%,沥青裹覆率达99%,低温拌和方便,使用性能好. 相似文献
2.
科宁改性沥青冷补混合料,在不利条件下修补路面的病害以及对环境保护,都很有价值。本文介绍了沥青的基本特性和发展情况,分析了科宁改性沥青及冷补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试验、生产、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冷补沥青混合料强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裂缝等病害的修补多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形式,温度要求较高。冷补沥青混合料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施工,具有高效、节能、快速、及时等优点,可满足路面坑槽修补的需要。根据冷补沥青材料的技术特点,分析混合料强度形成的机理,通过初始强度试验和成型强度试验对混合料的强度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我国公路过高的建养成本,提高公路的建设质量,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试验将剑麻纤维掺入到沥青混凝土中,验证其增强效果。针对AC-13沥青混合料,在已确定其矿料配合比及最佳油石比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了马歇尔试验及残留稳定度马歇尔试验,基本确定了剑麻纤维的最佳掺量及最佳长度。 相似文献
5.
以水泥作为填料添加到自制冷补沥青和集料中配制了冷补沥青混合料.通过测试其初始稳定度和成型稳定度研究不同水泥用量对冷补沥青混合料强度的影响;确定最佳水泥用量后,分别以粉煤灰、硅灰、混合填料(水泥-粉煤灰,水泥-硅灰)替代水泥,比较不同类型无机填料对冷补沥青混合料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最佳用量为3%,硅灰对冷补沥青混合料强度的提高较为显著,混合填料对冷补沥青混合料强度的提高效果较差.不同类型无机填料对冷补沥青混合料初始强度的影响差别较小,最大相差为17.2%,对成型强度的影响差别较大,最大相差达67.9%. 相似文献
6.
分别采用动态剪切试验、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混杂纤维沥青胶浆的流变特性以及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试件性能、路用性能,并将其与掺加单一纤维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混杂纤维体系中聚酯纤维比例的增加,纤维沥青胶浆的复合剪切模量增大。同时随着混杂纤维体系中木质素纤维比例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增加,密度下降,空隙率和马歇尔稳定度呈减小趋势。混杂纤维的掺加能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且在一定程度上,混杂纤维的增强效果比单一木质素纤维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7.
在对SMA与LB两种级配进行比选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击实次数、冷补液拌制工艺和柴油挥发量等参数对冷补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等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LB与SMA的马歇尔稳定度接近,空隙率为13.42%,有利于柴油挥发及后期强度的发展;提高初始击实次数有利于提升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和水稳定性能;混合料采用添加剂与稀释剂预混再与沥青混合的工艺具有更优的性能,其马歇尔稳定度为6.86 kN,浸水残留稳定度为84.1%;当养护条件为25 ℃时,柴油挥发量小,试件强度未形成,当养护条件为110 ℃时,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与浸水残留稳定度显著提升,分别为5.89 kN与80.6%,说明柴油挥发量对于混合料强度形成影响较大;最优工艺条件下,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为8.04 kN,浸水残留稳定度为86.8%,破损率为5.3%。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合成聚合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耐水性的影响,先由马歇尔试验和车辙试验确定纤维的最佳掺量,然后按照现行规范JTG F40-2004规定的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评价合成聚合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耐水性的改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对沥青混合料的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分别提高了4.4%和7.8%;在50次和75次压实功下,聚酯纤维对沥青混合料的冻融劈拉强度比分别提高了4.5%和3.1%;聚丙烯腈纤维分别提高了6.9%和8.6%. 相似文献
9.
以特立尼达湖沥青(TLA)和A-70# 基质沥青配制了复合沥青,并将其与集料拌和得到浇筑式沥青混合料(GMA),重点研究了沥青胶结料和拌和时间对GMA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沥青胶结料中TLA质量分数的增加,沥青胶结料的热温度敏感性降低,混合料性的流动性变差、硬度变大,TLA最佳的质量分数为70%;混合料拌和时间的延长,沥青胶结料的老化程度增大,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流动性变好,但冲击韧性(抗疲劳性)降低,最佳的拌和时间为1.5~3.5 h。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由沥青“黏度-温度”试验曲线确定的混合料理论施工温度与工程实际施工温度差距较大问题,通过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搅拌功率试验,对其施工温度确定方法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采用经过改制的搅拌机,测定不同温度与搅拌转速下的混合料搅拌功率,得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建立了由搅拌功率表征的沥青混合料广义塑性黏度模型。该模型表明:沥青混合料的广义塑性黏度决定于混合料的温度,以及矿料物理性质、级配、沥青类型和用量等材料因素,而与搅拌机的转速无关,代表了沥青混合料的流变特性;通过测定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广义塑性黏度,得到广义塑性黏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在该曲线中梯度变化明显变缓的温度可作为该种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控制温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函数转化,找出不同温度下沥青混合料车辙深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在不同温度下分别建立沥青混合料变形与时间的函数关系.通过lgt-D曲线反算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由此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 相似文献
12.
胶浆高温特性与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密切相关。为了评价橡胶沥青胶浆高温流变特性,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研究了3种橡胶粉掺量、3种橡胶粉细度以及8种粉胶质量比(0.8,0.9,1.0,1.1,1.2,1.3,1.4)对橡胶沥青胶浆高温车辙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沥青胶浆的车辙因子随着橡胶粉掺量的增大而增大,粉胶比越低改善效果越明显;40目橡胶粉吸附和溶胀效果最好,制成的橡胶沥青胶浆的车辙因子最大,60目次之,20目最小;当粉胶比为1.0~1.2时,变化粉胶比对车辙因子改善最明显;推荐采用22%橡胶粉掺量、40目胶粉和粉胶比1.0~1.2。 相似文献
13.
通过2种细集料(天然砂、机制砂)、2种级配(AC-13、Sup-12.5)沥青混合料的试验研究,分析了细集料类型和禁区对混合料体积指标和高温动稳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机制砂更能有效提高混合料的高温性能,禁区的存在可有效限制细集料特别是天然砂的用量,以明显提高沥青混合料重载作用下混合料的动稳定度。而体积参数结果表明,Superpave设计方法中用固定空隙率4%标准来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的方法是否合理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间接拉伸试验,对不同温度、不同加载速率、不同沥青含量及不同级配下的沥青混合料间接拉伸试验(IDT)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温度和加载速率是影响试验结果的两个重要条件.通过将间接拉伸试验结果与车辙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当试验温度为40℃和加载速率为50mm/min时,混合料的IDT强度与车辙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最好,可以作为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力学指标,建议在沥青混合料设计过程中采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如何提升沥青混合料使用效果的问题,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掺量的两种纤维掺入后对马歇尔指标的影响,得出对相关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常规的混合料沥青的最优使用量与纤维的加入数量成正比关系,会随着纤维加入数量的提升而升高,但加入量超过一个门限值时,沥青的最优使用量便不再变化;加入纤维后混合料密度均有所下降,空隙率都增大,而且纤维含量越大越明显。混合料的稳定度和流值会随着掺入两种纤维后而提高,加入聚脂纤维混合料表现的增加幅度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6.
吴传付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9,19(1):45-48
对高弹性沥青与SBS改性沥青、70#沥青的性能进行对比检测,着重进行60℃动力粘度和动态剪切试验以评价沥青胶结料的高温性能,并以车辙因子G*/sinδ评价三种沥青的抗永久变形能力。对采用这三种沥青的AC-20型混合科的高温稳定性、水稳性、低温抗裂性能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弹性沥青的动力粘度、车辙因子远高于其他沥青胶结料,能够大幅提高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而且对抗水损坏、抗开裂等其他路用性能也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7.
18.
19.
为了研究不同粉胶比对橡胶沥青胶浆高温性能的影响,选择石灰岩矿粉作为填料,粉胶比掺量为0.2、0.4、0.6、0.8。胶浆高温性能的评价指标选择Fail temperature和ZSV,通过DSR试验对不同胶浆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粉胶比的增加,橡胶沥青胶浆的Fail temperature和ZSV值均逐渐变大,而且增大幅度较大,橡胶沥青胶浆的高温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利用环境扫描电镜对胶浆进行扫描,发现添加矿粉的橡胶沥青胶浆光滑、细腻,矿粉被橡胶沥青裹覆均匀。 相似文献
20.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6,(7):24-30
分别采用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钠溶液处理天然沸石,然后用脂肪胺溶液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化学处理对天然沸石含水率、孔隙度和比表面积的影响,探讨了脂肪胺在天然沸石表面的结合方式及其对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的改善效果,并通过沥青混合料体积性能和路用性能的测试,评价了改性天然沸石的温拌作用。结果表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处理均明显增加了天然沸石的含水量,但盐酸溶液处理的天然沸石水分脱除较快,而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的天然沸石水分释放缓慢;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表明天然沸石经1 mol/L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分别提高了37%和26.5%;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脂肪胺以化学结合方式吸附在天然沸石表面,改善了天然沸石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在拌合与压实温度均降低30℃的条件下,改性天然沸石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近,冻融劈裂强度比还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